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记时方法

常用的记时方法

发布时间:2023-10-24 14:14:22

㈠ 古人的计时方法是什么

1.地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子时就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依此类推。

2.十二时段计时法

即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呋、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以此类推。

3.更点计时法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专用于夜间计时。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一个时辰即一更,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更是晚上7点至9点,二更是9点至11点……以此类推。三更半夜就是由此而来。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一“更”划分为五个“点”。

㈡ 钟表计时法分几种

㈢ 中国古代四大计时方法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日晷:“日晷”是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在晷面上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但是这种方法在阴天或夜晚就不太方便了。

2、水运仪象台:宋代苏颂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十二个时辰等。

3、刻漏:又称漏刻、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受水型是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4、大明灯漏: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日晷和刻漏是古代最常用的计时方法,除了上面几种,民间还广泛使用香漏、香篆、田漏、沙漏、蜡烛钟等方法进行计时,只是精确度就没有那么好了。
阅读全文

与常用的记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反应器和操作方法如何选择 浏览:42
男舔女部的方法和步骤的视频Y 浏览:390
快手作品按什么方法怎么推送 浏览:157
键销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315
减数是2的简便方法 浏览:27
摄像头同轴线连接方法 浏览:959
房车内部隔音解决方法 浏览:195
水墨青花手镯鉴别方法 浏览:698
怎样折纸包方法图片大全 浏览:210
治疗甲沟炎的好方法 浏览:25
微波炉热的正确方法 浏览:59
站立平衡训练方法 浏览:984
填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129
接头发方法视频 浏览:604
汽车玻璃链条安装方法 浏览:694
吐白痰的方法和治疗方法 浏览:720
周密的计算方法 浏览:252
糖尿病有没有简单的自检方法 浏览:33
汉兰达适时四驱最佳使用方法 浏览:986
高中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