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木結構連接方法

木結構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21 20:28:21

Ⅰ 木頭與木頭之間怎麼連接

連接是木結構的關鍵部位,設計與施工的要求應嚴格,傳力應明確,韌性和緊密性良好,構造簡單,檢查和製作方便。常見的連接方法有:
榫卯連接 中國古代匠師創造的一種連接方式(見中國古代木結構)。其特點是利用木材承壓傳力,以簡化樑柱連接的構造;利用榫卯嵌合作用,使結構在承受水平外力時,能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因此,這種連
木結構連接
接至今仍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中得到廣泛應用。其缺點是對木料的受力面積削弱較大,用料不甚經濟。
齒連接 用於桁架節點的連接方式。將壓桿的端頭做成齒形,直接抵承於另一桿件的齒槽中,通過木材承壓和受剪傳力(圖1)。為了提高其可靠性,要求壓桿的軸線必須垂直於齒槽的承壓面(ɑ—b)並通過其中心。這樣使壓桿的垂直分力對齒槽的受剪面(b—C)有壓緊作用,提高木材的抗剪強度。為了防止刻槽過深削弱桿件截面影響桿件承載能力,對於桁架中間節點,應要求齒深(h0)不大於桿件截面高度的1/4;對於桁架支座節點應不大於1/3。受剪面過短容易撕裂,過長又起不了應有的作用,為此宜將受剪面長度(lv)控制在4~10h范圍內。並應設置保險螺栓,以防受剪面意外剪壞時,可能引起的屋蓋結構倒塌[1]
螺栓連接和釘連接 在木結構中,螺栓和釘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即由於阻止了構件的相對移動,而受到其孔壁木材的擠壓,這種擠壓還使螺栓和釘受剪與受彎,木材受剪與受劈。為了充分利用螺栓和釘受彎、木材受擠壓的良好韌性,避免因螺栓和釘過粗、排列過密或構件過薄而導致木材剪壞或劈裂。在構造上對木料的最小厚度、螺栓和釘的最小排列間距已有規定。
鍵連接 有木鍵和鋼鍵兩類。近些年來,木鍵已逐漸被淘汰,而為受力性能較好的板銷和鋼鍵所代替。鋼鍵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裂環、剪盤、齒環和齒板等四種(圖2)。均可用於木料接長,拼合和節點連接,其承載能力通過試驗確定。

Ⅱ 中國古代木結構的連結法有哪些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物能保存幾百年之久,甚至千年以上,其原因當然是各方面的,或者是地點偏僻不受兵火影響,或者是樑柱構件斷面較大,經受得起一般外力,而構件之間的連結方法也可能是延長壽命因素之一,木構件連接法約分為三種,即節點榫卯連結,釘連結和捎木連結三種。

Ⅲ 木結構建築和混凝土地基的連接是怎麼做的

一般的都會用氣釘槍連接。這個是正常的現象,雖然不合規范要求但是省時、省力、質量在3、5年之內沒啥問題。要是正常的連接方法就在砼里埋設木磚。或者預留孔洞都可以。

Ⅳ 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和傳統木傢具製作主要採用什麼連接方式

是榫卯結構,即木質構件間的連接不需要其他材料製成的輔助連接構件,主要是依靠兩個木質構件之間的插接。

Ⅳ 木結構的連接方式有哪些

l the vicious pest his eroded appearan

Ⅵ 木材之間靠什麼連接的,以及木材的連接方式有哪些

一、榫卯連接。中國古代匠師創造的一種連接方式(見中國古代木結構)。其特點是利用木材承壓傳力,以簡化樑柱連接的構造;利用榫卯嵌合作用,使結構在承受水平外力時,能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二、木結構連接。也叫膠黏劑連接 ,至今仍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中得到廣泛應用。其缺點是對木料的受力面積削弱較大,用料不甚經濟。

三、齒連接。用於桁架節點的連接方式。將壓桿的端頭做成齒形,直接抵承於另一桿件的齒槽中,通過木材承壓和受剪傳力。為了提高其可靠性,要求壓桿的軸線必須垂直於齒槽的承壓面並通過其中心。這樣使壓桿的垂直分力對齒槽的受剪面有壓緊作用,提高木材的抗剪強度。為了防止刻槽過深削弱桿件截面影響桿件承載能力,對於桁架中間節點,應要求齒深(h0)不大於桿件截面高度的1/4;對於桁架支座節點應不大於1/3。

受剪面過短容易撕裂,過長又起不了應有的作用,為此宜將受剪面長度(lv)控制在4~10h范圍內。並應設置保險螺栓,以防受剪面意外剪壞時,可能引起的屋蓋結構倒塌。

四、螺栓連接和釘連接。在木結構中,螺栓和釘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即由於阻止了構件的相對移動,而受到其孔壁木材的擠壓,這種擠壓還使螺栓和釘受剪與受彎,木材受剪與受劈。為了充分利用螺栓和釘受彎、木材受擠壓的良好韌性,避免因螺栓和釘過粗、排列過密或構件過薄而導致木材剪壞或劈裂。在構造上對木料的最小厚度、螺栓和釘的最小排列間距已有規定。

五、鍵連接 。有木鍵和鋼鍵兩類。近些年來,木鍵已逐漸被淘汰,而為受力性能較好的板銷和鋼鍵所代替。鋼鍵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裂環、剪盤、齒環和齒板等四種。均可用於木料接長,拼合和節點連接,其承載能力通過試驗確定。

明式傢具的榫卯結合

明式紅木傢具有榫卯結合近百種,常見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夾頭榫、抱肩榫、龍鳳榫、楔釘榫、插肩榫、圍欄榫、套榫、掛榫、半榫與札榫等。

抱肩榫:抱肩榫是有束腰傢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時使用的榫卯結構。也可以說是傢具水平部件和垂直部件相連接的榫卯結構。

抱肩榫是結構復雜的榫卯結構,因為要解決腿足與面板、腿足與束腰、腿足與腿足之間的連接。以有束腰的方桌為例,腿足的上端,做出兩個相互垂直但不連接的半榫頭、這是與桌面相連的。在與束腰相接的部位,要做出45度角的斜肩,並鑿三角形榫眼,以便與牙條的45度的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相接。斜尖上還留做上小下大、斷面為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開在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

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傢具,牙條與束腰是用一塊獨木做出的,憑此掛銷,可使束腰及牙條和腿足牢固地連接在一起。這是抱肩榫的標准做法。清中期以後,抱肩榫的做法就開始簡化,掛銷省略不做了,為了省料,牙條和束腰也改為用兩塊木條單獨做了。到清代晚期,抱肩榫的做法進一步簡化,連牙條上的榫舌也沒有了,只靠用膠粘合。桌子的牢固程度大大降低。

Ⅶ 木結構中鐵件如何與木頭相連

硅酮密封膠(玻璃膠)
結構膠

Ⅷ 榫卯是木質構件的連接方式,它的靈感來源於哪裡

榫卯是木結構的建築和傢具用來連接各個模塊的接頭部分。其中,「榫」又叫榫頭,指木質接頭中突出的部分;「卯」又叫榫槽,指接頭中凹進去的部分。下圖的直榫便是一個最簡單的榫卯。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榫卯設計由於成本、製作工藝、木材等因素逐步淡出了我們生活的主流市場,但相信它並不會消失,會以其他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畢竟還是有一群熱愛它的設計師在專研它的。

面對先人的榫卯設計,咱們在驚嘆的時候也要有所繼承和發揚,通過這樣簡單介紹,你是否對榫卯有了新的認識,從中get到了設計靈感呢

閱讀全文

與木結構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準測量方法和技巧 瀏覽:383
虱蟲一掃光使用方法 瀏覽:972
如何找鬼最靈驗的方法 瀏覽:308
對開式法蘭安裝方法 瀏覽:136
萬用表測量漏電方法視頻觀看 瀏覽:506
電腦免費提速方法 瀏覽:386
三焦不通該如何調簡單方法教給你 瀏覽:112
腿懸空早上酸痛有什麼方法 瀏覽:216
釋放電腦空間的方法 瀏覽:727
門窗洞的繪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259
工筆生宣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60
全身皮膚過敏治療方法 瀏覽:276
28歲腦梗塞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39
控制性規劃計算方法 瀏覽:272
簡單不脫妝的方法 瀏覽:776
紅豆杉果實的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559
血管堵塞治療新方法 瀏覽:278
手機除甲醛方法 瀏覽:14
空地種菜方法視頻 瀏覽:449
什麼方法能改變肩寬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