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進入血液循環的注射方法都有哪些

進入血液循環的注射方法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9-21 23:21:46

❶ 常用的注射法有哪些

(1)劃痕法

在無菌操作下,用針頭將表皮劃破,使微量葯液進入皮內的方法。

用於預防接種或作葯物過敏試驗。

(2)皮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

用於葯物過敏試驗、預防注射和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驟。

(3)皮下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用於不宜經口服給葯,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發生葯效時,如各種菌苗、疫苗的預防接種和胰島素、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葯物注射。

(4)肌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肌肉組織內的方法。人體肌肉組織有較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壁是多孔的類脂質膜,葯物透過的速度較透過其他生物膜為快。自肌肉注射的葯物可通過毛細血管壁到達血液內,吸收較完全而生效迅速。

凡不宜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適於肌內注射法給葯。

(5)靜脈注射

即自靜脈注入葯液的方法。

使全部葯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而迅速生效。臨床上常用於:急重症的治療;葯物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或需迅速發揮作用等情況;注入葯物作某些診斷檢查,如腎功能試驗、膽囊X線攝片檢查等。

由於靜脈給葯生效迅速,如葯物或劑量不對,即可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致命的結果。如操作不慎,還會給病人帶來局部甚至全身性感染的危險。因此,護理人員須認真查對,技術熟練,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杜絕差錯事故以及防止感染的發生。

靜脈注射最常採用四肢淺靜脈,小兒多採用頭皮靜脈,此外,還可採用股靜脈。

(6)動脈注射

將葯液加壓輸入動脈,常用的動脈有股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和橈動脈。

用於搶救重度休克,尤其是創傷性休克病人。通過動脈(通常為股動脈)加壓輸入高滲葡萄糖溶液及血液,增加冠狀動脈與頸動脈血液量,從而使心及腦部血流改善。通過心肌和腦部的直接灌注和反射機制使血壓回升;用於施行某些特殊檢查,如腦血管造影、下肢動脈造影等;用於經動脈注射抗癌葯物作區域性化療。如頭面部疾患採用頸總動脈,上肢疾患採用鎖骨下動脈,下肢疾患採用股動脈。

閱讀全文

與進入血液循環的注射方法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孕婦阿膠的食用方法 瀏覽:391
鵝的肝炎治療方法 瀏覽:483
老人上肢肌肉鍛煉方法 瀏覽:134
語文教學方法研究建模 瀏覽:500
中學普通玻璃黑板安裝方法 瀏覽:641
粉碧璽的鑒別方法 瀏覽:121
五分鍾就能瘦十斤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87
皮卡倒庫快速方法 瀏覽:660
msa的案例分析方法 瀏覽:151
早晨喝水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317
路由器的網線連接方法圖 瀏覽:357
盲腸球蟲治療方法 瀏覽:777
衛生間預留水龍頭安裝方法 瀏覽:159
化學常用的授課方法 瀏覽:389
怎麼改善尿禁不住的治療方法 瀏覽:571
輸入性假說研究方法 瀏覽:544
ph治療後復查的首選方法是 瀏覽:30
如何正確佩戴泳鏡和泳帽方法 瀏覽:465
60歲補身體最佳方法 瀏覽:16
地下室外止水螺桿計算方法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