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樑柱截面尺寸估算方法
梁的截面尺寸是和梁的跨度有關的,一般取為跨度的次梁(1/15-1/18),主梁(1/10-1/12),然後梁的截面高寬比為2-3倍即可,柱的截面尺寸是根據荷載來取的,總的豎向荷載除以柱的根數,算出柱的截面積即可。希望能幫到你。
Ⅱ 框架結構設計的主梁的截面怎麼確定
1、梁的截面尺寸
(1) 梁的一般要求
在設計鋼筋混凝土梁時,首先要確定梁的截面尺寸。其一般步驟是:先由梁的高跨比h/l0確定梁的高度h,再由梁的高寬比h/b確定梁的寬度b(b為矩形截面梁的寬度或T形、I形截面梁的腹板寬度),並將其模數化。對變形和裂縫寬度要求嚴格的梁,尚應按規定進行擾度驗算及裂縫寬度驗算。
① 梁的高跨比
下表列出了梁的高跨比下限值,該值可以滿足一般正常使用下的變形要求。但對變形要求高的梁,尚應進行擾度驗算。
梁的高跨比下限值
構件類型/支承情形 簡支 一端連續 兩端連續 懸臂
獨立梁及整體肋形梁的主梁 1/12 1/3.5 1/15 1/6
整體肋形梁的次梁 1/16 1/8.5 1/20 1/8
註:1. 表中數值適用於普通混凝土和fy<=400N/mm2的普通鋼筋;
2. 當梁的跨度超過9m時,表中系數宜乘1.2;
3. 對比重γ為15~20kN/m3的輕質混凝土結構,表中系數宜乘以(1.65-0.03γ)且不小於1的系數。
② 梁截面的高寬比
梁截面的高寬比h/b對矩形截面,可選2.0~3.5;對T形截面,可選2.5~4.0。
③ 模數要求
當梁高h<=800mm時,h為50mm的倍數;當h>800mm時,h為100mm的倍數。當梁寬b>=200mm時,梁的寬度為50mm的倍數;200mm以下寬度的梁,有b=100mm、150mm、180mm三種。
④主、次梁的截面尺寸關系
在現澆混凝土結構中,主梁的寬度不應小於200mm,通常為250mm及以上;次梁寬度不應小於150mm。主梁的高度應至少比次梁高50mm或100mm(當主梁下部可能為雙排鋼筋時)。
(2)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除滿足梁的一般要求外,框架梁的截面高度h一般在(1/12~1/8)l0間,截面寬度b可取(1/2~1/4)h;截面寬度b不宜小於200mm;截面高度和截面寬度之比不宜大於4,梁凈跨度ln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於4。
為了確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是否選擇合適,可在截面尺寸選擇後作簡單驗算:將初步估算的豎向荷載設計值的0.8倍,作用於相應簡支梁,進行受彎受剪計算,若其配筋適中,則截面選擇合理;配筋過大或過小時,均宜調整截面尺寸。
2、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1) 截面尺寸的一般規定
在抗震設計中,框架柱的截面寬度和高度均不宜小於300mm,圓柱的截面直徑不宜小於350mm;柱的截面高度與寬度的比值不宜大於3;柱的剪跨比宜大於2。
柱截面寬度一般不小於框架主梁截面寬度+100mm,通常在(1/15~1/20)H之間,其中H為底層柱柱高,可取基礎頂面至一層樓板面間距離。
(2) 截面尺寸驗算
按一般規定初步確定柱截面尺寸之後,尚可按下述方法進行底柱的驗算。
框架內柱可選為方形截面柱,近似按軸心受壓柱計算:其軸壓力設計值可取柱受力的幾何面積乘以單位面積的豎向荷載設計值(該值可假定為樓面活荷載設計值+11kN/m2,此值含各構件自重),再乘以框架層數和擴展系數1.1,算出的縱向受壓鋼筋配筋率不宜超過3%,也不宜小於1%,否則宜調整截面尺寸。
框架外柱可選為矩形截面柱,其寬度與內柱截面相同,其高度可選寬度的1.2~1.5倍,按偏心受壓柱驗算。軸壓力取值方法同內柱,但不乘系數1.1,彎矩值可按反彎點法的概念直接求出,並假定各柱承受相同彎矩。
Ⅲ 梁截面尺寸如何估算
規范是"框架結構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2)Lb確定;Lb為主梁計算跨度;"當然我指的是最普通的情況,你別跟我說是什麼預應力梁、扁平梁之類的。
順便說一下,主梁一般取為跨度的1/8~1/12,次梁一般取為跨度的1/12~1/15,懸挑梁一般取為懸臂長的1/6。
還有,其實在實際設計中,也有取1/14的,但必須得看荷載的情況決定。
Ⅳ 建築結構中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確定
建築結構中梁的截面尺寸沒有公式,不過有經驗公式估算而已,不過僅適用於設計前期建模截面估算,具體的尺寸需要在確定荷載條件後經過計算確定。
1、框架粱
(1)、粱寬一般取250mm、300mm、350mm
(2)、粱高取跨度的1/10-1/13
2、次粱
(1)、寬度為200mm、250mm
(2)、 粱高為1/10-1/14
3、懸挑梁
一般取為懸臂長的1/4~1/6 ,
常用的梁高有:250、300、…、750、800、900、1000。
常用的梁寬有:120、150、180、200、220、250、300、以50的模數遞增。
現澆結構中,一般主梁至少應比次梁高出50mm,如主梁下部鋼筋為雙層配置,或附加橫向鋼筋採用吊筋時,應高出100mm 。
(4)測量大梁截面方法擴展閱讀
梁分類
1、 從功能上分,有結構梁,如基礎地梁、框架梁等;與柱、承重牆等豎向構件共同構成空間結構體系,有構造梁,如圈樑、過梁、連系梁等,起到抗裂、抗震、穩定等構造性作用。
2、 梁按照結構工程屬性可分為:框架梁、剪力牆支承的框架梁、內框架梁、梁、砌體牆梁、砌體過梁、剪力牆連梁、剪力牆暗梁、剪力牆邊框梁。
3、 從施工工藝分,有現澆梁、預制梁等。
4、 從材料上分,工程中常用的有型鋼梁、鋼筋混凝土梁、木樑、鋼包砼梁等。
5、 梁依據截面形式,可分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規則截面梁。
6、 從受力狀態分,可分為靜定梁和超靜定梁。靜定梁是指幾何不變,且無多餘約束的梁。超靜定梁是指幾何不變,且有多餘約束的梁。
7、 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可分為:屋面梁、樓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礎梁。
Ⅳ 怎樣確定樑柱截面尺寸
1、梁寬250,其他次梁可小於250,跨度大於8m可用300;梁高(1/8-1/12)L。
2、梁寬還與抗震等級有關,7度區,採用300梁寬,3級框架梁,箍筋肢距限制,所以肢數增多不經濟,最好用250梁寬,6度區就可常用300寬。
3、梁截面可以做成其他截面形式,不要只是矩形截面的,T形,梯形(俗稱花籃)可以節約大概100-180的高度.這樣房間的凈空也增加了。
在滿足計算及構造要求的前提下盡量較小梁頂通長筋的直徑,比如支座計算配筋15,採用如下方案:
方案一:梁頂通長筋2Φ20,支座配5Φ20。
方案二:梁頂通長筋2Φ18,支座配6Φ18。
Ⅵ 梁截面大小及配筋大小計算方法
梁的寬度取1/2~1/3梁高,寬度不大於支撐柱在該方向的寬度。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確,還得後期仔細驗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時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層的牆和板或板荷載比較大(底框比較典型),這時候單靠跨度來算很難接近正確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層的牆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卻要托五層牆板,那麼梁高就要達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該梁承重上面多少牆板重,然後求出彎矩,翻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圖表,通過彎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寬的梁,這樣得出的數據接近正確值。
很多有經驗的老工程師,憑經驗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確,和正確值幾乎差不離了。
2.
經驗公式,在採用二級剛作為梁縱向鋼筋時,梁高/彎矩=4.2~4.6是最經濟的,如:梁彎矩為120KN/m則梁高=502~552是最省錢的,混凝土與鋼筋最省。本經驗公式是在C25造價為216元/方,二級鋼3200元/t下統計的,如混凝土標號高於C25則可以取靠近4.2的經驗值,如低於C25
可取靠近4.6的經驗值。
在設計中,可以照平時建模方法先建模計算一遍,再把彎矩圖提出來看看,以一個跨度內的最大彎矩為控制,參照上面的經驗公式進行一遍調整,這樣設計出來的梁會是最省的。注意不要發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況。
梁高的小幅度改變對梁線剛度改變很小,梁高調整後再計算的彎矩與第一次的彎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後,上述經驗公式不適用與一級或三級鋼作為梁縱筋的情況。
最後還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還受限於建築凈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靈活處理。
計算配筋步驟大體有三步:
1、確定理想的受壓區相對高度.
2、確定混凝土截面尺寸.
3、確定鋼筋的截面積.
計算過程中要進行試算,直到選出合適的配筋.
Ⅶ 平台梁截面尺寸怎麼確定
梁的截面尺寸的確定 :
1、 梁的寬度取1/2~1/3梁高,寬度不大於支撐柱在該方向的 寬度。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
1/14。
2. 經驗公式,在採用二級鋼作為梁縱向鋼筋時,梁高/彎矩=4.2~4.6是最經濟的,如:梁彎矩為120KN/m則梁高=502~552是最省錢的,混凝土與鋼筋最省。本經驗公式是在C25造價為216元/方,二級鋼3200元/t下統計的,如混凝土標號高於C25則可以取靠近4.2的經驗值,如低於C25 可取靠近4.6的經驗值。
在設計中,可以照平時建模方法先建模計算一遍,再把彎矩圖提出來看看,以一個跨度內的最大彎矩為控制,參照上面的經驗公式進行一遍調整,這樣設計出來的梁會是最省的。注意不要發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況。
梁高的小幅度改變對梁線剛度改變很小,梁高調整後再計算的彎矩與第一次的彎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後,上述經驗公式不適用與一級或三級鋼作為梁縱筋的情況。 最後還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還受限於建築凈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靈活處理。
Ⅷ 梁的高度是怎麼測量的
梁高含樓板厚,保護層是梁主鋼筋外面的混凝土厚度,就是保護層,在梁高裡面的。裝修時的粉刷層是不算在梁高范圍內,包括梁底粉刷和樓面裝飾層。
梁承托著建築物上部構架中的構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築上部構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依據梁的具體位置、詳細形狀、具體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大多數梁的方向,都與建築物的橫斷面一致。
(8)測量大梁截面方法擴展閱讀:
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變形的特點,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產生彎曲變形,一側受拉,而另一側受壓。同時通過截面之間的相互錯動傳遞剪力,最終將作用在其上的豎向荷載傳遞至兩邊支座。梁的內力包括了剪力和彎矩。
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 ,連接牆肢與牆肢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且跨高比小於5的梁。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與連梁相連的牆體剛度又很大等特點。一般在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作用下,連梁的內力往往很大。
Ⅸ 梁的截面尺寸如何估算,最好准確一點的
那具體要看你是什麼截面形狀的梁了。如果僅僅是估算,可以通過測繪測量出大概的外形尺寸,比如工字鋼、角鋼等。當然,如果是標準的型材,可以量出基本尺寸後查閱機械手冊就能查出截面尺寸。
如果是不規則的截面形狀,比如一些截面異常復雜的鋁型材,估算就比較困難。如果可以單獨取下就容易計算:先稱出重量,除以密度,得出體積,再除以長度,就是大概的截面積。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Ⅹ 計算梁指定截面內力的基本方法是什麼,簡述步驟
如果是鋼筋混凝土梁,第一步:找出最不利荷載以及荷載組合;
第二步:初擬梁截面尺寸;第三步:將最不利荷載與梁自重組合(最不利活載+恆載+溫度,最不利活載+恆載+支點沉降,活載+恆載+震動......)
第三步:確定受力最大的梁截面(一般跨中最大正彎矩,跨端最大剪力,跨端附近最大主拉力);
第四步:根據梁截面尺寸,選擇適當的受力鋼筋直徑以及箍筋;
第五步:配筋計算(手工計算一般要反復多次才能很恰當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