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遥感图像处理的若干问题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是指图像上的像元在图像坐标中的坐标与其在地图坐标系等参考系统中的坐标之间的差异。
(转)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引起:a、传感器外方位元素产生的畸变:外方位元素是指传感器成像时的位置和姿态角,当外方为元素偏离标准位置时,就会使图像产生畸变。b、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误差是由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当地形起伏时,对于高于或低于某一基准面的地面点,其在像片上的像点与其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点在像片上的构象点之间有直线位移。c、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地球曲率引起的像点位移与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类似。d、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大气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它的密度是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此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的折射率也随高度而变化,使得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不是一条直线而变成了曲线,从而引起像点的位移。大气折射引起的像点位移比地球曲率的药小得多。e、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主要是对动态传感器的图像产生变形影响。此外,如果投影方式不是中心投影,如全景投影和斜距投影,会产生有投影方式导致的影像畸变。
因为遥感成像的过程很复杂,一个像元成像会包含很多信息,是一个混合像元,要进行几何校正,获得精确位置的DN值的时候就需要重采样了
像元灰度重采样主要有最邻近、双线性和三次立法卷积,其中最邻近法最简单,计算速度快。
三次卷积法采样中的误差约为双线性内插的1/3,产生的图像较平滑,但计算工作量大,费时。
GCP选择最好是用高分辨率数据去纠正低分辨率数据,最好是同源数据,有明显的同名点
GCP选择最好是选择一些不容易变化的事物,因为遥感影像的时相可能相差很大,事物变化了就失去了同名点的意义,比较常用的GCP点是道路交叉点、房屋角点等
‘贰’ 几何校正
几何畸变
几何校正
几何畸变的原因有:
传感器内部的原因
遥感平台因素
地球因素
大气折射和投影方式
几何畸变类型:
系统性畸变 内部
随机性畸变 外部
几何校正类型:
几何粗校正
几何精校正 利用地面控制点做的精密校正
几何校正原理
几何校正过程
1、坐标变换 直接法 间接法 地面控制点的选择 几何校正精度评估
2、灰度值的重采样, 对灰度值的重新计算过程就是重采样 方法有 最近邻法(简单,保留光谱信息 双线性内插法 三次卷积法(破坏图像光谱信息
几何校正步骤
几何精校正不需要空间位置变化数据,回避了成像的空间几何过程,主要借助地面控制点实现校正。
步骤为:
1、对畸变图像和基准图像建立统一的坐标系和地图投影。
2、选择地面控制点,寻找相同位置的地面控制点对。
3、选择校正模型,例如;多项式校正模型
4、选择合适的重采样方法,根据目的来选择。
5、几何校正的精度分析。位置精度,一个像元左右。
几何校正类型
根据控制点选取来源不同
1、图像到图象的几何校正
一个基准图像和一个畸变图像。
2、图像到地图的几何校正
通过具有地理坐标信息的栅格图像等。
3、具有已知几何信息的几何校正
一般通过输入几何文件和地理位置来查找表
4、 正射校正
考虑到DEM,在高程这一块。地理位置更加精确。
方法:严格的物理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
图像配准
使同名像点在位置上和方位上重合。
几何校正注重的使数据本身的处理。
配准:考虑的是图与图之间的关系。
图像自动配准:要素
提高配准的自动化水平
特征空间,相似度度量。
投影转换,添加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