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前教育學的研究內容有哪些
學前教育學的研究內容有學前教育的本質、教育目的和學前教育任務。
1、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學前公共教育和學前教育學的沿革。
2、學前教育的本質。從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學前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等方面探討和論述學前教育的基本規律。
3、教育目的和學前教育任務。學前教育是學制的第一個環節,學前教育的具體任務是根據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向他們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地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共產主義新人奠定基礎。
培養目標及主幹課程介紹
培養目標: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主幹課程:教育學、教育史、教育學概論、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學前衛生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游戲學原理、教師口語等。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學前教育學
B.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簡答題 內審的主要方法
內審的主要方法;對比/計量/採集數據/時效處理/收集樣本.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應遵循客觀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教育性原則、系統性原則。
學習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好處:
第一,能了解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理,如研究的一般步驟、研究的類別、研究的基本原則等。
第二,能掌握學前教育科學研究常用方法的使用過程,如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作品分析法等;
第三,能學會科學地提出問題、閱讀研究文獻、形成假設、設計研究方案、編制和使用收集資料的工具與方法、使用統計工具和程序分析資料、撰寫規范的科研論文。
第四,能形成科研興教的意識和能力,為從事教育科研奠定理論和能力的基礎。
C. 怎麼學習一篇學前教育碩士論文的研究方法怎麼用
從四個方面學習。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D. 學前教育學:簡述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
學前教育研究的特徵
1、研究對象的主體性 2、研究內容的廣泛性 3、研究背景的開放性
一。學前教育研究價值;
1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孩子 2可以幫助我們探詢科學的教育理論於方法 3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糾正教育實踐中的偏差
二。學前教育研究的目的;
1描述 2解釋。 3解決問題
三、學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則:
教育性、倫理性、實用性、可行性、適宜性
四、學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驟:
1、確定研究問題 2、制定研究計劃和工作計劃 3、收集研究資料 4、整理和分析資料 5、形成研究結論 6、撰寫研究報告
五、學前教育研究的的類別:
1、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2、橫向研究和縱向研究 3、個案研究和成組研究 4、質的研究、定性研究、量的研究
第二章
六教育研究問題:
1專業的問題 2教育領域的問題 3是具體的問題 4答案必須存在
七,確立研究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八教育研究的選擇范圍 1教育本質 2教育功能 3教育組織 4教育政策 5教育內容 6教育方法與教育技術 7教育者 8受教育者
九 教育研究問題的來源:1教育實踐 2教育理論 3科研規劃
十、樹立研究問題的基本原則:1意義性原則 理論和實踐意義 2可行性原則 主管和客觀 3創造性原則 內容、方法或研究角度的創新、問題具有生長點
十一研究問題確立的步驟
1界定研究現象 2初選研究問題 3初探研究問題 4界定研究問題 5陳述研究問題 6論證研究問題 7修改研究問題
十二。查閱文獻的主要步驟1確定於研究問題有關的關鍵內容 2
十三、查閱文獻的基本原則:1查閱文獻要全、准、真、勤、思 12、查文獻綜述的方法:1順序查找法 2倒查法 3回溯查找法 4循環查找法 5即期積累法
十四。文獻綜述;就是在廣泛調查研究有關文獻的基礎上,將有關的信息綜合起來,並在研究報告中對選題范圍內已有文獻寫出評述
十五。量的研究;是一種對事物可以量化的步伐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檢驗研究者直接關於該事物的某些理論假設的研究方法
十六。量的研究的優點
1標准化,精確化。 2結論具有推廣性 3適合大規模的調查 4排除研究者對研究的影響
十七、抽樣的含義:是從一個指定的群體中選擇樣本的過程。
目的是使該樣本准確的代表總體。
十八、抽樣的要求; 1界定總體界限 2樣本具有代表性 3合理的樣本容量 4事宜的抽樣方法
十九。抽樣方法 1簡單隨機抽樣 2系統抽樣 3分層抽樣 4多級抽樣 5整體抽樣
E.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提到學前,總是和幼兒園分不開的,所以總有很多人將學前教育與「去幼兒園帶孩子」畫上等號。其實,作為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前教育的研究內容是十分廣袤的。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學前年齡階段兒童教育規律的科學。通俗地講,學前教育學不僅要學怎麼教孩子,更要去深究為什麼要這樣教,如何教更好。學前教育學培養的,不僅僅是幼兒的教育者,更是學前教育的研究者、開拓者。一方面,為了完成幼兒園的教學工作,我們有很多技能課程需要學習,例如鋼琴、舞蹈、聲樂、美術等。稍稍有些誇張,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說的可能就是我們專業啦!其中,一類是作為未來教師所要學習的理論課程,如教師口語、中外教育史、哲學等。這些課是所有教育專業都要學習的,學前教育專業也不例外。一類是為了了解幼兒而學習的理論基礎,如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兒童行為觀察與分析等。只有深入鑽研這些理論,才能對幼兒有初步的了解。一類是關於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方法的課程,如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健康教育、語言教育、社會教育、數學教育等,我們從中學習如何設計、實施、總結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一類是從事幼兒園工作的必要理論基礎,如幼兒園班級管理、兒童舞蹈創編、兒童劇創編等。經歷了教育技能、教師理論、兒童理論、教育理論、工作理論、實踐之後,才能打造出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
F. 學前教育學的方法和要求
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學前年齡階段兒童教育規律的科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中國的學前教育學研究在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3~6歲幼兒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兒園教育的任務、原則、學前教育學內容和方法,也包括學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內容。
學前年齡階段的劃分在各國是不同的,有的國家為 2~5、6歲,也有的國家為初生到5、6歲或7歲。3歲前是兒童身心發展比較重要的階段,與3~6歲兒童教育有密切聯系,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把兩者統稱為學前教育較為恰當。學前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對3~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
學前教育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近30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上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學前教育理論的研究有很大進展。國外科研成果在下列方面有進一步發展:如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家長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兒童語言和認知的發展,瑞士心理學家J.皮亞傑認知理論在學前教育領域的運用,兒童情感的發展和兒童行為的研究,幼兒園和小學銜接的實驗研究,特殊兒童的教育等。中國學前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日益開展,如:①擴大了研究對象,兒童的年齡延伸到 3歲前。②重視進一步運用兒童發展的理論和進行實驗研究,探討學前兒童學習的過程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③從學前兒童是教育的主體的觀點出發,改革教育內容和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④重視研究學前兒童智力的早期發展、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等等。⑤重視研究農村學前教育的特點等等。
G.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包括基於案例的分析 ,實際調查分析,問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