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一测站高差测量误差计算方法

一测站高差测量误差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13 01:16:32

什么是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

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fh=∑h测-∑h理。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三种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所用的公式如下:

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fh=∑a-∑b。

附合水准路线:fh=∑a-∑b-(H始-H终)。

以上公式比较抽象,若使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具体化,必须从高差的概念入手,对公式进一步推导:

fh=∑h测-∑h理=(H终测-H始)-(H终理-H始)=H终测-H终理。

从公式可以看出,高差闭合差就是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的差值。

(1)一测站高差测量误差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在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中:计算的高差闭合差要和容许值相比,若超出容许范围,则应返工重新测量每个测站的高差,在不超出容许值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下一步骤—闭合差的调整。如:fh=-10mm小于fh容=8.26mm。

在闭合差的调整中:判断最后一个改正数是否与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否则不允许进行改正后的高程计算。如:最后一个改正数0.010m,与高差闭合差fh=-0.010m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在高程的计算中:判断改正后的终点高程是否等于理论值。如:改正后的终点高程为1520.838m,它等于终点6号点的已知高程1520.838 m,从而判断平差结果正确。

⑵ 水准仪测量后高差怎么计算

以黑面为准,如红面小于黑面,那么肯定红黑加减100。计算如下:

1、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黑面高差中数

2、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红面高差中数

3、取其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

4、水准对尺2把尺子常数分别为4687和4787。

水准测量:

1、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2、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3、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4、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

5、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2)一测站高差测量误差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水准测量的检核:

一、计算检核

1、B点对A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此式可用来作为计算的检核。

2、但计算检核只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不能检核观测和记录时是否产生错误。

二、测站检核

1、B点的高程是根据A点的已知高程和转点之间的高差计算出来。若其中测错任何一个高差,B点高程就不会正确。

2、因此,对每一站的高差,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检核测量。

3、变动仪器高法:同一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

4、双面尺法:仪器高度不变,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差,相互进行检核。

三、路线检核

1、测站检核只能检核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误差超限。

2、由于温度、风力、大气折光、尺垫下沉和仪器下沉等到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尺子倾斜和估读的误差,以及水准仪本身的误差等。

3、虽然在一个测站上反映不很明显,但随着测站数的增多使误差积累,有时也会超过规定的限差。

⑶ 高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高差的计算公式是:高差=终点高程-起点高程。在各类测绘工作中,高差测量基本都需要进行,如何快速、准确测量高差,成为测绘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现阶段的测绘实践中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来分。

测量高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等等。用高程测量方法测出未知高程的点时,先从已知高程点测出两点的高差,再计算出未知高程点的高程。未知点比已知点高,两点的高差为正,反之为负。

计算的误差怎么解决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 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指测量结果与 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⑷ 全站仪测高差的工作原理及测量点高程计算公式

全站仪测高差时,利用的原理是三角高程的原理。
一、利用全站仪进行普通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求算待定点的高程时,只要测定两点间的高差,根据一个已知点高程,就可以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这一测量过程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的实质就是高差测量。高程测量的常用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
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准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为了确定高差hAB,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а,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AB=V+i-t
故 HB=HA+Dtanа+i-t (1)
这就是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二、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
其实质是将全站仪当做水准仪, 将全站仪象水准仪一样任意置点,而不是将它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同时又在不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出待测点的高程,那么施测的速度将更快。
由(1)式可知:
HA=HB-(Dtanа+i-t) (2)
上式除了Dtanа即V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测出外,i,t都是未知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器一旦置好,i值也将随之不变,同时选取跟踪杆作为反射棱镜,假定t值也固定不变。从(2)可知:
HA+i-t=HB-Dtanа=W (3)
由(3)可知,基于上面的假设,HA+i-t在任一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可以计算出它的值W。
这一新方法的操作过程如下:
1、 仪器任一置点,但所选点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点 通视。
2、 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出W的值。(此时与仪器高程测定有关的常数如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一值。施测前不必设定。)
3、 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W,仪器高和棱镜高设为0即可。
4、 照准待测点测出其高程。

三、关于全站仪中站法高程测量的理论分析
结合(1),(3)
HB′=W+D′tanа′ (4)
HB′为待测点的高程
W为测站中设定的测站点高程
D′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水平距离
а′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观测垂直角
从(4)可知,不同待测点的高程随着测站点到其的水平距离或观测垂直角的变化而改变。
将(3)代入(4)可知:
HB′=HA+i-t+D′tanа′ (5)
按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可知
HB′=W+D′tanа′+i′-t′ (6)
将(3)代入(6)可知:
HB′=HA+i-t+D′tanа′+i′-t′ (7)
这里i′,t′为0,所以:
HB′=HA+i-t+D′tanа′ (8)
由(5),(8)可知,两种方法测出的待测点高程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采取这种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将全站仪任一置点,同时不量取仪器高,棱镜高。仍然可以测出待测点的高程。测出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比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更高,因为它减少了误差来源。整个过程不必用钢尺量取仪器高,棱镜高,也就减少了这方面造成的误差。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测量中,棱镜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只要记录下相对于初值t增大或减小的数值,就可在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出待测点的实际高程。

⑸ 测站高差中误差

设4个测站高差分别为h1,h2,h3,h4,中误差均为dh=2,ab间的高差设为Hab,则有
Hab=h1+h2+h3+h4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Hab的中误差Dab^2=dh^2+dh^2+dh^2+dh^2=16
从而Hab=4mm

⑹ 如何计算水准测量的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

每公里往返偶然中误差:𝑁 = ±√[ [Δ∆]R]/4n∆为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R 为测段长度,n 为测段数。每公里往返全中误差:𝑁 = ±√[ [𝑤𝑤]F]/Nw 为各项改正后的环闭合差,F 为环线周长,N 为环数。

由于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测定中,所以任何真值都难以得知。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纯物质中元素的理论含量等理论真值,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的长度、质量和物质的量单位等计量数约定真值,或公认的机构发售的标准参考物质(也成为标准试样)给出的参考值等当作真值来使用。

(6)一测站高差测量误差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当测定值大于真值时,误差为正,表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误差为负,表明测定值偏低。在测定的绝对误差相同的条件下,待测组分含量越高,相对误差越小;反之,相对误差越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相对误差表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有时也采用中位数来表示分析结果。中位数即一组测定数据从小至大进行排列时,处于中间的那个数据或中间相邻两个数据的平均值。用中位数表示分析结果比较简单,但存在不能充分利用数据的缺点。

真值是试样中待测组分客观存在的真实含量。准确度是分析结果与真值的相符程度。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误差越小,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绝对误差是分析结果与真值之差。

⑺ 怎么计算高差

两点的高差为正、反之为负。

在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中,计算的高差闭合差要和容许值相比,若超出容许范围,则应返工重新测量每个测站的高差,在不超出容许值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下一步骤—闭合差的调整。如小于。

在闭合差的调整中:判断最后一个改正数是否与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否则不允许进行改正后的高程计算。如最后一个改正数0.010m,与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7)一测站高差测量误差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即终点高程减起点高程。首先选择一个面作为参考面(一般选择地面),然后分别测出两点相对参考面的高度,两高度之差即为高差。

在各类测绘工作中,高差测量基本都需要进行,如何快速、准确测量高差,成为测绘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现阶段的测绘实践中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来分,测量高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等等。

⑻ 高程测量误差计算

你说的是高程测量线路闭合差吗?如果是,一般不外乎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水准点到另一个已知水准点)和闭合水准(从已知水准点经闭合环线回到本点)路线。实际观测高差累加值与已知高程数据计算出的高差值进行作差,即为此线路的误差。
如果你说的是高程测量读数的时候的误差,就是水准尺读数的基辅差。

⑼ 水准仪的误差怎么样算

存在误差,则有如下公式:第一个水准点的高程 + 第一测站的高差 + …… + 第n-1测站的高差 = 第n个水准点的高程二、考虑误差后,公式如下:第一个水准点的高程 + (第一测站的高差 + 第一测站的误差 ) + …… + (第n-1测站的高差 + 第n-1测站的误差) = 第n个水准点的高程 + 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三、平差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第二个公式所有的误差,使第二个公式变为第一个公式,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消除,为的是让工作顺利进行,但实际的误差并不会消除。平差的方法是:在第二个公式等号右边减去“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等号左边每个测站减去“‘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的n分之一”,如下所示: 第一个水准点的高程 + (第一测站的高差 + 第一测站的误差 - (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n) + …… + (第n-1测站的高差 + 第n-1测站的误差 - (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n) = 第n个水准点的高程 + 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 - 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既第一个水准点的高程 + (第一测站的高差 + 第一测站的误差 - (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n) + …… + (第n-1测站的高差 + 第n-1测站的误差 - (n-1个测站的误差总和)/n) = 第n个水准点的高程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意义讲,每测站的平差量不应该简单的把误差总和取平均值,应该是测站距离越大,平差数越大,上述公式只是一个简单的算法,我个人认为,只要精度允许,用上述公式还是可以用的,因为施工测量的精度掌握不全在水准点的测设上,水准点再精,实际施工时不精也是没用的。施工精度参见各规范,水准点的测设满足规范即可,不用精益求精,施工讲究的是精度和速度并重,不可偏向一边,关键在于平衡,够用就好。更多水准仪信息,请查看:—— 。、。 http://www.jcyq.net/news/show/4877/

阅读全文

与一测站高差测量误差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锻炼肱三头肌方法 浏览:519
冬天烧火的最佳方法 浏览:130
宝马座套安装方法 浏览:710
除了写作业还有什么学习方法 浏览:935
托班拼音复习方法和技巧 浏览:733
中药雨林土的图片及使用方法 浏览:552
算口算题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99
甲状腺结节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863
怎么做儿童拖鞋的方法 浏览:161
硬化后舒展的洗涤方法如何 浏览:533
抽竿方法野钓怎么打窝 浏览:480
生姜酵素发酵方法视频 浏览:339
连等式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159
小站台不锈钢护栏底座安装方法 浏览:278
语文课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 浏览:736
竺可桢焦虑解决方法 浏览:473
腮腺郎中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780
10月野钓鲤鱼最佳方法 浏览:899
铝镀银铁鉴别方法 浏览:201
如何克服癌症的方法 浏览: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