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练习毛笔书法的步骤和方法
学书法吗?最后先写隶书,可以从《曹全碑》开始学起,后学楷书(智永千字文、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可以学),再学行书(王羲之的集王圣教序不错),最后草书(书谱),当然如果只偏好一个字帖也行,因为只是兴趣,不需要太计较太多
Ⅱ 学习书法的步骤
“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1、“读”即读帖。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字的形象特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种情况。
(一)、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一。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二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一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选准一本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八九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贵坚持。
书法大师魏开学告诉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三)、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练。
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Ⅲ 怎么练草书(硬笔)
首先要认,其次要会写。议看草字诀、书谱、智永千字文等书,要注意草书的规范,在它的范围内变化,不能胡写,写的时候要动脑子。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3)标草练习方法和步骤扩展阅读:
简史及特点:
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文字应用频繁,个人随手省简,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为了使文字更加利于应用,势必要加以纠正。
甲骨文时期有草写的痕迹。“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书”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都是两周、秦、汉各自对当时流行的字加以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正体字的开端。
但是要求简易的趋势并不因此停止。早在记录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史籍中“屈原属草藁”、“董仲舒藁书未上”,说明战国古文和西汉隶书在急速书写时也非正体。
据魏晋人记载,东汉北海敬王刘睦“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刘睦死前,明帝派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章帝时,齐相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可见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
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草书
Ⅳ 标枪训练方法有那些教学步骤分几段
发展上肢肩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增加上肢力量①仰卧臂屈伸 ②颈后推坐推卧推(下放慢向上推快)③仰卧直臂前下压(仰卧于凳上手放于头后直臂拉起杠铃于体上)④仰卧飞鸟俯卧飞鸟 ⑤负重引体向上 ⑥下桥动作转肩翻轴练习 ⑦颈后臂屈伸 ⑧直臂绕环 ⑨直臂前下压 以上练习重量可适当轻些约50%2—3组×8—12次下肢肌和躯干肌的练习方法半蹲 ②负重蹲跳 ③箭步行进弓箭步跳 ④负重提踵(跳)⑤负重登板凳,或两腿交换登台阶 ⑥负重蛙跳,多级跳 ⑦负重体内环 ⑧负重体侧屈 ⑨侧卧起(固定两腿,侧卧于山羊上以体侧用力起 ⑩两头起(11)一侧提铃作鞭打动作以上练习强度更大组数多次数少6—10组×1—3次为防止肩关节和肘关节受伤应多做些负重臂绕环力量练习在专项训练中占比例很大一周可自行安排3—5次主要发展爆发力专项技术训练方法设定 标枪技术分助跑(投掷步和预跑步)和最后用力两个队段,要想把两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需要把技术(标枪)合理地分解—连结才能使标枪成绩得到很快地提高1徒手做投掷步最后上步右脚在后屈膝脚尖朝前偏右左脚在前身体重心落在右脚右臂作引枪状左臂弯曲于体前上身体呈超越器械状左脚和上体在一倾斜面上肩正对后方在后方观察不见后背为正确此技术同握枪相同2徒手做最后第一步交叉过渡最后一步左脚在后右脚在前步交叉右脚尖与纵轴成约60�0�2—70�0�2直腿左脚微屈保持重心稳定,身体如前所述上体保持倾斜姿势下肢重心移至右脚左腿前摆姿势如1。3徒手做投掷步(形成技术定型一步右脚前摆转体二步左脚前摆后引枪三四步空中交叉落地成“1”势五最后用力在投掷步中下肢始终在超越器械 以上练习可反复练习在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可持枪练习标枪尖不高于头部与肩齐平前臂与标枪夹角越小越好,枪尖在投掷步过程中稍偏右投掷步练习可助跑5—7步作投掷步也可助跑3—4步作交叉步10—15米,反复练习稳定技术使手臂定格身体稳不摆动4原地掷标枪掌握最后用力的技术5慢跑引枪练习6快跑中引枪练习7投掷步形成1步2步34步(跳跃交叉)5把枪投出形成概念定性附:开始,右手肩上持枪,左手放于体侧,右脚脚掌触地“1”右腿直腿向前方摆脚掌触地同时重心落在左脚同时转右边,使身体(上体)正对右方,眼始终正对投掷方向“2”时,上体当于下肢后面,移重心于右脚,左腿前摆右臂完成引枪动作,手腕内旋,枪尖稍偏右。“3、4”跳起交叉完成,落地成右腿在后,微屈,左腿在前,脚掌触地,形成最后用力,有利于蹬伸姿势。“5”最后用全身协调用力,形成爆发式的手臂“鞭打”,把枪按适宜的角度(30—35�0�2角)投出,使枪按顺时针旋转。在投掷步中,下肢始终超越器械,并且是在逐渐加速,以获得最大力量。最后用力时,要转髋、转肩使上体正对投掷方向,形成最后用力角度。标枪周训练计划;周一,力量训练;深蹲100—150千克,半蹲200—150千克,次数少组数多。2—5次×8—15组发展爆发力。投壶铃20—30千克10—15组×2—5次直腿硬拉100—120千克5—6组×4—8次卧推100—140千克4—5组×6—8次仰卧超坐两头起(负重)3—4组×30—50次颈后臂屈伸40千克—6组×10—15次周二柔韧训练下桥翻轴转肩,8—10组×2—3米体回环30—40千克5—6组×6—8次仰卧直臂拉起25—30千克3—4组×7—8次负重直臂绕环(肩关节灵活性)3—4组×5—6次负重弓箭步走,侧蹲5—6组×5—6次周三力量爆发力练习高翻120—150千克3—4组×5—6次抓举(高抓)70—80千克4—5组×2—3次颈后推举50—60千克8组×10次负重)引体向上5组×20次前后抛铅球5组×10次周四,轻松协调柔韧练习俯卧拉90—100千克2—3组×10次持重物肩绕环飞鸟4—5组×10—15次壶铃蹲跳,壶铃侧拉4—5组×8—10次仰卧投掷重物起(实心球等)3—4组×10—20次周五专项技术练习持枪助跑七步接投掷掷出枪体会投掷动作×8次30米持枪跑和交叉步跑×6次做第二标志线七步正好左脚踏上标志线连续跑×6次全程连续跑—预跑步25—35米,投掷步8—12米×10次,注意动作连贯,全身协调握枪要稳。周六日休息 附力量练习①深蹲②手持重物(哑铃,吊袋)做转体掷标枪,最后用力动作③手臂持重物屈于支撑物上,做最后用力,掷标枪时前臂扭转,掷枪练习④利用鞍马和檩木,做仰卧起坐和侧卧起,练习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也可负重)⑤颈后臂屈伸(利用铃片或小杠铃)⑥仰卧在长凳或跳马上,做直臂拉起(或叫仰卧直臂前下压)⑦直腿硬拉⑧负重体侧屈和侧拉(提铃)⑨箭步翻⑩腿举(在升降架上)⑾抛壶铃柔韧性练习:①背对檩木,双手在体后靠拢,抓檩木吊肩 ②正对檩木压肩③身体成桥,左右侧屈或翻转④体回环(持铃片或重物)或俯背绕环⑤利用标枪转肩⑥双背对手拉肩⑦手扶檩木左右摆腿⑧一手臂握肋木做投枪练习
Ⅳ 怎样才能练好草字
练好草书的方法有三种(个人认为):
循序渐进法:先练习比较简单大气的楷书 比如:颜体,赵体等。在逐渐转入行书,渐入草书的练习。好处:根基稳,更规范,易形成自己风格。缺点:速度慢,考验耐心,须持之以恒。
速成法:直接找一本带翻译的名人字帖临摹,写之前先把要写的字翻译一遍。好处:成速快,较规范。缺点:内行可能发现根基不稳,写字飘飘然。要求:要有标准的姿势(如站桩等)。
耳濡目染法:每天坚持看帖,并研习其运笔方法,将侧重点放在笔法练习,在熟悉其运笔过程后研究字形结构。好处:下笔有神,笔法精湛。缺点:结构不够准确,需后期努力。要求:对笔触即运笔过程领悟能力较高。
总结:在练习过程中少不了一个词:坚持,切记不可半途而废,随意落笔,要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却不能胡乱涂鸦。
Ⅵ 标枪训练方法有那些教学步骤分几段
发展上肢肩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增加上肢力量①仰卧臂屈伸
②颈后推坐推卧推(下放慢向上推快)③仰卧直臂前下压(仰卧于凳上手放于头后直臂拉起杠铃于体上)④仰卧飞鸟俯卧飞鸟
⑤负重引体向上
⑥下桥动作转肩翻轴练习
⑦颈后臂屈伸
⑧直臂绕环
⑨直臂前下压
以上练习重量可适当轻些约50%2-3组×8-12次下肢肌和躯干肌的练习方法半蹲
②负重蹲跳
③箭步行进弓箭步跳
④负重提踵(跳)⑤负重登板凳,或两腿交换登台阶
⑥负重蛙跳,多级跳
⑦负重体内环
⑧负重体侧屈
⑨侧卧起(固定两腿,侧卧于山羊上以体侧用力起
⑩两头起(11)一侧提铃作鞭打动作以上练习强度更大组数多次数少6-10组×1-3次为防止肩关节和肘关节受伤应多做些负重臂绕环力量练习在专项训练中占比例很大一周可自行安排3-5次主要发展爆发力专项技术训练方法设定
标枪技术分助跑(投掷步和预跑步)和最后用力两个队段,要想把两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需要把技术(标枪)合理地分解-连结才能使标枪成绩得到很快地提高1徒手做投掷步最后上步右脚在后屈膝脚尖朝前偏右左脚在前身体重心落在右脚右臂作引枪状左臂弯曲于体前上身体呈超越器械状左脚和上体在一倾斜面上肩正对后方在后方观察不见后背为正确此技术同握枪相同2徒手做最后第一步交叉过渡最后一步左脚在后右脚在前步交叉右脚尖与纵轴成约60??-70??直腿左脚微屈保持重心稳定,身体如前所述上体保持倾斜姿势下肢重心移至右脚左腿前摆姿势如1。3徒手做投掷步(形成技术定型一步右脚前摆转体二步左脚前摆后引枪三四步空中交叉落地成“1”势五最后用力在投掷步中下肢始终在超越器械
以上练习可反复练习在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可持枪练习标枪尖不高于头部与肩齐平前臂与标枪夹角越小越好,枪尖在投掷步过程中稍偏右投掷步练习可助跑5-7步作投掷步也可助跑3-4步作交叉步10-15米,反复练习稳定技术使手臂定格身体稳不摆动4原地掷标枪掌握最后用力的技术5慢跑引枪练习6快跑中引枪练习7投掷步形成1步2步34步(跳跃交叉)5把枪投出形成概念定性附:开始,右手肩上持枪,左手放于体侧,右脚脚掌触地“1”右腿直腿向前方摆脚掌触地同时重心落在左脚同时转右边,使身体(上体)正对右方,眼始终正对投掷方向“2”时,上体当于下肢后面,移重心于右脚,左腿前摆右臂完成引枪动作,手腕内旋,枪尖稍偏右。“3、4”跳起交叉完成,落地成右腿在后,微屈,左腿在前,脚掌触地,形成最后用力,有利于蹬伸姿势。“5”最后用全身协调用力,形成爆发式的手臂“鞭打”,把枪按适宜的角度(30-35??角)投出,使枪按顺时针旋转。在投掷步中,下肢始终超越器械,并且是在逐渐加速,以获得最大力量。最后用力时,要转髋、转肩使上体正对投掷方向,形成最后用力角度。标枪周训练计划;周一,力量训练;深蹲100-150千克,半蹲200-150千克,次数少组数多。2-5次×8-15组发展爆发力。投壶铃20-30千克10-15组×2-5次直腿硬拉100-120千克5-6组×4-8次卧推100-140千克4-5组×6-8次仰卧超坐两头起(负重)3-4组×30-50次颈后臂屈伸40千克-6组×10-15次周二柔韧训练下桥翻轴转肩,8-10组×2-3米体回环30-40千克5-6组×6-8次仰卧直臂拉起25-30千克3-4组×7-8次负重直臂绕环(肩关节灵活性)3-4组×5-6次负重弓箭步走,侧蹲5-6组×5-6次周三力量爆发力练习高翻120-150千克3-4组×5-6次抓举(高抓)70-80千克4-5组×2-3次颈后推举50-60千克8组×10次负重)引体向上5组×20次前后抛铅球5组×10次周四,轻松协调柔韧练习俯卧拉90-100千克2-3组×10次持重物肩绕环飞鸟4-5组×10-15次壶铃蹲跳,壶铃侧拉4-5组×8-10次仰卧投掷重物起(实心球等)3-4组×10-20次周五专项技术练习持枪助跑七步接投掷掷出枪体会投掷动作×8次30米持枪跑和交叉步跑×6次做第二标志线七步正好左脚踏上标志线连续跑×6次全程连续跑-预跑步25-35米,投掷步8-12米×10次,注意动作连贯,全身协调握枪要稳。周六日休息
附力量练习①深蹲②手持重物(哑铃,吊袋)做转体掷标枪,最后用力动作③手臂持重物屈于支撑物上,做最后用力,掷标枪时前臂扭转,掷枪练习④利用鞍马和檩木,做仰卧起坐和侧卧起,练习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也可负重)⑤颈后臂屈伸(利用铃片或小杠铃)⑥仰卧在长凳或跳马上,做直臂拉起(或叫仰卧直臂前下压)⑦直腿硬拉⑧负重体侧屈和侧拉(提铃)⑨箭步翻⑩腿举(在升降架上)⑾抛壶铃柔韧性练习:①背对檩木,双手在体后靠拢,抓檩木吊肩
②正对檩木压肩③身体成桥,左右侧屈或翻转④体回环(持铃片或重物)或俯背绕环⑤利用标枪转肩⑥双背对手拉肩⑦手扶檩木左右摆腿⑧一手臂握肋木做投枪练习
Ⅶ 练习标准草书的字行吗
行
标准草书,并非民国大家于佐任所编制的标准草书千字文,古往今来被公认的是书_王羲之所传《十七帖》唐智永草书《千字》,唐怀素小草《千字文》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规范,流传有序,由此写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变化万千。
学习草书,忌呆板,忌飘忽,忌做作,忌狂怪,张旭虽狂,断碑“千字文”,但不怪,江河流淌,一日千里,笔法在焉,不怕意气兴发,怕的是不遵法度,因此说,草书不是行书的速写,不能随意妄为,要尊古训,守古法。否则,叫什么都可,唯独称草书不可。
草书起源于隶书,从郭店楚简来分折,可能起源于篆书,古人为了书写便利,简化了_书或隶书,其年代最早在战‘国时代就有发现,到汉代开始兴盛,到了东汉定型为草书,曰“章草”,虽然章草难于辩识,今人学习有一定难度,但是这段历史不容忽视,因为章草的草法和用笔直接关系到学草书者学习高度和未来成就的高低。
Ⅷ 怎样学写草书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前者由隶书演变而来,陆机《平复帖》为代表作。后者以楷书、行书演变而来,自二王名家辈出。显然今草更加实用。我们今天的简化字也有很多自形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书”、“车”等等。因此,想学好草书,必须有足够的楷书和行书基础。
如果题主现在的字还不错,那么推荐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作为范本练习草书。《标准草书》是于先生为改革汉字、顺应世界各国“印刷以楷,手写以草”的潮流,提升汉字书写效率而编纂的。他根据历代草书规范,编写了所有常用字形化楷为草的对应规则,比较实用。
在练习《标准草书》的同时,为了提高艺术性,可以临习古帖,这样就解决了实用和艺术统一的问题。
另外:章法与繁简。
1.先说章法。章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单个字的间架结构和与周围字形的呼应(这一点在草书中尤为重要);第二,整篇的整体结构、艺术风格、呼应、对比。归结到一点,就是“气”的贯通。这一点需要把研究古帖和“悟”结合起来,搞清楚古人的气是如何行进的。
2.繁简转换。刚才说到简化字形中很对来源于草书。这就意味着学习草书,并不需要太多地在意繁简问题。并且复杂的字往往比简单的字写好看更加容易。并且这一点《标准草书》中的字形基本与现行简化字相似,毕竟以实用为目的,自己看得懂、看得舒服就行了。
Ⅸ 请教钢笔写草书的方法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练字的注意事项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例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要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大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象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第六个问题: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师要写规范字,其次还要鼓励学生练字。对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让其改正。督促学生练字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5.练字有三种境界。
大家都看过金庸的长篇小说《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对练剑的精辟论述:初学乍练之时,以手使剑,有时剑不听使唤,甚至会伤及自己。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手剑合一,以心使剑,剑随心走,剑术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剑术的最高层次是心剑合一,无剑无我。举手投足即是剑着,飞花摘叶,皆是利剑,一枚细细的绣花针也能抵挡三个剑术高手,这样的剑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练字也是这样,我们练字的最初阶段同样是以手使笔。笔由不听手的使唤到逐渐熟练有一个过程,进一步可以发展到笔手合一的境界。这时写字的时候感觉笔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手写。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是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练字的第二个境界是以心使笔,心笔合一,心动则笔动。笔下所写的就是心中所想,达到了这一境界,书法水平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
练字的第三个境界是师法造化,无我无笔。古代许多着名的大书法家都是这样的。如王羲之见白鹅游水之姿,悟出“浮鹅钩”的笔势;张旭见担夫争路,公孙大娘舞剑,从中悟到结构点画的争让穿插关系和用笔的疾徐、节奏,大大丰富了其狂草的写法;怀素观夏云海涛,领悟到草书的大气磅礴、翻江倒海之势;颜真卿观屋漏痕、锥画沙,理解了用笔的迟涩和力度。这是我们练字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无论有笔无笔,软笔硬笔,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作品。
让我们用心写字,而不仅仅是用手写字,努力向这一理想的境界迈进吧!
下面谈谈第四个问题:我是怎样练字的。
开始时我用毛笔临《颜勤礼碑》,后来我找到一本《99天钢笔字速成字帖》,该帖精选99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要求练习者每天练习一个,记住一个,学会一个。练完99天,99个汉字都会写了,触类旁通,其它的汉字也都会写了。我从《颜勤礼碑》中找出这些汉字,每天一个,刻苦练习,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有同学说,我写的颜体很有“颜”味,只是软而无力,原因是我在运笔的时候做不到“中锋行笔”,很多情况下都是拖笔。这个同学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发现了我的毛病,却不能帮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认真观察别人如何写字,终于发现了这一诀窍:原来,别人写字的时候常常捻动笔杆,让笔尖随着运笔转动,始终处于笔画的中间,这样就做到了“中锋行笔”。
后来,我的另一个同学对我说:“你的字笔画很规范,但组合到一块后并不美观,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对。要想掌握字的结构,你不如跟着我学写黑体字,笔画象火柴棍一样的黑体字,只有结构对了才美观。”于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着报纸新闻的黑体字标题在地板上练习。很快我就掌握了黑体字的写法,并为一些班级书写了大字标语。我发现,在学会黑体字后,许多从未练习过的字体,只要对其基本笔画稍加练习就能写成。这也是我今天建议同学们从黑体字练起的原因。1993年,我参加石家庄市教委组织的书画比赛获三等奖,如今我经常帮助同事们出壁报,写大字,既巩固了练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写字的水平,既帮助了别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们谈了练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按我说的去做,我想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因为我指导学生练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自己写好字,还要指导学生写一手好字。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每日一字”,经过练习,98届学生李超学习庞中华体钢笔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鲲鹏的钢笔字方正谨严自成一体。我还为学生搞过多次书法讲座,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2001届学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笔书法作品曾在“世纪之星”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今,我在学生中开展评比“星级书写能手”的活动,学生练字的热情很高。“三星级书写能手”孙瑞静同学不但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达到了每分钟50多字的书写速度。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练用心写总会成功的。当你看到一个个端庄秀丽的汉字从你的笔下流淌而出的时候,当你看到一页页整洁清楚的作业在你的笔下诞生的时候,当你看到作业本上的红对钩和“优”的时候,你不觉得写好汉字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吗?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的挥毫泼墨吧!
Ⅹ 该如何练习草书需要注意些什么
草贵流畅,练习草书,首先要多看,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历史上草书写的好的不是很多,个人偏爱杨凝式(外号杨疯子,二王血脉),孙过庭(书谱,出神入化,草书中的兰亭),于右任(引北碑入草的巅峰大家,草书雄浑有力),首先要喜爱才行,很多人觉得这几位都是丑书,甚至觉得他们是丑书鼻祖,那就无从爱好,无从练起了,当发掘这些书法大师的美能打动我们的时候,自然会利用闲暇时光仔细揣摩,耐心练习,单字,连字,篇章,慢慢临摹,最开始也可以先把于老的千字文全部默出来,让自己能够识别自古至今的各类草书,多比较多看,不断的提升兴趣和练习。不求功利,熟能生巧,慢慢可以把平时需要写的文字都用草书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