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閉症行為干預的方法
作為父母,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後,首先必須要勇於接受現實,並且要懂得自閉症兒童跟其他孩子一樣,他們的一些特徵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方面。也許他們會用一個特別的方式去看待和理解我們的世界,但這並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
1、一般來講缺乏交流和關愛往往是自閉症兒童的病源所在。父母應該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積極地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出孤獨,做一個懂得孩子心理需要的父母。要積極地創造機會與孩子溝通,每天保證有固定的時間單獨跟孩子交流,可選擇在飯後、睡前與孩子交談。
2、有針對性地選擇親子游戲,以喚醒孩子對交往的渴望。比如說一些語言訓練游戲、感官感知訓練游戲、觀察力訓練游戲等等。對於兒童來說,游戲無疑是他們最主要的活動方式。合理利用適合孩子的游戲就可以促進其能力的提高,訓練各種水平,從而幫助孩子擺脫孤獨,打開心扉!
3、目標時間的訓練。圍繞目標、泛化項目,所有項目為目標服務,即強化了項目,又能提高孩子的能力不足。目標任務分解練習:如果目標難度過大,將目標分解在若干小目標,從最簡單的練習,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項目與項目之間,用鼓勵、誘導的方式銜接起來,不給孩子自由發揮的時間。
自閉症症狀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徵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以及活動興趣范圍的顯著局限性,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
其實引起孩子出現自閉症的原因是很多,如果家裡有家暴問題的話,那麼也是導致孩子患上自閉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家庭氛圍是很重要,好的家庭氛圍能夠讓孩子快樂成長,相反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十分壓抑,從而有自閉傾向。
❷ 自閉症家庭干預訓練方法
自閉症家庭干預下具體的訓練方法。
(1)代說」:把孩子應該說的話替他說出來。以上兩點都側重於自閉症兒童聽的機會,因為「聽」是「說」的前提,每個人的語言發育都遵循了這一規律。訓練自閉症兒童「聽」懂,是為了刺激他說出來。但「說話」是一種無法強迫,無法進行「身體輔助」(即無法手把手地教)的行為。同時,又因為自閉症兒童的機械仿說能力較強,而在判斷什麼是自己應該說的話這方面卻存在缺陷。因此,在輔助自閉症兒童說話時,把孩子該說的話代替他說出來,然後讓他重復,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2)增加語言刺激:即多跟孩子說話。很多家長在孩子3-4歲前後急迫地要求孩子說話,但由於結果與期望值相差太遠,於是失去信心,放棄努力,認為孩子反正也是聽不懂、說不出,就不再對孩子多說了。殊不知,此時正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又一關鍵時期。自閉症兒童由於其自身的發育障礙,本來需要比正常兒童更多的刺激,如果減少與孩子說話的練習,就會使他失去了語言發育的條件和機會。
(3)運用正確的刺激方式:多跟孩子說話,並不意味著要喋喋不休,而是要根據孩子現有的語言水平,把握「精確、提高」的原則。
「精確」就是要使說出的語言在孩子所能理解的范圍內。如果孩子只能聽懂2-3個字的詞語,對他說的語句就不要過長。
錯誤的做法有二:一是一次對孩子說出太長的句子,使得孩子聽不懂關鍵的內容。這種情況下,他人的語言往往只是噪音。例如我們只學會了幾個英語單詞,當聽別人說很長的句子時,恐怕就連知道的幾個單詞也聽不懂了。二是不說,只是帶著孩子做,使他失去接受語言刺激的機會。
「提高」是指嘗試說出比他能聽懂的字詞稍多一點的句子,目的是逐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4)「誘說」:等待孩子主動說出他該說的話。訓練開始時多使用「代說」的方法,但如果只停留在這一點上,會造成孩子對他人的依賴。因此,要逐步減少代說,先給孩子時間,但是等待時間不要超過5秒鍾。在孩子仍不能說出的情況下,再替他說出來,但代替的程度要逐漸減弱。
上面的內容介紹的是有關於自閉症的訓練方法了,孩子患上自閉症以後的確是非常不幸的,所以我們要注意該病的治療,要給孩子進行一些相關的訓練,要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症,並且還要調整他們的飲食,注意他們的心理變化。
❸ 自閉症怎麼干預什麼時候干預好正確的方式有哪些呢
自閉症是越早干預越好,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時,一定要及時的診斷並且治療。想要正確干預自閉症平時就需要多進行一些溝通方式,確保自閉症兒童能夠配合訓練,也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特性採取合適的方法和孩子進行一個有效溝通,平時也可以利用視覺來進行輔助治療,通過照片以及其他的方式來幫助自閉症兒童更好的去理解溝通語言以及視覺,同時平時也要鼓勵自閉症兒童進行社交互動和其他人進行一個有效的交流。日常也要避免自閉症兒童受到一些感官上的刺激,比如氣味,聲音等,這些都要盡可能的避免。

最後進行自閉症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是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心態進行有效的干預治療。
❹ 怎樣有效的對自閉症孩子進行行為干預
1、以教代改
即發展良好行為以取代自我傷害等不良行為。指導者在平時就要多給予患兒適當的、適合患兒發展的良好行為刺激,即給予正常的建設性訓練活動,豐富生活內容,讓患兒時刻都有事可做;在患兒發生自我傷害行為時,給予他喜歡的事情做,轉移其注意力,並逐步教會患兒一些建設性的活動,充實生活內容,以減輕和消退其行為。
2、適當忽略
作為指導者(家長、老師)平時一定要多給患兒以關懷和愛護。但是,當患兒企圖以自我傷害行為(如咬手等)引起注意時,一定要採取漠視的態度,暫時予以忽略,即不予理睬。一定要等到患兒停止該行為並出現新的良好行為時,對停止自我傷害後出現的良好行為予以表揚、獎勵,讓患兒充分體會到只有停止不良行為,出現良好行為後才能得到關懷和注意。這樣,患兒的自我傷害行為才會逐漸減少。
3、物理統制
這種方法安全有效。指導者可視行為類型、發生的頻率及程度積極使用。對摳眼等類行為,在行為發生時立即制止,如將手拉開或戴上手套等。對咬手指、咬手腕等行為:行為發生時立即制止,並立即戴上手套或護腕;平時也可戴手套或手腕予以預防;也可在常咬處塗上黃蓮、胡椒等苦辣之物,待到行為發生時產生厭惡刺激效果。對打頭、用頭撞牆等行為,行為發生時立即制止,如戴上安全帽。
自我傷害行為不僅會對患兒本身造成傷害,也會對他人(家庭、教師、同學)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作為指導者一定要盡量幫助患兒找到他們感興趣的建設性活動,合理安排每天的生活、學習、活動內容,教會患兒去做力所能及的建設性活動,堅持正向培養,以教代改,促使患兒正常化發展。
❺ 自閉症如何進行干預
兒童孤獨症的干預方法有康復訓練和教育、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
1.康復訓練和教育:目前,國內外公認康復訓練是改善兒童孤獨症核心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最有效方法。教育訓練可以促進兒童社會交往能力、言語和非言語交流能力的發育,促進智力發育,培養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等。具體方法包括行為分析療法、教育課程、人際發展干預療法等。需要醫生、患兒、家庭、社會共同合作完成。
2.心理治療:目前多採用行為治療,目的是不斷強化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矯正影響教育和訓練效果、影響社會交往能力或危害自身的異常行為,如刻板行為、攻擊行為、自傷等行為。此外,認知治療和家庭治療對兒童孤獨症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
3.葯物治療:目前尚缺乏能改變孤獨症病程、改善核心症狀的葯物。葯物治療是一種輔助治療的方法,在患兒症狀嚴重時通過葯物改善症狀。常用的葯物包括抗精神病葯、抗抑鬱葯、多動和注意缺陷治療葯等。
家中孩子確診為孤獨症後,家長應配合醫生對患兒進行治療,耐心引導,定期復查。
❻ 自閉症的干預方式有很多,怎麼為孩子選擇呢
您好,對於孤獨症的治療,我們堅持以下原則:
①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
②促進家庭參與,讓父母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患兒本人、兒童保健醫生、患兒父母及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應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形成綜合治療團隊;
③堅持以非葯物治療為主,葯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
④治療方案應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根據患兒病情因人而異地進行治療,並依據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⑤治療、訓練的同時要注意患兒的軀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
⑥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建議您去相關的康復中心進行問診,專家會針對您的孩子的情況作出相應的判斷,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復,合家歡樂。
❼ 自閉症如何干預
「我們要為孩子感知世界創造條件,從而使他們自己打開心門。」巴爾的摩市肯尼迪•克里格研究所自閉症及相關疾病研究中心主任麗貝卡•蘭達說道,「干預越早,孩子就能獲得越多學習體驗,這將有助於他們的心理發育。」
自閉症的有效干預方法有:前提法、行為法、幼兒綜合行為訓練、共同注意法、示範法、自然教育策略、同伴教育策略、中樞反應訓練/教學、時間表、自我管理、 基於故事的干預法。
了解更多關於自閉症的相關知識父母都應該知道的關於「自閉症」的10件事~
❽ 自閉症干預都有哪些療法
1、行為干預:以行為為基礎的ASD干預方法,重點是通過特定的,結構化的技術,教導孩子新的行為和技能。這些干預技術,對於訓練孩子的技能,鼓勵恰當的行為,是較好的教學工具。
2、發展干預:ASD的發展干預,目的在於幫助孩子跟他人形成積極的,有意義的人際關系。重點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結構化的場景,教導孩子社交和溝通技能,也把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作為目標。
3、結合型干預:有些方法將行為干預和發展干預的要素結合在一起,也吸收和採用ASD和典型兒童發展的新觀點。
4、以家庭為基礎的干預:強調家庭參與對於兒童發展需求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家長不僅要主導干預決策,而且必須承擔干預實施的關鍵角色。
5、以治療為基礎的干預:以治療為基礎的ASD干預,針對某個方面的缺陷,提供特定的治療。常用的治療性干預有:
•言語治療(ST),促進孩子的溝通和社交技能。
•職能治療(OT),促進孩子的日程生活技能。
以治療為基礎的干預,常常與別的干預計劃一起實施。比如:
•功能性溝通訓練(FCT)
•手語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PECS)
6、醫學干預:時不時地,你會聽到有一種新的ASD「特效治療」。至今為止,沒有醫學證據證明ASD可以被治癒。相反,大部分葯物只是用於改善,而不是去除ASD的伴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