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茶葉地膜的安裝方法

茶葉地膜的安裝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19 06:47:25

1. 栽下去一年的茶苗可以覆蓋黑地膜嗎

摘下去一年的茶秒是可以覆蓋黑地膜的,這樣可以保證不被強光直射,而燒壞茶苗

2. 怎樣安裝和管理膜下滴灌

安裝和管理膜下滴灌的方法如下:
1、膜下滴灌的安裝:
(1)安裝材料准備:滴灌系統一般包括水泵、蓄水池、過濾網、輸水管、滴灌管、和施肥器等。常用的簡易滴灌設備不需要專門的水泵,蓄水池,只需要在原有灌溉設備基礎上,鋪好滴灌管即可。一般主管選用管徑80-120mm的防老化黑色軟管或半硬管;支管選用40-50防老化黑色軟管,軟管上是灌水速度打不同孔徑和密度的小孔利於滴水。
(2)系統安裝:棚內有蓄水池時,蓄水池上方覆蓋薄膜等防止雜物落入。簡易的滴灌設備不修建蓄水池,澆水量主要通過澆水時間確定,灌水時間不可過長,否則就失去了滴灌的優勢。直接將主管接到外部輸水管道上,追肥時配合施肥器使用。以不影響農事操作為限,將主管道沿棚室南部或北部鋪設好,在覆蓋地膜前將支管連接鋪設好。主管沿作物種植行垂直方向鋪設,支管沿種植方向鋪設。
2、膜下滴灌的管理:
(1)規范操作:要想達到蔬菜滴灌的最佳效果,設計、安裝、管理必須規范操作,不能隨意拆掉過濾設施和在任意位置自行打孔。
(2)注意過濾:大棚溫室膜下滴灌蔬菜,要經常清洗過濾器內的網,發現濾網破損要更換,滴灌管網發現泥沙應及時打開堵頭沖洗。
(3)適量灌水: 每次滴灌時間長短要根據缺水程度和蔬菜品種決定,一般控制在1h-4h。

【膜下滴灌】是在膜下應用滴灌技術。是將地膜栽培技術與滴灌技術有機結合,即在滴灌帶或滴灌毛管上覆蓋一層地膜,是一項節水增效農田灌溉新技術。

3. 茶葉扦插育苗的遮陰應怎樣操作

插後苗床應立即淋透水,隨即進行遮蔭或防凍處理。目前生產上常用的遮蔭處理是蓋遮陽網,這種措施成本較低,後期管理方便,而且成活率也較高。遮光度一般控制在50%左右。採用30-40cm的矮棚,或120-150cm的高棚。前一種遮蔭做法,在後期鋤草、噴灌作業時要將遮陽網揭開,工作較繁瑣,但棚面不易遭風雨破壞;後一種做法,在鋤草和噴灌時,管理人員可直接進入棚中作業,減少了揭蓋遮陽網的工作量,但大風大雨容易使棚面倒塌。此外,秋插時,可在遮陽網內加鋪塑料地膜或小拱膜,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溫保水和防雜草。

4. 茶樹苗種植用白色地膜還是黑色地膜好

白色地膜:白地膜熱輻射率達80%~90%,接近透明地膜,透光率只有40%,對於雜草有一定抑製作用。
它主要用於平鋪覆蓋,可較好解決透明地膜覆蓋草害嚴重的問題。黑色地膜:夏季高溫時用於除草降溫,還可用於某些蔬菜作物的軟化栽培。

5. 一年茶苗如何過冬

幼年茶樹的防凍
1、地膜、薄膜覆蓋。降雪前,用地膜或薄膜將茶行一條一條覆蓋,可有效抗寒。由於塑料薄膜的正確使用,還起到了抗旱保濕、水土保持、防病蟲害的作用,能提高茶葉品質,減少茶樹凍死數量,提高茶葉產量。
2、鋪草培土方法同上
三、剛移栽茶苗的防凍
今年巴東縣於12月份剛移栽的茶苗,因根系尚未完全恢復生長,極易被凍土整棵拱起,使根系與土壤產生間隙,導致全株死亡。建議茶農在泥土解凍後及時將苗根部的泥土踩實,使根與土緊接,並蓋欄肥或乾草,在上面撒些泥土,以免再次受損。

6. 茶樹種植需要什麼技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茶園培育與採摘

1.栽培環境

①栽培環境的選擇

地形選擇:丘陵、山區和半山區面坡度25°以下。

土壤選擇:有酸性指標植物如映山紅、鐵芒箕、馬尾松、油茶等存在,土壤州4.0-6.0,土層厚度l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

②栽培環境的改善與維護

建立排蓄水系統:茶園四周設置隔離溝,深80一100厘米,寬50-100厘米;園內每隔40-50米設置橫水溝(坡地等高修築),深60-70厘米,寬50-60厘米;道旁設置縱水溝,深70-80厘米,寬60-70厘米;橫水溝與縱水溝相接,相接處設沉沙凼。

園旁植樹造林:有條件的地方在道旁栽行道樹,以利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和冰土保持。

調整地形:地面坡度在10°以內的,只挖高填低,適當調整地形,以便茶行布置。地面坡度在10°以上的,修築梯級茶園,梯壁高控制在1.5米以內。

2,茶園施肥

①茶園基肥

種植前施是底肥,種植後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秋季封園後,及早在行間中心部位開溝施,溝深、寬30-40厘米,每畝施入農家有機肥(廄肥、秸桿、綠肥、土雜肥等)5-l0噸(100—200擔)。茶樹專用復合肥或磷、鉀肥50公斤。肥土混合後再復土整平地面,亦可結合中耕。

②茶園追肥

每年分別於3月中旬、4月下旬到5月—上旬、7月中旬旬施三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肥料種類為茶樹專用復合肥、尿素、硫酸銨、碳銨等。施肥址採摘茶園按產量確定,幼齡茶園按樹齡確定。溝施,溝深10—13厘米,撒施,施後隨即中耕翻入土中。

③茶樹根外追肥

根據茶樹生長需要,可根外噴施可溶性氮、磷肥、稀土、微量元素和生長調節劑。但要嚴格控制使剛濃度和劑量,並汁意使用天氣、時間,以提高使川效果。

3.茶園土壤管理。

①耕鋤

淺耕除草:深度5-10厘米,次數視雜草生氏情況而定。—般全年3—4次,亦可結合迫肥進行。

茶園深耕:因園制宜進行。一般耕深15-20厘米。每年或隔年進行——次,宜秋季封園後及早進行。

深翻改土:幼齡茶園建園前用帶狀深墾的,應及早深翻行間土壤,深度60厘米。成齡茶園長年未施基肥土壤板結的應深翻改良土壤,深度60厘米。畝施10噸以上農家有機肥和50-100公斤茶樹專用復合/吧或磷、鉀肥。深翻改:土宜在秋茶封園後嚴寒到來之前進行。

②間作與覆蓋

幼齡茶園頭2—3年間作綠肥。

4.菜園水分管理成齡期不問種作物。加強茶園保水,蓄水和排水。有條件的茶園實行灌溉:

5.茶樹修剪

根據茶園不同樹齡階段分別採用定型修剪、整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更新修剪等方法,培養樹冠,整飾樹型,更新復壯。一年中有兩個時期可以進行修剪,即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與春茶後(5月上、中旬)。定型修剪宜在春茶前進行,如未達標準的植株,第1-2次定型修剪可延至春茶後進行。

6.茶樹保護

積極推行綜合防治技術,作好茶樹病蟲檢查要病蟲害。

7.茶葉採摘

①採摘標准適時防治主

紅、綠茶為一芽二、三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黑茶有粗細之分,一般以一芽四、五葉及形成駐芽的新稍為主;老青茶以形成駐芽的紅腳新稍為主。

②手工採摘

紅、綠茶分批多次留葉采,春茶采4—6批,夏秋茶采6—8批,秋茶采4—5批。標准新稍達20—30%開采。

③機械採摘

全年採摘4·—6批,春茶標准新稍達80%,夏秋茶標准新稍達60%開采。平地、緩坡地幼齡茶園選用雙人平形採茶機,成齡茶園選用弧形採茶機。山地、窄梯茶園選用單人採茶機。

④鮮葉管理

採摘鮮葉防止暴曬、緊壓和雨淋,及時送往茶廠加工採摘鮮叫『盛裝宜用通風透氣的篾具,輕采輕放。

2.茶園中禁用甲胺磷、1605、1059和六六六、殺蟲脒、三氯殺蟎碸(醇)等劇毒和高殘毒農葯。

二、新植茶園(建園至6足齡)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力爭早期成園,為高產穩產優質打下基礎,全面貫徹落實各項建園措施,加強培育管理。

2.園地建設

①墾復

場地清理:清理擬建茶園范圍內所有樹根、雜木、石塊地等。

初墾:全面深墾60厘米,宜在夏秋高溫少雨時進行。

復墾:初墾約一個月後進行,深度30厘米左右,進—除雜草、雜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園形式

平緩地茶園:平地和10°以下緩坡地,在全面墾復的基礎上,大彎隨勢,小彎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

梯級茶園: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構築梯級。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內低(1°一2°的反坡),外埂內溝,同級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溝溝相連。梯寬既便於茶行布置,又不浪費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內。土築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磚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級茶園茶行就是從梯面外側,即離梯埂0.6-0.7米設置第一條茶行,而後依據既定行眶向內設其它各行茶樹。

3,種植

①朴苗准備

品種:紅茶宜用櫧葉齊或更優的品種茶、白毫早、福雲六號或更好的品種。綠茶宜用福鼎大白。

茶苗:苗高在25厘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壯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無性良種茶苗建園。

②種植規格與密度單行雙株條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兩株茶苗。雙行雙株條植:行距1.530一40厘米,每穴兩株茶苗。

③種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開溝施,溝深60厘米,寬50一60厘米,畝施農家有機肥100-200擔,茶樹專用復合肥或磷、鉀肥50公斤,肥土混合後再復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進行。水源條件好的越早越好。入土深度以超過根莖部5—10厘米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緊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澆足安蔸水。

4.種植後的管理

①間苗補缺

定植後徑一個生長期後.在秋末初冬或第間苗應留強去弱,補缺用同齡或大—齡的茶苗。

②幼齡茶園土壤管理

基本內容同1.3款。3足齡以山,樹冠小裸露面大、可間作冬季綠肥,如蠶豆、紫雲英、滿園花等,但夏季不宜間作。茶園間作以不防礙茶樹生育為原則。幼齡園尤應注意及時中耕除草。

③幼齡茶園樹體管理

定型修剪:2年生時,當苗高30厘米以上,主幹粗3毫米以上時,作第一次定型修剪,離地面12—15厘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午生時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厘米,至4年生時進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厘米。頭兩次應注意壓強扶弱,抑中促側,第三次剪平。

整型修剪:完成定型修剪後,每年作一個整型修剪。樹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後再過渡為弧形,整型修剪宜用修剪機進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機,封行後用弧形修剪機。最終控制樹高70—90厘米。覆蓋度80%以上。

打頂養蓬:3足齡前或移栽後2年內,嚴禁采,以後則可配合修剪,年打頂養蓬2—4次,即待新稍形成駐芽時留下1一3葉,摘去頂端以促進分枝,並嚴格撐握采高留低、打頂護邊等原則,5足齡後視生長勢可相應進入正常留新葉採摘或留新葉與留魚葉相結合的採摘法。

④幼齡茶園施肥量

⑤保苗措施

移栽後第1年的茶樹,抗性弱,常因外界條件不適而大量死苗。為此,必須抓住抗旱熱、防寒凍的工作,確保全苗。幼樹抗旱熱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澆水、除草、蔽蔭、地面鋪草覆蓋等。防寒凍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壯苗,灌越冬水、鋪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蓋等。幼齡園防病殺蟲時應嚴格控制濃度,防止葯害發生。

三、壯齡茶園(7-20年)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

以肥培為中心,優質、高產、低耗為目標,因園制宜全面貫徹各項栽培管理措施。

2.追肥施用量

以產定肥,一般每產100公斤鮮葉,追施2.5—3公斤純氮,摺合標肥表12幼齡茶樹氮肥用量標准。

3.修剪技術

壯齡茶樹每年或隔年(手采和樹勢較差時)進行一次輕修剪,5—6年進行一次深修剪。

①輕修剪。

機採茶園,春茶前進行,修剪程度為從採摘面剪下3—5厘米或只剪除突出阿冠的枝梢,同時應在行間剪出20-30厘米的操作間隙。手採茶園可用修剪機械或籬剪進行輕修剪。

②深修剪

春茶前或春茶後進行,修剪程度為從採摘而剪下15-20厘米,即剪除全部的雞瓜枝層。深修剪可用修剪機,也可用籬剪進行。修剪效果能維持5—6年。

⑧修剪形狀:

壯齡茶樹的修剪形:伏以弧形與平形兩種較好摘面積尤以弧形為佳。

4.土壤管理

每年結合追肥進行3 4次淺排除草,秋末進行一次深耕覆蓋度大的茶樹不必年年深耕。

四、老齡茶園(20年以上)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

以改樹改土為中心,復壯樹勢,延長有效經濟年限為目的,田園固樹制宜貫徹相應的栽培措施。

2.樹冠改造

①重修剪

上部枝葉衰退,骨幹枝尚健壯的茶樹離地面30--35厘米進行重修剪,重修剪可用重修剪機,也可用刀割或枝剪進行。保證剪口平滑.枝樁無裂傷。春茶前或早秋進行。更新效果可維持10年。

②台刈

樹體衰退,用重修剪還是不能復壯的茶樹離地面6-10厘米進行台刈。台刈可用刀砍.保證剪口平滑,留樁無裂傷。早秋或春茶前進行。更新效果可維持10年以上。

3.更新修剪後的樹體管理

①重修剪後的樹體管理:重修剪的當年秋末冬初或第二年早春比重修剪高度提高10—15厘米平剪定型,重修剪的第二年可打頂養逢3-4次,第三年早春再提高10-15厘米干剪。定型一次,嚴格留新葉採摘,爾後便可執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制度和採摘制度。

②台刈後的樹體管理:台刈的當年秋可適當打頂採摘一次,第二年早春離地面2卜-30厘米作第一次定型修剪,並適當琉去細瘦枝,以後再進行兩次定型修剪,並注意第2年打頂養蓬採摘2-3次.第3年嚴格執行留新葉採摘,爾後進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和採摘。

3.土壤改良

老齡茶園要在樹體改造的當年進行深翻、增肥、改良土壤、方法見「深翻改土」部分.以後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

4.茶樹保護

①消滅枝桿寄生物

更新修剪後應抓住時期消滅枝桿害蟲、病原體及苔蘚、地衣等枝桿寄生物。

②更新後防治新生枝葉蟲害:

更新修剪後新枝葉容易招致茶小綠葉蟬等害蟲集中危害,應注意觀察,及時防。

5.改植換種

對更新修剪效果不佳或需要換種的茶園要及時換種更新,其作法有改植換種和套植換種,以改植換種為主。

①改植換種:將老茶樹挖掉,清除殘根,重新規劃建園,換植良種。

②套植換種:在不需要調整地形和老茶樹行距合:適的情況下,為增加改植期間的收入,可採用新老套朴的辦法以老帶新。作法是秋末冬初對老茶樹作重修剪或台刈,行間開溝深翻施底肥,移栽茶苗。從第二年外始對重剪或台刈廠的老樹強采。第4—5年再挖除老茶樹。

7. 茶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茶樹屬山茶科山茶屬,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那你知道茶樹怎麼養嗎?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茶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茶樹的養殖方法

(一)品種選擇:選用高產抗病、適制性好、制優率高的茶樹優良品種,集中連片30~50畝以上茶園早中晚熟品種應各佔1/3為宜,為確保移栽成活率,茶苗出圃後,茶苗根系應沾黃泥漿。

(二)茶苗規格:無茶根結線蟲、茶根蚧、茶餅病、根癌病等危險性病蟲。基本標准:苗高達20cm以上,莖粗1.8mm以上,莖桿變硬,三分之二以上紅棕色。一年生苗最低標准:苗高12cm以上。著葉數4片以上。

(三)起苗出圃:起苗前,先灌水浸透苗床。多帶土,匆傷根系,苗木太高可適當定剪,並挑除異種雜株、病蟲株。

(四)種植時期:一般以幼苗休萌期為宜。春栽以立春至驚蟄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後的小陽春氣候為好。盡可能選擇陰天或雨後進行種植,以利成活。

(五)種植規格(方式):主要有兩種。①單行雙株:一個種植行(畦)種一行,株(叢)距25-30cm,每叢植2株,兩株之間留間隙3-5cm,以免日後兩株主幹相貼影響生長。②雙行單株:一個種植行(畦)種植兩行,小行距20-30cm,兩行植株位置要錯開種植(三角形種植),同行株距25-30cm,每畝用苗量2500-3000株。③計劃密植,種植畦寬1.3-1.5m,溝寬0.3m。每畦植四行,株行距25-30cm,叢植一株,畝植4000-5000株。

(六)種植方法:①大小苗分開種植,大苗植於生長環境較差處,小苗植於土質較肥沃、生長環境較好的地塊。②種植前需粘黃泥漿。③定植時,在種植溝內挖稍大於根系的穴,填上土壓緊壓實,注意不要損傷根系和根莖,要澆透水。④定植後宜鋪放稻草(厚約10cm)及其它植物稿稈或地膜,以利保濕保溫,抑制雜草生長。

茶樹養殖的注意事項

【土壤】:一般是土層厚達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有機質含量1%-2%以上,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鹼度PH值4.5~6.5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不足和過多都有影響。

【陽光】:光照是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溫度】:一是氣溫,二是地溫,氣溫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於-10度。年平均溫度在攝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地形】:地形條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和濕度都有明顯的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雨量充沛,雲霧多,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這對茶樹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會有凍害。一般選擇偏南坡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茶樹的作用

空氣:用於空氣清凈,異味消除,除臭,防蟲防塵瞞,可以:負離子擴香器:使用闊香器是最有效而直接的方式,藉由闊香器將茶樹精油打成極細微的小分子,自由擴散至空氣中,算是最無負擔,吸收容易,均勻分布的精油用法。您可以藉由呼吸、體表接觸,實際感受到茶樹精油的威力,並發生實際的效應。使用時,除了可以單純的茶樹精油加入外,也可以配入如熏衣草、葡萄柚、絲柏、薄荷等精油,強化抗菌效果並提振心靈感受。

香芬袋:使用木屑的香芬袋,是一種相當簡便而多用途的方法。滴入茶樹精油的香芬袋,可以放在衣物櫃、枕邊,甚至吊在出風口或通風處,讓它自然凈化空氣品質。

中溫熏香:熏香是大眾常用的精油應用法之一,但請注意安全,以及控制溫度在攝氏八十度以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中溫的熏香器或是直接用一盆溫熱水中滴入精油。如果您感到呼吸道不適,可以直接近距離在溫水上方深呼吸。

人體:讓皮膚與呼吸道,打造出一道由茶樹建構的天然保護膜,可以建議以茶樹晶露每10cc加入10滴茶樹精油。作為噴霧瓶使用。這種稀釋過的茶樹,可以噴灑在體表,例如常起紅疹或濕疹的部位,讓茶樹天然的消毒抗菌作用,做好個人清潔。


8. 茶具上水安裝步驟圖

(1)先去一段膠管,從中間剪成兩段。

(8)茶葉地膜的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茶具配件使用方法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茶匙(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的茶葉,茶葉沖泡過後,會塞滿茶壺,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5)茶夾:茶夾(茶筷),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6)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9. 冬天蓋茶苗用地模蓋可以嗎

栽茶苗蓋地膜主要有三大好處介紹如下:
一是抑制冬季地溫下降,促進早春地溫上升,保持茶苗根系生長所需的溫度,促進傷口癒合、新根萌發和生長。
二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持一定的土壤含水量,促進茶苗生長。
三是抑制雜草生長,避免雜草與茶苗爭光、水、肥,同時也避免除草損傷茶苗。
蓋地膜的方法:先按技術要求栽好茶苗,除澆定根水外,蓋膜前未下足雨還需澆足水,並將茶苗間和窄行間的土整細、整平。一種蓋膜法是用70厘米寬的地膜將茶行蓋住,把茶苗頂部膜劃開露出茶苗,最後將茶苗根部膜和膜四周用土壓實。這種方法效果最好,但管理稍難一些,下雨時需要在窄行中間聚水低處打一小孔,讓水滲透下去。次年追肥要穴施,施後傷膜處要用土壓實。
另一種蓋膜方法是用35厘米寬的地膜緊靠茶苗根部一邊覆蓋,膜四周壓實,留窄行中間不蓋,以便雨水下滲和次年上肥管理。

10. 利用黑色地膜和遮陽網的茶樹短穗扦插繁育技術具體操作方法

(1)施肥整地做畦。選擇育苗土壤為pH4.5~5.5,腐殖質含量少,不黏的生荒地或耕地。鏟除地表雜草,在畦面每畝撒施發酵餅肥200千克和過磷酸鈣25千克,再翻土覆蓋肥料,翻土深度為8~10厘米,要求將表土翻到下面,底土翻到上面,然後碎土、平整畦面稍成弧形,將畦面用木滾或木板稍壓實,要求畦面土平整而細碎。
(2)覆膜扦插。在已平整好的畦面上充分灑水,待水下滲後,立即覆蓋黑色地膜,膜面緊貼畦面土,四周用土壓實。然後在膜面上按扦插行距拉直白線,用一直徑稍小於插穗直徑的木棍,順著白線按一定株距鑿破黑地膜做扦插孔,目的是避免插穗直接鑿破黑地膜時,黑地膜碎片會貼在插穗切口上,影響插穗水分吸收。每扦插一行,要把插穗兩旁的泥土適當壓實。
(3)覆蓋黑色遮陽網。覆蓋黑色地膜後,在扦插前將遮陽網架搭好,架高30厘米,中間稍高,由於遮陽網較輕,搭架木樁可以較短而細,距離不需很密,搭架的竹竿可用細鐵絲代替。邊扦插邊覆蓋遮陽網,遮陽網四邊垂掛到地,用土塊壓實。
(4)苗期管理。扦插後每天不用揭網,也不必每天澆水,如氣溫太高,連續幾天烈日,空氣相對濕度較低時,可灑水1次。灑水時不用揭網,可直接從網上淋下,等茶苗全部發根後的次年3月,選一陰雨天揭除遮陽網,遮陽網收起後可再用數年。於次年3月底、4月中旬、5月上旬用0.3%尿素加0.5%磷酸二氫鉀各施一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可結合防治病蟲進行。在5月底茶苗生長旺盛,已形成群體優勢能有效地抑制雜草生長,這時可劃破覆蓋的黑地膜或去掉黑地膜,再施一次清糞水加尿素肥料。夏季不必追肥,於立秋前後,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此方法育苗最適宜於秋插育苗,春插和夏插也可進行,但效果不如秋插好。扦插時,如能用ABT生根粉(50~100毫克/千克)處理扦插穗條切口,效果更好。此種方法育苗,次年秋季即可出圃合格茶苗。

閱讀全文

與茶葉地膜的安裝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cl55f6支架安裝方法 瀏覽:268
常規鋁拉伸網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192
藤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 瀏覽:573
抹灰餅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327
洗衣機不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266
消防應急筒燈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60
中職學情分析方法 瀏覽:14
老式空調使用方法 瀏覽:738
一目十行的鍛煉方法 瀏覽:123
朝陽貨車輪胎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45
如何控制倒流香的方法 瀏覽:729
如何對付拖延自己的方法 瀏覽:389
白細胞免疫標記常用方法 瀏覽:875
枸杞根快速入盆方法 瀏覽:690
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怎麼辦四種方法 瀏覽:637
正確連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122
預約方法如何寫 瀏覽:603
女明星快速長頭發的方法 瀏覽:195
化學研究四種方法 瀏覽:24
手機常用字幕方法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