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日本養蜂有哪些好方法

日本養蜂有哪些好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5 20:07:38

㈠ 怎樣才能把蜜蜂養的好呢

蜜蜂屬於膜翅目昆蟲,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要想養好蜜蜂,必須要掌握養蜂的關鍵技術。通過正確的方法和技術,來提升蜂產品的品質和產量,使養蜂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近些年養蜂行業發展迅速,如專業養蜂的公司、合作社、專業戶以及全國各地分布眾多的農家散戶等等。雖說都有內家秘笈,但真正的行家裡手並不多。

群體具有獨立性。所謂群體的獨立性,是指每個獨立的蜂群之間,不能相互竄通。蜜蜂靠嗅覺識別本群蜜蜂,當外來蜜蜂入侵時,就會生死博斗。但在蜂巢之外,不同的蜂群互不幹擾,可以和平相處。蜂群的獨立性可以擴展到接納異群的雄蜂,目的也是為了壯大獨立的群體。有繁殖能力的蜂群女王,只充許異群的雄蜂加入,其它蜜蜂進入則被視為入侵,格殺勿論。蜜蜂的這種天性,其實就是免費獲取交配能力,減少近親繁殖的生物學原理。另外人類人丁興旺時會分家,蜂蜜群勢強盛時會分蜂。

蜂群具有分工性。蜂王負責產卵和統治家族,雄蜂負責與蜂王交配繁殖後代,工蜂負責採食、哺幼、造脾、攻敵等工作。

如何養蜂養蜂的方法

一、如何選擇理想的養蜂場地

養蜂無論是定地飼養,轉地飼養,蜂群的繁殖和越冬等場地的選擇,都是養蜂生產成敗之關鍵。一個理想的養蜂場地,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蜜粉源豐富,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地勢高燥,地形開闊,在半徑2—3公里內沒有其它蜂場,沒有農葯污染。如果定地飼養一定要選擇在陽光充足,正面有開闊的南麓山坡,北面有山擋住西北風,夏季又有南風吹達,正屬冬暖夏涼之地。同時還要考慮全年至少要有一種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種花期交錯的輔助蜜源,才可能保證蜂群的繁殖和獲得大量的蜂產品。但是如果蜂場高度集中,蜂群密度太大,即使蜜源條件再好,也難免產生「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這些因素對於養蜂人來說是必須要考慮到的。此外,養蜂場的環境必須要安靜、清潔,不宜把蜂場設在靠近鐵路、牧場和蜜蜂敵害較多的地方,特別是農葯倉庫和蜂產品加工廠附近(因為加工蜂蜜時有大量蜜香飄出,引誘蜜蜂而至,易進難出,造成大量蜜蜂致死)。在山區養蜂,還應注意防洪和防火。



二、怎樣選購好的蜂群

選購蜂群時,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觀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帶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開箱察看時,如蜜蜂安靜,不撲人,表示蜂群性情溫順,便於管理;工蜂體色新艷,封蓋子脾整齊,連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體壯,行動穩健,產卵整齊,動作迅速,全身密布絨毛,顏色鮮艷,說明蜂王年輕,體質好。此外,還要觀察老蜂與幼蜂,糖脾與子脾的比例,體色鮮艷,幼蜂與子蜂比例大的為好蜂群。此外剛開始學養蜂者,買蜂時最好要求帶一部分空的舊巢脾。

三、養殖期怎樣檢查蜂群

隨著季節的變換和外界蜜源的交替,蜂群內部也就會發生著不同的變化。在春季分蜂熱產生之前和主要流蜜期的開始與結束,以及蜂群越冬前的准備等,都必須對蜂群進行仔細的檢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蜂群情況,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根據不同情況,檢查可分為全面檢查、局部檢查和箱外觀察等三種方法。



1、全面檢查:對蜂箱各巢脾進行檢查,叫全面檢查。全面檢查應選擇風和日暖,氣溫在14℃以上的時候進行。檢查前須准備好應有的工具,檢查員一定只能站在蜂箱的側面,並背靠陽光。操作要細心,動作要穩、准、輕快。當蜂箱裝滿巢脾時,應先取第二脾,暫放蜂箱旁邊,或放在待用箱內,如沒滿脾的箱,只要將邊脾向箱邊推移。檢查各巢脾時,兩手緊握脾框的框耳,垂直提脾。先觀察巢脾一面,觀察時與眼睛保持約一尺遠的距離。看完一面後,再將上樑豎起,並以梁為軸向外轉半圈,然後兩手放平觀察另一面。觀察時要看蟲、卵、蜂、花粉和蜂王的情況。分蜂季節要看有無自然王台。放回巢脾時,要注意莫擠壓蜜蜂,蜂路寬窄要造當。

2、局部檢查:只需了解蜂的某些情況,或者在外界氣溫低又缺蜜源,而不宜作全面檢查時,只提少數巢脾進行檢查,叫局部檢查。檢查時如發現巢脾邊角有存蜜,說明不缺飼料;巢脾中間有新產的巢,說明有蜂王存在;巢脾上出現有新蠟,表示蜂群有修造巢脾能力。

3、箱外觀察:進行箱外觀察,可以通過巡視蜂箱,觀察蜜蜂在巢門口的活動來判斷蜂群情況。如採集蜂出入繁忙,採集量大,甚至有回巢落在踏板上並有啪啪響聲,這就表示進入大流蜜期;工蜂在巢門口來回爬行,顯得焦急不安,這可能失王的表現;如巢內發現不時爬出翅膀殘缺的幼蜂,是受蜂敵危害的象徵;箱內箱外經常發現蜘蛛和粉沫糞便,則有巢蟲危害象徵;不分氣候,蜜蜂隨時飛出巢外,而巢門前一、二米處發現有新死的蜂,搬起蜂箱又感覺很輕,則可能是巢內缺蜜。早春或越冬進行箱外觀察,對及時了解蜂群情況是很有必要

怎麼養蜜蜂呢

只要不拍死 有能養

初養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種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環節,內容較多,篇幅有限,間單介紹一些。
一、蜂箱、巢框、巢礎、搖蜜機、起刮刀、面網、噴煙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標准箱,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標准箱,又稱郎氏蜂箱,它是由10個巢框,箱身、箱底、巢門板,副蓋、箱蓋以及隔板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變形的紅白松、杉木、青楊等堅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於2公分。箱內圍長465毫米、寬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後壁外側各有一個扣手,便於搬運。前後壁內側上部各開一條寬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處釘上一鐵片引條,引條上沿距箱體上沿17毫米。2、箱蓋a、蜂箱大蓋b(副蓋)紗蓋。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飼養管理用具有多處,除蜂箱外還有巢礎、分蜜機、面網、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據蜂的規模選用,其他蜂具如生產蜂王漿、生產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據需要購置。
1.巢礎
巢礎是安裝在巢框內供蜜蜂築造巢脾的基礎,它是人工製造的蜂蠟片,經巢礎機壓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飼養歐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礎; 生產雄蜂蛹的雄蜂巢礎;飼養中蜂用的中蜂巢礎。使用巢礎築 造的巢脾整齊、平整、堅固,雄蜂房少。
2、面網
面網是管理蜂群時,保護操作者頭部和頸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養蜂的專用工具。一端是彎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動、刮、鏟東西。如撬動副蓋、刮鏟蜂箱內和巢框上的污物。
4、噴煙器
是鎮服或驅趕蜜蜂的工具。由發煙筒和網箱兩部分組成。使用時,把紙、乾草或麻布等點燃,置入發煙筒 內,蓋上蓋嘴,鼓動風箱,使其噴出濃煙,但不要噴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來掃除巢脾、箱體、養王框等蜂具上附著的蜜蜂,是長扇形的長毛刷。一般有兩排刷毛,刷毛長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馬鬃或馬尾毛製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記錄本。檢查蜂群時當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產卵和活動的柵板,把蜂群嚴格分隔為育蟲區和產蜜區,使幼蟲、蛹、花粉等不會與蜂蜜相混雜,工蜂可以自由通過。用14號鉛絲製成的鉛絲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變形;兩鉛絲之間的空隙約4.4毫米,蜂王不能通過,但價格較貴,用直徑7.5毫米竹絲製作的竹絲隔王板,在我國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較差,較易變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蟲巢和貯蜜繼箱分隔開,便於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質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內,可把蜂王控制在幾個脾上產卵。
8.飼喂用具補充飼喂蜜汁、糖漿或水的用具有多種,常用的有:
(1)巢門飼喂器,也稱瓶式飼喂器由一個廣口瓶和底座組成,瓶蓋用寸釘釘出若干個小孔,將裝滿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氣壓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間將巢門飼喂的底座口從巢門插入巢內,適合進行獎勵飼喂,能避免引起盜蜂。對於未滿箱的弱群,可將它放在蜂箱內的隔板外面飼喂。河北農業大學養蜂場研製的塑料杯飼喂器攜帶方便,灌人糖漿後,蓋上底蓋,翻轉底蓋朝下平放,從巢門插入巢內。
(2)框式飼喂器
為大小與標准巢框相似的長扁形飼喂槽。有木製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製造。器內,有薄木片浮條,飼喂時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飼喂器適合進行補助飼喂。此外在巢框上樑鑿成長方形的淺槽,也可作為少量飼喂蜜汁用。
(3)巢頂飼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飼喂器,大小類似淺繼箱的盤狀,適應緊急補充飼料和飼喂越冬飼料,一次可裝5~10升糖漿。
9.蜂王誘入器
常用的蜂王誘入器 有木套誘入器、安全誘入器和框式誘入器等數種。
(1)木套誘入器
木套誘入器是一個扁平的鐵紗籠,一端的木堵頭上開有小孔,裝有可抽拉鐵片,鐵紗籠的開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誘入器,又稱扣脾誘入器是一個長方形的銀絲紗籠,四壁的下部有鐵片制的齒牙,可以壓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鐵片。
(3)全框誘入器
用木板或鐵板為框架,兩個大側面裝備鉛絲紗,其內部寬度約43毫米,高度245毫米,剛好可裝入一個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籠
是用鉛絲紗製成的長方形小籠,體積約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鐵壁有一圓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圓孔上有滑動的鐵片蓋,下部裝有可開閉的木製飼料槽,槽內可裝入煉糖。可用來誘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來廣泛使用一種竹絲製作的蜂王籠,以四周鑽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兩端,用直徑2毫米的竹絲插入小孔,圍成長方形小籠,體積約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絲間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絲較長,是活動的,可以拉出,由此處放入蜂王。多用於晚秋或冬季,將蜂群的蜂王關入竹絲蜂王籠,使蜂王停產,便於防治蜂蟎。
三、蜂種
選擇蜜蜂了。現在飼養的主要蜂種是意蜂和黑蜂系的雜交蜂種。初養蜂的,早春最早的時候,一般買個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這個蜂就可以搞飼養了。
(一)東方蜜蜂
東方蜜蜂有許多自然品種,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華蜜蜂等。
中華蜜蜂(中蜂)是我國的土著蜂。工蜂體長10~12毫米;腹節背板黑色,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褐黃環。在高緯度、高山區中蜂的腹部色澤偏黑;處於低緯度、平原區的色澤偏黃。全身被灰色短絨毛。喙長4.5~5.6毫米。雄蜂體長11~14毫米,體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絨毛,蜂王體長l4~19毫米,體色有黑色和棕紅色兩種,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黃色絨毛。
工蜂嗅覺靈敏,發現蜜源快,善於利用零星蜜源,飛行敏捷,採集積極,不採樹膠,蠟質不含樹膠。抗蜂蟎力強,盜性強,分蜂性強,蜜源缺乏或病蟲害侵襲時易飛逃。抗巢蟲力弱,愛咬毀舊巢脾。易感染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病。蜂王產卵力弱,每日產卵量很少超過1000粒,但根據蜜粉源條件的變化,調整產卵量快。蜂群喪失蜂王易出現工蜂產卵。
中蜂因為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蜂種,對各地的氣候和蜜源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穩產和適於定地飼養,特別在南方山區,具有其他蜂種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有歐洲類型、非洲類型和中東類型3種。我國飼養的西方蜜蜂都屬於歐洲類型,我們常稱它們為歐洲蜜蜂。
1、義大利蜂
意蜂為黃色品種。工蜂腹板幾丁質黃色,第二至第四節腹節背板前緣有黃色環帶。體長12~14毫米,絨毛淡黃色;喙長 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維持強群;善於採集持續時間長的大蜜源。造脾快,產蠟多。性溫和,不怕光,提脾檢查時,蜜蜂安靜。抗巢蟲力強。意蜂易迷巢,愛作盜,抗蜂蟎力弱。蜂王產卵力強,工蜂分泌蜂王漿多,哺育力強,從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積子脾,維持強壯的群勢。
意蜂是我國飼養的主要蜜蜂品種。它的越冬性能不如東北黑蜂和其他歐洲黑蜂。意蜂除在華南亞熱帶地區越夏困難,在西藏地區沒有飼養外,在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2.卡尼鄂拉蜂
卡蜂的大小和體型與意蜂相似,腹板黑色,體表絨毛灰色,喙長6.4~6.8毫米。卡蜂善於採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較強,耐寒,定向力強,採集樹膠較少。性溫和,不怕光,提脾檢查時蜜蜂安靜。蜂王產卵力強,春季群勢發展快。主要采蜜期間蜂王產卵易受到進蜜的限制,使產卵圈壓縮。 3.喀爾巴阡蜂
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個地方品種,形態和生物學特性與卡蜂相同。
3.東北黑蜂
黑龍江省飼養的東北黑蜂。是卡蜂和歐洲黑蜂的雜交種,並混有義大利蜂的血統。體型與卡蜂相似,腹節背板黑色,絨毛灰色,喙長平均6.4毫米。分蜂性較弱,耐寒,性溫和,不怕光。蜂王產卵力強,春季群勢發展快,善於採集流蜜量大的蜜源。
4.歐洲黑蜂
工蜂體長12~15毫米,腹部粗壯,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節背板有黃棕色斑,絨毛深棕色,喙長平均6.4毫米。分蜂性較強。採集樹膠多,怕光,檢查時蜜蜂亂爬。蜂王產卵力較強,春季群勢發展平緩,善於採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國新疆伊犁一帶飼養的歐洲黑蜂也叫新疆黑蜂,大部分已經與義大利蜂混雜。
(三)我國選育的高產蜂種
1.浙農大1號意蜂品種
浙農大1號意蜂品種是浙江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福建農學院蜂學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單位協作選育的蜂蜜、蜂王漿雙高產意蜂品種, 1995年獲得了國家發明二等獎、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經專家鑒定,浙農大1號蜜蜂的蜂王漿產量顯著高於我國飼養的其他蜜蜂品種(品系);春季群勢增長率較大,採集、利用花粉較多;產蜜量與義大利蜂其他品系相當,而且在形態上和同功酶方面也產生了變化,是蜂王漿、蜂蜜雙高產品種。早春的1千克蜜蜂(4框蜂),在7~8個月的生產期,可生產蜂王漿4千克。
2.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
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是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選育成功的優良雜交種蜜蜂,該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的繁殖力比普通意蜂高18%,產蜜量增加 30%以上,王漿產量增加20%以上,越冬群勢削弱率降低10%,越冬飼料消耗減少25%,具有增殖快、群勢強、高產、低耗、越冬安全等優點。
3. 高產雜交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選育的蜂蜜高產雜交種(國蜂213)和蜂王漿高產雜交種(國蜂414),其蜂蜜和蜂王漿產量分別比普通意蜂提高70%和60%。
4.平湖王漿高產意蜂品系
平湖王漿高產意蜂品系是浙江省平湖縣養蜂專業戶周良觀、王進經過20多年的定向選育,由義大利蜂選育成的蜂王漿高產品系。經專家鑒定,平湖意蜂比當地飼養的普通意蜂蜂王漿產量高30%~228%,平均增產87%。在蜜源情況不佳,甚至缺乏蜜粉源時期,依靠飼喂也能獲得王漿高產,適合定地長期生產蜂王漿,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5.工蕭山王漿高產意蜂品系
蕭山王漿高產意蜂品系是浙江省蕭山縣養蜂專業戶洪德興在天目山山區經過18年定向選育而成。蕭山意蜂具有很強的蜂王漿高產性能,只要有充足的粉源或者飼喂人工花粉,就能獲得蜂王漿高產穩產。該蜂種還具有分蜂性弱,易保持強群,采蜜力強等優點。
6.松丹1號和松丹2號 這兩個雙交種蜜蜂,是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培育的,蜂蜜產量分別提高73%和56%,蜂王漿產量分別增加14%和26%,越冬群勢削弱率分別降低12%和7.5%,飼料消耗分別減少33%和12%。

㈣ 養蜜蜂方法

一、蜂種的選擇

想從事養蜂,在確定了養殖場地(定地、轉場)之後,結合場地的蜜源情況就可以確定生產的蜂產品及養殖方式,進而確定蜜蜂的種類。

中蜂能夠生產蜂蜜、蜂蠟,利用零星蜜源,管理省工。適合山區、定地飼養。其抗蜂蟎病、白堊病和爬蜂症,但不抗囊狀幼蟲病。

意蜂可以生產蜂蜜、花粉、王漿、蜂膠、蜂毒、蜂蠟和蜂蛹等,能夠採集利用大宗蜜源,產量高。適合轉地放蜂。其抗囊狀幼蟲病,但不抗蜂蟎病、白堊病、爬蜂症。目前占總群數三分是二以上。

其他還與喀蜂,高加索蜂等,關於蜂種後續詳細介紹。


二、蜂群購買的時間及數量

購買蜂群的時間,南方宜在上半年的2~3月或下半年的9~10月;北方宜在上半年的4~5月。因此時正當蜂群繁殖期,外界氣溫和蜜粉源條件比較好,飼養容易成功。

初養蜂,應從飼養少量蜂群開始,一般以10群以內為宜,待取得一定經驗和初步掌握養蜂技術以後,才逐步繁殖或增加蜂群的數量。


三、挑選蜂群的方法

應在晴暖天氣的中午到蜂場觀察,首先在箱外觀察,確定蜜蜂飛行、採集正常,無爬蜂現象。初步判斷後,開箱檢查。

1、箱外觀察

蜂多而飛行有力有序,蜂聲明顯,工蜂健康,有大量花粉帶回;蜂箱前無爬蜂、酸和腥臭氣味、石灰子樣蜂屍等病態。

2、開箱檢查

(1)蜂王

顏色新鮮,體大胸寬,腹部秀長豐滿行動穩健,產卵時腹部伸縮靈敏,動作迅速,提脾安穩,產卵不停。說明蜂王年輕健壯,產卵力強。

(2)工蜂

體壯,健康無病,新蜂多,性情溫馴,開箱時安靜、不撲人、不亂爬,體色一致。

(3)子脾

封蓋子脾應整齊,無花子現象,幼蟲發育飽滿、色澤正常,無幼蟲病。(花子是指幼蟲、蛹、卵和空巢房相間混雜,白頭蛹是蜜蜂將封蓋清除露出白色蛹頭,這些都是蜂病或受到天敵危害的表現。)


(4)巢脾與蜂箱

蜂箱和巢框要求標准、嚴密、牢固,檢查巢脾是否平整、是否過舊、雄蜂房是否太多。

(5)群勢

選購蜂群的季節和目的不同,對群勢的要求也不同。在春季購買蜜蜂以備採集夏季蜜源時,群勢應在4框蜂以上,以保證在流蜜期前繁殖為強群。接近流蜜期購買蜜蜂時,應選擇10框蜂以上且包含8張以上子脾的蜂群。 早春不小於2框足蜂,夏秋季節大於5框。

(6)飼料

檢查箱內飼料是否充足。


四、定價

買蜂以群論價,脾勢群的基本單位,脾的倆面爬滿蜜蜂(不重疊、不露脾)為1脾蜂,意蜂約2400隻,中蜂約3000隻。買蜂也以重量計價(如籠蜂),一般是1千克約有10000隻意蜂,有中蜂12500隻,佔4個標准巢框。

不論是以脾計價還是重量計價蜂群內蜜蜂、子脾、蜂蜜的數量以及蜂箱的質量是決定蜂群價格的主要因素。

㈤ 如何養好蜜蜂

養蜂老師父的蜂場

2.養殖蜜蜂要有充足的飼料。蜜蜂的飼料就是花粉跟蜂蜜。有充足的飼料蜜蜂才能正常發展。因此發現蜜蜂飼料不足時,就要人工補充飼料。

3.要選擇好的蜂種,最好是適應自己當地環境的蜂種。蜂種好才能飼養強群,飼養強群蜜蜂才能高產蜂蜜。

4.養殖蜜蜂要永遠保持蜂多於脾。不能胡亂加脾。蜜蜂造脾到角,並且外界粉蜜源豐富的時候,幼工蜂多才加脾,因為分泌蜂蠟造脾的是剛出幾日的幼工蜂。貪脾會把蜜蜂越養越弱的,並且蜜蜂也容易得病。

5.要預防敵害病害。中蜂對巢蟲沒有抵抗能力,因此要經常清理蜂箱底,太舊的巢脾就丟棄,巢脾一般一年一換。中蜂愛新脾,厭舊脾。舊脾還容易有巢蟲。在胡蜂泛濫的季節,也要注意胡蜂對蜜蜂的危害。還有其它的各種病蟲害。不懂的要咨詢當地有經驗的養蜂老師父。不要盲目對蜜蜂使用葯物。

㈥ 怎麼養蜜蜂

養蜂知識:

  1. 初步認識:在養蜂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些有關蜜蜂的知識。目前我國飼養著7百萬群蜜蜂,其中90%是從國外進口的歐洲蜜蜂,包括義大利蜂和東北黑蜂等,還有10%是中華蜜蜂。義大利蜂,簡稱意蜂。廣泛飼養在華北、東北地區。東北黑蜂,是歐洲黑蜂的過度類型。繁殖力強,在寒冷地區越冬性能好。但在緯度低的地區不能保持強群。中華蜜蜂是簡稱中蜂,適宜在我國東北、西北、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區生活。

  2. 群居昆蟲:一群蜜蜂通常由一隻蜂王,佔1%的雄蜂,和佔99%的工蜂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內各有專職,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況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隻蜂王。蜂王的職責是產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儲存的精子,就可滿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後2~3天開始產卵。一隻蜂王一晝夜可產卵1500~2000粒。

  3. 蜂卵認識:一種是受精卵,可發育成工蜂另一種是未受精卵,可發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裡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蜂王房也稱為王台。蜂王房內的卵因為吃蜂王漿長大,所以發育成蜂王。

  4. 蜂王培育: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進行(通常在夏季進行),為來年高產作好准備。當蜂群中出現兩只蜂王,就會相互爭斗,直到剩下一隻蜂王為止。工蜂是蜂群中發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蟲孵化後,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飼喂蜂王漿,從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飼料。

  5. 雄峰特徵:雄峰沒有工作的本能,專職與處女蜂王交尾。大多數雄峰7~10日齡開始飛行,12日齡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時進行。

  6. 發育階段:每隻蜜蜂的發育都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蜂四個階段。蜂王將受精卵產在蜂房內後,6小時以內,工蜂就會本能的在卵的周圍分泌一些王漿。

蜜蜂的養殖設備:

  1. 蜂箱:蜂箱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蜂巢,是蜜蜂棲息、繁殖、貯存食料的場所。蜂箱由大蓋、草簾、覆布、副蓋、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幾部分組成。脾的兩面有幾千個排列整齊、相互銜接的六角形蜂房。

  2. 蜂脾:脾固定在木製的邊框上,稱為一框巢脾。根據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蟲的數量,分別稱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據日齡的大小子脾又分為:卵脾、蟲脾、封蓋子脾和空脾。裝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廣泛標准蜂箱。可以通過疊加繼箱的方式,及時擴大蜂巢。

  3. 蜂路:各巢脾之間的距離叫作蜂路。

  4. 隔王板:隔王板用於將育蟲區和貯蜜區分割開,有利於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產效率。

(6)日本養蜂有哪些好方法擴展閱讀:

養蜂即蜜蜂養殖是人工飼養蜜蜂而取其產品包括蜂蜜、蜂王漿、蜂膠、花粉、蜂蠟、蜂蛹及蜂毒等產品的事業,包括在廣義的畜產內,所以廣義地說蜜蜂也是家畜。蜜蜂養殖的歷史有數千年之久,蜂蜜的利用是從漁獵時代開始的。

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時代,在西班牙的壁畫中,就有女子攀藤采蜜的圖。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第五王朝的寺廟里,遺存有刻著養蜂人向蜂窩吹煙驅蜂的浮雕。這是世界上最早飼養蜜蜂的史實。歷史學家以及研究者從研究甲骨文的成果推斷,我國從殷商時代已有養蜂。

參考資料:養蜂網路

㈦ 如何養蜂

養蜂已由單純生產蜂蜜,發展到生產蜂王漿、蜂花粉、蜂膠、蜂毒、蜂蠟、雄蜂蛹等多種蜂產品,還可為作物授粉,經濟效益倍增。遼寧鐵嶺縣李千戶鄉陳偉,養蜂200群,年創效益4萬~5萬元。發展養蜂是大有可為的致富項目,家庭養蜂場建造方法如下。
一、選擇場址
蜂場要選擇背風向陽,地面清潔乾燥,周圍有大量蜜源作物的地方。少量養蜂,利用房前屋後園子即可。
蜂場不要建在較大河流或湖泊沿岸(幾十米寬的小河無妨),以免蜜蜂飛向對岸采蜜時被風吹落水中溺死;不要建在高壓線下,因電磁波對蜂群有干擾,使蜜蜂迷巢或不安;不宜建在糖廠或製糖作坊附近,以免蜜蜂飛向車間被大量打死;不宜建在有震動地方,如汽錘作業場、大型電動機旁、開山採石場;不宜建在有污染場所,如大糞場、垃圾站、煉油廠等;低窪潮濕處也不宜建蜂場。
二、購買蜂群
初學者第一年購買5~10群蜂試養,待取得經驗後再多養。最好在春季蜂群出室以後買蜂,秋天不宜買蜂。買蜂要選購強群,春季買4~5框蜂的蜂群。1框足蜂的標準是巢脾兩面都布滿蜜蜂。如果脾面上蜜蜂稀疏蓋不嚴脾面不能算1框蜂。
選購蜂群時要檢查蜂群質量:工蜂應能正常飛出采蜜采粉,蜂王正常產卵,產卵圈整齊,不留空房,產卵圈大,子脾數多。特別注意有無疾病,不可買病蜂。如巢脾上有腐爛幼蟲,打開蜂箱有異味,蜂(即"花花脾"),此為幼蟲病的表現。巢脾顏色要新鮮,以黃色或深黃色為好。如果巢脾發黑,巢房不整齊,雄蜂房多,或發霉、蟲蛀,均不可購進。另外,巢脾上應有適量的蜂蜜和花粉。箱體要完整結實,適宜長途運輸。
三、品種選擇
平原、半山區飼養義大利蜂較好,山區宜養中蜂好,寒冷地區可養耐寒品種,如東北黑蜂、喀爾巴阡蜂。另外,要看當地養蜂戶養什麼品種,如他們養意蜂多就養意蜂。如果養中蜂,也要活框式箱飼養,使蜂產品產量提高,並便於管理。
四、蜂群運輸
購進的蜂群需要運回,平時轉地放蜂也要運蜂。運蜂前需將巢脾妥善固定,以免運輸時巢脾擠壓,擠死蜜蜂和蜂王。白天將巢脾固定好,晚間蜜蜂全部歸巢後才啟運。採用15毫米×15毫米的方木條,長30厘米,每端釘1枚小釘,即"框卡",放在兩框耳處,應急時用小釘將兩框耳釘在箱壁上,運抵場地再將釘子拔出。還有一種辦法:在蜂箱前後壁釘6~7厘米的釘子,直達巢框邊條,每框前後各、釘1枚釘,用來固定巢框。少量買蜂可利用自行車或手推車、人挑等方式運輸。蜂數多則用汽車運輸。忌用畜力車,以免少數蜜蜂飛出蜇了拉車的馬騾,引起它們狂奔,造成翻車事故。
五、備齊養蜂用具
常用的養蜂用具有:①面網:是檢查蜂群防止面部被蜇的紗網;②啟刮刀:是檢查蜂群撬巢框、刮蜂膠、削贅脾等必備的用具;③蜂帚:用於掃落巢脾上的蜜蜂;④飼喂器:用於喂蜂、喂水、喂糖水;⑤噴霧器:用於噴水以驅趕蜜蜂歸巢,也用於噴殺蟎劑;⑥巢礎:由蜂蠟壓製成六角形房基的薄片,裝在巢框上,由蜜蜂修咸巢脾,用來育蟲、貯蜜、貯粉;⑦分蜜機:用於分離蜜脾中的蜂蜜;⑧蜂箱和巢框:根據需要自製或購買。蜂具和巢礎要提前購置齊全。
六、建立蜜源基地
要建立自己的蜜源基地,可在承包山、承包地種植蜜源植物;也可結合建立生態村、生態院、植樹造林、美化環境、建旅遊區、建森林公園等種植蜜源植物;還可利用荒山、荒地、沙荒地、"三灘"、溝壑、公路鐵路旁種植蜜源植物。養蜂區的植物結構,應以蜜源植物為主。
七、蜂群管理
首先抓好春繁,對蜂群進行調整,取出多餘空脾,使蜂略多於脾,蜂箱空處用隔板擋好。如天冷箱外還要加保溫物。氣候穩定以後,每天喂糖水獎勵飼養,每群每天喂1∶1糖水100毫升,促使蜂王多產卵。場內設喂水器,連續喂水。隨著蜂群發展,要及時增加空脾,擴大蜂巢,滿箱後還要加繼箱。
如外界已有蜜源流蜜,各種蜂產品都要生產。學會生產蜂王漿,可使效益倍增。如粉源充足,要及時脫粉。同時還可以生產蜂膠、雄蜂蛹、蜂王幼蟲等。平時注意收集贅脾及巢框上刮下來的點滴蜂蠟,積少成多。
夏季炎熱,應給蜂群創造良好環境。蜂箱要通風良好,打開巢門,撤去覆布,換上鐵紗副蓋,對蜂箱要遮陽,將蜂群移至樹下或葡萄架下。喂水不可間斷。
秋季主要任務是繁殖越冬適齡蜂,秋繁前和越冬前均徹底治蟎1次。發現小蜂蟎,要用升華硫防治,強群每次用3克,一般群每次用2克。如用量大易發生葯害。秋繁開始要進行獎勵飼養,喂給1∶1糖水,每群每次喂100毫升,連喂10~15天。
蜂群越冬對初學者至關重要。首先要以強群越冬,要求有蜂5~6框以上,不足5框的予以合並。越冬蜜要備足,1框蜂留足1框蜜。無蜜脾可喂優質蔗糖。飴糖、紅糖、甘露蜜均不宜作越冬飼料。蜂群越冬時怕熱不怕冷,越冬室溫應保持0~4℃。蜂箱不宜過早搬入越冬室。越冬蜂怕震動、怕煙、怕老鼠、怕潮濕、怕光亮、怕通風不良。
八、轉地追花奪蜜
家庭養蜂場如養蜂較多,不可死守一處,在本地缺蜜期要轉地追花奪蜜。先對前往地調查蜜源情況,落實後才將蜂群運去。各省都有主要蜜源,如南方省區的油萊,北方吉林、黑龍江的椴樹,遼寧、河北、山東的刺槐和荊條,內蒙古的養麥和葵花等。[060415]

㈧ 養蜂需要怎樣的技術

養蜂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其技術要點如下:
(一)場地選擇
場地周圍2.5公里半徑范圍內應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輔助蜜粉源,且主輔蜜粉源應搭配適宜。場地宜選擇南向近山坡地,陽光充足,背有高山為屏,上有自然遮蔭,夏季通南風,冬季阻北風,且土質肥沃,蜜源植物生長旺盛,花期長,水量充足,交通較便利。
(二)蜂群的選購
1.購買時間:北方宜在4~5月份,此時正當蜂群繁殖期,挑選比較穩定,且外界環境好,飼養易成功。
2.挑選方法:在巢門口觀察,如工蜂出入勤奮,採集蜂帶花粉比例較多的,一般是有生氣的好群。再開箱檢查,如工蜂安靜不驚慌,說明性情溫順;如蜂王體大、足粗、身高、胸寬、腹部長而豐滿、全身密披絨毛、產卵靈活迅速而不驚慌,說明蜂王年輕健壯,產卵力強。
3.蜂群的排列:依場地大小、養蜂多少和季節情況而定。有四種排列方式:單箱排列、雙箱排列、交錯排列、三箱排列。
(三)飼養
1.補助飼養:即在蜜源缺乏時所進行的人工飼喂。其方法有:①補飼蜂蜜。可用蜂蜜加溫水二成稀釋(結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釋後的蜂蜜,可採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飼養器內飼喂蜜蜂。②補飼糖漿。糖漿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經加熱充分溶解後涼至微溫,最好在糖漿中加入0.1%的檸檬酸,以利於消化和吸收,此時不宜用紅糖。
2.獎勵飼養: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產期所進行的人工飼喂,一般給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漿,早春時隔日1次,以後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時間從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為止。每框蜂每次獎勵50~100克糖漿即可。
3.飼喂花粉:目的是補充蛋白質飼料。在越冬後期及早春,補給前一年秋季保存下來的花粉,也可用黃豆粉代替。飼喂方法如下:①液喂。將花粉加糖漿10倍,煮沸,待涼後放入飼養器內飼喂。②餅喂。將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漿,充分攪拌均勻,做成餅狀,外包塑料紙,兩端開口,置於框樑上供蜜蜂採食。遇寒流時,經常採用此法。
4.飼喂水分及鹽類:一般每個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飼養器內盛水或在紗蓋上放濕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漿中加入1%的食鹽。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進蜜蜂飛翔排泄。巢中央溫度提高到33~35℃,有足夠的蜜粉源或獎勵飼養,及時打開箱蓋和保溫物,使其出巢飛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溫。排泄後即進入繁殖期,須人工保溫,緊縮蜂巢,密集群勢。多群同箱飼養,箱內、外保溫,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調整和組織好采蜜群。②保持強群采蜜。控制蜂王產卵,可用隔王板將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區或巢箱中。斷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從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張巢脾帶蜂另組小群,第二天給采蜜群誘入一個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產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對於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應創造條件,促使群勢迅速發展。在適當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補充群勢。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換老劣王。②培育適齡的越冬蜂。適齡越冬蜂是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僅進行過二三次排泄飛翔,沒有做過哺育和採集工作,未分泌過王漿的幼蜂。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須控制流蜜期以後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蜂群的群勢。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一定時候迫使蜂王停止產卵。③適時早斷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後期,先採取蜜粉壓脾,用蜂蜜澆2~3次,這樣蜂王就會停產,同時將蜂群搬到陰冷的地方,將蜂略擴大1倍,並從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溫物,即可提早斷子。
4.冬季管理:①調節巢門。巢門高6~7毫米,寬60~70毫米為宜。②防蜂蜜結晶。加強保溫,或由巢門向箱內塞一些濕棉花球,以減少通風。③北方室內越冬。應在水結冰、大地未積雪之前入室,入室時,蜂箱在室內應離牆20厘米,第一層離地40厘米。室溫保持在0~2℃,濕度保持在75%~80%之間。

㈨ 怎樣養蜂。

目前,養蜂業在我國農業生產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它不僅有著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也有著較好的經濟效益。怎樣才能養好蜜蜂呢?就我個人的一些經驗介紹如下,供蜜蜂初養者參考。

一、認識蜂業

(1)投資與收入:初養蜂者要去向周圍養蜂前輩了解,養一群蜂要投資多少,又能有多少收入;一個人能養多少群蜂;豐年與次年收入相差多大,風險系數又有多高等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2)蜂業動態:從宏觀上了解中國蜂業的現狀秘未來,認清中國蜂業的優勢與不足,結合自身條件,刻苦鑽研,爭取為中國蜂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蜂場選擇

(1)地理位置及環境:意蜂養殖只適於海拔600m左右,避開污染嚴重、噪音較多的地方。還要給蜜蜂創造一個空腹上飛、飽肚下飛的採集環境,選擇光照充足、清靜避北風的優良場所放養。

(2)蜜粉源調查:購蜂之前,還有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蜂場周圍有沒有兩個以上的主要蜜源,並且要求長年有輔助的蜜粉源,因為只有良好的輔助蜜粉源才能保證蜂群的正常繁養。

三、備好蜂具,購蜂學藝

(1)養蜂用具:養蜂用具大到蜂箱、巢框、繼箱等,小到起刮刀、鑷子、移蟲針,都要在購蜂之前備好,以解用時之急。有關用具及其規格在《養蜂手冊》一書上有詳述。

(2)購蜂:先要定其品種,是養漿蜂還是糖蜂,然後根據自己的家庭勞力具體情況確定所購群數。

(3)學藝:養蜂關鍵是技術,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養蜂技術。本人總結的一條捷徑就是:在哪家蜂場購蜂,就在哪家蜂場帶蜂學藝。因為養蜂技術中的許多環節,不但要知其理論,更要著重實踐。帶蜂學藝不但可以進行大量而直觀的實際操作,更能在養蜂技師的指導下把所購蜂群繁養好,盡量讓初養者少走或不走彎路。

閱讀全文

與日本養蜂有哪些好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那麼正確的走路方法是什麼呢 瀏覽:640
火柴如何二次自燃方法 瀏覽:804
高速轉動的齒輪連接選用方法 瀏覽:387
如何開始瑜伽練習的7個方法 瀏覽:68
房性早搏最佳食療方法 瀏覽:143
銀行鑒定假幣最簡單方法 瀏覽:157
青香桔的種植方法 瀏覽:626
如何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簡便方法 瀏覽:452
口服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998
什麼方法確認 瀏覽:961
mac的相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1
圓中的有關計算方法 瀏覽:436
邁騰空調使用方法 瀏覽:511
陳皮膏怎麼熬制方法 瀏覽:392
取名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99
小兒哮喘的中醫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647
表式血壓計使用方法 瀏覽:673
資產保值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259
小孩子快速瘦身方法大全 瀏覽:75
盜竊價格計算方法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