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進入血液循環的注射方法都有哪些

進入血液循環的注射方法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9-21 23:21:46

❶ 常用的注射法有哪些

(1)劃痕法

在無菌操作下,用針頭將表皮劃破,使微量葯液進入皮內的方法。

用於預防接種或作葯物過敏試驗。

(2)皮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

用於葯物過敏試驗、預防注射和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驟。

(3)皮下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用於不宜經口服給葯,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發生葯效時,如各種菌苗、疫苗的預防接種和胰島素、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葯物注射。

(4)肌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肌肉組織內的方法。人體肌肉組織有較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壁是多孔的類脂質膜,葯物透過的速度較透過其他生物膜為快。自肌肉注射的葯物可通過毛細血管壁到達血液內,吸收較完全而生效迅速。

凡不宜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適於肌內注射法給葯。

(5)靜脈注射

即自靜脈注入葯液的方法。

使全部葯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而迅速生效。臨床上常用於:急重症的治療;葯物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或需迅速發揮作用等情況;注入葯物作某些診斷檢查,如腎功能試驗、膽囊X線攝片檢查等。

由於靜脈給葯生效迅速,如葯物或劑量不對,即可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致命的結果。如操作不慎,還會給病人帶來局部甚至全身性感染的危險。因此,護理人員須認真查對,技術熟練,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杜絕差錯事故以及防止感染的發生。

靜脈注射最常採用四肢淺靜脈,小兒多採用頭皮靜脈,此外,還可採用股靜脈。

(6)動脈注射

將葯液加壓輸入動脈,常用的動脈有股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和橈動脈。

用於搶救重度休克,尤其是創傷性休克病人。通過動脈(通常為股動脈)加壓輸入高滲葡萄糖溶液及血液,增加冠狀動脈與頸動脈血液量,從而使心及腦部血流改善。通過心肌和腦部的直接灌注和反射機制使血壓回升;用於施行某些特殊檢查,如腦血管造影、下肢動脈造影等;用於經動脈注射抗癌葯物作區域性化療。如頭面部疾患採用頸總動脈,上肢疾患採用鎖骨下動脈,下肢疾患採用股動脈。

閱讀全文

與進入血液循環的注射方法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確喂粥的方法 瀏覽:591
面癱按摩穴位治療方法圖片 瀏覽:240
肛門試子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650
生產期常用的評估方法為 瀏覽:543
手工大一點的桿秤製作方法及圖片 瀏覽:858
教師教學方法名人名言 瀏覽:114
小學數學二上教學方法 瀏覽:604
9825的簡便計算方法是什麼 瀏覽:917
haba美容儀使用方法 瀏覽:855
鮮扇貝肉炒飯的正確方法 瀏覽:528
海帶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147
徒手鍛煉瘦腿最快方法 瀏覽:630
微信3次支付錯誤解決方法 瀏覽:766
血管止血的正確方法 瀏覽:332
常用的退熱方法有哪幾種 瀏覽:194
製作涼皮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33
簡單有效治腳氣的方法 瀏覽:796
賽人參的正確處理方法 瀏覽:737
頂櫃安裝方法 瀏覽:211
怎麼調用私有方法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