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酶免法檢測原理是什麼以及操作工作擔任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法,簡稱酶聯免疫法,或者ELISA法。它的中心就是讓抗體與酶復合物結合,然後通過顯色來檢測。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在已成為目前分析化學領域中的前沿課題 ,它是一種特殊的試劑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免疫測定技術。ELISA法現已成為目前分析化學領域中的前沿課題,它是一種特殊的試劑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免疫測定技術。其原理就是讓抗體與酶復合物結合,然後通過顯色來檢測。
㈡ 酶聯免疫法的檢測方法
雙抗體夾心法是檢測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一、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體: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及雜質。
二、加受檢標本:使之與固相抗體接觸反應一段時間,讓標本中的抗原與固相載體上的抗體結合,形成固相抗原復合物。洗滌除去其他未結合的物質。
三、加酶標抗體:使固相免疫復合物上的抗原與酶標抗體結合。徹底洗滌未結合的酶標抗體。此時固相載體上帶有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正相關。
四、加底物:夾心式復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為有色產物。根據顏色反應的程度進行該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根據同樣原理,將大分子抗原分別制備固相抗原和酶標抗原結合物,即可用雙抗原夾心法測定標本中的抗體。
在臨床檢驗中,此法適用於檢驗各種蛋白質等大分子抗原,例如HBsAg、HBeAg、AFP、hCG等。只要獲得針對受檢抗原的異性抗體,就可用於包被固相載體和制備酶結合物而建立此法。如抗體的來源為抗血清,包被和酶標用的抗體最好分別取自不同種屬的動物。如應用單克隆抗體,一般選擇兩個針對抗原上不同決定簇的單抗,分別用於包被固相載體和制備酶結合物。這種雙位點夾心法具有很高的特異性,而且可以將受檢標本和酶標抗體一起保溫反應,作一步法檢測。
在一步法測定中,當標本中受檢抗原的含量很高時,過量抗原分別和固相抗體及酶標抗體結合,而不再形成夾心復合物。類同於沉澱反應中抗原過剩的後帶現象,此時反應後顯色的吸光值(位於抗原過剩帶上)與標准曲線(位於抗體過剩帶上)某一抗原濃度的吸光值相同,如按常法測讀,所得結果將低於實際的含量,這種現象被稱為鉤狀效應(hook effect),因為標准曲線到達高峰後呈鉤狀彎落。鉤狀效應嚴重時,反應甚至可不顯色而出現假陰性結果。因此在使用一步法試劑測定標本中含量可異常增高的物質(例如血清中HBsAg、AFP和尿液hCG等)時,應注意可測范圍的最高值。用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制備此類試劑可削弱鉤狀效應。
假使在被測分子的不同位點上含有多個相同的決定簇,例如HBsAg的a決定簇,也可用針對此決定的同一單抗分別包被固相和制備酶結合物。但在HBsAg的檢測中應注意亞型問題,HBsAg有adr、adw、ayr、ayw4個亞型,顯然每種亞型均有相同的a決定簇的反應性,這也是用單抗作夾心法應注意的問題。
雙抗體夾心法測抗原的另一注意點是類風濕因子(RF)的干擾。RF是一種自身抗體,多為IgM型,能和多種動物IgG的Fc段結合。用作雙抗體夾心法檢測的血清標本中如含有RF,它可充當抗原成份,同時與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結合,表現出假陽性反應。採用F(ab')或Fab片段作酶結合物的試劑,由於去除了Fc段,從而可消除RF的干擾。雙抗體夾心法ELISA試劑是否受RF的影響,已被列為這類試劑的一項考核指標(參見6.2)。
雙抗體夾心法適用於測定二價或二價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適用於測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單價抗原,因其不能形成兩位點夾心。
雙抗原夾心法測抗體
反應模式與雙抗體夾心法類似。用特異性抗原進行包被和制備酶結合物,以檢測相應的抗體。與間接法測抗體的不同之處為以酶標抗原代替酶標抗抗體。此法中受檢標本不需稀釋,可直接用於測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對高於間接法。乙肝標志物中抗HBs的檢測常採用本法。本法關鍵在於酶標抗原的制備,應根據抗原結構的不同,尋找合適的標記方法。 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抗原時,如應用針對抗原分子上兩個不同抗原決定簇的單克隆抗體分別作為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則在測定時可使標本的加入和酶標抗體的加入兩步並作一步。這種雙位點一步不但簡化了操作,縮短了反應時間,如應用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測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也顯著提高。單克隆抗體的應用使測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
在一步法測定中,應注意鉤狀效應(hookeffect),類同於沉澱反應中抗原過剩的後帶現象。當標本中待測抗原濃度相當高時,過量抗原分別和固相抗體及酶標抗體結合,而不再形成夾心復合物,所得結果將低於實際含量。鉤狀效應嚴重時甚至可出現假陰性結果。 間接法是檢測抗體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為利用酶標記的抗體以檢測已與固相結合的受檢抗體,故稱為間接法。操作步驟如下:
⑴將特異性抗原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原: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原及雜質。
⑵加稀釋的受檢血清:其中的特異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固相抗原抗體復合物。經洗滌後,固相載體上只留下特異性抗體。其他抗體及血清中的雜質由於不能與固相抗原結合,在洗滌過程中被洗去。
⑶加酶標抗抗體:與固相復合物中的抗體結合,從而使該抗體間接地標記上酶。洗滌後,固相載體上的酶量就代表特異性抗體的量。例如欲測人對某種疾病的抗體,可用酶標羊抗人IgG抗體。
⑷加底物顯色:顏色深度代表標本中受檢抗體的量。
本法主要用於對病原體抗體的檢測而進行傳染病的診斷。間接法的優點是只要變換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酶標抗抗體建立檢測相應抗體的方法。
間接法成功的關鍵在於抗原的純度。雖然有時用粗提抗原包被也能取得實際有效的結果,但應盡可能予以純化,以提高試驗的特異性。特別應注意除去能與一般健康人血清發生反應的雜質,例如以E.Coli為工程酶的重組抗原,如其中含有E.Coli成份,很可能與受過E.Coli感染者血清中的抗E.Coli抗體發生反應。抗原中也不能含有與酶標抗人Ig反應的物質,例如來自人血漿或人體組織的抗原,如不將其中的Ig去除,試驗中也發生假陽性反應。另外如抗原中含有無關蛋白,也會因競爭吸附而影響包被效果。
間接法中另一種干擾因素為正常血清中所含的高濃度的非特異性抗體。病人血清中受檢的特異性IgG只佔總IgG中的一小部分。IgG的吸附性很強,非特異IgG可直接吸附到固相載體上,有時也可吸附到包被抗原的表面。因此在間接法中,抗原包被後一般用無關蛋白質(例如牛血清蛋白)再包被一次,以封閉(blocking)固相上的空餘間隙。另外,在檢測過程中標本須先行稀釋(1:40~1:200),以避免過高的陰性本底影響結果的判斷。 競爭法可用於測定抗原,也可用於測定抗體。以測定抗原為例,受檢抗原和酶標抗原競爭與固相抗體結合,因此結合於固相的酶標抗原量與受檢抗原的量呈反比。操作步驟如下:
⑴將特異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體。洗滌。
⑵待測管中加受檢標本和一定量酶標抗原的混合溶液,使之與固相抗體反應。如受檢標本中無抗原,則酶標抗原能順利地與固相抗體結合。如受檢標本中含有抗原,則與酶標抗原以同樣的機會與固相抗體結合,競爭性地佔去了酶標抗原與固相載體結合的機會,使酶標抗原與固相載體的結合量減少。參考管中只加酶標抗原,保溫後,酶標抗原與固相抗體的結合可達最充分的量。洗滌。
⑶加底物顯色:參考管中由於結合的酶標抗原最多,故顏色最深。參考管顏色深度與待測管顏色深度之差,代表受檢標本抗原的量。待測管顏色越淡,表示標本中抗原含量越多。一般情況,是通過方波伏安法,檢測培養體系的峰電流,通過峰電流與抗原抗體的線性關系來最終確定體系的最終檢測目標的濃度。
當抗原材料中的干擾物質不易除去,或不易得到足夠的純化抗原時,可用此法檢測特異性抗體。其原理為標本中的抗體和一定量的酶標抗體競爭與固相抗原結合。標本中抗體量越多,結合在固相上的酶標抗體愈少,因此陽性反應呈色淺於陰性反應。如抗原為高純度的,可直接包被固相。如抗原中會有干擾物質,直接包被不易成功,可採用捕獲包被法,即先包被與固相抗原相應的抗體,然後加入抗原,形成固相抗原。洗滌除去抗原中的雜質,然後再加標本和酶標抗體進行競爭結合反應。競爭法測抗體有多種模式,可將標本和酶標抗體與固相抗原競爭結合,抗HBc ELISA一般採用此法。另一種模式為將標本與抗原一起加入到固相抗體中進行競爭結合,洗滌後再加入酶標抗體,與結合在固相上的抗原反應。抗HBe的檢測一般採用此法。 血清中針對某些抗原的特異性IgM常和特異性IgG同時存在,後者會干擾IgM抗體的測定。因此測定IgM抗體多用捕獲法,先將所有血清IgM(包括異性IgM和非特異性IgM)固定在固相上,在去除IgG後再測定特異性IgM。操作步驟如下:
⑴將抗人IgM抗體連接在固相載體上,形成固相抗人IgM。洗滌。
⑵加入稀釋的血清標本:保溫反應後血清中的IgM抗體被固相抗體捕獲。洗滌除去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的雜質成分。
⑶加入特異性抗原試劑:它只與固相上的特異性IgM結合。洗滌。
⑷加入針對特異性的酶標抗體:使之與結合在固相上的抗原反應結合。洗滌。
⑸加底物顯色:如有顏色顯示,則表示血清標本中的特異性IgM抗體存在,是為陽性反應。 親和素是一種糖蛋白,可由蛋清中提取。分子量60kD,每個分子由4個亞基組成,可以和4個生物素分子親密結合。維生素H,分子量244.31,存在於蛋黃中。用化學方法製成的衍生物,生物素-羥基琥珀亞胺酯(biotin-hydroxysuccinimide,BNHS)可與蛋白質、糖類和酶等多種類型的大小分子形成生物素化的產物。親和素與生物素的結合,雖不屬免疫反應,但特異性強,親和力大,兩者一經結合就極為穩定。由於1個親和素分子有4個生物素分子的結合位置,可以連接更多的生物素化的分子,形成一種類似晶格的復合體。因此把親和素和生物素與ELISA偶聯起來,就可大提高ELISA的敏感度。
親和素-生物素系統在ELISA中的應用有多種形式,可用於間接包被,亦可用於終反應放大。可以在固相上先預包被親和素,原用吸附法包被固相的抗體或抗原與生物素結合,通過親和素-生物素反應而使生物素化的抗體或抗在相化。這種包被法不僅可增加吸附的抗體或抗原量,而且使其結合點充分暴露。另外,在常規ELISA中的酶標抗體也可用生物素化的抗體替代,然後連接親和素-酶結合物,以放大反應信號。 在臨床檢驗中一般採用商品試劑盒進行測定。ELISA中有三個必要的試劑:免疫吸附劑、結合物和酶的底物等。完整的ELISA試劑盒包含以下各組分:
⑴已包被抗原或抗體的固相載體(免疫吸附劑);⑵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結合物);
⑶酶的底物;
⑷陰性對照品和陽性對照品(定性測定中),參考標准品和控制血清(定量測定中);
⑸酶聯物(結合物)及標本的稀釋液;
⑹洗滌液;
⑺酶反應終止液。
㈢ 什麼是酶聯免疫吸附法
酶聯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是把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與酶的催化反應相互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技術,它的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特別是當寄主體內病毒濃度很低或同時存在病毒鈍化物或抑制劑時,它的優勢尤為明顯,因而是近年來病毒檢測方法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一種方法。
此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以酶標記的特異抗體來指示抗原—抗體的結合,從而檢出樣品中的抗原。
具體操作程序是:將待檢植物汁液(抗原)注入酶聯板(聚苯乙烯多孔微量反應板)中,使抗原吸附於它的孔壁,然後加入以酶標記的特異抗體,待抗原與抗體充分反應後,洗去未與抗原結合的多餘酶標記抗體,於是在固相載體酶聯板表面就只留下以酶標記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這時加入酶的無色底物,復合物上的酶催化底物降解,生成有色產物,其強度與病毒濃度呈正比。這一結果可用肉眼識別,也可用分光光度計對底物的降解量進行測定。
㈣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實驗(ELISA)的操作流程,謝謝大家
Elisa 操作流程(以人IL-4 ELISA KIT為例):
檢測原理:
本實驗採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抗人IL-4單抗包被於酶標板上,標本和標准品中的IL-4會 與單抗結合,游離的成分被洗去。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IL-4抗體和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親 和素。生物素與親和素特異性結合;抗人IL-4抗體與結合在單抗上的人IL-4結合而形成免疫 復合物,游離的成分被洗去。加入顯色底物,若反應孔中有IL-4,辣根過氧化物酶會使無色 的顯色劑現藍色,加終止液變黃。在450nm處測OD值,IL-4濃度與OD450值之間呈正比,可 通過繪制標准曲線求出標本中IL-4的濃度。
試劑盒組成:
1.抗體預包被酶標板(8×12 或 8×6)
2.凍干標准品(2 / 1 支;0.5ng/支)
3.標准品和標本稀釋液(橙蓋瓶)(1 瓶;20ml/12ml)
4.濃縮生物素化抗體(紫蓋瓶)(1 支)
5.生物素化抗體稀釋液(藍蓋瓶)(1 瓶;16ml/10ml)
6.濃縮酶結合物(棕蓋瓶)(1 支)
7.酶結合物稀釋液(紫蓋瓶)(1 瓶;16ml/10ml)
8.濃縮洗滌液 20× (白蓋瓶)(1 瓶;50ml/25ml)
9.顯色底物(TMB)(棕蓋瓶)(1 瓶;12ml/6ml)
10.反應終止液(紅蓋瓶)(1 瓶;12ml/6ml)
11.封板膠紙(6/3 張)
12.產品說明書(1 份)
標本收集:
1. 收集血液的試管應為一次性的無熱原,無內毒素試管。
2. 血漿抗凝劑推薦使用EDTA。避免使用溶血,高血脂標本。
3. 標本應清澈透明,懸浮物應離心去除。
4. 標本收集後若不及時檢測,請按一次使用量分裝,凍存於-20℃,-70℃電冰箱內,避免反復凍融,3-6月內檢測。
5. 如果您的樣本中檢測物濃度高於標准品最高值,請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倍數稀釋(建 議做預實驗,以確定稀釋倍數)。
注意事項:
1. 試劑盒使用前請保存在2-8℃。復溶後的標准品應分裝後,將其放在-20~-70℃貯存。
2. 濃縮生物素化抗體,濃縮酶結合物體積小,運輸中顛簸和可能的倒置,會使液體沾到管壁 或瓶蓋。因此使用前請用手甩幾下或1000轉/分離心1分鍾,以使附著管壁或瓶蓋的液體沉積到管底。取用前,請用移液器小心吹打4-5次使溶液混勻。
3. 從冰箱中取出的濃縮洗滌液可能有結晶,屬於正常現象,微加熱至40℃使結晶完全溶解後 再配製洗滌液。(加熱溫度不要超過50℃)使用時洗滌液應為室溫。
4. 若需要分次使用標准品應按照每一次用量分裝,將其放在-20~-70℃貯存。避免反復凍 融。
5. 不同批號的試劑盒組份不能混用(洗滌液和反應終止液除外)。
6. 充分輕微混勻對反應結果尤為重要,最好使用微量振盪器(使用最低頻率),如無微量振盪器,可在反應前手工輕輕敲擊酶標板框混勻。
7. 在試驗中標准品和樣本檢測時建議作雙孔檢測。
8. 試驗中所用的試管和吸頭均為一次性使用,嚴禁在不同的液體之間混用!否則將影響試 驗結果。
9. 試驗中請穿著試驗服並帶乳膠手套做好防護工作。特別是檢測血液或者其他體液標本時, 請按國家生物試驗室安全防護條列執行。
檢測前准備工作:
1. 請提前20分鍾從冰箱中取出試劑盒,以平衡至室溫。
2. 將濃縮洗滌液用雙蒸水稀釋(1:20)。未用完的放回4℃。
3. 標准品: 加入標准品/標本稀釋液0.5ml至凍干標准品中,靜置15分鍾,待其充分溶解後,輕輕混勻(濃度為1000 pg/ml)。然後根據需要進行稀釋。(建議標准曲線使用以下濃度: 1000、500、250、125、62.5、31.25、15.6、0 pg/ml)。復溶標准品原液(1000 pg/ml)若未用完請分裝後放入-20℃以下電冰箱內保存,保存兩個月。已稀釋的標准品請廢棄。
4. 生物素化抗體工作液:按當次試驗所需要得用量,使用前20分鍾,以生物素化抗體稀釋液稀釋濃縮生物素化抗體(1:30)成工作濃度。當日使用。若實驗次數過多導致生物素化 抗體量不足,可向我們公司單獨購買生物素化抗體。(須提供抗體批號)
5. 酶結合物工作液:按當次試驗所需要得用量,使用前20分鍾,以酶結合物稀釋液稀釋濃 縮酶結合物(1:30) 成工作濃度。當日使用。若實驗次數過多導致濃縮酶結合物量不足, 可向我們公司單獨購買濃縮酶結合物。(須提供酶結合物批號)
洗滌方法:
1. 自動洗板機:要求注入的洗滌液為350ul,注入與吸出間隔15-30秒。洗板5次。
2. 手工洗板:甩盡孔內液體,在潔凈的吸水紙上拍干,每孔加洗滌液350ul,靜置30秒後甩盡液體,在厚迭吸水紙上拍干。洗板5次。
操作步驟:
1.從已平衡至室溫的密封袋中取出試驗所需板條,未用的板條和乾燥劑請放回鋁箔袋內壓 實自封條,密封口袋,放回4℃。
2.空白孔加標准品和標本稀釋液,其餘相應孔中加標本或不同濃度標准品(100ul/孔),用封板膠紙封住反應孔,36℃孵箱孵育90分鍾。
3.提前20分鍾准備生物素化抗體工作液。
4.洗板5次。
5.空白孔加生物素化抗體稀釋液,其餘孔加入生物素化抗體工作液(100ul/孔)。用新封板膠紙封住反應孔,36℃孵箱孵育60分鍾。
6.提前20分鍾准備酶結合物工作液。避光室溫(22-25 ) ℃ 放置。
7.洗板5次。
8.空白孔加酶結合物稀釋液,其餘孔加入酶結合物工作液(100ul/孔)。用新封板膠紙封住反應孔,36℃孵箱,避光孵育30分鍾。
9.打開酶標儀電源,預熱儀器,設置好檢測程序。
10.洗板5次。
11.加入顯色底物(TMB)100ul/孔,避光36℃孵箱,避光孵育15分鍾。
12.加入終止液100ul/孔, 混勻後即刻測量OD450值(3分鍾內)。在儀器保存讀數結果並列印一份紙質結果。
13.實驗完畢後將未用完的試劑按規定的保存溫度放回電冰箱保存至有效期結束。
建議保存酶標板框,以備下次或者今後試驗使用。
結果判斷:
1. 每個標准品和標本的OD值應減去空白孔的OD值。
2. 手工繪制標准曲線。以標准品濃度作橫坐標,OD值作縱坐標,以平滑線連接各標准品的坐標點。通過標本的OD值可在標准曲線上查出其濃度。
3. 若標本OD值高於標准曲線上限,應適當稀釋後重測,計算濃度時應乘以稀釋倍數。
靈敏度、特異性和重復性:
● 靈敏度:最小可測人IL-4達7pg/ml。
● 特異性:不與IL-1,2,3,5,6,8,10,12,IFN,TNF及sTNF-RII等反應。
● 重復性:板內,板間變異系數均<10%。
㈤ 酶聯免疫法的基本原理
①使抗原或抗體結合到某種固相載體表面,並保持其免疫活性。
②使抗原或抗體與某種酶連接成酶標抗原或抗體,這種酶標抗原或抗體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測定時,把受檢標本(測定其中的抗體或抗原)和酶標抗原或抗體按不同的步驟與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用洗滌的方法使固相載體上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與其他物質分開,最後結合在固相載體上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後,底物被酶催化變為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故可根據顏色反應的深淺來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於酶的催化頻率很高,故可極大地放大反應效果,從而使測定方法達到很高的敏感度。
ELISA可用於測定抗原,也可用於測定抗體。在這種測定方法中有3種必要的試劑: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體
②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
③酶作用的底物。根據試劑的來源和標本的性狀以及檢測的具備條件,可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檢測方法。
㈥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是抗原與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酶聯免疫吸附是在固相載體上包被好能與目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當檢測樣本中含有目的抗原時,其會與固相載體上的抗體相結合,並加入和鏈接化學發光酶,通過沖洗去掉其他非目的抗原,加入顯色底物與之反應,此時吸光度越大也就是顏色越深的就說樣本中明目的抗原越多,沒有顏色反應的就是不含有目的抗原。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是指利用抗體分子能與抗原分子特異性結合的特點,將游離的雜蛋白和結合於固相載體的目的蛋白結合,並利用特殊的標記物對其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種檢測方法。其原理是:抗原或抗體能物理性地吸附於固相表面,並且保持其免疫活性;抗原或抗體能與酶通過共價鍵形成酶結合物,同時保持各自的免疫活性或酶活性;酶結合物與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結合後,能通過加入底物的顏色反應來確定免疫反應的發生,顏色反應的深淺與標本中相應抗原或抗體的量成正比。
㈦ 酶聯免疫檢測的幾種方法及其原理
(1)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將抗原或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使抗原抗體反應在固相載體表面進行。可用間接法、雙抗體夾心法或競爭法測定抗原或抗體。
(2)夾心法(sandwich assay):將已知的特異抗體包裝在固相載體(塑料板凹孔或紙片上),加入待檢標本,標本中的抗原即可與載體上的抗原結合,洗去未結合的材料後加入該抗原的酶標記抗體,洗去未結合的酶標抗體,加底物顯色,用酶免疫檢測儀測量顏色的光密度,可定量測定抗原。
間接法(indirecr ELISA)常用於檢查特異抗體。先將已知特異抗原包被固相載體,加入待檢標本(可能含有相應抗體),再加入酶標抗Ig的抗全(即第二抗體),經加底物顯色後,根據顏色的光密度計算出標本中抗體的含量。
(3)BAS-ELISA:近年來對酶免設分析法的改進是使用生物素-親合素-過氧化物酶復合物作為指示劑,組成一新的生物放大系統進一步提高檢測的敏感度。可用來檢測多種抗原抗體系統如細菌、病毒、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等。一個親合素(avidin)分子可以結合4個生物素分子(biotin)。結合非常穩定。親合素和生物素都可與抗全、酶、熒光素等分子結合,而不影響後者的生物活性。一個抗體分子可偶聯90個生物素分子,通過生物素又可連接多個親合素。因此大提高檢測的敏感度。目前應用生物-酶標親合素系統(biotinavidin system- ELISA,BAS-ELISA),它是通過生物素標記抗體連接免疫反應系統,同時藉助生物素化酶或酶標親合素引入酶與底物反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