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水如何制成食盐
引用高人总结的,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用盐湖的盐水晒盐,用盐泉的咸水煎制食盐。当然,今天我们还用海水和盐湖水制取食盐。也有一部分加碘精制食盐,是从另一种途径得到的――由开采岩盐加工而成。 岩盐,也叫石盐。它就是一种特殊的石头,也是一种用途非常大的矿物。岩盐透明或者半透明,很容易敲碎,有点像冰糖,但是是咸的哦。岩盐埋藏在地下几百米到几千米的深度,经常和石膏、芒硝、还有钾盐哇一起作伴,它们都是好几千万年以前,因为海水或者湖水蒸发结晶形成的。 说起岩盐的开采,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聪明的科学家利用了岩盐能够被水溶解的特点,工人不用下矿井,就把盐采出来了。是这样的,工人叔叔从地面上钻井到地下几百到几千米,一至钻到岩盐矿的下部,再下一根大钢管用水泥固好,然后在大钢管中插一根小管子,又从大管子中注水,水流到盐层中就把盐溶解成了盐水,盐水就沿小管子返回到地面了,这个过程就叫“溶解采矿”,是现在先进的采矿方法哦。 采到地面的卤水通过管道汇集到地上的几大池子,加入石灰呀、纯碱呀,使盐水经过沉淀净化去除各种杂质,就可以送到制盐厂生产食盐了。科学家又充分利用了盐水的流动特性,运用管道输送制盐厂,省力又省钱吧! 现代食盐的制造是使用的“真空制盐”技术,纯净的盐水注入蒸发罐,高温蒸汽通过热交换方式给盐水加热,使盐水中的水份蒸发掉,盐就结晶出来了。科学家又运用了液体在低气压条件下,沸点降低的原理,采用降低蒸发罐中的气压的方法,降低热能的消耗,使盐尽快结晶出来。这就是“真空制盐”技术。 制盐是连续生产的,刚生产出来的盐是还是一种盐浆。要用离心胶水的方法甩去多余的盐水,返回到蒸发罐中回收利用。脱水后的盐还是湿盐,要用干热的压缩空气吹干。干燥后的盐如果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就可以包装发运了。如果是用来食用的,还得有一个关键的工序――“加碘”。人如果缺碘就会患上“碘缺乏症(IDD)”,大脖子病,智力损害什么的。 加碘后的食盐经过包装,运输,然后才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我们的生活!
B. 食用盐健康咸的制作过程
(一)海盐的生产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空气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在我国的北方盐场,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晒盐季节。
日晒法生产原盐,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1.纳潮
实际上是生产原盐的原料提取过程。海水是盐业生产的原料,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原料的供应。目前,采用的纳潮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纳潮,二是动
力纳潮。自然纳潮是在涨潮时让海水沿引潮沟自然流人;动
力纳潮一般采用轴流泵将海水引入,其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2.制卤
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
3.结晶
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
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将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C. 食盐的制作方法
盐的制法是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
盐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用品,甚至是在一些工业方面也会用到盐,通常情况下,人们平时使用的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海盐,一种是食盐。工业上制作盐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用海水晒盐或者是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促使食盐晶体析出,还有较多人为了补充更多的盐分,将碘元素也加了进去。
盐是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盐的主要化学成份氯化钠在食盐中含量为99%,部分地区所出品的食盐中加入了氯化钾以降低氯化钠的含量,同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都通过添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而添加了碘的食盐通常被叫做碘盐。
D. 海盐的制作过程是什么
自制海盐的制作过程:
一、收集海水。海洋或盐湖都可以汲取到含盐丰富的咸水。不同的地方收集来的海水,最后析出盐的颜色也会不同,因为这些水中会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海水由于其含盐量不高,最终析出的盐可能不适用于烹饪,不过多试试不同地方汲取的水还是有好处的,这样就能知道哪种水析出的盐最好。
1、方法一:将海水注入小池塘中,然后慢慢蒸发。水分蒸发完后剩下的就是海盐。这种方法最适合阳光充足、雨水少的地区。
2、方法二:盐水先倒到钢锅里沉淀,这样泥土或其他任何杂质就会沉到锅底。随后干净的海水就会被吸走、加热,加热的同时,一旦有泡沫冒出来,就会被撇去,剩下的海水继续加热蒸发,直到剩下的都是盐的晶体为止。
3、制作海盐有时也会加入添加剂,海盐制造商有时会在盐里面加入钙或镁,既是为了均衡营养,也是为了调味。
海盐的品质特点:
海盐的采集较其他盐复杂,能够更多的保留海水中的微量元素,瞬间激发并保留食材原有的味道,鲜咸可口。
主要分为粗盐、细盐和片盐,蒸发海水提炼而成。海盐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口感和品质好。
由于产地不同,海盐的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汉沽盐场场区位于东经117°-118°,北纬39°之间,场区内泥沙布底、光照充足、雨水和季节气候明显,是海盐黄金产区,适合于晒制高品质海盐。
E. 食用盐是怎么提炼的
盐的生产工艺
(一)海盐的生产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空气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在我国的北方盐场,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晒盐季节。
日晒法生产原盐,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1.纳潮
实际上是生产原盐的原料提取过程。海水是盐业生产的原料,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原料的供应。目前,采用的纳潮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纳潮,二是动 力纳潮。自然纳潮是在涨潮时让海水沿引潮沟自然流人;动 力纳潮一般采用轴流泵将海水引入,其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2.制卤
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
3.结晶
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 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将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4.收盐
就是将长成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盐收起堆坨。
(二)井矿盐的生产
井矿盐生产主要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不同的矿型 采用不同的采卤方法。提取天然卤的方法有提捞法、气举法、抽油采卤、深井潜卤泵、自喷采卤等方法。在岩盐型矿区大多 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
1.对流法
此法是目前国际国内开采岩盐矿床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机械化程度较高,成本较低。它利用了岩盐矿具有溶解于水的特点进行开采,具体方法是:打一口井到盐层,下两层套管,外层套管用油升水泥固好井,从其中一层管注入水,溶解盐层,由另一根管子把卤水抽上来。
2.压裂法
此法是在地面打两口钻井,下人套管,将井管与井壁封固,从一口井压人高压水,在盐层形成通道,溶解盐层,形成饱和卤水,由另一口井压出地面,交付生产。 制盐是在厂区进行的,将蓄卤池净化后的卤水输入罐中,利用蒸汽加热,使水分不断蒸发。卤水经过蒸发后即成为半盐半水的盐浆,再经离心机脱水,输入沸腾床干燥即为成品盐;如果卤水含芒硝较多,可采用冷冻母液或热法提出芒硝;江西盐矿引进瑞士苏尔寿公司的盐硝联产工艺,具有领先的代表性。 如果卤水含石膏较多,则提出石膏以保证盐品质量。
(三)湖盐的生产
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采掘而言,有些湖经过长期蒸发,氯化钠沉淀湖底,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捞取。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其盐露于表面。各地目前以采盐机或采盐船进行生产,它的工艺流程大致是:剥离覆盖物——采盐——管道输送(或汽车输送)——洗涤、脱水一皮带机输送一成品盐人坨。至于滩晒法与海盐生产工艺相类似。
F. 盐是怎么制作的
一、盐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1.食用盐的制作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一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纳潮、卤制、结晶、收盐和洗盐。
2.制作食盐的方法虽然有点简单,但是也要有很强的劳动力。首先就是要将纳潮的扬水将海中的海水引导盐田里面,然后在太阳底下进行暴晒,经过强力的日朝使盐田里面的海水进行蒸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浓度就会出现结晶,这样简单的制作之后就会得到粗盐。
3.将蒸发之后得到的粗盐经过溶解、沉淀、再进行过滤、蒸发之后得到精致的食盐,最后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添加其他的元素。
二、食盐的功效
1.在食用盐当中含有一定的碘元素,所以在食用食用盐的时候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添加碘元素。
2.在早晨的时候饮用适量的盐水可以起到清理胃水的作用。在早晨的时候适量的食用盐水还可以清除口腔里面的牙臭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去除口腔里面苦味的效果。
3.适量的食用盐水还可以起到增强消化功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肠道的消化,起到增进食欲的效果。
4.在早上的时候在牙膏上沾一点食用盐用来刷牙的话,ke一起到一定的美白效果哦!
5.在热水中适量的加上一点食用盐,然后用来擦拭饭桌的时候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
6.食用盐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在制作美食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入适量的食用盐,这样的话会让我们更有食欲。
盐的制作小编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具体的向大家做了一下介绍,如果大家还不太明白的话可以仔细的参考一下上面的文章。在食用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食盐里面有碘元素就大量的食用,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G. 古代人是怎么把海盐提纯变成食用盐的
人类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和盐,包括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供给食用。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
有天然卤水的地区,曾采用“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的生产方法。战国末期,四川开始掘井、汲卤、煎盐。齐管仲(公元前?~前645)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盐由官民并制,产品全部由官府统一运销。
但由汉代至明代,除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的139年间,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外,其他历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虽然隋、唐之际,山西湖盐生产已形成“垦畦浇晒”的新工艺,宋、元之际,福建海盐生产已部分采用晒盐法,但生产规模小,工具设备简陋,生产者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
井矿盐的情况有所不同。四川在宋代出现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钻头(“圜刃”锉)凿井。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机具逐渐完备,分工协作逐渐明确,商业资本日益转为产业资本。
随着外地游民的流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到清代干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自贡盐业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1835年以后,黑卤井、岩盐井、深层天然气井的相继开凿,又为盐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
岩盐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卤,促成了有关井户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盐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7)海盐制作食用盐方法扩展阅读:
世界制盐工业
随着社会需要量的不断增长,50年代以来的约30年中,世界产盐量增长两倍多。年产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18个(表2)。世界盐业的进出口总量1985年为4250万吨,其中进口量为1776万吨,进口最多的国家日本为683万吨;
出口量为2474万吨,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为495万吨左右。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苏联、英国等,既出口也进口。以美国的进出口量为最大,1985年进口563万吨,出口82万吨。
当今世界制盐企业逐步大型化,如苏联1955~1975年,大中型盐厂的产量扩大1.6倍,小厂则逐步关闭或合并;欧美国家的制盐企业则相继组成公司,从科研、设计到生产、销售,统一经营。美国12家大公司的产盐量占全国产量的88%(1974)。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几乎垄断了全国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