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全应急措施有哪些
一、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概述
根据本公司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本公司生产事故类别如下:
Ⅰ.触电事故
Ⅱ.机械伤害
Ⅲ.火灾事故
1.生产现场危险源主要设施、设备等物质。危险源的辨识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在本厂内存在的危险源有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包括: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火灾事故等。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本着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迅速高效、自救和互救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原则进行。
二、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生产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可能造成的后果为人员的轻伤、重伤、死亡等人身伤亡事故。
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有安全、保卫、生产、后勤等部门组成。
1.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
指 挥:
副指挥:
成 员:
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职责
2.1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救护队和抢险队),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掌握现场抢险救援、救护基本技能。
2.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3做好生产作业场所和员工宿舍救援车辆通行和人员疏散路线,现场应用相应的安全色标明显标示,并在日常工作中保证路线畅通。
2.4发生事故时,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现场抢救,把伤者送往最佳医院。
⑵ 工务段线路工人员配置不足时的应急措施
摘要 线路工非正常应急处理 1. 工务人员发现线路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如何应对? 答:沿线工务人员发现线路设备鼓掌危及行车安全时,除立即连续发出警报型号和以停车手信号反复户外,应采取紧急措施设法修复,并迅速通知就近车站和工务工区:如不能立即修复,应封锁区间或限速运行。 2. 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灾害或故障如何防护? 答:按照“先防护、后处理”及“宁停勿撞”的原则的原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防护信号用品,首先对列车进行防护。 有无线电台的,利用监听频道,迅速通知运行列车和车站,拦停或扣发列车。 轨道电路区段,利用任何金属物体,在鼓掌体前的来车方向搭接两股钢轨,使用信号机跳红,迫使列车停车。 昼间有信号旗时,展开红色信号旗奔向列车,夜间或恶劣天气使用红色信号等或火炬。 有响墩且时间允许时,按规定距离设置响墩。时间不充裕时,将其设在能赶到的地方轨面上。 有口笛或喇叭时,本向列车发出连续短声。 无任何信号用品时,昼间两臂高举头上向两侧急剧摇动:夜间用白色灯光或火光上下急剧摇动。 3 有胀轨跑道时该如何处理? 答:作业中如出现轨向、高低不良起道、拨道省力,枕端道渣离缝等胀轨迹象时,必须停止作业,并及时采取防账措施。 有胀轨迹象且线路碎弯继续落大,两股钢轨矢度平均值达到 10mm 时,应设置慢行信号防护,进行紧急处理。线路稳定后,恢复正常行车。 两股钢轨矢度平均值达到 12mm 时,必须理解设置停车信号防护。消除故障后在放行列车。 3. 线路发生胀轨跑道应如何处理? 4. 答:发生胀轨跑道时必须立即拦停列车。有条件时可采取浇水或喷洒二氧化碳等办法降低钢轨温度,无降温条件或降温无效时,应立即截断钢轨放散应力。整正线路,努拍道床,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时,首列放行列车速度不得超过 5km/ h,并派专人看守:并不间断采取降温措施,待轨温降至接近原所顶轨温时,在恢复线路和正常行车速度。 5. 5.发现洪水侵到路肩时应怎么办? 答:应通知列车或报告车站减速,以不超过 25 km/ h 的速度通过该地段。当水淹道床,洪水有流速或路基两侧有水头差时,禁止放行列车:静水或无水头差,限速放行列车,应有确保道床不流失的措施。 6. 汛期在什么情况下工务人员必须及时拦停列车? 答:(1)水慢钢轨时: (2)道床冲空,路基边坡冲刷或塌方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时。 (3)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物侵入限界 (4)发生倒树侵入限
⑶ 职工伤亡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哪些紧急处理
(一)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
(二)根据事故危害程度,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
(三)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
(四)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五)根据需要请求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参加救援,并向参加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和处置方法;
(六)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急救援措施
(3)员工应急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及时修订相关预案:
(一)制定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
(三)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
(五)在预案演练或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
(六)其他应当修订的情形。
⑷ 对所有工作人员应学会哪些急救常识
对工作人员来说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的判断和简单的固定、气道异物梗阻、癫痫发作、烧烫伤、中毒、中暑等的应急救护措施
⑸ 当火警发生时,员工应采取哪些措施
在工作中,火灾的发生大都来得比较突然,让员工总是措手不及,当遇到火灾时,可以采取以下的应急措施:
1、切断电源,这样避免造成次生灾害,如果是因为电源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则不能用水来灭火,只能用干粉灭火器或气体灭火器灭火。
2、报警,一旦发现火情,或出现失火情况,应该立即报警,并对消防队员说清楚明确的地址,或者明显的目标,以便消防队员尽快找到着火地点,还要说明火势的大小,以便消防队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3、有序疏散人员,在允许的情况下,人人尽可能地转移单位财物,就近求援,就地灭火,尽量减少损失。如有被大火围困,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采取各项措施,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人员疏散、救人。
4、消防队到达后,起火单位和在场的人员应及时向指挥员介绍已查明的火场情况。如燃烧的物质,有无人员被火围困,灭火中要注意什么等。同时在火场的扑救人员都应在消防队指挥员的统一领导下,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扑灭火灾。
⑹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四十九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⑺ 一旦发现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吋出现险情,应进行哪些现场急救措施
1、现场工作负责人和监测人员应首先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
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对事故范围和可能扩大的可能性进行初步分析,第一时间逐个向值班组长、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主管汇报。
2、使用检测仪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氧气含量。辅助检测也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家兔等)试验方法或其他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
3、根据测量结果,采取加强通风、通风等措施,只有在空气质量达到安全要求时,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运行。
4、应急人员应穿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帽子、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防止应急救援人员受伤。
(7)员工应急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
1、化学品发生火灾时,不能单独使用灭火器灭火,出口应保持清洁畅通。在灭火时,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剂,并考虑到人员安全。
2、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进行。其他人员不应盲目行事。
3、应急处理过程不是按照上述顺序逐步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尽可能的同时进行。例如,当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在发出警报的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⑻ 员工意外汤伤,扭伤或者摔伤应急处理方法是
摘要 如果是烫伤,应该立即用凉水不停的冲洗
⑼ 一旦发现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出现险情,应进行哪些现场急救措施
1、现场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
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并第一时间向当值值长、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方、监理方逐一汇报。
2、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试验方法或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4、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9)员工应急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
1、发生化学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2、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3、应急处理过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在报警的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等等。
⑽ 加油站员工损伤急救措施主要有哪些
应急救援措施;加油站发生事故的重点在储油和加油现场,可能发生的;
1、工艺管道系统油品泄漏的预防措施;主要体现在加油设备连接的管线出现密封不好如管道、;应急救援具体措施:停止加油查找出现泄漏的位臵,
2、油罐着火爆炸的预防措施;油罐着火爆炸的原因:;1)对油罐计量作业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产生静电火;2)维修动用明火或其他外来火源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应急救援措
应急救援措施
加油站发生事故的重点在储油和加油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易燃气体泄漏遇明火导致火灾爆炸;电气设施造成的触电伤害事故等。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员的误操作和设备故障而引起。以下描述为可能出现事故的场所及应急救援措施。
1、工艺管道系统油品泄漏的预防措施
主要体现在加油设备连接的管线出现密封不好如管道、管件、阀门密封不好而导致油品泄漏和埋地管道系统防腐不好或防腐层损坏造成腐蚀穿孔而渗油,渗漏油品主要渗到土壤中,油气会散发出来造成事故,受到伤害的人员为加油员。
应急救援具体措施:停止加油查找出现泄漏的位臵,由生产单位进行检查和维修。
2、油罐着火爆炸的预防措施
油罐着火爆炸的原因:
1) 对油罐计量作业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发生着火或爆炸;
2) 维修动用明火或其他外来火源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发生着火或爆炸。
应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停止一切营业,切断总电源,地上储油罐应关闭油罐阀门。(同时启动加油站灭火预案中油罐灭火程序)。
2) 用灭火毯覆盖油罐口或操作井,或直接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对着火罐进行喷射灭火。同时对其它未着火油罐操作井用灭火毯覆盖,防止着火扩大。
3) 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向上级领导报告请求灭火支援,冬季应将站内取暖锅炉熄灭。
4) 如火灾较大或发生爆炸,加油站自身无力处理时,应果断撤离灭火人员,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5) 一旦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的抢救人员应把加油站的现金、票据、原始凭证等资料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6) 对火灾爆炸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站内车辆及加油站周围居民。
3、加油机起火事故及应急救援措施
加油机起火原因:
1) 电器漏电、防爆电气失效,加油机内有渗漏油处或油污较大导致起火;
2) 加油机渗漏油或内部油污较大,分散式油气回收真空泵过热起火;
3) 加油机被车辆刮倒,碰撞导致起火。
应急救援措施:
1) 停止一切加油活动,切断总电源,关闭油管线、油罐阀门;
2) 现场加油员用手提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沙对准着火部位进行有效灭火,同时启动加油站灭火预案;
3) 灭火后尽快清理加油现场油污,防止污染加油站周围环境或地下水源;
4、汽车加油起火事故及应急救援措施
加油车辆起火原因:
1) 加油时产生静电放电火花导致油箱口起火;
2) 顾客现场吸烟引起驾驶室或油箱起火;
3) 电器设备短路或其他原因导致车辆起火;
4) 司机在加油时检修车辆产生火花燃油蒸气起火。
应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停止加油。如是油箱口着火,用石油棉被将油箱口堵死,然后用干粉灭火器对准其他部位余火进行喷射灭火;
2) 如是驾驶室、发动机或塑料桶起火,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左右喷射灭火,一时不能扑灭时,应边扑救,边将加油汽车撤离加油站并继续灭火。同时指挥在场车辆迅速疏散,防止蔓延;
3) 如火势较大时难以控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向上级报告请求灭火支援;
4) 一旦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的抢救人员应把加油站的现金、票据、原始凭证等资料转移到安
5、摩托车加油起火事故及应急救援措施
摩托车加油起火原因:
1) 加油时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燃油桶口油蒸气发生着火。
应急救援措施:
2)停止对油桶加油,用湿棉布或石棉被将油桶口盖上,然后用灭火器对准油桶灭火。
6、 加油机跑油事故及应急救援措施
加油机跑油原因:
1) 油枪回位后,油枪顶杆密封失效造成跑油,加油机内宜设紧急拉断阀;
2) 加油机进油口密封不严或油泵密封受损造成跑油。
应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切断电源,关闭加油泵,立即开展油管路,加油泵,加油枪的维修工作;
2) 用非化纤棉纱、毛巾等对现场跑油进行回收;
3) 地面未净油污用沙土覆盖,待充分吸收残油后清除沙土;
4) 不准启动车辆;
5) 如跑油较多,应立即封锁现场,再按上述步骤处理。
7、油罐溢油
溢油原因:卸油时无人管理。
应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停止卸油,关闭罐车阀门和停止站内其他车辆加油作业;
2) 跑、冒油较少时,应用非化纤棉纱、毛巾或拖布等对现场已跑冒油品进行回收:跑冒油较多时,应用沙土对跑冒油现场进行围档,尽快回收散溢的油品,回收的油品另行处理;
3) 如跑冒油数量特大,应立即封锁加油站现场,疏散站内人员,将站内所有车辆推出(严禁启动打火),同时将灭火器臵于跑油现场上风向,立即向上级汇报,并加强现场警戒,然后按上述第二条
8、油罐渗油
油罐渗油原因:
罐体焊缝开裂或钢板腐蚀造成油品渗漏。
应急救援措施:
1) 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将渗漏油罐内余油清出;
2) 查找渗漏点,采取可靠的补漏措施;
3) 如渗漏较严重已造成较大面积污染时,必须对渗漏油罐周围的沙土进行换填。
9、 油气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油气中毒原因:
1) 进入储油罐内清罐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且罐内存在大量油蒸气导致中毒;
2) 卸收油作业未达到完全密闭或跑冒油现场人员位于下风处吸入油蒸气导致油气中毒。
应急救援措施:
1) 如在油罐内发生人员中毒时,应立即拨打“l20”急救电话,施救人员不要急于进罐救人;首先对储罐内部进行强制通风,然后要戴好防护面具,腰上要系好安全绳,另一头拴在罐外固定物体上,在有他人现场监护的情况下,快速进入罐内抱或拖至罐口处,用绳索先将中毒者拉出(注意不要擦伤被救人员的皮肤);
2) 将中毒者臵于阴凉通风处平躺身体进行人工呼吸,待其慢慢清醒后并尽快送医院抢救;
3) 如在卸收油作业或跑冒油现场发生中毒现象,应迅速将中毒者移到上风处让其呼吸清新空气慢慢清醒后送医院医治调理。
10、电气伤害预防措施
发生电气伤害的原因主要有: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带电拉高压隔 离开关手触带电体;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违章操作:带电搬动用电设备,用湿手拧灯泡等;照明及动力线路乱搭乱拉;电气设备未作保护接(零)地或未安装漏电保护器。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电气绝缘等级要与使用电压、环境条件相符,并定期检查、检测、维护、维修、保持完好状态;作业场所的照明电气线路按照标准敷设;电气设备做好保护接地和接零;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操作和急救方法的培训、教育;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一旦发生此类事故,立即切断电源。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同时起动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夜间发生事故启动应急照明。
11、 电气线路火灾预防措施
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电气设备过热,温度升高,达到引燃点;电火花和电弧引发火灾。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严禁违章作业;作好防水、防潮、防静电积聚和电火花措施;电气设备做好接地或接零。
12、 工业卫生的防范措施
对于生产企业开展工业卫生工作是企业体现保护从业人员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企业应该做到:
(1) 对从业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对危害性质较大的岗位要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 对所有的职工要交纳工伤保险,对危险性较大的操作人员要交纳意外伤害保险。保证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13、 储存设施的安全措施
油品的储存场所必须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储存区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器材,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设备和灭火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