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什么;用墨包括墨色的什么的变化。
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的两个方面。笔中有墨,墨中见笔,是传统画对笔墨的基本要求,各种用笔中都脱不开墨色的变化。变化而有韵味却是不易之事,它是随着实践与涵养的提高而提高的。
有墨而无笔,则墨中无骨,而无骨之墨易烂易平,从而失去表现力与中国画特殊之笔力感。因此前面所讲到用笔问题实际上同时是离不开用墨课题的。写意着色人物画,尽管将主题转入用墨与用色,实际也是进一步研究用笔的过程。
(1)中国画用笔用墨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勾勒是中国画用笔的主要形式,勾勒表现的难度也最大。单线勾勒明确而暴露,因此比其他用笔形式更需精心设计和具有较深厚的功力,才可能使画面笔笔讲究,有力度、经看,笔与笔之间要有呼应,节奏,构成疏密有致,浓淡与枯温得当。
改变传统线的用笔方式,追求新的形式趣味,追求总体上线的节奏感与造型的整体感。
笔简而意繁。勾勒应尽量洗练,必要时勾勒可重新按需组合,精取大舍,甚至改变物象的原本形态。注意每一笔功力的体现,笔与笔之间的刚柔、曲直、浓淡的对比,互相之呼应与韵律,主体构成的用笔应尽量反复斟酌。
以勾勒、皴擦、渗染等手法为主,画面可将扎实与虚松结合起来,并注意实而不板、松而意到的效果。
㈡ 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可称为什么用笔方法有什么
一、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1、泼墨法:用笔毛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
2、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
3、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二、笔法,是运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笔锋的运用和各种用笔的技法。
1、执笔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
“擫”是用大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
“押”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的外侧。
“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2)中国画用笔用墨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笔墨是中国画的特色,精华所在,没有笔墨不能称其为中国画,笔墨一词从广义上讲,指利用笔墨达到的画面气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诸方面的绘画语言。狭义的笔墨专指用笔用墨的技巧。
用笔《古画品录》中六法: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
用笔要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
中锋运笔,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笔线粗壮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