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不同的折舊方法選擇如何影響會計信息

不同的折舊方法選擇如何影響會計信息

發布時間:2022-04-22 14:46:34

㈠ 固定資產不同折舊方法會對企業帶來什麼影響

(一)年限平均法對企業凈利潤的影響
年限平均法又稱為直線法,該方法主要以固定資產的原值為依據來扣除資產的凈殘值,然後通過平均年限來進行計提折舊,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為: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一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年限平均法的核算方式有利於促進第三產業企業在經營生產上的科技進步,在保護我國的自然資源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保證企業設備的正常使用和企業機器的穩定都十分有利。年限平均法計算簡便,但是這種方法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因為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中可以獲取的利潤和利益具有差別。一般來說固定資產在使用年限前期的工作效率較高,因而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在使用年限後期中,工作效率與前期相比降低,因而獲取的經濟利益較低。
(二)加速折舊法對於企業利潤的影響
加速折舊法是指在企業固定資產使用的早期階段時計提較多的固定資產折舊額,是因為在早期時固定資產的維修成本相對於後期而言要低廉。採用加速折舊法可以均衡企業每年發生的固定資產成本,當企業固定資產的發生費用較高時,企業上繳的所得稅則會相應較少,進而使得企業所得稅的經濟效益增加。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法可以分為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兩種。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從使用年限最後兩年前面各年算起,使用年限平均法折舊率的兩倍來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凈值,進而得出各年的應提折舊額。到了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最後兩年時再使用年限平均法,將最後兩年前的初始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的余額平均分攤在最後兩年中。這種方法的假設前提為固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前期存在較大的消耗,而在後期消耗較少,進而這種方法的特點為使用前期多折舊,使用後期少折舊,來達到相對加速折舊的目的。年數總和法是指使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來作為折舊基數,並乘以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各期固定資產折舊額,計算公式是: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原值-凈殘值)尚可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
(三)工作量法對於企業凈利潤的影響
工作量法為固定資產折舊中直線法的一種,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都僅僅單純的將工作量法應用於固定資產的折舊中,因此工作量法在固定資產折舊中也屬於較為重要的一種方法。工作量法的方法首先等價計算固定資產中所生產的物品,從價值計算結果中判斷工作量所產生的價值,最後計算得出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剩餘年限。因此工作量法經常用於季節性比較強的固定資產,也應保證這類企業中固定資產的使用年度與固定資產間聯系緊密。企業在使用工作量法時,通常會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來分析企業的凈利潤,如若固定資產生產量少,就意味著固定資產具有較高的折舊價值;若固定資產生產量多,則說明固定資產的折舊價值較低。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企業所得稅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而企業所得稅直接與企業凈利潤具有緊密聯系。如若企業的折舊額主要發生在前幾年,則可以使用加速折舊法,使得企業在後期集中獲得凈利潤;若採用直線法則會平均平攤企業每年所得折舊額。

㈡ 怎樣計算不同折舊方法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默認你會用三種方法算折舊額。表2說的是折舊對凈利潤的影響,因為凈利潤=全部的收入項-全部的支出成本費用項-所得稅費。折舊是一項費用,它會對所得稅的計算產生影響,最終它會使凈利潤減少,舉例在年限平均法下,每年的折舊額為72000,會使企業所得稅少交72000*25%=18000,也就是表三里的數字,接下來會使凈利潤減少72000-18000=54000。表四以後每個表裡都用每年的凈現金流量×對應的年度的復利現值系數=凈現值。

㈢ 不同折舊方法對財務分析的影響

採用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以達到減少所得稅金額的目的,由於所得稅金額的變動,影響了企業的最終收獲凈利潤。
採用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進行正確計算,計算出來的折舊金額的大小結果,依然會使得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大小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獲取的利益水平,最終對企業繳納的所得稅產生影響。對於具有稅收優惠的企業可以利用加速折舊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對於不具有稅收優惠的企業則可以優先採取直線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對於新成立的企業,應注重抓緊稅收優惠這一階段,使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延長;而對於成立年限較久的老企業,應使企業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減少,以使得企業後期的成本費用減降低和企業後期需要繳納的稅務費用減少。此外,在研究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時,首先最應該考慮我國目前所得稅的稅率,對於大多數的企業經營者來說,相比於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這兩個方法而言,加速折舊法更有利於企業減少稅務負擔,提高稅後所獲得的利益,幫助企業經營者可以更好地經營和發展企業。
單針對於企業的財務狀況而言,如企業的固定資產價值水平始終保持穩定,那麼無論該企業使用何種方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計算折舊金額提取中所發生的總額都不變,企業的經營和未來的發展受其影響都比較小。因此當企業的固定資產保持穩定時,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總額對於生產成本和企業利潤的影響均保持相同,但是當企業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並受價值等經濟因素影響,再加之企業選擇的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會使企業在經營時期中所獲取的利益資金和與之相對應的稅收負擔率不同,這就意味著企業採用不同種類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後,平攤所得的不同折舊額,進而使固定資產折舊對企業所得利潤的影響減輕,促進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㈣ 折舊的意義是什麼不同的折舊方法對於企業有什麼樣的影響

折舊其實是對投資進行逐步收回.比如說投10萬元買台設備,使5年,不考慮殘值每年收回2萬元,這2萬元就是會計上所提的折舊,第五年收回10萬元,設備報廢沒價值了,起初的10萬元投資收回來了.
折舊方法不同主要影響企業利潤,涉及到所得稅調整的問題.一般企業都是採用平均年限法,特殊行業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法,加速折舊法前期提的折舊多,企業利潤小,後期折舊少,企業利潤大.不管用哪種方法提折舊,在整個使用過程結束時,折舊是一樣的,只是早提晚提的事.
為了所得稅申報簡單些,最好會計與稅務所用折舊方法一致.

㈤ 計提折舊選擇的方式不同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影響是什麼

  1. 對利潤表的影響:

    固定資產折舊的年限越短,就等於加速把固定資產價值分攤到成本中去,從而減少近期應納稅所得額,使得企業少交所得稅;

  2. 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1).會影響資產總額因為折舊方法不同,計提的折舊額會不同,累計折舊科目作為固定資產的抵減科目,金額也會不同。資產總額里匯總的是固定資產凈值。

    2)累計折舊不同,固定資產凈值肯定不同,使企業資產受之影響。

㈥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企業籌資、投資、利潤分配的影響

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企業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會使每一個經營期所負擔的折舊費用不同,從而會直接影響各期的產品成本,也會影響到企業產品的定價、企業的凈收益及對國家應繳納的稅款,同時還會影響到企業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企業用於購建和更新固定資產的資金積累,從而最終影響企業目前的收益和長遠的發展規劃。一般來說,企業折舊方法的選擇對企業財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折舊方法的選擇對籌資的影響
就某一具體的會計期間而言,折舊越多,意味著企業留下的現金越多,或者說處於固定資產更新准備狀態的現金就越多;則企業可用資金越多,企業向外籌資就越少,反之亦然。以下是對不同折舊方法計算得出的結果。
例:假定同一固定資產採取三種折舊方法:一種是直線法,另一種是雙倍余額遞減法,最後一種是年數總和法。原始成本50000元,估計殘值為5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

雖然三種方法的折舊總額相等,但作為下一次更新設備的准備金,加速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在前期給企業帶來了大量的閑置資金,由此可見折舊是一種內部籌資的方法,而且運用加速折舊更有利於內部籌資。
(二)折舊方法的選擇對投資的影響
折舊方法的不同不能改變一項投資在其整個壽命期內的折舊額、納稅總額以及稅前、稅後的現金流量總和,但從整個壽命期限內的各個會計期間來看,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據以確定的各期折舊額和現金流量卻會有較大的不同,運用貨幣時間價值,計算出的凈現值也不同。下面通過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企業投資的影響。
例:假定某企業購買了一項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可使用5年,凈殘值為5%,每年企業的收入為30000元,付現成本為14300元,所得稅稅率為25%,必要報酬率為14%。有三種折舊方案,各種方案的折舊金額及現金流量如下:
1、採用年限平均法折舊額計算如下:
年折舊額=(50000-50000*5%)/5=9500元
每年稅前利潤=30000-14300-9500=6200元
所得稅=6200*25%=1550元
該方案的凈現值
NPV = 14150*(P/A,14%,5)+50000*5%*(P/F,14%,5)-50000
= 14150*3.4331+2500*0.5194-50000=-123.135元
2、採用年數總和法年折舊額計算如下:
第一年:(50000-2500)*(5/15)=15833.333元
第二年:(50000-2500)*(4/15)=12666.667元
第三年:(50000-2500)*(3/15)=9500.00元
第四年:(50000-2500)*(2/15)=6333.333元
第五年:(50000-2500)*(1/15)=3166.667元
該方案的凈現值
NPV = 15700*0.8772+14975*0.7695
+14150*0.6750+13358.333*0.5921
+15066.667*0.5194-50000=581.648元
3、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額計算如下:
第一年:50000*(2/5)=20000元
第二年:(50000-20000)*(2/5)=12000元
第三年:(50000-20000-12000)*(2/5)=7200元
第四年和第五年:(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元
該方案的凈現值
NPV = 15700*0.8772+15750*0.7695
+13725*0.6750+12812.50*0.5921
+15312.50*0.5194-50000=695.634元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同一方案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時,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的投資方案凈現值較大,年數總和法次之,年限平均法最小。因此,在進行項目投資分析中,必須對將來採用的折舊方法作出規劃,合理選擇折舊方法。
(三)折舊方法的選擇對利潤分配及納稅的影響
折舊政策的選擇,直接決定計入產品和勞務成本中的折舊成本的多少。選擇的折舊方法如果提高了折舊成本,那麼在其他因素不變時,企業可以分配的利潤減少。反之,在其他因素不變時,企業可分配利潤增加。
另外,不同折舊方法會使每期固定資產成本攤銷額不同,從而影響企業的應稅所得,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例如假設一個企業應計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始成本12000元,估計殘值為8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8年。按直線法計算的每年計提折舊額為1400元,而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折舊第一年為3446元,以後逐年遞減,到第8年約為318元。因此,企業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折舊費用在前幾年要比按直線法計提的折舊費用多,從而減少了前幾年的利潤總額,則實際上等於推遲了企業所應繳納的所得稅。
三、企業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應考慮的因素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企業折舊方法的選擇將對企業財務產生影響,那麼如何選擇對企業更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呢,一般來說,企業應該考慮如下因素:
(一)國家政策因素的影響
由於不同行業、不同經濟區域對生產設備的技術水平要求程度不一,國家有一個總體性的行業、區域規則,按照市場發育程度的不同、技術水平的差異分別制定不同的行業性、區域性的折舊政策。現行財務制度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一般採用平均年限法;企業專業車隊的客、貨汽車,大型設備可以採用工作量法;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技術進步較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準的特殊行業企業,其機器設備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方法。這就要求企業在折舊方法選擇上必須符合上述的有關規定,企業超出法律規定選擇的折舊方法就會因其行為違背法律規定而使企業遭受諸如罰款的損失。
(二)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
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對企業擁有的資產實行按歷史成本計價原則。這樣,假如存在通貨膨脹,則企業按歷史成本所收回的資金的實際購買力將大大貶值,無法按現行的市價進行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的重置。但是,在存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假如企業採用加速折舊方法,既可以使企業縮短回收期;又可以使企業的折舊速度加快,有利於前期的折舊成本取得更多的稅收抵稅額,從而取得延緩納稅的好處,從而相對增加企業的投資收益。可見,通貨膨脹的存在對企業並非總是不利的,企業可以通過採用加速折舊方法的選擇有效地利用通貨膨脹,使企業獲得「節稅「效應。
(三)折舊年限因素的影響
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中的任意一種方法都與折舊年限有著密切的關系,現行財務制度和稅法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均給予企業一定的選擇空間。企業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對企業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一般情況下,在企業創辦初期且享有減免稅優惠待遇時,企業可通過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將計提的折舊遞延到減免稅期滿後計入成本。而對一般性企業,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後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但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時,最長的折舊年限通常不得超過財務制度規定的最長折舊年限。最短的折舊年限則在考慮企業財務制度規定的各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同時,還必須考慮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中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規定。
(四)資金受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
從賬面上看,在固定資產價值一定的情況下,無論企業採用何種折舊方法,也無論折舊年限多長,計算提取的折舊總額都是一致的。但是,由於資金受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企業會因為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同,而獲得不同的資金的時間價值收益和承擔不同的稅負水平。由於資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因此,不同時間點上的同一單位資金的價值含量是不等的。這樣一來,企業在比較各種不同的折舊方法所帶來的稅收收益時,就需要採用動態的方法來分析,先將企業在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按當時資本市場的利率進行貼現後,計算出各種折舊方法下在規定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費用的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再比較各種折舊方法下的折舊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選擇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稅收抵稅現值的折舊方法來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㈦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對企業會計報表的影響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能隨意變更,因為對利潤會有影響。比如如果一家企業的固定資產原價5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0,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每年計提折舊100萬元,假設是辦公用的固定資產,借:管理費用
100,貸:累計折舊
100,利潤表裡管理費用體現的是100萬元,利潤減少100萬元。如果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第一年折舊金額=500*(2/5)=200萬元,借:管理費用200,貸:累計折舊200,利潤減少200萬元。如果採用年數總和法,第一年折舊=500*5/(1+2+3+4+5)=166.67,借:管理費用
166.67,貸:累計折舊166.67.好的,問題來的如果這家公司今年利潤太多了,領導說目標已經達到了,太高了也不好,明年的考核指標肯定也會提高,對他完成業績是不利的,於是就和財務總監說,利潤調低點吧,假如可以隨意變更,原本是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的,改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利潤會減少100萬,說實在話,財政部肯定不會讓你隨便調節利潤的。再說了折舊方法隨意變更,前後的數據也不具有可比性,不利於報表使用者了解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

㈧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會影響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總額嗎它是具體怎麼影響的影響到了什麼啊

1、會影響資產總額
2.折舊方法不同,計提的折舊額會不同,累計折舊科目作為固定資產的抵減科目,金額也會不同。
3.資產總額里匯總的是固定資產凈值。累計折舊不同,凈值肯定不同。

㈨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對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有哪些影響

折舊方法會影響企業的利潤。如果採用直線折舊法,那麼每年的折舊費用是固定偏低的;如果採用加速折舊法,那麼前面幾年的折舊費用會相對較高,這樣利潤會較低。稅費也會將相對降低。

㈩ 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企業納稅和現金流量的影響

如果採用加速折舊的方法的話,會使現金保留在自己手上的時間更長,同時降低凈利潤,減少納稅。

如果是減速折舊就相反 直線的話效果比較折中。

加速折舊相比平均年限法會使企業當期利潤減少,進而減少所得稅稅額,進而減少繳納稅金的現金流。

折舊作為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稅收擋板」的效用。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年數總合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的折舊額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因而分攤到各期生產成本中的固定資產成本也不同。

因此,折舊的計算和提取必將影響到成本的大小,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利潤水平,最終影響企業的稅負輕重。由於在折舊方法上存有差異,這為企業進行減少所得稅提供了可能。

(10)不同的折舊方法選擇如何影響會計信息擴展閱讀:

在定率遞減法下,折舊是按照固定資產賬面成本來計算,而不是折舊基礎(原始成本-殘值),殘值不是在計提折舊時事先扣除,而是在最後一年確定的,表現為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由於定率遞減法的計算誤差,特別是雙倍余額遞減法中折舊率的人為因素,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很可能高於或低於估計的殘值,這樣,殘值可以通過「折舊費用=折余價值-估計殘值」來確定。

如果誤差太大,很可能使最後一年的折舊費用過高或過低而與以前的折舊費用產生重大差異,與整個減趨勢不相稱,不符合固定資產折舊「系統而合理」的基本要求,若出現這種情況,通常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的最後二年採用直接法。

閱讀全文

與不同的折舊方法選擇如何影響會計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模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767
熱冷交換方法有哪些 瀏覽:898
牛油果柑的種植方法 瀏覽:949
肝多發性治療方法 瀏覽:530
網課培訓的課時計算方法 瀏覽:169
演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62
如何緩解胃癌的有效方法 瀏覽:623
孕婦手麻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55
oppo手機第一次最好的充電方法 瀏覽:879
春節晚會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54
手機版裝載電腦版模組組件方法 瀏覽:735
雨傘架安裝方法 瀏覽:716
木質手機架安裝方法 瀏覽:28
循環水中銅離子檢測方法 瀏覽:60
鈦的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888
龍膠囊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358
鼻漏的治療方法 瀏覽:387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現實 瀏覽:508
一氧化氮有哪些檢驗方法 瀏覽:95
日本電池檢測方法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