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件吊裝時常用的幾種吊裝方法
1.單車吊裝。大件設備重量較重,所以如果使用單台吊車進行吊裝,大多都會使用額定起重重量在50噸以上的履帶吊。履帶吊因為底盤較為穩定,起重重量較大,所以在大件吊裝中,使用非常普遍。
2.雙機抬杠。雙機抬杠也被稱之為雙車抬杠,一般是使用兩台,分別在不同的吊點協同進行起吊。雙機抬杠多用於設備重量較大,超過了單機的載荷。抑或是設備的形狀較為奇特,使用兩台吊車便於吊裝。
3.橋式起重機吊裝。橋式起重機屬於固定式起重機的一種。其特點是起重重量大,運行平穩。但是其多前期安裝較為復雜,所以多用於港口集裝箱吊裝。非常規吊裝。非常規裝備進行大件吊裝包括直升機吊裝、桅桿吊裝、塔式起重機吊裝等等。
4.液壓提升。液壓提升進行大件吊裝,其操作較為復雜,需要使用的系統包括鋼絞線懸掛承重、液壓提升千斤頂集群、計算機控制同步等等。坡道提升。坡道提升也是一種公司在日常操作中常見的大件吊裝方法。其在設備前方搭建坡道,通過使用卷揚機以及換輪組等工具,可以將大件設備吊裝至指定位置。
⑵ 小跨徑的橋梁架設有什麼方法施工
簡支梁橋的常用施工方法
現場澆築法:
就地澆築施工是一種古老的施工方法,它是在支架上安裝模板、綁扎及安裝鋼筋骨架、預留孔道、並在現場澆築混凝土與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 目前,就地澆築施工在簡支梁中較少使用。
現場澆築法
就地澆築施工是一種古老的施工方法,它是在支架上安裝模板、綁扎及安裝鋼筋骨架、預留孔道、並在現場澆築混凝土與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由於施工需用大量的模板支架,一般僅在小跨徑橋或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採用。隨著橋梁結構型式的發展,出現了一些變寬的異型橋跨、彎橋等復雜的混凝土結構,又由於近年來臨時鋼構件和萬能桿件系統的大量應用,在其他施工方法都比較困難或經過比較施工方便、費用較低時,也有在中、大橋梁中採用就地澆築的施工方法。目前,就地澆築施工在簡支梁中已經較少採用。
就地澆築施工方法的優缺點:
1)橋梁的整體性好,施工平穩、可靠,不需大型起重設備;
2)施工中無體系轉換;
3)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可以採用強大預應力體系,使結構構造簡化,方便施工;
4)需要使用大量施工支架,跨河橋梁搭設支架影響河道的通航與排洪,施工期間支架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脅;
5)施工工期長、費用高,需要有較大的施工場地,施工管理復雜。
預制安裝法:
預制裝配施工是將在預制廠或橋梁現場預制的梁運至橋位處,使用一定的起重設備進行安裝和完成橫向聯結組成橋梁的施工方法。
目前,預制安裝法是簡支梁經常採用的一種施工方法,預制梁的安裝主要有聯合架橋機法、雙導梁安裝法、扒桿吊裝法、跨墩龍門吊機安裝法、自行式吊車安裝法、浮吊架設法幾種
預制安裝法
聯合架橋機法:
以聯合架橋機並配備若干滑車、千斤頂、絞車等輔助設備架設安裝預制梁; 適用於多孔30m以下孔徑的裝配式橋梁。
⑶ 常用的吊裝方法
起重機在車間內吊裝結構構件,主要的吊裝方法有分件吊裝法和綜合吊裝法,我們今天對以上兩種方法進行介紹:
一、分件吊裝法
起重機在車間內或沿著間外每開行一次,僅吊裝一種或兩種構件。通常分三次開行吊裝完全部構件:第一次開行,吊裝全部柱子,並加以校正及最後固定;第二次開行,吊裝全部吊車梁、連系梁及柱間支撐;第三次開行,分節間吊裝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及屋面支撐等。吊裝的順序見圖: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由於每次均吊裝同類型構件,可減少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從而提高吊裝效率,能充分發揮起重機的工作能力,構件供應與現場平面布置比較簡單,也能給構件校正、接頭焊接、灌注混凝土和養護提供充分的時間。缺點是:不能為後繼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較長。分件吊裝方法是目前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吊裝中採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二、綜合吊裝法
起重機在車間內每開行一次(移動一次),就分節間吊裝完節間內所有各種類型的構件。吊裝的順序如圖。即先吊裝 4~6 根柱子,並加以校正和最後固定;隨後吊裝這個節間內的吊車梁、連系梁、屋架和屋面板等構件。一個節間的全部構件吊裝完後,起重機移至下一節間進行吊裝,直至整個廠房結構吊裝完畢。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開行路線短,停機點少;吊完一個節間,其後續工種就可進入節間內工作,使各個工種進行交叉平行流水作業,有利於縮短工期。缺點是:採用綜合吊裝法,每次吊裝不同構件需要頻發變換索具,工作效率低;使構件供應緊張和平面布置復雜;構件的校正困難。因此,目前較少採用。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分件吊裝法和綜合吊裝法的特點,在日常工作中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吊裝施工。
⑷ 橋梁有哪些施工方法
懸臂施工法、轉體施工法、頂推施工法、移動模架逐孔施工法、支架現澆法、預制安裝法、橫移施工法、提升與浮運施工等。
前期准備
1、做好橋梁施工前准備工作的重要意義
(1)橋梁施工前的准備工作是堅持按照基本程序、施工程序辦事的重要環節之一。
(2)施工前的准備工作是橋梁施工組織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
2、橋梁施工前准備工作的階段劃分
(1)第一階段橋梁工程初步設計已完成,並列入國家或地區建設計劃以後所需進行招標投標及簽訂承包合同等准備工作階段。
(2)第二階段是施工單位承包施工任務以後,在開工之前進行的以圓滿完成各項施工任務為目的的准備工作階段。
注意事項
1.要重視調拱調坡層的施工質量,在該層的施工時,特別要抓好各材料的規格、級配及配合比,確保該層的有效寬度內的平整度和壓實度,是保證基層施工質量的基礎。
2.加強基層養護,在基層施工完成後,採用麻袋進行養護,也可以採用噴灑瀝青乳液保護。若不能封閉交通,應限制重車通行,其車速不應超過20km/h,同時應注意其他交通設施對基層的損壞。若出現車槽(坑槽)鬆散,應採用相同材料修補壓實。嚴禁用鬆散粒料填補。
3.在基層施工中,嚴格抓好松鋪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壓盡量減少基層成型,經初壓後進行人工整修,特別要加強基層邊緣立模處的壓實度,對因特殊情況碾不到位的應採用工人錘和振動夯,分層夯實,以確保其結構層的質量。
⑸ 橋梁有哪些施工方法
橋梁加固
是通過加大、加強或增加橋梁構件對重大病害進行徹底整治來提高橋梁承載能力的措施。
分類
永久性加固:能長期保留加大橋梁結構承載能力作用的加固。
臨時性加固:為維持臨時通車而採用的臨時性措施加固。
加固目的
* 確保橋梁工程的安全、完整、適用與耐久。
* 掌握橋梁結構狀況,完善基礎資料,為加固提供必要條件。
* 提高原有橋梁的通過能力與承載能力。
應用特點
* 費用(加固費用為新建費用10~30﹪時優先考慮加固)。
* 盡量不中斷或少中斷交通。
* 發現缺陷要一次性加固好不留後患。
* 原有結構損傷盡可能最低。
* 技術可靠、耐久使用、養護方便。
主要內容
* 對舊橋上部結構進行加固。
* 對舊橋下部結構進行加固。
* 升高橋樑上部結構的高度。
* 拓寬橋梁的寬度。
* 更換行車到或引橋路面結構。
* 超限車輛過橋時臨時加固。
* 橋梁抗震加固。
* 更換損壞的構件。
橋梁維修加固的工作步驟
* 檢查橋梁現狀及損壞情況。
* 調查橋梁歷史技術資料及現有交通狀況。
* 提出維修加固或改進方案,並進行分析比較。
* 確定方案,並進行施工。
應用特點
* 維修加固時的標准與設計標准不同。
* 維修加固工作難度要比新建時大。
* 維修加固工作應充分利用原結構。
* 維修加固工作要比新建有更好的經濟效果。
* 維修加固施工更要注要安全。
* 維修加固方法施工工藝是全新的。
加固原因
設計原因
* 結構不合理
* 計算錯誤
* 施工圖紙不完善
施工原固
* 材料質量不好
* 施工質量不好
外界因素
* 交通荷載增加
* 人為事故
* 自然災害
* 化學作用環境惡化
* 基礎缺陷破壞
分類
梁式橋
* 按材料:鋼橋、鋼筋混凝土橋、結合橋梁。
* 按承重結構截面形式:實腹梁、桁梁、板梁、箱梁。
* 按結構靜力體系:簡支梁、連續梁、懸臂梁。
拱橋
* 按材料:磚石拱橋、素混凝土橋、(垮橋)鋼筋混凝土橋、鋼管混凝土拱橋、鋼結構拱橋。
* 按橋面位置:上承式拱橋、下承式拱橋、中承式拱橋。
* 按拱上建築:實腹式拱橋、空腹式拱橋。
斜拉橋
* 組成構造:斜拉索、索塔、主梁。
* 鋼主梁、混凝土梁、混合梁、結合梁。
懸索橋
* 組成構造:主纜、吊索、加勁梁、索塔、錨錠鞍座。
⑹ 吊裝施工方法有哪幾種
(1)對稱吊裝法適用於在車間廠房內和其他難以採用自行式起重機吊裝的場合。
(2)滑移吊裝法主要針對自身高度較高的高聳設備或結構。
(3)旋轉吊裝法的基本原理是將設備或構件底部用旋轉鉸鏈與其基礎連接,利用起重機使設備或構件繞鉸鏈旋轉,達到直立。
(4)超高空斜承索吊運設備吊裝法適用於在超高空吊裝中、小型設備,山區的上山索道,
(5)計算機控制集群液壓千斤頂整體吊裝大型設備與構件的吊裝方法特點可以概括液壓千斤頂(提升油缸)多點聯合吊裝、鋼絞線懸掛承重、計算機同步控制,目前該方法有兩種方式:「上拔式」和「爬升式」兩種。
(6)「萬能桿件」,在吊裝中的應用。「萬能桿件」由各種標准桿件、節點板、綴板、填板、支撐靴組成,可以組合、拼裝成桁架、墩架、塔架或龍門架等形式,常用於橋梁施工中。
(7)氣(液)壓頂升法的工作原理是提高和保持罐內一定的空氣壓力,利用罐內外空氣壓力差將大型貯罐上部向上頂升,穩定在要求的高度。
來源於問問我建築綜合平台
⑺ 常用的吊裝方法按各自不同的分類,有哪些方法
按使用的動力設備可分為內燃機作動力和電動機做動力兩種;
按起重機的起重量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類;
按回轉台的回轉角度可分為全回轉式和非全回轉式兩種;
按行走機構的構造不同可分為履帶式、汽車式、輪胎式和軌道式四種。
另外,按常用的分類方法分有:桅桿式起重機、自行重機和塔式起 重機。
桅桿式起重機又可分為:獨腳把桿、牽纜式桅桿式起重等;
自行式起重機可分為履帶式、汽車式、輪胎式起重機,中履帶式起重 機應用最廣泛,其主要特點是自行式、全回轉、接地面積較:、重心較低的
一種起重機。它具有操作靈活、使用方便在一般平整堅實道上可以載荷行 駛和工作的特點,所以是目前建築安裝工程中的主要起重機械。
塔式起重機可按有無行走機構、不同的變幅方法、不同的爬升方法、不 同的旋轉方式或起重量的大小等劃分。常用的有軌道式、輪胎式、爬升式和附著式等。
⑻ 簡述吊裝方法
1)滑移法
1)滑移法是指設備或構件卧置,底部支承於可沿設備軸向滑移的托架(或稱排子)上,起吊時設備或構件頭部上升,底部隨排子滑移,至基礎附近底部離開托架豎立就位的吊裝方法。
2)滑移法包括:桅桿滑移法(雙桅桿抬吊滑移法、傾斜單桅杄滑移法、門式桿滑移法等)、吊車滑移法。
3)滑移吊裝法應用。主要針對自身高度較高、卧態位置待吊、豎立就位的高聳設備或結構。例如:石油化工廠中的塔類設備、火炬塔架等設備或高聳構,以及包括電視發射塔、槐桿、鋼構煙囪塔架等。
(2)吊車抬送法
1)吊車抬送法是採用主吊吊車提升設備的頂部或上部,輔助吊車(抬尾吊車)抬送設備下部。將水平卧置的設備或構件。豎空就位的吊裝方法。
2)吊車送法應用。應用分廣泛,適用於容種設備和構件。例如,石袖化工廠中的塔類設備的吊裝,目大多採用本方法。
(3)旋轉法
1)旋轉法又稱扳轉法吊裝。設備或構件底部用旋轉較鏈與其基礎連接。利用起重機械設備或構件在垂直面上繞較鏈旋轉,達到直立的吊裝方法。
2)旋轉鹽有單轉和雙轉兩種方式。單轉法是僅設備或構件扳起的吊裝方法,雙轉法是設備或構板起,吊裝機具同時放倒的吊裝方法。
3)旋轉法應用。人字(成A字)桿拔立旋轉法主要針對特別高、重的設備和高聳塔架類結構的吊裝。例如:石化廠吊裝大型塔器類工藝設備、大型火炬塔架和構件等。
(4)無錨點推吊法
1)無錨點推吊法是吊推法的門架無需拖拉繩和錨點,其主要工作過程由「吊」和「推」兩種動作組成使用較矮的式門架對稱無偏心受載,無拖拉繩的壓力。
⑼ 鋼結構吊裝方法包括
結構根據其結構型式和施工條件的不同,可選用高空拼裝法,整體安裝法或高空滑移法進行安裝。
1.高空拼裝法
鋼結構用高空拼裝法進行安裝,是先在設計位置處搭設拼裝支架,然後用起重機把結構構件分件(或分塊)上吊至空中的設計位置,在支架上進行拼裝。此法有時不需大型起重設備,但拼裝支架用量大,高空作業多。因此,對高強度螺栓連接的、用型鋼製作的鋼結構或螺栓球節點的鋼管結構較適宜,目前仍有一些鋼結構用此法施工。
2.整體安裝法
整體安裝法就是先將結構在地面上拼裝成整體,然後用起重設備將其整體提升到設計位置上加以固定。這種施工方法不需高大的拼裝支架,高空作業少,易保證焊接質量,但需要的起重量大的起重設備,技術較復雜。因此,此法對球節點的鋼結構(尤其是三向結構等桿件較多的結構)較適宜。根據所用設備的不同,整體安裝法又分為多機抬吊法、拔桿提升法、千斤頂提升法及千斤頂頂升法等。
(1)、多機抬吊法
此法是用於高度和重量都不大的中、小型結構結構。安裝前先在地面上對結構進行錯位拼裝作業(即拼裝位置與安裝軸線錯開一定距離,以避開柱子的位置)。然後用多台起重機(多為履帶式起重機或汽車式起重機)將拼裝好的結構整體提升到柱頂以上,在空中移位後落下就位固定。
1) 結構拼裝
為防止結構整體提升時與柱子相碰,錯開的距離取決於結構提升過程中結構與柱子或柱子牛腿之間的凈距,一般不得小於10~l5cm,同時要考慮結構拼裝的方便和空中移位時起重機工作的方便。需要時可與設計單位協商,將結構的部分邊緣桿件留待結構提升後再焊接,或變更部分影響結構提升的柱子牛腿。
鋼結構在金屬結構廠加工之後,將單件拼成小單元的平面桁架或立體桁架運到工地,工地拼裝即在拼裝位置將小單元桁架拼成整個結構。結構拼裝的關鍵,是控制好結構框架軸線支座的尺寸(要預放焊接收縮量)和起拱要求。
結構焊接主要是球體與鋼管的焊接。一般採用等強度對接焊,為安全起見,在對焊處增焊6~8mm的貼角焊縫。管壁厚度大於4mm的焊件,介面宜作成坡口。為使對接焊縫均勻和鋼管長度稍可調整,可加用套管。拼裝時先裝上、下弦桿,後裝斜腹桿,待兩榀桁架間的鋼管全部放入並矯正後,再逐根焊接鋼管。
2) 結構吊裝
這類中、小型結構多用四台履帶式起垂機(或汽車式、輪胎式起重機)抬吊,亦有用倆台履帶式起重機或一根撥桿吊裝的。
如結構重量較小,或四台起重機的起重量都滿足要求時,宜將四台起重機布置在結構倆側,這樣只要四台起重機同時回轉即完成結構空中移位的要求,多機抬吊的關鍵是各台起重機的起吊速度一致,否則有的起重機會超負荷,結構受扭,焊縫開裂。為此,起吊前要測各台起重機的起吊速度,以便起吊時掌握。
當結構抬吊到比柱頂標高高出30cm左右時,進行空中移位,將結構移至柱頂以上。結構落位時,為使結構製作中線准確地與柱頂中線吻合,事先在結構四角各拴一根鋼絲繩,利用倒鏈進行對線就位。
(2)拔桿提升法
球節點的大型鋼管結構的安裝,我國目前多用拔桿提升法。用此法施工時,結構先在地面上錯位拼裝,然後用多根獨腳拔桿將結構整體提升到柱頂以上,空中移位,落位安裝。
1) 空中移位原理
空中移位是此法的關鍵。空中移位是利用每根拔桿兩側起重滑輪組中的水平力不等而使結構水平移動。
結構在空中移位時,要求至少有兩根以上的拔桿吊住結構,且其同一側的起重滑輪組不動,因此,在結構空中移位時只平移而不傾斜。由於同一側滑輪組不動,所以結構除平移外,還產生可以控制圓周運動,而使結構產生少許的下降。結構空中移位的方向,與拔桿的布置有關。
2) 起重設備的選擇與布置
起重設備的選擇與布置是結構撥桿提升施工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內容包括:拔桿選擇與吊點布置、纜風繩與地錨布置、起重滑輪組與吊點索具的穿法、卷揚機布置等。
結構吊點的布置不僅與吊裝方案有關,還與提升時結構的受力性能有關。在結構提升過程中,不但某些桿件的內力可能會超過設計時的計算內力,而且對某些桿件還可能引起內力符號改變而使桿件失穩。因此,應經過結構吊裝驗算來確定吊點的數量和位置。不過,在起重能力、吊裝應力和結構剛度滿足的前提下,應盡最減少拔桿和吊點的數量。
纜風繩的布置,應使多根拔桿相互連成整體,以增加整體穩定性。每根拔桿至少要有6根纜風繩,纜風繩要根據風荷載、吊重、拔桿偏斜、纜風繩初應力等荷載,按最不利情況組合後計算選擇。地錨亦需計算確定。
起重滑輪組的受力計算可按照實際受力情況進行,根據計算結果選擇滑輪的規格。
卷揚機的規格,要根據起重鋼絲繩的內力大小確定。為減少捉升差異,盡最採用相同規格的卷揚機。
3) 軸線控制
結構拼裝支柱的位置,應根據已安裝好的柱子的軸線精確量出,以消除柱子按裝時軸線誤差的積累。
4) 拔桿拆除
結構吊裝後,拔桿被圍在結構中,宜用倒拆法拆除。此法即在結構上弦節點處掛兩副起重滑輪組吊住拔桿,然後由最下一節開始一節一節拆除撥桿。
5)、電動螺桿提升法
電動螺桿提升法與升板法相似,它是利用升板工程施工使用的電動螺桿提升機,將在地面上拼裝好的鋼結構整體提升至設計標高。此法的優點是不需大型吊裝設備,施工簡便。用電動螺桿提升機提升鋼結構,只能垂直提升不能水平移動。為此,設計時要考慮在兩柱之間設托梁,結構的支點落在托樑上。
由於結構提升時不進行水平移動,所以結構拼裝不需錯位,可在原位進行拼裝。
3.高空滑移法
結構屋蓋近年來採用高空平行滑移法施工的逐漸增多,它尤其適用於影劇院、禮堂等工程。這種施工方法,結構多在建築物前廳頂板上設拼裝平台進行拼裝(亦可在觀眾廳看台上搭設拼裝平台進行拼裝),待第一個拼裝單元(或第一段)拼裝完畢,即將其下落至滑移軌道上,用牽引設備向前滑移一定距離。接下來在拼裝平台上拼裝第二個單元(或第二段),拼好後連同第一個拼裝單元(或第一段)一同向前滑移,如此逐段拼裝不斷問前滑移,直至整個結構拼裝完畢並滑移至就位位置。
拼裝好結構的滑移,可在結構支座下設滾輪,使滾輪在滑動軌道上滑動;亦可在結構支座下設支座底板,使支座底板沿預埋在鋼筋混凝土框架樑上的預埋鋼板滑動。
結構滑移可用卷揚機或手扳葫蘆牽引。根據牽引力大小及結構支座之間的桿件承載力,可採用一點或多點牽引。
滑移時,兩端不同步值不應大於50mm。採用滑移法施工結構時,在滑移和拼裝過程中,應對結構進行下列驗算:
1)當跨度中間無支點時,桿件內力和跨中撓度值;
2)當跨度中間有支座時,桿件內力、支點反力和撓度值。
當結構滑移單元由於增設中間滑軌引起桿件內力變號時,應採取臨時加固措施以防失穩。
用高空滑移法施工結構結構,由於結構拼裝是在前廳頂板平台上進行,減少了高空作業的危險;與高空拼裝法比較,拼裝平台小,可節約材料,並能保證結構的拼裝質量;由於結構拼裝用滑移施工,可以與土建施工平行流水和立體交叉,因而可以縮短整個工程的工期;高空滑移法施工設備簡單,一般不需大型起重安裝設備,所以施工費用亦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