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示意图

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示意图

发布时间:2022-06-20 17:50:29

什么是颈椎的生理曲度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在颈椎的正常侧位X光片上颈椎呈轻度前凸。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逐渐变为前凸,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在侧位X线片上甚为明显。

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范围内。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颈椎病X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❷ 用哪些动作可以自测颈椎曲度是否正常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啊尤其是很多的上班注每天呢对着电脑屏幕工作,一工作就是八个小时,而且有很多时间都是需要低头写一些企划书,这个时候绝对自己的颈椎是非常大的一个压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才二十多岁的人都需要去易做一些颈椎方面的纠正,今天小编和大家说一说,有关于颈椎的那些事情。

什么是颈椎曲度?

我们颈椎的自然曲度,主要是因为颈椎的第四节和第五节 的椎间盘前面的厚度比较厚,所导致了一个向前突出的弧度,当然了,如果受到了一定的压迫,脊髓它就会出现很多的 症状而且颈椎的生理曲度还可以让椎动脉受到一些压迫,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都会感觉到头晕恶心这些都是一些典型的症状。

而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并且是程序员这一类的工作,并且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的话,一定要到一到两个小时之后,简单的活动一下自己的颈椎,当然了,在活动颈椎的过程之中,前后左右千万不要在一起做,你可以选择左右一起摇摆,或者是前后摇摆,一定不要 放在一起,因为我们的脊柱缩旋转的弧度是有限的,如果大家做这样的运动的话,可能会对脊柱产生一定的损伤。

❸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但是没有任何颈椎病的症状,只是偶尔脖子僵,头重发紧,脖子向后仰会偶尔疼点

基本介绍
从侧方看人体在端坐或站立时的颈部似乎是直的,其实包绕于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

正常颈椎生理曲度
前凸出的弧度。在医学上把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通过X线片上的颈椎显像:沿此曲度走行,在各个颈椎椎体后缘都有形成的连续 、光滑的弧形曲线,医学上称之为颈椎曲度。当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或是长时间的劳累、颈椎缺少活动、脊柱损伤、脊柱钙化等就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疾病概述
正常颈椎生理弯曲度
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范围内。

颈椎舒展器
颈椎生理弯曲的变直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颈椎病X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病因
(1) 急性颈部肌肉扭伤:由于肌肉的疼痛、痉挛,肌肉牵拉骨骼,致使颈部生理曲度变直。
(2) 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由于长其坐姿不良,着凉等原因可引起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使肌肉由于疼痛而痉挛。关节囊、韧带及小关节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也可反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3) 根型颈椎病:在急性期,由于受累的小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骨膜及关节囊肿胀,邻邦近的神经根受激惹,病人多有颈肩部紧张,活动明显受限,可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4) 颈椎的病变:如颈椎的肿瘤、结核,化脓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颈部疼痛、肌肉痉挛、颈椎活动受限及生理曲度变直。
(5) 强直性脊椎炎,晚期可引起颈椎僵硬强直。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那么头晕、天旋地转、严重者出现呕吐这些都是常见症状。
有些人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有些人可能会因压迫神经根出现手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疼痛不适等等,更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走路眩晕等等症状, 颈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伏案工作者健康的疾病,它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
疾病病理
正常情况下,人的颈椎是呈现一定的弧度的,具体表现为向前凸起,但是由于一些不良外因的作用,很容易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出现。这些不良外因主要有急性颈部扭伤、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姿势、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等。
外伤可能会诱发此病,很多人是由于肌肉的疼痛,痉挛,牵拉到骨骼,致使颈椎曲度变直的出现,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避免外伤等因素。
由于长期坐姿不良、着凉等原因可引起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使肌肉由于疼痛而痉挛。关节囊、韧带及小关节的炎症引起的疼痛症状,也可反射性地使有关颈部肌肉痉挛,以保护受累关节,故颈部肌肉的痉挛可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由于受累的小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骨膜及关节囊肿胀,邻近的神经根受激惹,病人多有颈肩部肌紧张,活动明显受限,可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的病变,如颈椎的肿瘤、结核、化脓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颈部疼痛、肌肉痉挛、颈椎活动受限及生理曲度变直。这些都是容易诱发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原因,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去避免。
疾病诊断
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
治疗措施
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局部肌肉酸痛的病症。临床上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方法很多,例如微创疗法、颈椎牵引法、按摩疗法、物理疗法等等。
1、微创治疗
激光针刀松解术:该治疗技术最先是由欧洲兴起的一种可视微创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脊柱疾病,也是当前微创技术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新兴疗法。这是一种不用开刀的无创技术,在治疗由软组织引起的粘连上有着显着的疗效,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2、中药外用治疗 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重要项目之一。
3、颈椎牵引治疗
(1)增宽椎间隙、恢复颈推的稳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
(2)缓解肌肉痉挛,剥离、松解粘连组织,消除炎症、水肿。
(3)增大推间孔、椎间隙,牵开有皱褶或骨化的韧带,使受压的神经根、脊髓得以缓解,改善其血液供应,有助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
(4)牵开迂曲的椎动脉,恢复颈椎与椎动脉长度的比例关系,保持推动脉通畅,维持正常脑血液供应,恢复正常脑组织功能。
4、按摩推拿按摩治疗,是为了缓解颈椎病症状的一种最常见方法,按摩治疗颈椎病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
5、物理治疗 应用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声、光、电、热、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
理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其独特的医疗价值,是治疗颈椎曲度变直的一种辅助手段。颈椎病往往出现顽固的颈肩痛,电疗、热疗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作用。
当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和脊髓时,可致炎症反应。应用超声波、红外线、电疗、热疗等,可产生促进炎症消退,吸收水肿的作用。炎症反应日久可造成组织粘连,手术后的病人往往有大量的瘢痕。理疗具有松解粘连,软化瘢痕的作用。
并发症
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高血压颈椎病
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下肢瘫痪
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中老年患病因素
这可不是要你抬头,"没大没小",顶撞长辈、上司及朋友,而是要你远离现代的文明病--颈椎病。这颈椎病,可是忽视不得。它可以使你肩颈及上肢酸胀疼痛,手指麻木。"甚至还可导致眩晕、头痛、恶心、视物不清、走如不稳,以及大小便失常等症状。"
不论是老中青,已越来越多人,患上此毛病,而导致颈椎病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由于长时间操作电脑和伏案工作,伤害了颈椎的正常弧度。
第二、到了中老年,代谢功能减退,引起颈椎出现骨质增生或钙化,影响了气血运行,使颈部更易发生疼痛。
第三、由外伤所引起:除了意外令颈部受伤外,运动时姿势不正确;刹车时颈项刹那间向前又向后引起的"挥鞭性损伤";睡枕高度不合适,或颈部受寒等,都会引起颈部疼痛和行动的不便。
此外,正常的颈椎,其弧度是向后,连接着的胸椎则是向前,分配得很合理,但由于我们常常低头工作、常提重物,就使颈椎受牵引而引起颈椎关节松了,关节间的缝隙增大,颈椎的弧度"走样"等损伤,自然会引起颈项、肩膀酸痛的问题。
颈椎病治疗要趁早
[1] 由于颈椎及颈部软组织慢性损伤或退变引起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引起头、颈、肩臂、上肢、背中部、胸部疼痛及其它症状,甚至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组临床症候群。病症轻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耳鸣、视物模糊、胸闷心慌等,重者还可导致肢体瘫痪、大小便障碍,甚至危及生命。颈椎病不包括急性外伤所致的颈椎骨折脱位、骨肿瘤等。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因素较多,而睡眠时频繁使用的枕头却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一般人来说,每天至少有1/4~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如果枕头使用不当或不用枕头,容易引起或加剧颈椎病。反之,如果注意和调整颈椎在睡眠中的姿势,亦可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睡眠时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即生理曲度的重要工具,这种生理曲线既是颈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证,又是保持颈椎管内生理结构状态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枕头选择和使用不当,不仅破坏了维持颈椎正常弧度的外在平衡,而且也直接影响颈椎管内容积的大小和局部组织的生理结构。因此,枕头的高低必需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高枕无忧”,其实并非如此。正常情况下颈椎的生理曲线是前凸状,仰卧位时,如果枕头过低,头颈过度后仰,使前凸曲度加大,不仅椎体前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因张力过大而出现疲劳,而且可引起慢性损伤。与此同时,椎管后方组织可向前突入椎管,增加椎管内压力;头颈过度后仰还使椎管被拉长,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相对变短,在其它因素作用下容易出现症状。如果枕头过高,头颈过度前屈,使椎体后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劳损,引发或加重颈椎病
对以运动障碍为主,拍片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和/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可能构成对脊髓直接压迫者,枕头可稍低,但不可使头颈过度后仰;对以四肢麻痛等感觉障碍为主,怀疑有椎管后方韧带压迫脊髓者,枕头可稍高;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伴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者,枕头以生理位为佳;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应保持在中立位。为了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屈度,使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应将枕头调整为中间低、两端高、颈肩缘稍高、对缘低的类马鞍状,也就是常说的B形枕。合理枕头应是质地适中,无弹性(热压缩海绵枕芯较好)、长方形。由于每个人的身材有大小,肩宽有个体差异,因此,枕头两端高度因人而异,以确保维持颈椎生理屈度。为此,枕头在制做时应考虑具可调节性,也要利于变换枕头高度,适应不同的睡姿(仰、侧卧)。
合适的枕头
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枕芯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
生理曲度变直实际上就是一种颈椎病。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去保护颈椎。这一方面,晚上睡觉时选择枕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枕头的选择是很有原则的。
高低曲度有讲究
枕头高了低了对颈椎骨质增生都不利。高度合适。枕头的适宜高度,以6-10厘米较为合适,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颈部生理弧度而定。这两种不同的高度可确保在仰卧和侧卧位时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即从正面观察颈椎为一直线,从侧面观察颈椎有一向前的生理弯曲。原则上以睡在枕上不会使颈部扭曲。
软硬适中
生理曲度变直枕头应该选择稍微柔软些,但又不失一定硬度的类型,一方面可以减少颈椎枕头和头皮之间的压强,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不均匀的压强,使血液可从压力较小的地方通过。颈椎病枕头只要稍有弹性即可,弹性过大会造成颈部肌肉疲劳和损伤。
枕芯填充物
常用的有:①荞麦壳:价廉,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枕头的高低。
②蒲绒: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高低。
③绿豆壳:不仅透气性好,而且清凉解暑,如果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理想的具有保护效果的枕芯应该是热压缩海绵枕芯,这种枕芯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特殊枕芯,一般主要用于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打鼾和失眠的使用。这种枕芯是采用优质海绵经过整体度量电控一体化切割,特别是在高温下采用特殊热压缩处理技术和零压力测试技术,形成特制热压缩海绵,这样做的特点是:
1、枕头不易变形:保证了颈椎枕头的外形不易改变,密度高,长久保持枕头处于一个合理的高度,这样保证您在睡眠中颈椎始终处于一个舒适的高度,不因为睡眠中枕头的变形或者弹性减弱引发落枕或者影响颈椎关节的稳定性,从而诱发或者加重生理曲度变直。
2、保持睡眠时始终处于零压力状态:特制热压缩海绵一般都需要采用零压力软件测试技术,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枕头的软硬度严格把控,有效把人体压力化解为零压,抵消反动力,提供最平均、真实的支撑,使睡眠时长时间接触的部位处于无压力状态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保健
防止外伤与落枕
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加强颈部锻炼
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办公室族们在工作时如何来预防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呢?
专家提出第一点就是治颈椎病最佳方法中,头部姿势很重要。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尚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定制一与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
第二就是应在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或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5秒钟,尔后双肩向上坚持3~5秒钟,重复6~8次。广大白领治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方法就是,大家也可利用两张办公桌,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
疾病危害
1、降低了对头部的减震作用。
2、颈部僵硬,正常活动受到限制。
3、引起慢性颈椎病变。
4、导致黄韧带肥厚、项韧带损伤、椎体旁相关肌肉的损伤。
5、有的患者还会伴有高血压或血压忽高忽低,腹缩、食欲下降及心慌、睡眠不佳等。
保护颈椎大家一起来
长期对着电脑、电视的大家,难免有颈椎不适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需要提前预防颈椎病;亡羊补牢永远比不上未雨绸缪,与其等到颈椎受伤,再去接受长期繁琐的治疗,还不如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让颈椎受到我们的精心养护。
7:00 早晨主动调温
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偶然有受寒现象,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
10:00 5分钟的颈椎操
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坚持5分钟。
14:00 两种按摩的方法
1.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个点。在不遗余力工作时,不妨抽出短短几分钟来按摩这3个反应点,即刻缓解颈椎疲劳,放松全身。
2.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颈部后方,来回摩擦颈部,力度要轻柔,连续摩擦50次,颈部发热后,会有很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18:00 做做户外运动。
20:00 晚餐补肾加分。
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具有补肾髓功能,可以把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以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脊柱衰退的效果。

22:00 享受传统的热敷
将小茴香些许、盐250克一起炒热,装入布袋,放在颈背部热敷3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颈背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❹ 什么是颈椎的生理曲度

人体端坐或站立时,从侧方看人的颈部似乎是直的,但包绕于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在医学上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在X线片上,沿此曲度走行,在各个颈椎椎体后缘形成的连续、光滑的弧形曲线,称之为颈椎生理曲线,正常值是12±5mm。其测量方法是,从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将每个椎体后缘相连成为一条弧线,然后从齿状突后上缘至第7颈椎椎体后下缘做一直线,上述弧线的最高点至这条直线的最大距离就是反映颈曲大小的数值。

❺ 颈椎的前凸生理曲度是怎么回事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在颈椎的正常侧位X 光片上颈椎呈轻度前凸。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逐渐变为前凸,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颈4、颈5 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在侧位X 线片上甚为明显。

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 范围内。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颈椎病X 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❻ 颈椎弯曲是什么

你好,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在颈椎的正常侧位X光片上颈椎呈轻度前凸。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逐渐变为前凸,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在侧位X线片上甚为明显。
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范围内。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这就造成了压迫神经\脑供血不足等现象,也会出现你说的头晕.
关于遗传的问题,也可以考虑在内.一般颈椎病先天因素有: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畸形、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这些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而不一定直接遗传颈椎生理弯曲度变直.
建议到正规医院做积极的治疗.你还年轻,治疗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祝你健康快乐.
回答补充:
到医院应该看骨科,先要拍X光片确诊治疗.

❼ 怎么简单的测量腰椎曲度

常用的脊柱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颈椎曲度测量

1

三种方法常用来测量颈椎曲度:Cobb角、Jackson生理应力曲线、Harrison后切线法。其中Harrison法测得数值较为准确,但目前临床仍最常用Cobb法评估颈椎曲度,因其较易操作,且组内、组间可靠性均较好。据报道,通过C1测得Cobb角角度较大,而通过C2测得颈椎前曲角度较小。

各学者对于颈椎前凸曲度的正常值的报道各有不同,Grob等认为C2-C7生理曲度为24°,Hardacker等认为正常范围在10 °-34 ° ,目前大多数文献公认的曲度正常值为21 ° - 22 ° 。

椎体Borden式测量法:C2后上角与C7后下角连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连线,两线最宽处垂直距离。正常值为12±5mm。
颈椎退行性变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出现反弓,患者提早发生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及椎体旋转等表现。
Mc Aviney等发现颈曲小于20 °或颈曲达到31 ° - 40 °与颈痛有密切联系。

对于颈椎OPLL的患者,K线可以作为术式选择的一项依据:当后纵韧带骨化灶没有超过K线,为K线阳性,此时可考虑颈椎后路手术;反之为K线阴性,此时为颈椎后路手术的禁忌症。

K线是颈椎侧位片上连接颈2与颈7椎管中点的直线

脊柱不稳

2

枕颈不稳

寰枢椎不稳
侧位片示寰齿间隙增宽

寰枢椎不稳
张口位片示齿突双侧间隙宽度不对称

下颈椎不稳

腰椎不稳

Panjabis法测量腰椎不稳:
A 动力位片上位椎体后缘移位角度;
B 椎体前移位>4.5mm;
C、D 关节突接触面<50%;
E 棘突间隙增宽;
F 棘突旋转;
G CT示一侧关节间隙后缘张开。

Hanley法:前屈-后伸位X光片示椎体移位>4mm或角度变化>10 °即可诊断腰椎节段性不稳。

椎管狭窄

3

颈椎管狭窄:构成颈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等因素造成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者为颈椎管狭窄症。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
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
医源性颈椎管狭窄症
其他病变和创伤

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线的最短距离,凡矢状径绝对值<12mm属颈椎管狭窄,绝对值<10mm属绝对椎管狭窄。

采用Pavlov比值表示更为准确:Pavlov ratio = b / a当比值<0.75则可以诊断颈椎管狭窄。
a.椎体矢状径b.椎管矢状径c.棘突基底连线

腰椎管狭窄症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内径较正常狭窄,并产生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央型椎管狭窄:一般横径<18mm、矢状径<13mm 诊断椎管狭窄,其中10-12mm为相对狭窄,10mm以下为绝对狭窄。
神经根管狭窄。
侧隐窝狭窄:侧隐窝前后径5mm以上为正常,3mm以下为狭窄。

比值在1:4.5以上为中央椎管狭窄。
此法不受X光片放大率影响,但存在假阳性率高的弊端。

腰椎神经根管是指神经根自硬脊膜发出,斜向外下,直至出椎间孔外口所路经的管道,但这一概念只适用于腰4、腰5、骶1神经根。
分为:入口区、中间区(真骨性区)、出口区。

腰椎滑脱

4

影像表现:

1、正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

椎板外测端呈断肩样改变;

椎板外侧上下缘显示边缘硬化的新月状凹陷;

椎弓根区密度不均,结构紊乱或有破碎;

或见椎体旋转。

2、侧位片:

椎弓根后下方细长或见透明裂隙,关节突间常见硬化征象;

上位病变椎体出现滑移;

椎间隙狭窄,前后比例异常;

可对滑脱程度进行测量。

滑脱程度的测量:

A Meyerdin分度:5度、B 滑脱百分率= X/X`*100%

C 滑脱角、D 骶骨倾斜角

E 骶骨水平角、F 腰椎指数= Y/Y

腰椎前凸角和腰骶角

斜位片、 可显示峡部崩裂情况

脊柱侧弯

5

SVA:矢状面垂直轴
sagittal vertical axis

Nash-Moe椎体旋转度测量法

发育成熟度鉴定:第二性征、骨龄、Risser征

基本概念

主侧弯:是最早出现的弯曲,也是最大的结构性弯曲,柔软性和可矫正性差。
次侧弯:又称代偿性侧弯或继发性侧弯,弹性较主侧弯好,可以是结构性或非结构性。
端椎(EV):脊柱侧弯的弯曲中最头端和最尾端的椎体。
顶椎(AV):弯曲中畸形最严重、偏离骶骨中心垂线最远的椎体或椎间隙。
中间椎(IV):顶椎与端椎之间的椎体,一般为顶椎上方或下方第1或第2椎体。
中立椎(NV):全脊柱站立正位像上无旋转且保持中立的椎体。
稳定椎(SV):骨盆水平后,骶骨中心垂线

❽ 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 用弧度来判断 求正常数值

人体的生理曲度(图)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具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由椎骨及其相关的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囊等连接构成的有机整体——脊椎,自上而下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个生理弯曲。

人体的生理曲度图

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这在婴儿出生后即存在,故医学上称为原发曲度。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这往往是在幼儿能抬头、站立时才逐渐形成的,因而,医学上称之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以椎间盘为主)所致。

❾ 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多少

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范围一般为21度到22度。颈椎有一定的生理曲度,颈椎曲度前突,其测量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所以得出的角度也略有不同。Grob等认为C2到C7的生理曲度为24度,而Hardacker等测量C2到C7的生理曲度范围为10度到34度。一般公认的生理曲度范围为21度到22度。一般颈椎曲度过大过小都会造成头晕头痛和颈项部不适和头痛。

❿ 如何自测颈椎曲度是否正常

颈椎曲度正常的人可以通常后伸测试,脸部几乎与天花板平行;前屈测试,下颌接近胸骨;曲度测试,耳垂在肩峰的正上方这三个动作自测颈椎曲度是否正常。

颈椎曲度改变会引起的症状:

1、颈肩部肌肉酸痛

由于生理曲度的改变,颈椎各椎体重新排列,颈椎周围的肌肉为了适应新的平衡也在发生改变,颈前肌群收缩,颈后肌群拉伸,导致颈肩部肌肉劳损,出现颈肩部疼痛不适。

2、力学结构的变化,易造成椎间盘的突出

颈椎序列发生变化,颈部肌肉失衡,反过来又难以维持颈椎原先的平衡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颈椎椎体错位,椎间盘突出,易造成压迫椎动脉、神经根、交感神经甚至脊髓。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上肢麻木、头晕恶心等。

预防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方法

1、防止外伤与落枕

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2、加强颈部锻炼

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尚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定制一与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

第二就是应在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或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5秒钟,尔后双肩向上坚持3~5秒钟,重复6~8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阅读全文

与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示意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冷水毛尖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169
上海情感挽回方法和技巧 浏览:896
提肩训练方法视频 浏览:403
6线双控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232
原始的写字教学方法 浏览:266
肝功能不全肺痨病的治疗方法 浏览:169
酒精含量分析方法 浏览:155
海竿的安装及垂钓方法 浏览:163
读写结合法是教学方法吗 浏览:929
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异同 浏览:214
冥想减少错误训练方法 浏览:869
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浏览:853
盆景制作方法怎么看生根 浏览:388
传统区位分析的方法 浏览:676
简单的方法捕捉螃蟹 浏览:749
用什么方法去除毛毛虫 浏览:609
运动负荷计算方法 浏览:443
进口锐界20皮带轮安装方法 浏览:297
永乐茶菊种植方法 浏览:950
搭纸牌搭高的方法视频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