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有哪些
矿井水灾,作为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对矿工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防止此类灾害发生的关键在于对可疑积水区域的探查与及时反应。在发现透水预兆,如钻孔松软、煤层发暗、巷壁出现小水珠、气温降低、有害气体增加、嘶嘶水叫声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掘进,加固支架并迅速报告上级,以期提前预警,避免事故。
一旦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首要任务是迅速判明水源性质,然后通过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工作人员,并按规定的路线撤出。在水势迅猛、冲击力大的情况下,应紧扶支架躲避水头冲击,然后向高处移动,进入上一个水平并尽快出井。如果逃生路线被水隔断,应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安全地点暂时躲避,并在轨道或水管上发出呼救信号。
在水害严重的矿井和积水区域,设立水闸门是为隔断水流、缩小受灾范围。在人员安全撤出后,立即关闭水闸门,切断水流,确保整个矿井安全。接到透水事故警报后,水泵司机应立即关闭密闭门,启动所有水泵,尽快排出积水。在没有接到撤离命令前,绝不可离开工作岗位。
在面对水害时,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至关重要。首先,当现场人员被水围困无法撤离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在合适地点快速搭建临时避难硐室。对于老空透水的情况,应在避难硐室外设置临时挡墙或风帘,以防有害气体伤害,并在外留设明显标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信救援队伍会迅速到来,保持自信与坚强的意志,做好长时间避难的准备。
在避难期间,应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以指示避难地点。避免嚼食杂物充饥,选择适宜水源饮用,并用纱布或衣物过滤。长时间被困后,避免过度兴奋和慌乱,遵循救护人员的指导,安全脱险。
综上所述,矿井水灾的防范与自救措施应包括对潜在隐患的早期探测、快速有效的撤离策略、合理利用避难设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发出求救信号、避免不安全的食物和水源摄入,以及安全脱险后的恢复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B. 矿井发生火灾时的行动原则和应急措施
矿井发生火灾时的行动原则和应急措施如下:
行动原则:
应急措施:
灭火措施: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配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