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講故事最好的技巧與方法

如何講故事最好的技巧與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22 01:56:41

A. 小朋友講故事的技巧與方法

1.媽媽對兒童語言的使用要得當。

所謂「兒童語言」,並不是指的媽媽模仿孩子「吃果果」、「看車車」一類的「娃娃腔」。這類語言不但語法混亂、用詞不當,而且長時間使用還不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真正的兒童語言,是媽媽用淺顯的語意、短小的句式、豐富的感情,所表達的生動且富於啟發性的話語。

媽媽使用這樣的語言時,要盡量減慢語速,要能說清楚每一個字,並啟發孩子多做聯想,以此來活躍他的思維。當然,這種語言也不能一直使用,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媽媽就要盡量不再使用這類語言,要讓孩子接受正常的說話方式。

2.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小故事。

一些經典的小故事,除了能教給孩子勇敢、善良、誠實等好品質外,裡面所包含的知識也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慾望。當然,媽媽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小故事。

合適的小故事,應該是故事內容積極向上,又包含有一定的知識內容,且具有可讀性。媽媽在給孩子讀故事之前,先要自己瀏覽一遍。最好不要邊講邊看,那樣可能會破壞孩子聽故事的興趣和故事的價值。媽媽要多尋找一些貼合孩子學習需求的故事,只有提起了孩子的興趣,他才能更好地學習。

3.要能用故事來啟發孩子的思維。

媽媽要能明白這樣一點:小故事不是只讓孩子安靜地聽著就好了。媽媽要善於運用小故事中的內容,來啟發孩子加入他自己的聯想,要讓他從小故事中學習知識內容、學習道德品質。而且,講故事不僅可以傳遞知識,更是一個開發孩子智力的教育過程。

4.聯系生活場景,隨機進行教育。

媽媽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不一定要很刻板地按照故事書中所說,從頭講到尾,一字不落。媽媽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現實情況,將小故事進行改編,使其符合孩子的真實情況。通過將故事和孩子的生活場景相聯系,讓他感同身受,這樣的教育會讓他更容易接受。

若是媽媽想要激勵孩子學習,提高他的學習興趣,就要多找一些愛學習的小故事。媽媽可以將孩子生活中的場景編進小故事中,在必要的時候,講給孩子聽,引導他自己進行反思,使他逐漸愛上學習。

B. 如何講故事最好的技巧與方法

想要在講故事當中有一個很好的技巧與方法。那麼你就需要學習。

比如說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講故事的語氣,因為我們說故事裡面的橋段的跌宕起伏,就是需要我們用自己語氣來模擬刻畫的。

其次,講故事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明確的邏輯性,也就是說故事的起因,故事的過程以及故事的最終結果,我們都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邏輯性,這樣長出來的故事才完整!

另外講故事的時候,我們可以配合自己的肢體動作,讓他人印象深刻。就說我們通過自己的手舞足蹈,讓對方感受到這個故事的激烈程度。

C. 講故事有哪些竅門

想要小朋友們對故事感興趣,講故事的時候,故事不僅適合敘事;也可以用來說明科學或數學過程。舉個例子,它可以說明在理論上學習一個公式和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公式解決問題之間的區別。故事也能給人們帶來生活信息、知識和真理。

你可以提出一個問題來吸引聽眾,鼓勵他們繼續聽下去。可以在任何課上使用這個策略。例如,你正在教光合作用的概念,可以從一個所有花都沒有葉子的世界,開始你的故事。然後引出光合作用,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主題時,故事才有深度的意義。然而,寫一個有主題的故事並不容易。你可以先寫好想寫的內容,然後,寫完站起來,自己審視一會兒,看看能不能勾勒出一個主題。

復雜的故事不一定更好。如果你的聽眾還小,那麼越簡單越好。不過,當你使用復雜的想法構思故事,然後提煉得短小精悍時,受眾也會受到深刻的影響。

當你創作故事情節時,無論選擇虛構的故事還是非虛構的故事,都要確保故事的每個部分都能支持和呼應結局。每個人物、觀點或原則都必須以某種方式,與你要闡明的要點相關。任何不能影響結果的情節,都可以從故事中刪除。

講故事是人們把重要的真理,傳達給他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這也是兩個人之間溝通的主要方式。在充滿混亂和無序的世界裡,故事被賦予了意義、語境和理解。

D. 講故事的技巧有哪些

對於職業培訓師來說,講故事是常 用的授課方法之一。

這是因為,不只是小孩子才喜歡聽 故事,成人對一些富有趣味性、哲理性的小故事一樣感興趣。然而,如何講好故事,把故事演繹得繪聲繪色、聲情並茂,那就要看培訓師的真功夫了。

講故事,既然是「講」,那當然主要是靠培訓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來呈現了。 因此,講故事過程當中的語言組織是講好「故事」重 要手段之一。
培訓師在講故 事時可以通過全感官演繹的方法對聽眾的感知進行刺激,達到講好故事的目的。

E. 講故事的技巧與方法有哪些

1、處理好人物和人物的關系。

人物是故事的載體,故事是在人物身上發生的。要根據命題中的規定想像設置人物。人物要有比較明確的個性,其個性要符合命題的規定。

2、故事定要有情節。

情節就是事情的發展過程。也就是沿著時間線變化,出現新情況。簡單說,編出的故事要有「開頭--發展過程--結尾」這樣的過程。

3、故事定要賦予懸念。

如果向高遠處拋一顆石子,在石子落地之前人們會一直不安定,心是懸著的,到石子落地有聲,心中才會感到踏實。故事中的懸念就像拋在空中的石子那樣,讓人心懸期待著。

(5)如何講故事最好的技巧與方法擴展閱讀:

結構故事

進入------情節----人物------矛盾沖突(形成高潮)-------結局。人物關系(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有了人物以後,下一步便是將人安排在一些似乎是無法解決的難題與逆境中。他們必須面臨同他們相對立的人或事(情節的安排)。也就是說必須有矛盾沖突。

具有正面特點的人物和具有反面特點的人物之間的矛盾糾葛是舉不勝舉的。只要找一本同義字和反義字的大辭典,其間就有取之不盡的詞兒。

F. 請問講故事有哪些技巧和方法怎麼樣去講好一個故事

運用各種動物叫聲的模擬詞

可以在講到該種動物的時候隨口用出來。比如小鴨子的叫聲「嘎嘎」,在講到小鴨子對白時,先叫幾聲「嘎嘎」,那樣聽故事的小朋友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小鴨子的形象也鮮活起來了。要記住,盡量真實且帶有童趣地模仿角色的聲音對講好故事是非常重要的。

擴充故事中角色的對白


有的時候,在文字故事上,它們只寫的是主要的一兩句對白,但是如果我們在講述的時候也只是一五一十地照搬書中的對白,就顯得有些呆板,講故事很枯燥。那
我們就要在講述的時候進行想像,把原先一兩句的對白擴充,角色之間你來我往對話幾句,這樣故事的表現就更真實了,當然原則是不能篡改故事的原意。

重復故事中的精彩部分


孩子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不能自主地把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上,所以他們在聽故事的時候,聽著聽著就「開小差」了。另外他們的思維不可能像成人
那樣轉得快,往往成人用成人的速度講述故事,孩子們卻不可能把故事的內容全部聽懂,所以在講述故事的時候需要把一些重要的、精彩的部分進行重復。孩子們喜
歡這種重復,他們不會對這種重復感到厭煩,相反他們在重復聽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記住了這部分的內容。這就是重復的好處。

設置適當的提問,合理的停頓


因為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他們在較長時間聽故事的過程中,他們的思想開始游離,那樣會影響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所以在講述比較長的故事時不要一口氣
講完,在適當的時候,要設置一些提問,或者賣一下關子,故意提起小朋友的胃口。其實是再次引起孩子的興趣,讓他們重新集中注意力來聽講故事。另外,在故事
的開始和結束部分要有特殊的語言來提示孩子故事開始了或者結束了,引領孩子的情緒從開始到結束有一個完整的起始過程。

G. 講故事方法技巧

講故事最好不要平的,跟念書一樣,有一點兒節奏,有一點兒。陰陽頓挫。這樣講出來的故事生動而且讓人覺得有情節。

H. 給小孩講故事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給孩子講故事是每個父母最常做的一件事,但如何給孩子講故事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其實,給孩子講故事有很多技巧。 發掘教育性 美國故事家吉姆?科認為,聽故事能夠打開那些直接教育無法觸及的區域,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以從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穩妥辦法。這表明,故事的內涵不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對人的塑造施加著積極影響,有教育性。據此,給孩子講故事,要充分發掘故事的教育性。 首先,要照顧孩子的年齡特點因勢利導。孩子進入幼兒期,可多選擇一些童話故事,因為童話以兒童幻想為特徵,從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異美妙的現實生活,告訴他們真善美與假惡丑。孩子3歲以後,物我開始分化,他們開始對人的故事和有關自然、社會等方面的知識性故事感興趣。這類故事,重點應放在講清「發生了什麼

I. 如何提高講故事的技巧

適當的將加強語氣,做一些模仿,這樣會讓故事生動的多,其次呢,你還可以控股之自己的語調。

J. 講故事三種有趣有效的方法

講故事第一種是講的搞笑,二種是不要很吐,三種是聲音響亮。

閱讀全文

與如何講故事最好的技巧與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準測量方法和技巧 瀏覽:383
虱蟲一掃光使用方法 瀏覽:972
如何找鬼最靈驗的方法 瀏覽:308
對開式法蘭安裝方法 瀏覽:136
萬用表測量漏電方法視頻觀看 瀏覽:506
電腦免費提速方法 瀏覽:386
三焦不通該如何調簡單方法教給你 瀏覽:112
腿懸空早上酸痛有什麼方法 瀏覽:216
釋放電腦空間的方法 瀏覽:727
門窗洞的繪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260
工筆生宣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60
全身皮膚過敏治療方法 瀏覽:276
28歲腦梗塞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39
控制性規劃計算方法 瀏覽:272
簡單不脫妝的方法 瀏覽:776
紅豆杉果實的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559
血管堵塞治療新方法 瀏覽:278
手機除甲醛方法 瀏覽:14
空地種菜方法視頻 瀏覽:449
什麼方法能改變肩寬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