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固定資產採用快速折舊法,會使企業加速期間( )
固定資產採用快速折舊法,會使企業加速期間(D、A利潤減少或B利潤增加)。
固定資產在使用初期效率高、效果好,按照收入與費用配合的原則,折舊也應該多,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固定資產由新變舊,效率減低,修理費用增加,提取的折舊也就應該逐漸減少。
採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使其成本可以在較短期內收回。按加速折舊法每年提取的折舊與修理費用的總和與年限法相比,較為平穩,因而,成本負擔也比較合理,能夠適應現代技術進步快、固定資產更新時間短的要求。
(1)現代企業常常採取快速折舊方法擴展閱讀:
在定率遞減法下,折舊是按照固定資產賬面成本來計算,而不是折舊基礎,殘值不是在計提折舊時事先扣除,而是在最後一年確定的,表現為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
由於定率遞減法的計算誤差,特別是雙倍余額遞減法中折舊率的人為因素,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很可能高於或低於估計的殘值,這樣,殘值可以通過「折舊費用=折余價值-估計殘值」來確定。
如果誤差太大,很可能使最後一年的折舊費用過高或過低而與以前的折舊費用產生重大差異,與整個減趨勢不相稱,不符合固定資產折舊「系統而合理」的基本要求,若出現這種情況,通常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的最後二年採用直接法。
『貳』 快速折舊法常採用的三種方法是
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
『叄』 1.什麼是加速折舊,企業為什麼採用加速折舊
因為折舊計入累計折舊了,而累計折舊又沖減本年利潤。所以當然折舊越多,利潤越少,稅也越少。不過稅法有明確規定的,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用加速折舊的方法後,折舊全部扣除的。一般加速折舊只能扣除百分之60
『肆』 企業為什麼要使用加速折舊法你認為有什麼原因從財務角度分析!求解啊、考試用。大概100字左右就行了
主要是可以將所得稅的納稅時間向後推移,在我國只不過是稅法不太允許而已。.我國的合作企業宜採取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政策.從微觀上講,合作企業加速折舊有以下三點好處:第一,對外方合作者有利.我國目前對外商投資實行的優惠政策主要是減免稅.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是對所有的外商都有吸
採用加速折舊法,在固定資產使用的初期多提折舊,後期則少提折舊,可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估計耐用期限內加快得到補償。
企業計提的折舊費不需要以貨幣形式支付,卻以貨幣的形式回收。若考慮貨幣的時間性價值,在相同的折舊期限內,採用加速折舊法比採用直線折舊法增值更大。
採用加速折舊法更符合會計核算中的配比原則。在固定資產使用的過程中,效益遞減的規律始終貫穿其中。固定資產使用初期的效能必定高於使用後期,前期的高效能必然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營收入。因此前期就多提這折舊,後期少提。
採用此法,比採用直線折舊法使固定資產的使用成本平穩,從而不會引起產品成本大幅度波動。
可以折舊抵稅。
加速折舊法是指按財務制度規定的攤銷期內,按成本費用在前期進行多攤後期少攤的原則分攤到各期,也就是按固定資產成本總額中折舊年限內,攤銷額逐期遞減的一種折舊方法。
採用此法可以確保經營成果和成本費用分配的客觀性。保證財務會計數據的真實性由能保證固定資產折舊的充分性。保證了企業固定資產的更新資金,確保企業經營正常的進行。可以提高企業財務收益,計算所得稅時使早期應納所得稅額減少,而後期較多。雖然在一定時期內繳納的所得稅額相等,但因為納稅時間拖延,現金流出時間滯後,就相當於給納稅人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使企業提高了一定的財務收益。
『伍』 企業實行快速折舊,意味著什麼
加速折舊法是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以遞減狀態分配其成本的方法。
從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看,固定資產的效能隨著其使用壽命的減少而逐步降低。
當固定資產處於較新狀態時,效能高,實際使用時間長,操作效率高,產品質量好,而維修費用低,所取得現金流量較大,可為企業提供較多的效益;而固定資產處於較舊狀態時,效能低,隨著維修次數的增加,操作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會降低,所取得現金流量較少,不斷上升的成本降低了企業的收益能力。
因此,為使折舊的提取多少與固定資產的運營規律一致,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提取較多折舊,在使用後期提取較少折舊,折舊費用呈遞減趨勢,有利於固定資產價值盡快得到補償。
『陸』 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和加速折舊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和加速折舊的具體依據和方法是:
一、《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九十八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個人理解:電腦、以及與電腦有關的設備各軟體都可以加速折舊。選擇那種方法後要在稅務局備案)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二、《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 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 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 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 電子設備,為3年。
三、加速折舊計算方法
(一)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二)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柒』 問: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和加速折舊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答: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和加速折舊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縮短折舊年限的:對其購置的新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的折舊年限的60%;若為購置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的60%。最低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 二、採用加速折舊方法的:可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中任選一種,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 (一)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二)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捌』 什麼企業採用加速折舊法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一、對生物葯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加速折舊法的依據是效用遞減,即固定資產的效用隨著其使用壽命的縮短而逐漸降低,因此,當固定資產處於較新狀態時,效用高,產出也高,而維修費用較低,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大;當固定資產處於較舊狀態時,效用低,產出也小,而維修費用較高,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小,這樣,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折舊費用應當呈遞減的趨勢。
加速折舊法的優點:
加速折舊法的特徵是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早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每期計提的折舊數隨著固定資產使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加速折舊法克服了直線法的不足,支持這種方法的理由在於:
(1)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生產產品的數量都是逐年遞減的,而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卻是逐年遞增的,如果固定資產使用的前期多提折舊,一方面可以使固定資產的服務效能與費用相配比,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各期的固定資產的使用成本得以均衡;
(2)這種方法更能體現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無形損耗對折舊的影響,採用該法將固定資產價值的大部分在其使用的早期收回,可以減少固定資產因其技術被淘汰而提前報廢時所發生的損失,同時也可承擔未來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通貨膨脹的影響等;
(3)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加速折舊法可以遞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期間,這符合謹慎性原則。
『玖』 判斷現代企業往往採取快速折舊法以避免精神磨損損失,因此 折舊率定高好
是不正確的。如果需要盡快對設備更新或利潤在開始年度就高以後逐步降低,折舊率才是越高越好。
折舊率按計算方法可分為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綜合折舊率;按期間計算,可分為年折舊率和月折舊率。個別折舊率,是根據某項固定資產的原值與預計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折舊額占該項固定資產的原值的比率。
(9)現代企業常常採取快速折舊方法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率的分類:
固定資產折舊率有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和綜合折舊率之分。
個別折舊率,是指根據某項固定資產的原價和預計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折舊率。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率 = 該項固定資產年折舊率 ÷ 12。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按照使用年限法平均計算求得的折舊額,在各個使用年份或月份中都是相等的,折舊的積累額成一直線上升的趨勢,因此,這種方法也稱「直線法」,它是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通常採用的一種方法。
但就某些固定資產來說,為了正確地核算生產耗費,使成本負擔較為合理,也可以採用按照固定資產實際工作時間成完成工作量的比例計提折舊的方法。例如價值大又不經常使用的某些大型機器設備,可按其工作時間計提折舊;汽車等運輸設備,可按其行駛里程計提折舊等。
『拾』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
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則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類型:在具體實務中,加速折舊方法又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兩種。
加速折舊方法在理論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資產的凈收入在使用期是遞減的。固定資產在前期效能高,創造的收入也大。同時,固定資產的大部分投資者在投資初期會加大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資產的維修費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來凈收入難於准確估計,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風險小。
最後,加速折舊法考慮了無形損耗對固定資產的影響。
因此採用加速折舊方法的優點有:
①最初幾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應的折舊費用大,符合成本與收入的配比原則。同時,早期多提折舊也符合謹慎性原則。
②通過提高折舊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資,即可減少無形損耗,通貨膨脹帶來的投資風險。
③可以用遞減的折舊費抵補遞增的維修費,使企業利潤在正常生產年份保持穩定。
④可以加快固定資產設備的更新,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刺激生產和經濟增長,從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⑤折舊具有「稅收擋板」的作用,由於遞延了稅款,企業可以獲得一筆無息貸款。這是政府鼓勵投資,刺激生產,推動經濟增長的一種政策性舉措。
適用范圍:
加速折舊法具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根據其特點適用於技術進步快,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如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飛機製造企業,汽車製造企業,化工醫葯等。
3.1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 ,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金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2÷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低於其預計凈殘值以下。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3.2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一個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 100 %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某設備預計使用5年,則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為15(5+4+3+2+1)。第2年時尚可使用壽命為4,此年的年折舊率為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