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雞蛋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根據國外資料介紹, 當雞蛋均勻受力時, 可以承受34.1千克的力呢! 鳥類的蛋具有如此大的承受力, 是與它特有的蛋形曲線和科學的結構分不開的.蛋的結構有三層,
外層為表皮層, 又稱閃光層, 中層為海綿層, 內層為乳頭層, 不同的鳥類具有不同的三層顯微結構.
蛋殼中, 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約佔89%~97%, 另有少量的鹽類和有機物.
應該說, 真正的蛋殼成分仍然是一個謎, 還需人們進一步探索.在蛋殼的成分中, 只要加入或減少某一成分都會影響蛋殼的強度,
而且各種成分的比例更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國外資料, 在美國已經發現有20 多種鳥類的蛋由於受農葯的影響, 而變薄變脆、降低了強度.
㈡ 雞蛋承重的比賽,規定了三個,承受至少1.5公斤,有什麼好辦法
1、在下面均勻墊上如棉花之類的軟物。
2、三個雞蛋成三角形放置。
3、再在上面加一個平板,與雞蛋用軟物相隔。
我沒嘗試過,但一般受力均勻就可以盡量的重力。
不知道你滿意嗎?
只能與桌面接觸啊,那就把桌面挖個洞。呵呵,盡量往受力均勻方面想!!
㈢ 如何讓雞蛋堅不可摧
要想立起來,首先要保證雞蛋所立的平面是水平的,其次保持自己的動作緩慢,以防雞蛋內部物資產生晃動,第三要經過大量的平衡練習,這樣才能不靠碰巧立起雞蛋。 在春分立蛋的說法中,認為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地球的引力會發生變化,雞蛋所受到的重力會隨著引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雞蛋會更容易站立起來。 原來要立起雞蛋,和是不是春分並沒有關系,而是純粹的力學問題,這裡面可是大有竅門。 絕招一 挑雞蛋 首先要挑選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立蛋時將大頭朝下,這樣重心會比較低,就像不倒翁一樣,容易保持平衡。 絕招二 尋找支持面 我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桌面上塗上印泥,再把雞蛋立在塗有印泥的桌面,您可以發現,能立住的雞蛋,底部會有一個肉眼很難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線能經過這個平面,雞蛋就能站立起來. 絕招三 手要穩 生雞蛋里的蛋黃位置也會影響雞蛋的站立情況.所以立雞蛋的手要盡量保持不動,讓蛋黃可以慢慢沉澱到雞蛋下部,這樣重心就能足夠低,使雞蛋保持平衡。
㈣ 雞蛋的承受力
最佳答案:根據國外資料介紹,當雞蛋均勻受力時,可以承受34.1kgf的力呢!
㈤ 雞蛋承重的比賽,規定了三個,兩個雞蛋間不少於5毫米,雞蛋必須與桌面接觸,有什麼好方法
1. 找厚外殼的
2. 放入冰箱, 每10分鍾上下倒轉, 令雞蛋黃在中心, 而雞蛋白結成硬冰
3. 橫放
3點做全, 50公斤都受得了.
其他就是固定位置和防滾動的設計, 自己想想吧.
㈥ 怎麼才能讓雞蛋立起來
一、准備工具
生雞蛋,鹽,白紙,勺子。
二、具體步驟
1、首先做個一個對比實驗,先嘗試一下不藉助任何工具把雞蛋立起來,但是發現雞蛋並不是那麼容易立起來,很容易倒。
㈦ 雞蛋承重怎麼做(詳細方案)
拿4個雞蛋,每個上下各放2個塑料瓶的蓋子讓雞蛋能豎立,然後以4個蛋為腳慢慢把東西壓上去,我放過30斤+才壓壞呢
㈧ 雞蛋近似與共行因為這可以讓它更堅固這句話對嗎
每天一個科學小實驗,陪孩子一起玩科學。、
6個關於雞蛋的科學小實驗
這是10個關於雞蛋的故事
宅在家裡
廚房裡的雞蛋
也能玩出「花」來
*注意:點擊下列圖片即可查看相關實驗的詳細教程
1.雞蛋立正
實驗原理:由於雞蛋和桌面都比較光滑,徒手立雞蛋就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果在桌面撒一把鹽(糖,沙等細小的顆粒都可以),再把雞蛋立在鹽上就輕松多了。仔細觀察會發現,即使把鹽都吹走,雞蛋下方還是會有幾顆鹽粒,雞蛋不倒就是靠了這幾顆鹽粒。這相當於增加了雞蛋和桌面之間的摩擦力,摩擦力大了自然就不會倒了。
2.瓶吞雞蛋
點燃的棉花棒放入空瓶中,消耗裡面的氧氣並產生二氧化碳,由於消耗的氧氣體積大於產生的二氧化碳體積,導致瓶內氣體總體積減小。還有雞蛋塞住瓶口,裡面的氣體得不到補充,造成瓶內氣體壓強小於外界。雞蛋就被外界的大氣壓推入瓶內。(雞蛋受力發生彈性形變。)
雞蛋進去了,大潘又捨不得了,想把它拿出來,怎麼辦?試試第三個實驗哦!
3.瓶吐雞蛋
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當瓶子倒過來後,雞蛋堵住瓶口,由於瓶內空間有限,氣體卻大量增加,導致瓶內大氣壓大於外界,就會把雞蛋往外推出來。
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蘇打是碳酸氫鈉。
CH3COOH+NaHCO3==H2O+CO2↑+CH3COONa
4.銀蛋
熏黑後的雞蛋在水裡看上去便面鍍了一層銀色,這是錯覺嗎?明顯不是。
反射定律:光從高折射率介質(水)射向低折射率介質(空氣)時,入射角達到臨界值,就會產生全反射現象。
雞蛋殼被熏黑,表面是一層碳,粗糙鬆散,會包裹大量空氣。將雞蛋扔到水裡,包裹的空氣就在雞蛋表面形成一層空氣膜。光從水進入雞蛋表面的空氣膜,入射角足夠大,光線發生了全反射。所以雞蛋邊緣看上去比較亮,好似鍍了一層銀色,而雞蛋中間部位,光線沒有發生全反射,被雞蛋吸收,那看到的就是黑色了。
5.水晶雞蛋
實驗現象:被醋浸泡7天後的雞蛋,蛋殼消失,彈性十足,明顯變大,且在燈光的照射下晶瑩透亮。
雞蛋殼消失原理: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白醋含有醋(CH3COOH),兩者發生化學變化,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
公式: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雞蛋變大原理:主要由滲透壓造成。當薄膜兩邊物質的濃度不相等時,就會產生滲透壓,濃度較低那邊物質里的水就會透過薄膜,滲入另一邊,使薄膜兩邊物質的濃度相等。雞蛋內部黏稠狀的蛋白質濃度較高。蛋殼變薄之後,在滲透壓的影響之下,醋中的水分就透過蛋殼溶解後形成的半透明薄膜,進入雞蛋把它撐大了。
6.蛋殼承重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小而薄的雞蛋殼蘊含著巨大的力量,舉起15本書毫不費勁。它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先來學習兩個名詞。
拱形:拱形受壓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圓頂形:它具有拱形承載壓力大的特點, 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
雞蛋殼就是一種圓頂形結構,由很多的拱形「手拉手」組成,受到豎直向下的壓力時,壓力就如圖所示在蛋殼上被傳遞和分散,使其可以承受較大的壓力。
大潘只放了15本書,三個「小力士」的極限可還沒有測出來哦。
7.蛋殼蠟燭
8.雞蛋承重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雞蛋的承重能力真的很強,至少能承受7.38千克,也就是約15斤重物的重量,相當於一個一歲孩童的體重,你們還會覺得雞蛋脆弱嗎?
雞蛋近似於球形,這是一種很堅固的形狀,各個方向上看去都是拱形,具有很強的承重能力。
9.辨別生熟雞蛋
方法一:用同樣的力,使兩種雞蛋在桌子上轉動
實驗現象:熟雞蛋比生雞蛋轉得快
實驗原理:生雞蛋裡面的蛋黃和蛋白都是液體,轉動生雞蛋後,由於慣性作用,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而熟雞蛋裡面的蛋黃和蛋白都是固體,是一個整體,轉動熟雞蛋後,各部分一起轉動。所以熟雞蛋旋轉速度比生雞蛋快。
方法二:在旋轉的雞蛋上用手按一下,觀察兩種雞蛋情況
實驗現象:熟雞蛋被手按後,立刻就停下來了,而生雞蛋還要繼續轉上幾圈再停下來。
實驗原理:與方法一的原理基本相同。旋轉的兩種雞蛋被手按一下後,生雞蛋由於慣性作用要保持原先旋轉狀態,所以還要轉幾圈再停下來。
10.懸浮的雞蛋
浮力原理:密度小的浮在密度大的上面
水的密度<雞蛋的密度<鹽水的密度,所以雞蛋才會浮在水和鹽水之間,且水和鹽水沒有混在一起。
注意:沒有食用色素的,可以用墨水或顏料代替哦;食鹽多放點,實驗效果更明顯
----------------------------------
end
㈨ 雞蛋的沉浮實驗的步驟是什麼
方法1:將一個雞蛋放在杯里,慢慢加鹽,雞蛋會隨鹽增多上浮。原理:水的密度增大了,且比雞蛋密度大
方法2:將雞蛋放在鹽水裡,慢慢用清水稀釋,雞蛋會隨著鹽減少下沉。原理:水的密度減小了,且比雞蛋密度小
實驗,指的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根據科學研究的目的,盡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響,突出主要因素並利用一些專門的儀器設備,而人為地變革、控制或模擬研究對象,使某一些事物(或過程)發生或再現,從而去認識自然現象、自然性質、自然規律。
著名的實驗:
1.相傳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曾經做過比薩斜塔實驗,但後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凱斯·達維林指出這是一個誤傳,伽利略並沒有做過這項實驗。
2.伽利略的斜面滾球實驗。
3.拉瓦錫證明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實驗。
4.青蛙實驗,在緩慢升高溫度的水中的青蛙不會跳出水面而被燙死,這證明了心理學中人若對於環境的不適應程度不明顯,危機感將下降的說法。
5.密立根的油滴實驗。
6.牛頓的色散實驗。
7.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8.巴斯德細菌分類鑒定實驗
㈩ 雞蛋承重的比賽,3個生雞蛋,6個瓶蓋,2個木板,怎麼擺放能夠承受最大的重量
直接說好了,你會在網上問,對手也會的。不用那麼在意啦。
我比較喜歡物理,所以從物理角度分析。
1.將三個瓶蓋蓋口朝上放在一塊木板上(增大雞蛋與木板的接觸面積,相同的力,減少壓強)
2.將三個雞蛋放在瓶蓋上
3.將剩下的三個瓶蓋蓋在三個雞蛋上(增大雞蛋與木板的接觸面積,減小壓強,使雞蛋能夠承 受更大的力)
4.將剩下的一塊木板放在瓶蓋上
5.測試一下,調整雞蛋間的距離。
給分吧~試試~哈哈,應該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