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静脉止血带使用方法

静脉止血带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5 01:04:12

‘壹’ 静脉出血止血时应把绳子绑在近心端还是远心端

专业回答:
1、判断是动脉出血,还是静脉出血,动脉呈喷射状,色鲜红;静脉出血呈涌泉,色暗红。
2、止血方法:静脉出血用手指或敷料加压挣扎就可以止血了。动脉出血也不能用绳子止血,因为绳子没有弹性,起不到止血效果。如家庭中可选用止血带、橡皮筋、松紧带,先用棉布或毛巾垫在近心端要止血的位置,以免勒伤皮肤,再用止血带或替代品扎成活结,并记录上止血带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情况需要,每小时慢慢松开1--2分钟再扎。以防止因长期的止血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疽。

‘贰’ 静脉出血的特点如何止血

动脉血为暗红色,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静脉血为鲜红色,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如果想要快速止血,最好用一块干净的布附在一个硬一些的物体上压迫创口。如果伤口在四肢上,把受伤的部位抬高,使它相对高于心脏,血会慢慢止住。
绷带可以帮助没有闭合的伤口复原。如果伤口处容易被弄脏,或随时容易被摩擦,可以使用医用绷带和胶布包扎伤口。但切记要每天更换纱布,并保持干燥、清洁。
(一)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与处理原则 1.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处理时可先用清水洗去伤口上的泥土,如无泥土可直接涂上红汞水(红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暴露干燥、形成痂痴自愈。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快,止血彻底,防止失血过多。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都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二)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叁’ 怎样正确使用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使用不当时,可以造成肢体缺血、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止血带的压力[1]
压力过低,仅压住静脉而未压住动脉,可以增加出血。压力过高则压迫神经干或造成软组织损伤。所以上止血带的压力要适中。上止血带后,观察几分钟,肢体末端发紫、麻木说明扎得过紧,压迫了神经。如果仍能摸到脉搏跳动或伤口仍出血,说明没有扎紧。[2]
2、上止血带的部位[3]
上止血带的标准部位,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中1/3处易造成桡神经损伤)。下肢在大腿的中下1/3的交界处。若创伤较重,为减少组织缺氧范围,既使在前臂和小腿,可把止血带上在靠近伤口的稍上方。[4]
3、上止血带的时间[5]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适当。气候寒冷、肢体温度低时,时间可稍长些,一般可持续4~5小时。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肢体坏死。所以使用止血带时要有明显标志,证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尽量在短时间内送到医院。[6]
4、止血带的解除[7]
过去认为1~2小时就放松一次止血带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切勿施行。上止血带的时间较长,放松后可以有大量毒素随血流被吸收,引起中毒性休克或其他不良反应。为避免复发出血,应在做好输血、输液和有效的止血准备后,才能放松止血带。[8]

‘肆’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简介

在现场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带和布性止血带。
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在现场可使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使用时要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将橡皮管拉紧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后将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由食指中指夹持尾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果需要松止血带时,只要将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带是用绷带或布条制成的止血带。现场急救时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条代替绷带。将布带缠绕肢体一圈后打结,圈内插入一小木棍绞紧,边绞边看出血情况,动脉出血刚刚止住即为松紧适度。然后将小木棍用布条固定。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使用原则较复杂。只有准确地掌握这些原则使用得当,才能起到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否则将导致截肢致残。

1.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3.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4.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5.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6.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

‘伍’ 止血带包扎注意事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门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3.使用止血带必须包在伤口的近心端;局部给予包布或单衣保护皮肤;在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min,以增加静脉血向心回流;必须注明每一次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mm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3~5min,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压迫动脉干近端;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搏动为好。

4.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无菌敷料则尽量应用相对清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5.包扎不能过紧或过松,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止血带是具弹性的橡胶带(带与皮肤之间要垫上敷料),亦可用宽度大于3厘米的布带、毛巾、领带等代替,绑扎上臂或大腿上、中1/3交界处(注意:绑扎上臂时不能过低,否则易损伤神经),绑扎的松紧程度以伤口没有鲜血外流为度。此外,一定要在显着的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一小时松开止血带几分钟。再绑扎。

‘陆’ 止血带止血法有几种方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
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
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
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
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
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
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柒’ 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扎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伤口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此处有两根骨头并列,骨间隙可通过血流,止血效果不佳。上臂止血不可扎在中1/3处。以防勒伤挠神经。

(2)扎止血带前,应先垫上三角巾或毛巾,避免止血带直接接触皮肤而损伤皮肤。

(3)扎止血带时,应将胶皮管适当拉长,绕肢体2-3圈后再固定,借胶皮的弹力回缩压迫动、静脉。绑扎不要过紧或过松,以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合适。

(4)尽量缩短扎止血带时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最长不超过4小时。

(5)使用止血带期间,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应放松止血带一次,放松时可用指压法临时止血,以缓解局部肢体的缺血。松解1-2分钟后,立即在稍高的平面上扎止血带,不要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6)放松止血带时动作应缓慢,防止患肢血流突然增高,使末梢血管容易受损,并影响全身血液的重新分布,使血压下降。

(7)上止血带的病人在护送过程中,对伤情应有明显标记,写明血流阻断的具体时间,以便他人按时放松止血带,防止肢体长时间阻断血流,造成组织严重缺血坏死。

(8)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肢体的保温,因伤肢血液循环被阻断,抗寒能力低下,容易发生冻伤。

‘捌’ 止血带如何使用才能正确高效的达到止血,帮助抽血的目的

生病到医院采血抽血是很常见的事情,通过血液检测,测出必要的数据,来判断病情。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不仅能抽血的地方有很多种,而抽血的工具也有很多种,如采血针、抽血管、或者针筒等等。

三:用于静脉穿刺时:在穿刺点上方6—8cm处扎止血带,注意使用止血带的尾端向上,止血带的松紧度以能阻断静脉血流而不阻断动脉血流为宜,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四:操作中,注意倾听病人的感受,较瘦、皮肤弹性较差、儿童以及老年患者扎上止血带时,可以考虑垫上纱布块,避免止血带直接接触皮肤,同时注意垫衬物要平整,避免患者因之出现皮肤并发症。

‘玖’ 动静脉止血的示意图。

(1)由图中A表示的是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这种止血方法一般用于伤口较小、出血不多的小静脉出血或毛细血管出血.
(2)图中B为止血带止血法,图中C为指压止血法,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如果意外受伤造成动脉出血,情况危急时,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应采取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如图B和C所示的止血法.
故答案为:(1)加压包扎 毛细血管或小静脉
(2)止血带压迫 指压 大静脉或动脉

‘拾’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止血带绕扎部位 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 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阅读全文

与静脉止血带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426
怕丢人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906
怎么判断浮漂的准确方法 浏览:600
阶段性鼻炎治疗方法 浏览:133
具体研究方法及研究计划 浏览:258
什么方法可以最快消肿 浏览:774
心房颤动有什么非药物治疗方法 浏览:800
拆千纸鹤方法视频 浏览:206
样品预处理有哪些预处理方法优缺点 浏览:893
绑丝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752
怎样快速解决痛经的方法 浏览:787
七年级列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浏览:896
穿越火线如何玩别人号的方法教学 浏览:736
早起锻炼身体有哪些方法 浏览:774
收纳包手工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688
面粉食用方法怎么填 浏览:672
怎么才是吃石榴的正确方法 浏览:116
插锁式管道安装方法 浏览:664
腰肌如何锻炼方法图片 浏览:489
临古贴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