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能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簡便技巧
同樣的作業內容,一些孩子早早完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另一些孩子卻要弄到深更半夜。
差異如此之大,原因在於孩子的學習方法和效率。
如果你家孩子學習效率低,如果還想進一步提高效率,不妨試試以下3個方法:
1、清桌面,提前移除不相關物品
有的孩子,看似一直在書桌前坐著,心思卻沒在學習上:
不是撥弄鉛筆盒,就是搗鼓桌上的擺件,又或者是翻看輔導書頁腳的笑話故事......
結果,效率沒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
要想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把不相關的物品移走。
例如,孩子寫作業時,桌上只留下該學科的課本、文具、練習冊,其餘的另外放。
如果桌子靠牆,不建議張貼課程表以外的內容,有助於孩子更好進入學習狀態。
此外,家長應為孩子選擇簡約、實用的學慣用品,避免他們把文具變成玩具。
2、列清單,明確當晚的學習任務
一些孩子,課後學習可以用「亂成一團」來形容:
一會兒想著要寫數學題,一會兒突然記起要看新聞寫感想,思緒一跳一跳的。
如此一來,孩子很容易出現漏寫作業、心不在焉等狀況。
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有序性,就必須讓他們做到「先規劃再實施」。
為此,家長要給孩子准備一個家庭作業登記本,及時記錄並照此收拾書包。
寫作業之前,家長要引導孩子做好作業計劃,包括預習時長、完成順序等。
緊接著,家長要做好監督工作,如遇嚴重超時的情況,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並得出改進方法。
3、靜下心,學之前不宜過於興奮
一般地,孩子回家吃完晚飯後,都會歇一會兒再去學習。
可有些孩子愣是抓緊這段時間看電視,或直接拿起手機刷視頻、玩游戲。
結果,孩子的心思早就飄到九霄雲外,很難停下來專注學習。
要想讓孩子更快進入學習狀態,學之前要盡量避免娛樂活動。
建議家長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先完成學習任務,然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家長一定要為孩子設限,包括使用時長、接觸內容等。
另外,晚飯後不妨走動一下或往遠處看看,趕走疲倦瞌睡,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
㈡ 培養寶寶的好習慣,哪些方法輕松簡便
當應用於培養孩子的習慣時,應該如何實施?這時候要遵循培養好習慣的四大法則:讓它顯而易見,讓它有吸引力,讓它輕松愉快。我身邊有些家長說孩子不愛讀書,根本沒有讀書的習慣。其實只要家長多加註意,孩子的閱讀習慣很容易形成。結合這四個規律,就可以解釋我們孩子的習慣是如何形成的。行為改變的第一定律就是讓它變得明顯。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的第一步是讓書變得明顯。我們家的茶幾、餐桌、自習室、床頭櫃、飄窗上到處都是兒童繪本。這樣,書無處不在,觸手可及,可以隨時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面對困難簡單的事情,選擇簡單的事情去做,是人的天性。所以,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做到簡單是至關重要的。我記得當我想讓我的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時,我是從掃地開始的。我准備了專門的兒童清潔工具給她用,但沒有給她分配任務。當初我在做自己衛生的時候,讓她幫我帶個工具,讓她注意衛生。她偶爾會尋求幫助。之後會讓她把每次飯後掉在地上的食物清理干凈,幾下就可以吃完。所以這里還有一個兩分鍾規則:「當你開始培養一個新習慣的時候,它的所有時間都不能超過兩分鍾。」
㈢ 小學的簡便計算孩子總是學不會,該如何進行指導
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身邊的大人和老師不能簡單認為小學的孩子比較笨,而要想為什麼這個孩子不能理解這樣的簡單計算,因為雖然這樣的計算對大人來說比較簡便,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
一、為什麼有些孩子總是學不會小學的簡便計算?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每個人的心智都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在小孩子身上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差異,也就是說有些小孩子。學習能力培養的比較好,而有些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比較差。針對有些小孩子總是學不會小學的簡便計算,這個時候老師一定要做到區別對待,對於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要格外注意,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達到每一個人都能學會的目的。
㈣ 加減法怎麼教孩子簡便一年級
先教分解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我還是推薦這一種,因為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加法,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集合和在一起,變成一個集合。減法:將一個集合分開,分成兩個。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也就是說: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2、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3、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打基礎的方法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後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㈤ 有沒有既簡單孩子又喜歡的識字方法
1、玩卡片看圖識字法
買一些硬皮的看圖識字卡,先讓孩子玩卡片到孩子能把圖上的事物都認得之後,就指著漢字告訴孩子,圖上的就是這些漢字。然後在玩的時候就指著漢字讀。再後來,把圖和漢字分開,把圖放一邊,漢字放另一處,讓孩子用小卡車幫漢字找家。就這樣孩子在2歲前大概能認得兩三百的漢字了,雖然不是很多,可是給孩子文字的刺激,可以增強孩子對漢字的興趣。,
2、玩玩具識字法
孩子喜歡玩玩具是天性,男孩喜歡玩一些超人汽車恐龍類,女孩文雅些喜歡積木類小兔子娃娃類的,我們就製造一些小卡片上面寫著恐龍、汽車、超人、兔子等等,孩子每次拿起玩具玩的時候就讓他看著字念念,時間長了孩子就能記著了。
3、偏旁部首識字法
當孩子認得大概300字的時候,我就買了一張筆畫和偏旁部首的掛圖,有空就和孩子指指點點,認識筆畫和偏旁,告訴孩子漢字就是由偏旁組成的。然後就在一張白紙上寫上一個偏旁,拿彩色筆和孩子玩變字游戲。告訴孩子,咱們中國的漢字很有趣的可以變來變去的,媽媽也和你變一變。先是在白紙上寫上一個「大」字或者一些偏旁,然後在旁邊加上一些筆畫,就構成了一些新的字了,當把白紙寫滿的時候,孩子就認識了好多結構相同的漢字了。變字的方法,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往往是孩子隨意在紙上寫下一些字,然後添上一兩筆,孩子就會問這是什麼字等。這樣識字也記得很多的字。
4、利用街招牌識字
孩子是個好奇的孩子,每次上街去玩都對街上招牌的漢字興趣很大,要是遇到認識的字就會大聲讀出來,利用孩子這個特點,每次上街或者到公園玩,都讓孩子在有漢字的地方停留下來,讓孩子讀讀認認,這樣一來,孩子每次去玩都有收獲,這個興趣一直持續到現在,雖然街上的字孩子基本都能認識,但是有時候見到了孩子還是不由自主的讀出來,有時候還把好幾個街上招牌上的漢字連在一起讀出來,形成了獨特的一個句子,往往惹得我們哈哈大笑。效果之後,孩子的識字又增加了。
5、親子共讀法
要說以上這些識字方法我們用的也不算多,孩子雖然也記得了很多的字,但是,孩子只是認識字而已,根本不會用,也不太理解字的意思。因此,到孩子三歲之後,用的最多的識字方法就是通過每天晚上親子共讀識字的。每天晚上睡覺前哄孩子,跟孩子一起進行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拿起簡單的故事書,一起讀一起看,時間久了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會認識很多字了。
㈥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哪些方法輕松簡便
每門學科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英語更注重積累。學更注重培養數學思維。各學科統一的學習方法包括,學前預習閱卷出題課堂認真聽講課後鞏固復習及時總結梳理知識樹等。這些都比較寬泛,不能在一個問答中詳細討論。習慣的形成也是如此。每個孩子可能都有適合自己的不同學習習慣,但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經歷幾個時期。
家長和孩子還是需要堅持,幫助孩子鞏固習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的教育始於習慣的培養。教育的核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一個人養成了一個好習慣,不可能一輩子用完它的興趣,教育專家孫雲曉指出,習慣決定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一個好習慣,它將終生受益。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六大原則是行為積累的結果。
㈦ 教育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教育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交談。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
交談,是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娓娓談心。交談的時機應該是恰當的,交談的話題應該是有益的、孩子是感興趣的。
交談之前,家長應該誘導孩子無拘無束地把心裡話傾吐出來,然後,再把自己高於孩子的見解作為一份禮物回贈給孩子。通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誨和啟迪。單純的家長講、孩子聽,沒有反饋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於家長借交談對孩子進行挖苦訓斥,抓住一件小事嘮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厭,則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談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交談時機的捕捉和交談方式的運用上。一般地說,家長和孩子雙方在情緒不佳時,特別是在氣頭上,不要交談;在事情的原委還沒有搞清楚時,不要交談;有局外人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請不要做批評性的交談;在飯桌上,在孩子睡覺前,也不宜做批評性的交談。
家庭教育的特點是「遇物則誨」,所以教育的時機要靈活掌握,一切從教育的需要,特別是教育的效果出發,以孩子能接受為准則。交談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漫談式、調查式、激勵式、嚴肅批評教育式等都可採用。其中的漫談式,即不拘時間、地點、內容,海闊天空、輕松愉快地交談,常常是孩子歡迎交談方式。
㈧ 教育小孩的方法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
我們常說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小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道理。對如何教育好小孩兒,確實有很多種方法,而且不同的家長通過和自己的孩子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往往有一套自己的管教方法,也有比較深刻的心得體會。而且市場上也有很多育兒類的課程和講座,現在年輕的家長對於如何教育好孩子往往是非常重視的。
比如有的家長希望孩子上一些興趣課程,但是孩子本身有自己的特長或者興趣愛好,家長為他們選擇的那些興趣,未必是他們自己喜歡的。因此在為孩子做決定之前,應該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而不是憑著自己的喜歡或者感覺去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