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椎弓間的連接方法

椎弓間的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25 15:58:07

❶ 椎骨的椎弓間的連接,主要有什麼物質

在脊椎動物脊柱中,每個椎骨是不規則的骨,具有由骨和一些透明軟骨組成的復雜結構,其比例根據骨乾的部分和脊椎動物的種類而變化。

椎骨的基本構型各不相同;大部分是體,中心部分是中心。椎骨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提供與椎間盤的連接。椎骨的後部形成一個椎弓,分為十一部分,由兩個椎弓根,兩個椎板和七個過程組成。椎板與黃韌帶(脊柱韌帶)相連。存在由椎弓根形狀形成的椎骨凹口,當椎骨進行關節運動時形成椎間孔。這些孔是脊神經的入口和出口導管。椎骨體和椎弓形成椎孔,較大的中央開口容納椎管,其包圍並保護脊髓。

椎骨相互關節,為脊柱提供力量和靈活性,其背部和前部的形狀決定了運動范圍。在結構上,椎骨基本上與脊椎動物物種相似,在水生動物和其他脊椎動物之間看到的差異最大。因此,脊椎動物的名字來源於組成脊柱的椎骨。

椎骨間的連結——各椎骨之間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相連結。

【椎間盤】

除第一及第二頸椎之間外,椎間盤連結相鄰兩椎體,成人23塊。椎間盤周圍部分為環形堅韌而富有彈性的纖維軟骨稱為纖維環,它的中央部分是白色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膠體物質稱為髓核。

椎間盤受力時可產生形變,壓力消除後又可恢復原狀。

❷ 椎體的結構和椎體間的連接是怎樣的

椎體呈短圓柱狀。頸椎椎體較小,棘突末端分叉,橫突根部有橫突孔,有血管通過。胸椎棘突細長,斜向後下方,椎體兩側和橫突末端有與肋關節相連接的肋凹。腰椎椎體大。棘突成呈板狀,向後方呈矢狀位水平伸出。

前縱韌帶位於椎體的前面,上起枕骨的咽結節和寰椎前結節,下至S1~2,在其行程中借纖維束緊密附著於各椎體邊緣,但與椎體連接疏鬆。後縱韌帶比較薄弱,位於椎體的後部,上起樞椎,下達骶骨,最上部延展為覆膜。

(2)椎弓間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椎間盤的功能:椎間盤不但是椎體間主要的堅強連系與支持結構,同時也是脊柱運動和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能承受身體的重力,將施加於脊柱的力吸收並重新分布。椎間盤能保護和控制脊柱各種活動,有平衡緩沖外力的作用。椎間盤受到壓縮或牽引後,能很快恢復原來形狀。正常椎間盤髓核各方面的壓力均相等,中心重力可使椎間盤向各方向膨出。

❸ 脊柱的連接方式是什麼啊

相鄰椎骨之間的連結包括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相連結。(軀干骨的連結,除椎骨間的連接外,尚有肋骨和胸椎的連結、肋軟骨與胸骨的連結)

1、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ss)連接上下兩個椎體之間,由纖維環和髓核構成。纖維環為呈環形排列的纖維軟骨,前寬後窄,圍繞在髓核的周圍,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纖維環堅韌而有彈性。

2、髓核是一種富有彈性的膠狀體,位於椎間盤的中部稍偏後方,有緩和沖擊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纖維環之內,施加壓力則有向外膨出的趨勢。

3、成人的椎間盤除第1、2頸椎缺如外,共有23塊,最上一個在第2、3頸椎體之間,最末一個在第5腰椎體與骶骨底之間。

4、韌帶(intervertebral ligament)主要包括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黃韌帶:是連接相鄰椎弓的韌帶,由彈力纖維構成,堅韌而富有彈性。黃韌帶協助圍成椎管,並有限制脊柱過分前屈的作用。

5、棘上韌帶:是連接胸、腰、骶椎各棘突的縱行韌帶,能限制脊柱過屈。

6、棘間韌帶:連接各棘突之間,後接棘上韌帶或項韌帶。除以上韌帶外,尚有前縱韌帶、後縱韌帶、項韌帶、橫突間韌帶。

7、關節關節突關節(zygapophysial joints)由相鄰椎骨的上下關節突構成,可作微量運動。

8、腰骶關節(lumbosacral joint)由第5腰椎的下關節突與骶骨上關節突構成。

9、寰枕關節(atlantooccipital joint)由枕髁與寰椎上關節凹構成,可使頭作前俯、後仰和側屈運動。

10、寰樞關節(atlantoaxial joint)包括3個關節,兩側由寰椎下關節面和樞椎上關節面構成寰樞外側關節,左右各一,相當於其他椎骨間的關節突關節。

11、中間由樞椎齒突與寰椎前弓後面的齒突凹和寰椎橫韌帶之間構成的寰樞正中關節,可使頭旋轉。此外,齒突後方有堅韌的寰椎橫韌帶,有限制齒突向後方移動的作用。

12、鉤椎關節 臨床上稱「Luschka」關節,在下5個頸椎體之間,由椎體上面兩側緣向上突起的椎體鉤與上位椎體下面兩側緣的陷凹所構成。關節的周緣有滑膜囊包繞。

(3)椎弓間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脊椎的功能

1、支持和保護功能

人體直立時,重心在上部通過齒突,至骨盆則位於第2骶椎前左方約7cm處,相當於髖關節額狀軸平面的後方,膝、踝關節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頭顱,胸部與肋骨結成胸廓。上肢藉助肱骨、鎖骨和胸骨以及肌肉與脊柱相連,下肢借骨盆與脊柱相連。上下肢的各種活動,均通過脊柱調節,保持身體平衡。

2、運動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

脊柱背側主要為肌肉,脊柱周圍的肌肉可以發動和承受作用於軀乾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於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淺層和深層:淺層包括背闊肌、下後鋸肌,深層包括骶棘肌、橫突棘肌、橫突間肌、棘突間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間接作用於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❹ 椎弓間的連結主要有

椎弓間的連接主要有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

棘間韌帶連接於相鄰棘突間的薄層纖維,附著於棘突根部到棘突尖。向前與黃韌帶,向後與棘上韌帶相移行。此韌帶較薄,沿棘突根部至尖部,連結於相鄰的2個棘突之間,前方與椎骨間韌帶癒合,後方移行於棘上韌帶。

黃韌帶和棘間韌帶黃韌帶位於椎管內是連結相鄰兩椎弓板間的韌帶;協助圍成椎管,限制脊柱過度前屈。棘間韌帶是連結相鄰棘突間的韌帶,前連黃韌帶,後接棘上韌帶,限制脊柱過度前屈。


(4)椎弓間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黃韌帶在上附著於上位椎板前面的下半,在下附著於下位椎板後面及上緣;向外側黃韌帶附著部可延伸到椎間關節囊,向內側則一直延伸到中線椎板形成棘突處。兩側黃韌帶在中線匯合處留下一窄長縱行間隙,有靜脈從椎管內經此間隙迴流到脊柱後外側的推靜脈叢。

於天泉等對腰稚黃韌帶的附著情況進行了研究,指出腰椎椎板內面上半部平滑,下半部粗糙,兩者之間是一條「V」形粗線。

❺ 椎骨間的連接方式有哪些

你好,相鄰椎骨之間的連結包括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相連結.(軀干骨的連結,除椎骨間的連接外,尚有肋骨和胸椎的連結、肋軟骨與胸骨的連結)
祝健康

❻ 椎弓間的連接結構有哪些

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橫突間韌帶,關節突關節

❼ 椎弓間的連接主要有什麼

椎弓間的連接主要有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

椎弓是弓形骨板,緊連椎體的縮窄部分,稱椎弓根。黃韌帶和棘間韌帶黃韌帶位於椎管內是連結相鄰兩椎弓板間的韌帶;協助圍成椎管,限制脊柱過度前屈。棘間韌帶是連結相鄰棘突間的韌帶,前連黃韌帶,後接棘上韌帶,限制脊柱過度前屈。

(7)椎弓間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由椎弓發出7個突起:

棘突 spinous process 1個,伸向後方或後下方,尖端可在體表捫到;

橫突 transverse process 1對,伸向兩側。棘突和橫突都是肌和韌帶的附著處;

關節突 articular process 2對,在椎弓根與椎弓板結合處分別向上、下方突起,即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相鄰關節突構成關節突關節。

❽ 椎弓間的連接

腰椎峽部裂(腰椎峽部裂,LS)是指造成椎體向前滑脫稱為峽部缺陷,如。因為峽部不癒合骨折是由纖維組織,因此,其椎骨的穩定性差,容易產生不尋常的活動,增加的疲勞,增生,圍繞小面關節退變,造成脊柱側隱窩狹窄,這會導致神經疼痛相連。可以使用X射線的疾病和CT診斷。
方法採用PHILIPS BACKY DIAGNOST型500MA X光機進行了正位,側位,斜腰攝片,美國GE公司的Lightspeed Pro16層螺旋CT掃描儀,平行於椎間盤掃描5-6層較厚2毫米或3mm時,應包括鄰近范圍中的光碟和下椎體邊緣上,增加掃描范圍到椎弓根,使用觀察和成像骨窗,如果必要的平面的下邊緣。
透視
2.2.1以上L4椎體滑脫正位片往往可以清晰地顯示在裂隙位於下環拱的陰影,下從內到外的斜坡。由於投影的關系,往往難以顯現,但蒂密度不均勻,結構紊亂或斷裂可見區域L5。
2.2.2 X光片常常能清楚顯示裂紋,但不能與在後部單側或雙側,椎弓根骨折確定,上部和下部小面之間,由於後斜前方。
2.2.3斜X線片為峽部裂最佳投影位置的診斷。斜35°45°後,一般採取。普通拱狀陰影形狀像狗,如峽部裂,你可以看到在狗頸骨折色帶;與滑脫,狗的頭部的形狀被切斷靠近頂部和底部的面常常嵌在缺陷間隙。
2.3 CT表現2.3.1主要峽部裂CT徵象(1)98例峽部雙側骨折,表現為雙側峽部低密度區,在縫隙兩側不對稱,鋸齒邊緣不整,像假關節。當滑脫合並,滑倒水平雙管徵才可見直徑增加,硬膜囊是主軸伸長率。當掃描線通過下部椎體終板的同時,也削減到椎骨端板的滑動,而有可能是跡象帽沿。 (2)單側峽部骨折22例,低密度同側峽部的性能,而拱健側由於重力的影響,代償性肥大,硬化,增加的密度,棘突對側轉彎的發生,表現脊柱變形,拱兩側不對稱。
2.3.2峽部裂等CT結果(1)不同層次的側隱窩狹窄:峽的軟組織和增生的骨贅可能會突然移動到側隱窩狹窄。 (2)偽光碟:並發滑脫峽部,由於上部椎骨向前,而附著在環形椎骨的下部位置時,突出的椎間盤組織表現椎體後向前,與下椎骨本體邊緣無縫盤組織後。 (3)附近的小關節增生變性:關節間隙變窄的性能,硬化的關節面,關節不穩。 (4)椎間孔變窄小,神經根壓迫:上部和下部小面構成孔壁骨,關節突增生峽部,肥大和並發滑脫能引起孔變窄小,不規則的,神經根受壓。
你可能會生病的哦

❾ 椎體間的連結結構有哪些

椎體之間的連接由前、後縱韌帶和椎間盤構成。

前縱韌帶位於椎體的前面,上起枕骨的咽結節和寰椎前結節,下至S1~2,在其行程中借纖維束緊密附著於各椎體邊緣,但與椎體連接疏鬆。

後縱韌帶比較薄弱,位於椎體的後部,上起樞椎,下達骶骨,最上部延展為覆膜。

間盤即椎間纖維軟骨,除C1~2之間外,其他椎體之間包括L5與S1之間均有這種結構,因此成人的椎間盤總數為23個。

(9)椎弓間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椎間盤的功能:

1.椎間盤不但是椎體間主要的堅強連系與支持結構,同時也是脊柱運動和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

2.能承受身體的重力,將施加於脊柱的力吸收並重新分布。椎間盤能保護和控制脊柱各種活動,有平衡緩沖外力的作用。

3.椎間盤受到壓縮或牽引後,能很快恢復原來形狀。

4.正常椎間盤髓核各方面的壓力均相等,中心重力可使椎間盤向各方向膨出。

閱讀全文

與椎弓間的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棗和枸杞的食用方法 瀏覽:85
五個測量電阻方法高中 瀏覽:419
純凈水的測量方法 瀏覽:200
分析言簡意思的方法 瀏覽:596
煎餅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565
踢足球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374
牆壁卡扣側怎麼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117
微信分享朋友圈圖片的方法 瀏覽:858
氯乙腈檢測方法 瀏覽:713
烏龜苗種植方法 瀏覽:339
380v電線被打斷後可連接方法 瀏覽:288
管道使用方法 瀏覽:682
音響箱尺寸計算方法 瀏覽:54
平面吊頂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427
語言學中的統計方法有哪些 瀏覽:610
冒菜如何製作方法 瀏覽:629
腿下擊掌訓練方法 瀏覽:633
變數相關關系定量分析用什麼方法 瀏覽:928
綠聯擴展塢連接電腦方法 瀏覽:168
遊走關節炎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