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測量金屬耐腐蝕性能除了電化學測試還有其他什麼方法
電化學是腐蝕最快的
因此耐腐蝕性就是電化學測試最好的
⑵ 鹽霧腐蝕試驗箱測試方法,有什麼
鹽霧腐蝕試驗箱成果檢查辦法有四種類型:一、評級斷定法,二、稱重斷定法,三、腐蝕物呈現斷定法;四、腐蝕數據計算剖析法。評級斷定法把腐蝕面積與總面積百分比的百分數按特定的辦法劃分成相應的等級,以其間的一個等級作為斷定依據,它適合對平板樣品進行測量,而稱重斷定法是對商品通過腐蝕實驗的前後質量進行稱重的辦法,照著商品試驗前後的分量對耐腐蝕性進行檢定。
它對於金屬的耐腐蝕功能檢查十分適用,腐蝕物呈現斷定法是定性斷定法,在樣品進行完鹽霧腐蝕實驗後,查看商品有沒有腐蝕的狀況來對商品進行斷定,它首要應用於剖析和計算腐蝕狀況,而不是特定的用於某一具體商品的質量而斷定。
人工加快模仿鹽霧環境試驗的是使用具有必定的空間容積的設備就是鹽霧腐蝕試驗箱,人工製造出了鹽霧環境對於樣品的耐鹽霧腐蝕性的斷定。與天然環境進行對比,發現其氯化鈉的鹽濃度是通常天然環境鹽霧試驗的幾倍乃至幾十倍之後,加快了葯品腐蝕的速度,對樣品的耐鹽霧腐蝕度的成果檢查時刻也縮短了。在天然曝露環境下對樣品進行耐腐蝕實驗,等到其腐蝕或許要一年,但是人工模仿的話,一天之內就可得到相似的成果。
鹽霧腐蝕試驗箱性能指標:
1、鹽水噴霧試驗;NSS、ACSS。試驗室:35℃±1℃。壓力空氣桶:47℃±1℃。
2.溫度均勻度:≤±2℃
3.溫度波動度:≤±0.5℃
4.鹽霧的沉降量:1~2ml/80cm2.h
5.噴霧方式:氣流噴霧,連續噴霧或者間歇噴霧。
6.試驗定時:1~9999(S、M、H)可設可調。
7、耐腐蝕試驗:CASS。試驗室:50℃±1℃。壓力空氣桶:63℃±1℃。
我司專業從事環試設備生產和維修服務,我們真誠的希望廣大客戶可以信任我們!
⑶ 想用電化學方法測腐蝕速率,就是比較一下幾個樣的腐蝕速率
由於很多涉及到公式包括公式推導的內容無法在這里表達,電化學測試技術部分的內容給你做了掃描,供參考。要了解更詳細的內容,建議你看一下劉永輝的《電化學測試技術》或者曹楚楠老師的《腐蝕電化學》、宋詩哲老師的《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等。如果想簡單的知道測哪些數據可以求得腐蝕速率,掃描件中已用紅色標注,通過這些信息結合編寫的小程序可以得到腐蝕速率。詳細件圖片(網路太差勁了,無法上傳多張圖片,只能把幾張放在一個文件里,勉強看吧,如果看不清給我個郵箱,我給你發電子版)。
極化曲線測腐蝕速率,方法分為微極化、弱極化和強極化法;從計算方法上,包括Tafel直線外推法(強極化)、弱極化區三點法(很明顯,弱極化)、線性極化法(一般為微極化)、恆流暫態法(微極化居多)、恆庫倫法(多為微極化)、交流阻抗法和循環伏安法(強極化)。
Tafel直線外推法屬於強極化,可將過電位η對logi作圖測得金屬的E-logi極化曲線,由其直線段的斜率求得bc和ba,將極化曲線的直線段外推與η=0的水平線相交,交點所對應的電流密度極為腐蝕速度icorr。此方法簡單、明確,但由於強極化使自然腐蝕過程受到干擾,電極表面容易發生變性,同時造成IR降和濃差極化較大。此方法長用於測定酸性溶液中金屬腐蝕速度以及緩蝕劑的影響。
而對於微極化技術來說,方法簡便、快速,對被測體系影響較小,重現性較好,但此方法誤差較大。通常可根據公式icorr=B/Rp來求腐蝕速率。其中B=[ba*bc/2.303(ba+bc)];
而ba、bc的測定方法:1)通過Tafel直線段的斜率求得;
2)利用弱極化區的兩點法或三點法求得(詳細見圖片的掃描件,同樣可通過公式編寫小程序完成計算);
而Rp的測定方法:
1)恆流穩態法,也稱恆流充電法;
2)動電位掃描極化曲線法;
3)交流阻抗法、方波電位法和方波電壓法等(詳細可參考《電化學測試技術》等)。
對於交流阻抗來說,是研究快速電極過程、雙電層結構和吸附情況常用的方法,在腐蝕及電化學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在測試金屬腐蝕速率過程中需要對得到的結果進行重新處理,過程相對麻煩一些,應用也少一些。
⑷ 請問熔鹽對金屬的腐蝕,用什麼方法可以測量出來並確定腐蝕程度
將金屬徹底清洗干凈,稱重,用吹風機徹底乾燥後稱重,放入熔鹽中,達到你需要的時間後,取出,去除殘鹽,再將金屬徹底清洗干凈,稱重,用吹風機徹底乾燥後稱重,重量之差就是腐蝕速度,腐蝕程度就是目測,也可以參照鹽霧試驗的標准評級。
⑸ 哪位大俠能解釋一下腐蝕測量中的 恆電量法和交流阻抗法
測定塔菲爾極化曲線可以作圖求得腐蝕電流與腐蝕電位。
恆電位法是控制被測電極的電位,測定相應不同電位下的電流密度,把測得的一系列不同電位下的電流密度與電位值在平面坐標系中描點並連接成曲線,即得恆電位極化曲線。恆電位法的精確度比恆電流法差,但是測量起來比較簡便。
恆電位法測試極化曲線;與恆電流法相同的是在H形電解槽中裝入被測鍍液,被測電極1和輔助電極2分別安置在H形電解槽的兩端。通過鹽橋4和參比電極3與電源和測試儀器構成迴路。為了防止直流電源短路,在線路中增設了可變電阻5。鹽橋內採用的是KCl瓊脂。通過可調電阻R使伏特計V上的讀數固定在某一個數值,然後通過電流表A計量這個電位下電流值。這樣通過一組恆定的電位值可以在坐標上繪出各個電位下電流密度值的點連接成的曲線。
恆電位法-應用
測定陽極極化曲線一般要用恆電位法。因為在測陽極極化曲線的時候,有可能陽極會出現鈍化現象的,這樣的話就會有相同電流下不同的電位,即不是單值函數。改成恆電流就看不到這種鈍化現象的出現,表徵出來的曲線就不能反應真實的電極過程。因此在測可鈍化金屬的極化曲線時應採用恆電位法,不能用恆電流法。
交流阻抗法:一種利用小幅度交流電壓或電流對電極擾動,進行電化學測試的方法。從獲得的交流阻抗數據,可以根據電極的摸擬等效電路,計算相應的電極反應參數。若將不同頻率交流阻抗的虛數部分對其實數部分作圖,可得虛、實阻抗(分別對應於電極的電容和電阻)隨頻率變化的曲線,稱為電化學阻抗譜(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EIS)或交流阻抗復數平面圖。該法在電化學中的應用已較普遍
⑹ 熔鹽對金屬的腐蝕,用什麼方法可以測量出來
用來測量腐蝕速率的方法有如下幾種:重量法、容量法、極化曲線法。
重量法實驗原理:
重量法是一種最常見測試方法之一,適用於實驗室和現場掛片,可用於檢測材料的耐蝕性能、評選緩蝕劑,改變工藝條件時檢測防腐效果等。當金屬表面上的腐蝕產物容易除凈且不損壞金屬本體時,用失重法;而腐蝕產物牢固附著金屬本體時,採用增重法。金屬受到均勻腐蝕時的腐蝕速度表示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用在單位時間、單位面積金屬失重或增重的質量表示。
⑺ 混凝土鋼筋銹蝕檢測方法
1、 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根據鋼筋銹蝕的電化學特性,通過一定的檢測方法來測定電參數,總結不同銹蝕情況下相應的規律,從而確定鋼筋的銹蝕程度或速度。目前該類方法主要有自然電位法、交流阻抗法、線性極化法、混凝土表面電阻率法、恆電量法、電化學雜訊法等。
1.1 自然電位法
自然電位法是現在應用zui廣泛的鋼筋銹蝕檢測方法。把鋼筋混凝土作為電極,通過測量鋼筋電極和參考電極的相當電勢來判斷鋼筋的銹蝕情況。
自然電位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缺點是只能定性的判定鋼筋銹蝕的可能程度,不能定量測量鋼筋銹蝕比例;在混凝土表面有絕緣體覆蓋或不能用水浸潤的情況下不能使用該種方法進行測試。
1.2 交流阻抗法
交流阻抗法是對混凝土構件施加一個小的交流信號,通過測量和對比輸入與輸出信號振幅及相位之間的關系來判斷混凝土電極體系的性質。它不僅可以確定出電極的各種電化學參數,而且可以確定出電化學反映的控制步驟。通過交流阻抗譜隨時間的演變也可以研究電極過程的變化規律。該方法的缺點是,測量時間較長,儀器設備也比較昂貴,對低速率銹蝕體系需要低頻交流信號,測量也有一定的困難;分析方法復雜,測量的阻抗譜與構件的幾何尺寸有關,不適合現場測試。
1.3 線性極化法
線性極化法以過電位很小時(<10mV)過電位與極化電流呈線性關系作為理論依據。通過向測量區域施加一個小電流,測量該電流引起的電位變化,電位變化量與電流之比稱為極化電阻,極化電阻與銹蝕電流成反比。因此測定出極化電阻可以求得極化電流,根據法拉第定律可以將極化電流轉換為鋼筋的損失量。該方法測量方便快捷、測試精度較高。缺點是:現場構件的計算系數不容易准確測定;線性極化測量是建立在已知測量范圍的基礎上,由於測量時輸入信號會發生側向擴散,很難准確界定測量范圍的大小;儀器精度要求很高。
1.4 混凝土表面電阻率法
鋼筋銹蝕發生時,會產生電子的遷移,從而在混凝土表面發生電子分布差異,通過測量混凝土表面的電阻率分布情況判斷鋼筋的銹蝕可能性。該方法受混凝土表面水分含量和化學成分的影響。
2、 物理法
主要是通過測定與鋼筋銹蝕相關的電阻、電磁、熱傳導、聲波傳播等物理特性的變化來反映鋼筋的銹蝕狀況。常用方法有電阻棒法、渦流探測法、射線法、聲發射探測法等。該類方法的優點是操作方便,受環境的影響較小。缺點是容易受到混凝土中其它損傷因素的干擾;而且建立物理測定指標和鋼筋銹蝕量之間的對應關系比較困難。
⑻ 檢測鍍層的抗腐蝕性能常用哪些方法
為了盡快了解製件表面鍍層的防護性能,對於鍍層的抗腐蝕性能通常都採取了加速腐蝕的試驗方法,就是在一定的試驗環境或條件下對鍍層進行比平時自然腐蝕環境更為典型的增強性腐蝕試驗的方法,比如鹽水噴霧試驗,包括中性鹽霧試驗、醋酸鹽霧試驗和銅鹽加速鹽霧試驗等。除了鹽霧試驗,還有鹽水浸漬法、人工汗試驗法、氣體腐蝕法、腐蝕泥試驗法等。還有雙方約定的其他特殊條件下的抗腐蝕方法,比如高溫抗變色性能等。但是,在電鍍行業作為大家公認的常用評價鍍層抗腐蝕性能的方法是中性鹽霧試驗法。主要是這種方法是較早定為國際標準的方法,被很多行業所引用,從而成為比較和要求鍍層防護性能的常用方法。
查看原帖>>
⑼ 管道腐蝕檢測方法
目前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多頻電流測繪系統(PCM)、標准管地電位(P/S)測試、密間隔電位測試技術(CIS)、Pearson測試、陰極保護電流測試(CPS)、直流電位梯度測試(DCVG)。其中Pearson、PCM多頻電流測繪系統屬交流技術,密間隔電位測試技術、DCVG直流電位梯度測試屬直流技術。下面分別介紹幾種測繪系統。
圖9.1.4 直連法檢測示意圖
圖9.1.5 夾鉗耦合法檢測示意圖
9.1.2.1 多頻管中的電流法(PCM)
亦稱電磁電流衰減法,是用於檢測埋地管道防腐層的新方法。PCM系統由發射機和接收機兩部分組成,發射機可同時向管道施加幾個頻率的電信號,接收機則接收這些信號。如果施加一個頻率固定的信號電流,電流沿管道向遠處傳送,在管道周圍形成電磁場,磁場強度與管道中的電流正相關。如果整條管線處處都呈很高的管/地電阻,說明管道塗層絕緣性能良好;當防腐層有破損時,管道和土壤接觸,形成短路點,管地電阻在此處就會突然變小,電流衰減加劇。那麼塗層缺損上方的地面就有泄漏電流存在,若施加交變電流,管道磁場隨電流頻率改變時,管道上的電流位置很容易確定。PCM法的優點是能定性測定破損的位置,當沒破損時能評價防腐層老化的情況。
其基本原理是:當從管道某一點向管道施加一個頻率固定的信號電流時,電流沿管道流動並隨距離增加而有規律地衰減。電流強度I隨距離的衰減公式為
環境地球物理學概論
式中:I為管道上任意一點的電流;I0為初始電流,即發射機向管道供入的電流;α為衰減系數,與管道的防腐層絕緣電阻、管道直徑、管壁厚度、管道材質、管內輸送介質密切相關;χ是觀測點與供電點之間的距離。
判斷參數主要是基於管道的電流變化率,當防腐層有破損時,實測的電流變化率曲線有異常衰減或躍變,即電流反常流失(圖9.1.6,圖9.1.7,圖9.1.8)。但凡有這種異常特徵的地方還不能判定為一定存在破損,還要排除一些未加防腐保護的支管、彎頭、管閘、分水器以及陰極電保護作用的陽極等設施。
這個方法的優點是不受接地條件的限制,可與下述的皮爾遜(Pearson)法同時進行。當管道表面的防腐層質量很好時,施加的信號電流可沿管道傳播達30 km以上。只需一人就可操作,接收機不必與地接觸,電流衰減率(dB/m)與施加的電流信號大小無關,可迅速獲得初步勘查結果。缺點是對埋設在非均質土壤中的管道和劣質防腐層的管道以及存在有多種附屬部件如閥門、管套、三通等的管段有關,使該方法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易受外界電性的干擾。
9.1.2.2 標准管/地(P/S)電位測試
該方法採用萬用電表電壓檔測試接地硫酸銅電極與管道上的CP(陰極保護)電位,再進一步測試管道上的CP電流,了解塗層電阻和電流狀況。通常P/S法僅用於電位測試,用以比較當前電位與以往電位的差別,同時可用來參考檢查CP是否滿足要求。優點是不需開挖直接在檢查樁上即可取得數據;缺點是當塗層屏蔽了腐蝕或蝕坑時,P/S法檢查不出來。另外,檢查樁每隔一定距離一個,一般是1 km;計算的塗層電阻是平均電阻,容易漏判。
圖9.1.6 管道電流變化率-距離曲線圖
圖9.1.7 不同質量防腐層觀測結果對比
9.1.2.3 皮爾遜(Pearson)法
通過發射機向管道施加一個交變電流信號(1000 Hz),該電流信號沿管道傳播,當管道防腐層存在缺陷時,在缺陷附近形成一個交變電場,在缺陷點處電場梯度最大,找出中心位置即是缺陷的准確位置。測量時,需要信號接收器與管線探測儀配合使用,必須先准確檢測出管道的位置。該方法可確定外防腐層缺陷及靠近管道的能引起電位梯度的外部金屬物的位置,檢測速度快,可檢測沒有CP的管道。缺點是不能在道路、混凝土路面、河流等地段檢測。另外,不能指示保護層剝離、不能指示陰極保護的效率、易受地電場干擾,常給出不確定的信息。
圖9.1.8 防腐層破損修復前後觀測結果對比
9.1.2.4 直流電位梯度(DCVG)法
測定直流電流從管道防腐層缺陷處流入或流出在土壤表面形成的電位梯度,即土壤的IR降。依據IR降的百分比來計算塗層的缺陷位置與大小。它與P/S法不同的是不能檢測管地電位。它必須與管線探測儀、近間距極化電位檢測(CIPS)儀配合使用。當管線塗層缺陷部位有電流流過,管線周圍就形成一個CP泄漏電流場,它相對管道中心所形成的形狀和位置與缺陷的形狀和管道直徑有關。主要有橫向電位梯度和縱向電位梯度。該方法的優點是:可判斷缺陷的准確位置,確定電流流動方向和腐蝕缺陷。對大多數土質條件,不受離散電流的影響,適合於在電流相互影響和存在不穩定電位的區域工作。
DCVG的局限是對於沒有陰極保護(CP)的管道無法檢測;沒有斷電器的支持也無法使用。還需大量數據支持,否則,解釋困難。Cu/CuSO4溶液電極濃度不均勻也會影響測量效果。土壤較乾燥,測量的誤差就大。
9.1.2.5 密間隔管/地電位檢測(CIS,CIPS)
近間距電位測試CIS和近間距極化電位測試CIPS類似於加密的P/S法,沿管道走向,一般0.7 m的點距進行「開」和「關」兩個狀態下的管/地電位測定。「關」狀態下的管地電位是管道真正的極化電位。防腐層缺損可引起周圍電位梯度的畸變,因此通過「開」和「關」測的電位/距離曲線,獲得沿管道走向完整的管地電位曲線,間接反應塗層狀況。圖9.1.9是哈依煤氣管線152~154#測試樁管段DCVG和CIPS實測結果平滑曲線圖,CIPS檢測得管線全線的開/關電位均位於標準的保護電位曲線之上,說明該管段管線均處於有效的陰極保護范圍。
圖9.1.9 哈依煤氣管線152~154#測試樁管段DCVG和CIPS實測結果平滑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