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程定位測量中控制方法有哪些
1.鋼尺放線法
2.經緯儀加鋼尺
3.全站儀定位
⑵ 控制測量四個步驟
一)基槽開挖深度控制
當基槽開挖接近基底標高時,在基礎拐角處3~4m位置,在槽壁上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水平控制樁,一般比基槽設計標高高出0.5m~1.0m,用於拉線找平基礎底標高。
二)開挖達到設計標高的控制標記
在開挖達到設計標高後,一般每隔2.3m釘一30×30見方小木樁打入基底,並在小木樁周圍撒上白灰點或白灰圈作為基槽開挖到位標記。
三)基礎放線
1、在基槽開挖完成後,必須復核槽底的標高及幾何尺寸,確認無誤後准備砼墊層施工,砼墊層完成後進行基礎放線。
2、首先在控制樁 I 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後照準軸線另一端的控制樁 I'的小釘。固定水平制動螺旋,並使望遠鏡上下移動,從槽底層的另一端開始向另一端投測軸線標的記點。
3、彈線(軸線)
每隔一段測一個點(一般不超過3米)用紅筆點圓點。圓點外用紅筆畫圓圈標記,以便清楚位置。最後將各點用墨線彈成一條直線,此線為主軸線。
4、其它軸線的彈法(如圖3-1所示)
圖3-1 基礎彈線
1-孔洞位置;2-中心軸線;3-砌轉大放腳;4-基槽邊界線
根據墊層上已彈出的主軸線,測量建築物其它細部軸線時,由一個主軸線的交點為0點,沿主軸線量出細部軸線距離,將細部軸線的兩端對應點彈成墨線。最後完成所有軸線的彈線。
5、細部線的彈法
按圖紙所標注的基礎寬度,由軸線向兩側量距,定出邊界點,再彈出墨線,即為基礎寬度線。最後將圖紙標注的洞口位置、管井位置、門洞位置、牆、柱尺寸等彈出墨線。
注意:
1)偏軸線尺寸
2)洞口、預留口標高的(地面標注)。
3)預留插筋高度、位置。
四)首層牆體施工放線
當基層完成後,用控制樁將線引到砌好的基礎牆截面上。
1、用小白線將軸線兩端與控制樁對點拉通,對照拉通線每隔一段用紅筆標一個圓點,然後將各點連續用墨線彈成該牆的軸線。用同樣的方法將所有的軸線都彈出來。
2、在彈線時對已砌好的基礎牆進行復驗,利用主軸線檢查基礎有無偏移,防止出現半邊牆跨空現象(見圖3-2),同時還需注意整個建築物軸線總長誤差應控制在1/2000-1/5000范圍內。
圖3-2 基礎牆錯位
3、門窗洞口放線
A、門的位置在基礎牆平面上畫出;
B、窗的位置一般在基礎的側面畫出;
C、窗檯、門口、洞口的規格尺寸(長×寬×高)及標高一般在皮數桿上反映(見圖3-3)
圖3-3
4、皮數桿的設置
在砌築施工中,牆身各部位的標高是用皮數桿來控制的。皮數桿是根據建築物剖面圖的標高而設定的。內容包括:窗檯、門窗洞口、過梁、雨蓬、圈樑、樓板等構件的標高位置。
皮數桿一般設在建築物的轉角和隔牆處(見下圖)
圖3-4
立皮數桿先在地面上打一樁,並用水準儀在樁上測出±0.000標高。將皮數桿上的±0.000與樁上的±0.000線對齊釘牢。皮數桿釘牢後用水準儀進行復核,並將皮數桿立垂直。(如上圖:皮數桿設置圖)
5、高程傳遞
1)當牆體砌到一步架高時(1.2M),用水準儀在室內牆所有牆面上測定一條距室內地坪0.500M高的水平線,稱為「建築50線」。作為該樓層所有標高的控制線。二層及以上各層的標高傳遞應以首層為50線依據,豎直量取,每棟建築物應由三處分別向上傳遞,標高傳遞的允許誤差每層±3mm,總高H≤30m應為小於±5mm,總高30m<H≤60m應為小於±10㎜。
2)施工層找平之前,應先校測從首層用鋼尺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校差小於3㎜時,取平均點,再用水準儀後視該點抄測該層50線,並彈好墨線,傳遞位置一般在垂直貫通的地方(如樓梯間、外牆等)。
⑶ 建築工程測量,放線的步驟是什麼
測量工作必須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控制點(樁)的閉合,道路的中線准確的定位,道路原狀橫斷面的測量,設計道路邊線的確定,管線定位及測量,模板邊線及高程,竣工高程及線型。其中道路中線的定位是最為嚴謹的工作,它直接決定了道路的線形,而圓曲線的定位是測量過程中最為突出的一個方面,圓曲線測設一般分為兩步,先確定曲線上起控製作用的主點,即曲線的起點(ZY)、曲線的中點(QZ)和曲線中點(YZ);然後結合設計給出的圓的半徑(R)、切線長(L)、外矢距(E)和曲線對應的圓心角(á)測設所求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的加密細部點,用於詳細標定圓曲線的形狀和位置。主點的測設方法為:先將經緯儀置於JD,望遠鏡後視ZY方向,自JD點沿此方向量取切線長T,打下曲線起點樁;然後轉動望遠鏡前視YZ方向,自JD點沿方向量切線長T,打下曲線中點樁,再以YZ為零方向,測設水平角(90-á/2),沿此方向,從JD量外矢距E,打下曲線中點樁。現在著重介紹一下偏角法放樣圓曲線細部點,具體步驟為:
1.檢核ZY、QZ、ZY三主點的位置。計算固定弦長L』對應偏角á』。
2.安置經緯儀於ZY點,經緯儀調平後,將水平度盤置零,照準JD點。
3.向YZ方向轉動照準部,將度盤讀數對准1點之偏角值á』,用鋼尺沿ZY-1方向量取弦長L』以標定細部點1。繼續轉動照準部,將度盤讀數對准2點之偏角值2á』,並從1點起量取弦長L』與ZY-2方向相交(即距離與方向交會),以定細部點2,依法放樣曲線上所有細部點。
4.最後應閉合於曲線終點YZ。轉動照準部,將度盤讀數對准YZ點偏角á/2,由曲線上最後一個細部點起量出尾段弧長相應的弦長與視線方向相交,應為先前測設的主點YZ。
5.如果閉合差超出規定後,則要分析誤差對測量數據進行平差,引起閉合差超出的原因
除了儀器系統誤差、讀數誤差、氣候影響外,最主要的是拉尺的人為誤差而產生的測點誤差
的積累,要減少誤差的積累,可將經緯儀安置於ZY和YZ點分別向中點QZ測設曲線細部點。並且將多次測量的點記錄進行平差。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先在電腦上繪制一份大樣圖,詳細的標注每個細部點的偏角和距測站點距離,然後應用全站儀進行放樣。
⑷ 做基坑開挖線測量放樣,套繪斷面法和經緯儀掃描法有什麼區別
掌握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放樣
一、土壩的施工放樣
(一)壩思線測設
直線壩型土壩壩頂中心線即為壩軸線。
(二)壩身控制測量
壩身控制測量包括平面控制測量和高和控制測量
(三)清基開挖線放樣
採用套繪斷面法或經緯儀掃描法。
(四)坡腳線放樣
清基後,應放出坡腳線,以便壩體填築。
(五)壩體邊坡線放樣
各個斷面上料樁的標定通常採用軸距桿法或坡度尺法。
(六)修坡樁測設
修坡樁常用水準儀或經緯儀施測。
(七)護坡樁測設
⑸ 線路橫斷面測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線路橫斷面測量常用測量中沿法。
測量垂直於線路中線方向的地面起伏的工作。在線路上所有百米樁和加樁處都應測量橫斷面。測量時以中線樁為准,在與線路中線的垂直方向上分別測量兩側各變坡點至中線樁的水平距和高程差,並根據測得的數值繪制橫斷面圖。
橫斷面圖主要用於設計線路橫斷面的形狀、計算土石方量、放樣邊坡和布置各種構築物。橫斷面圖的距離與高程比例尺相同,一般為1:100或1:200。
縱斷面測量測量線路中線樁地面高程的工作。具體施測方法與一般水準測量相同。根據縱斷面測量成果繪制縱斷面圖,供設計坡度用。為了顯示地勢變化,圖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離比例尺大10或20倍。
繪圖時以距離為橫坐標,高程為縱坐標,按規定的比例尺將外業所測各點畫在毫米方格紙上,依次連接各點即為沿線路中線的地面線。
(5)直線壩的測量控制方法擴展閱讀
鐵路勘測通常分為初測和定測兩個階段。初測是根據踏勘提出的線路的不同方案,對沿線地形、地質和水文等進行較詳細的測量。其任務是在沿線進行導線測量建立平面控制,進行水準測量建立高程式控制制和測繪帶狀地形圖,並在圖上進行紙上定線,供編制初步設計時使用。
帶狀地形圖以導線點和沿線水準點作為平面控制點和高程式控制制點來施測,測圖比例尺一般為1:5000或1:2000,地形復雜地段也可為1:1000。紙上定線是在帶狀地形圖上設計線路的走向和坡度。
作法是根據轉向點的概略位置,在相鄰直線之間用曲線連接,根據設計的半徑R和在圖上量得的轉向角α求出曲線要素值,計算里程,標明樁號。
路線確定後,根據圖解高程繪制線路中線縱斷面圖,設計坡度,計算工程量,供方案比選和定測時應用。定測是將所設計的線路測設到實地上的工作。主要內容有中線測量、曲線測設和斷面測量。
⑹ 直線度的測量方法
直線度常用的測量方法有直尺法、準直法、重力法和直線法等。
直線度測量(straightness measurement)主要是測量圓柱體和圓錐體的素線直線度誤差、機床和其他機器的導軌面以及工件直線導向面的直線度誤差等。 直線度測量是長度計量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
此外,還可以利用平晶、激光干涉儀及其直線度測量附件測量直線度誤差,測量精確度很高。後者的測量精確度可達0.4微米/1000毫米。現在很多機床廠都用激光干涉儀來測直線度,平面度,垂直度等等。
(6)直線壩的測量控制方法擴展閱讀:
檢測原則:
直線度誤差的檢測一般可採用「與理想要素比較原則」、「測量特徵原則」、和「控制實段邊介原則」。其中「與理想要素比較原則」應用最多。這時理想直線採用以下兩種形式來體現。
1、實物形式體現理想直線,可採用平尺、刀口尺(樣板直齒)、精密平板和拉緊鋼絲等來體現理想直線。
2、自然物理形式體現理想直線:
①利用光學原理製成的準直儀類儀器和各種干涉儀。
②利用水平物理|生質構成的水平儀類儀器(框式水平儀、全像水平儀、電子水平儀等)。
⑺ 工程測量放線中 怎麼根據甲方提供的控制點定位呢先根據甲方提供的點布置一級控制點
布置控制網的常規方法有三角測量和精密導線測量。
1.三角控制網
在控制點上,用精密儀器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測定出來,並測定其中一條邊長,根據三角公式解算出各點的坐標。用三角測量方法確定的平面控制點。
按控制次序和施測精度分為四個等級,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布設原則是從高級到低級,逐級加密布網。一等三角網,沿經緯線方向布設,一般稱為一等三角鎖;二等三角網,布設在一等三角鎖環內;三等、四等三角網是二等三角網的進一步加密,以滿足測圖和施工的需要,。
2.導線控制網
導線測量是在地面上選扦一系列控制點,將相鄰點連成直線而構成折線形,稱為導線網。在控制點上,用精密儀器依次測定所有折線的邊長和轉折角,根據解析幾何的知識解算各點的坐標。用導線測量方法確定的平面控制點。
導線測量也分為四個等級,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其中一等、二等導線,又稱為精密導線測量。
(7)直線壩的測量控制方法擴展閱讀
導線測量方法
在進行小區域平面控制測量工作中,由於導線的布設形式靈活,通視方向要求較少,適用於鋪設在建築物密集、視線障礙較多的隱蔽地區或帶狀地區。隨著電磁波測距儀和全站儀的日益普及,導線測量已經成為建立小區域平面控制網的一種主要方法。
若用經緯儀測量導線轉折角,用鋼尺丈量導線邊長,稱為經緯儀導線。若用測距儀或全站儀測量導線邊長,則稱為電磁波測距導線。根據測區的不同情況和要求,根基測區具體的實際情況,導線可鋪設成以下三種形式。
1.附和水準路線
從一已知點和已知方向出發,經過一系列的導線點,最後附和到另一個已知高級控制點和已知方向,這種折線圖形稱為附和導線。附和導線具有檢核觀測結果和已知成果的作用,普遍用於平面控制網的加密。
2.閉合水準路線
從一已知高級控制點和已知方向出發,經過一系列的導線點,最後閉合到原已知高級控制點和已知方向,這種折線圖形稱為閉合導線。閉合導線本身具有嚴格的幾何條件,能檢測觀測結果但不能起檢核已知成果的作用,可用於測區的首級控制。
3.支導線
從一已知高級控制點和;已知方向出發,經過一系列的導線點,最後既不附和也不閉合到已知高級控制點和已知方向,這種折線圖形稱為支導線。支導線缺乏檢核條件,因此其導線邊數一般不得超過四條,僅適用於圖根控制點的加密或增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面控制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面控制點
⑻ 高程式控制制測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高程測量的方法有水準測量法、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法。常用水準測量法。
水準測量法
(1)水準測量法的主要技術要求:
各等級的水準點,應埋設水準標石。水準點應選在土質堅硬、便於長期保持和使用方便的地點。牆水準點應選設於穩定的建築物上,點位應便於尋找,應符合規定。
一個測區及其周圍至少應有3個水準點。水準點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規定。
水準觀測應在標石埋設穩定後進行。兩次觀測高差較大超限時應重測。當重測結果與原測結果分別比較,其較差均不超過時限值時,應取三次結果數的平均值數。
(2)設備安裝過程中,測量時應注意:最好使用一個水準點作為高程起算點。當廠房較大時,可以增設水準點,但其觀測精度應提高。
(3)水準測量所使用的儀器,水準儀視准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應符合規定。水準尺上的米間隔平均長與名義長之差應符合規定。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U4kLkHbx0-HA4vWnOHx_LhSPdK8WUAgQK
⑼ 控制測量的方法都有什麼
控制測量包括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式控制制測量兩種。高程式控制制測量前面已講
⑽ 測量控制點的方法和步驟
現在要將這兩個控制點移交給施工方,就填寫坐標意見驗收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