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追踪马蜂
胡蜂(马蜂),胡蜂巢穴多建筑在较隐蔽和人难以到达之处,所以给寻找和移巢都会带来很大困难。为帮助较快地找到蜂巢,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1.直接寻巢:于开春后到野外寻找,地点为向阳背风山坡、村寨、农田附近的土洞、树洞、灌丛等处用棍棒敲打或摇动树杆,当发现有蜂飞出,趁势寻找可得到巢穴。
2.蜂标寻巢:方法是,用一根长约1米左右竹棍,顶端破开呈夹子状,夹入诱饵。胡蜂在咬实昆虫的时候用头发丝或很细的麻线接活套,套住蜂尾部,当蜂咬掉食物后会直接飞回巢穴,然后仔细看好蜂尾部附带的白色蜂标,蜂降落的地方就是蜂群所在的巢穴。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蚊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以及广腰亚目(Symphyta),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㈡ 怎样消灭胡蜂
胡蜂是蜜蜂的较大敌害,尤其是大型胡蜂,一旦泛滥,给我们造成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消灭胡蜂的方法是捕捉、用药。捕捉时用铁丝做一个圆圈,圈上渔网,用一根1.5m长的木柄或竹柄接在铁圈上,就做成了一个捕胡蜂网。胡蜂来犯时,用网罩把它罩住,这样不会打死蜜蜂。用毛笔醮上有毒药液涂在胡蜂背上,放其回巢。使其它胡蜂舔食药液后中毒死亡;还可以用药饵,用割下来的雄蜂子或猪、牛、田鸡等肉切碎,拌上适量呋喃丹,用器皿装好散放在蜂场周围,但注意畜禽安全。胡蜂会把雄蜂子或肉等有毒食物带回巢内饲喂自己的幼虫。这样会很大程度地削弱胡蜂的势力。当我们捉到了胡蜂,用色彩鲜艳的线绑扎在胡蜂腰上,然后松开,观察它飞往何处,这样多做几次就能找到胡蜂窝,只是麻烦点。窝被找到后,在夜间用干草浇上汽油焚烧胡蜂窝,就可全群歼灭胡蜂。有些胡蜂窝在树枝高处,可用几根长杆接起来,把一小瓶敌敌畏农药顶到它的窝里,这窝胡蜂就会被消灭。
消灭胡蜂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让胡蜂不要在夏秋季节泛滥,也就是在胡蜂还没有开始泛滥之前消灭,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胡蜂虽然是社会化群居生物,但是并不是像蜜蜂一样高度社会化群居生物,胡蜂还有一个独居过程。胡蜂在越冬后都是单只蜂王筑巢产卵,在前期这些胡蜂蜂王不但要肩负繁殖的责任,还要担任筑巢和饲喂工作,而这个时间,正好是在胡蜂零零散散出现的时间。根据胡蜂的生活特点,如果我们在胡蜂刚出现就进行消灭,这时候胡蜂的群势一般不强,如果我们大量杀灭胡蜂中的职蜂,很有可能造成胡蜂中的幼虫饥饿死亡,最大的好处是在胡蜂刚筑巢的时候或者正在寻找筑巢点的时候,这个时候胡蜂并没有幼虫,还没有窝,也就是蜂王正在寻找住址,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消灭胡蜂,我们很有可能消灭的就是蜂王,这时候要么胡蜂蜂窝都还没有,要么就只有幼虫,我们消灭了蜂王,最后那些幼虫也只有死亡,如果没有筑巢,我们相当于灭掉了一窝胡蜂,可以说是达到了斩草除根的效果,比起我们在胡蜂泛滥以后再消灭要省时省力。
㈢ 怎样消灭胡蜂
胡蜂是益虫,所以"消灭“它们要尽量不伤害它们。
你可以将她们的蜂巢搬到无人的地方,这样大部分的蜂就会跟巢而去,剩下的小部分你就可以随意!
㈣ 寻找野生胡蜂的方法
找胡蜂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你只要找一些虫子如青蜓,蚂蚱等,挂在竿上,见蜂在那飞你就伸过去,它吃之后就在它的尾部拴上白的东西,如白鸡毛,白的东西飞到哪就是哪了呀
㈤ 如何寻找地黄蜂的窝
马蜂学名胡蜂,是蜜蜂的天敌。每年夏秋两季,马蜂很猖獗。很多蜂友还用拍打的原始落后的方法对付马蜂,治标不治本,不能真正有效解决问题。可以用肉引来马蜂,然后顺着马蜂回巢的路径就可以找到窝了
用这个方法找野蜂(马蜂,胡蜂,黄蜂,葫芦包,地龙蜂)窝,最好是有两个人以上,一个给野蜂窝挂白纸片,一个去看野蜂窝在哪个地方。一次没找到没关系还有机会,因为马蜂会来回几搬食物的,直到把诱饵全部搬完。
㈥ 怎样寻找野生胡蜂
寻找野生胡蜂主要有:食物引导、观察取水、搜索取材痕迹、堵蜂路、利用阳光快速寻找等几种方法。
1、食物诱导胡蜂。野生胡蜂冬天很少,夏秋季最多,夏秋季的时候可以把2米左右的细树干枝条末端削尖,穿上蚂蚱、蟋蟀、蜻蜓、鸡肉引诱它们,胡蜂咬食物后会直接飞会窝里,胡蜂会反复往返运送食物直到食物被啃食完,这时应该固定观看,很快就会发现胡蜂窝了。㈦ 怎样在野外快速找到马蜂窝的技巧!求高人指教,我会非常感谢 给钱也可以,只要有好的方法
马蜂学名胡蜂,是蜜蜂的天敌。
每年夏秋两季,马蜂很猖獗。
专业寻找马蜂窝的 方法,供大家参考。
用这个方法找野蜂(马蜂,胡蜂,黄蜂,葫芦包,地龙蜂)窝,最好是有两个人以上,一个给野蜂挂白胶纸,一个去看野蜂窝在哪个地方。
一次没找到 没关系还有机会,因为马蜂会来回几搬食物的,直到把诱饵全部搬完。
云南人不用防护服就搞野蜂窝的方法有点危险,没丰富经验的人不要贸 然去摘野蜂窝。
野蜂资源也要保护利用,不要动不动就一把火给烧掉啦!像那些不是在 路边的不容易蜇到过路人的马蜂窝,就可以把蜂蛹取出一部分再把马蜂窝放回 去,不一定放在原来的树枝,可放在不太高的地方,方面下次摘取马蜂窝。
春天蜂王开始做窝,产下第一批十几只工蜂,然后蜂窝开始几何增长, 到了秋天蜂窝越大,工蜂越多,野蜂护巢护越强,势力范围越大,越容易攻击人。
所以初夏在外面飞的野蜂还是蛮少的,另外,刚化蛹成熟的工蜂是不蜇人的。
初夏就开始可以到处找野蜂窝了,虽然此时的野蜂窝还很小一个。
找到 了放那里别去惹它们,只要记下地址就行了,到了要采收时再带上防蜂服,工具 来一起采收就行啦!随着其蜂窝的增大,其自我认定的势力范围也从几十米扩展 为几百米。在势力范围以外,野蜂一般不蜇人。
大土、,马蜂、金环胡蜂、虎头土蜂、胡蜂、土蜂、地蜂、牛牯蜂的预 防 因金环胡蜂对声音、风向、振动相当敏感,所以,当发现有几只金环胡蜂会 在林中环绕飞行或环伺时,那是被你惊扰的蜂群来巡逻了,应该是到了蜂巢边 了,此时静听应可听到一声一声断断续续的“嗡”声,那是金环胡蜂进出洞口的声音。
顺着声音望去即可看到金环胡蜂挖出来的泥土了。
这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如 果巡逻蜂没巡逻到眼前,请慢慢下蹲;如果巡逻蜂离你身体很近,请马上变成木 头,别呼气,僵住!待其平息后轻轻地离开,不可急跑,不可摇树枝,不可踩响 地上的枯枝落叶,不可出声,一句话就是要“提心吊胆、悄无声息”。
如果有金环 胡蜂直对着你冲 (扑) 过来,那肯定是被发现了,两秒钟之内就要挨蜇了,咋办? 滚!向地势更低的山下滚,滚得越远越好,不然小命难保哟。
要随时敬畏野蜂!不要随便惹野蜂窝,野蜂窝里面的蜂群总是集中攻击 一个人的,这样更容易致命!! 寻找胡蜂巢穴是比较艰苦但十分有趣的,在许多情况下,在野外找到一巢胡 蜂的巢穴往往需要多种方法配合进行才能达到目的。
胡蜂的整个繁殖活动都是围绕捕食、取水和啃取建筑巢穴材料为中心。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繁殖活动的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寻找。
A、食物引导;6 到 8 月份可去有分泌树汁的树干上和一些花朵上找在吃东西 的胡蜂,当发现胡蜂的踪迹时,可用 1—2 米的细树干枝条末端削尖,穿以蚂蚱 (蟋蟀、蜻蜓、鸡肉均可)诱其啃食,当诱上胡蜂啃食后固定观看,胡蜂会来回 往返运送,直到把食物啃光。
在此期间你就可以观察到胡蜂的回巢方向,并计算 出它的往返时间,由此可以初步估计出胡蜂巢穴所在位置,通常情况下,每次往 返的时间与巢穴的直线距离大约为:2 分钟;200-300 米,3 分钟;400-500 米,
4 分钟;600--700 米,5 分钟;1000 米左右。
如果取食每次往返时间超过 10 分 钟,说明巢穴在 1.5 公里之外(最远的可达 5 公里),寻找特别困难,此时应该 另外选点诱导。
为方便观察马蜂窝的位置,还可在马蜂啃食食物时,轻轻的在 马蜂腰上拴上一根连着白胶纸的细线,马蜂咬食物后会直接飞会窝里,根本不知 道腰上还挂着白胶纸的。
这样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个白点飞向马蜂窝的方向了。
在诱导胡蜂取食时,如果一种食物胡蜂拒绝取食,可以换另一种诱导,例如 在森林比较好的地带,大胡蜂会拒绝食用蚂蚱,仅仅喜欢捕食其他小型胡蜂,此 时,可以用蝉(知了)、蜻蜓或其他小型胡蜂作为诱饵. 假如几种食物胡蜂都不 感兴趣,说明巢穴较小或者是被别人取过蛹不久的胡蜂,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无须浪 费时间,应该另外寻找其他胡蜂踪迹诱食. B、观察取水:当空气干燥的时候,胡蜂喜欢在阳光照射下的涓涓小溪边往 返运水回巢,每只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点,观察和记忆每个胡蜂的取水点和 计算来回时间,亦可判断其巢穴的大概位置。
C、搜索取材痕迹:胡蜂筑巢需要不断的补充材料,它们通常会在距离巢穴 200—800 米的范围内啃取树木(松、篮桉、沙松、马缨花)的外栓皮或枯木作 为筑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找到啃取树皮的胡蜂,也就会在比较短的时间 内找到巢穴。
D、堵蜂路:胡蜂在捕食过程中往往会翻山越岭,可以选择山顶的丫口部位 观看有无胡蜂飞行过路,判断其巢穴方向的方法是:回巢的胡蜂飞行速度慢,飞 行路线直,有时还可以看到胡蜂叼有食物。
在一般情况下,胡蜂回巢时飞行高度 越高,距离巢穴就越近,反之则相对较远。
出巢的胡蜂飞行速度快,呈现“S”状 线路前进,而且看不到叼有食物。
E、利用阳光快速寻找: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三小时的时间内,山丘和 小箐之间就会产生背阴面,当你迎着太阳观看背阴面的位置时,数十米之内蝇蚊 可辩,在 100 米内胡蜂飞行一目了然。
特别是在雨后天晴的情况下更为清晰。
此法的缺点是受时间和地形限制,但是搜索面积大而且速度快,特别是在已经知 道胡蜂巢穴的大概位置的情况下,在数分钟内即可找到。
F:远远的看到马蜂窝在那里就行了,不要太靠近马蜂窝了,马蜂窝边的马 蜂攻击性很强,在无防护的情况下靠近马蜂容易受蜂群的攻击,轻者伤重者至死 的。
后语:虽然马蜂是蜜蜂的天敌,但马蜂也是益虫,专吃果树农作物的害虫, 它是人类的朋友,如果胡蜂不是严重危害蜜蜂,请不要赶快杀绝!马蜂虽然毒性 大,但它是个宝。
马蜂浸酒可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四肢麻木等;马蜂蛹可油炸 或浸酒;马蜂巢可入药治病。
㈧ 如何寻找胡蜂,和标蜂子
一是备好糖水。糖类树汁液是胡蜂类昆虫抚育幼仔的首选饵料,也是蜂类的乳汁。所以,糖水就成了蜂类的美食,大黑蜂更不用说。主要做法是:把水、白糖、蜂蜜三样按3:2:1加热至沸腾,等冷却后再倒在瓶子里备用。白糖里参和蜂蜜,因蜂蜜经过煮沸后,会散发出清香的气味,能吸引胡蜂类;不能直接将蜂蜜和白糖兑水饲喂,这样会导致工蜂和蜂王吃了会晕倒或甚至死亡,因为蜂蜜中含有白种花蜜,储存久的蜂蜜不经过高温的话会有毒,不仅蜂吃会中毒,连人吃多了也一样会中毒,经过高温就是对蜂蜜进行消毒。注意一点是:蜂蜜不能参得过多,不要以为越多越好,蜂蜜多了太凝稠,蜂在采集时会粘它的嘴和脚,蜂喝后起飞时会停留在其它树叶子或物体上一直梳理而不飞。
二是准备一小包脱脂棉。棉花蘸糖水递给蜂吃和钓蜂用的首选材料。
三是准备糖杯。糖杯是饲喂大黑蜂蜂王或工蜂的主要工具,用竹子的节筒,切割成一个小杯,或是用矿泉水瓶底做也行,把瓶身割掉,留瓶底,杯的高度为4㎝左右,不要太深,深了万一蜂多采集打架不幸掉到糖杯中爬不上来而溺亡。做糖杯,只要会找蜂的人基本都会做,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即可。
四是备好白色的鸡绒毛。准备白色的鸡绒毛时,要在绒毛根部系上一跟细绳套,以备套蜂腰用。
五准备一把15cm长的园头镊子。镊子是用来捉蜂用的,因为蜂尾部有蛰针,不可能直接用手去捕捉,要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捕捉,以免被蛰到手。在蜂采糖水的时候,趁其不注意,用镊子轻轻夹住其脚(足)。
六是削一根15cm长的生竹签,大小与牙签一样大,长度15cm,把中间折弯,用来夹蜂腰部用。
七是找蜂。找蜂有两种找法,一种是找蜂王;二是找工蜂。找王——在每年的3-4月间(有的地方稍早一点,根据季节而定,这两个月是大黑蜂蜂王出来飞翔找洞筑巢的旺季),你只要去到有壳斗科(麻栗树)植物或是杂木灌丛林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散发出既似乎带酸味的气味,只要顺着风吹的方向去找或者对该植物植株一棵一棵地观察,直到找到出甜脂(汁)的树,此树散发的气味会引来众多的蜜蜂、胡蜂、苍蝇、蝴蝶等飞虫、昆虫等前来觅食(树汁),由于树一直在分泌甜汁液,天气热导致过剩的汁液流出导致发酸(发酸的树汁它们一般都不采,它们专采集刚分泌出的新鲜的甜汁液),在发酸的树汁液附近,同一棵树或旁边邻近的树会出甜汁,只要有成群的蝴蝶、蜜蜂、苍蝇或其它小胡蜂等昆虫飞出飞进,那么就会有大黑蜂在此采集树汁。找工蜂采食最佳时间是5下旬较好,方法同上。
当发现大黑蜂蜂王来采食该怎样追、寻找其窝?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大黑蜂蜂王来觅食树汁,刚筑巢或蜂蛹还小,它一天只来觅食3——4次(早——中——晚),因为虫小,吃的少,要是小幼蜂像米粒大的时候、封盖多或是化蛹的话它就会半小时甚至几十分钟来采一次。而工蜂则相反,工蜂采食时间比较稳定,根据其稳定的采食时间就可以判断其窝在远或近位置。
当你发现大胡蜂蜂王或者工蜂来到树上觅食的同时,最好不要惊动它,先用一小点棉花蘸糖水,再用小棒卡好小心翼翼地递过去到蜂嘴边,它闻到蜂蜜的香味就会抬头来吃,待它吃饱飞走后,用时间对一下,看看来回的时间是多少,进行判断蜂巢得远近。第二次来的时候,继续喂,第三慢慢移动带有糖水的棉花,开始蜂会飞,再引诱,直至你晃动棍子它也不飞为止,慢慢把蜂钓下来。拿出备好的糖杯,把杯子固定在出甜汁树脚位置,倒上糖水,蜂王或工蜂再来采食的同时,用蘸好糖水的棉花棒将其诱到糖杯上吃糖,采糖水2-3次后,再来第4、5……回,它已经很熟悉糖杯位置的同时,可用镊子夹住蜂足部,用折弯后的竹签夹住其腰部(动作要轻,谨防蜂王或工蜂被揉、按伤),用备好的鸡绒毛系在蜂腰部,喂好糖后放其自由飞走。蜂飞回巢,都是有路线的,但第一次放飞,它会到处乱串,东飞西飞,这休息一下,那里停一停,有时鸡毛被卡住了,它就会把鸡毛细绳裁断,又飞回来采糖。观察要是鸡毛被裁了的话要继续补上,直至它带着鸡毛采正常为止。此时你就可以顺着它飞的方向去追、找、瞄,只要不被大树或其它物体遮挡,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它的老巢。
㈨ 马蜂胡蜂怎么寻找,
我们家到处都是,你可以在树林里找往乡下的地方,城里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