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甲酸,乙酸,乙醛,丙酮
这是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的经典题目
用新制氢氧化铜即可,溶解的为甲酸和乙酸,
再对这俩加个热,由于甲酸中含有醛基,就会出砖红色沉淀
剩下两种,直接用氢氧化铜加热即可,乙醛出砖红色沉淀,丙酮仍为蓝色
(1)怎么用化学方法鉴别甲酸和乙醛扩展阅读:
1.甲酸介绍:
甲酸(化学式HCOOH,分子量46.03),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熔点8.6℃,沸点100.8℃。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物化性质:易燃。能与水、乙醇、乙醚和甘油任意混溶,和大多数的极性有机溶剂混溶,在烃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
相对密度(d204)1.220。折光率 1.3714。燃烧热254.4 kJ/mol,临界温度306.8 ℃,临界压力8.63 MPa。闪点68.9 ℃(开杯)。密度1.22,相对蒸气密度1.59(空气=1),饱和蒸气压(24℃)5.33 kPa。
浓度高的甲酸在冬天易结冰。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
在烃中及气态下,甲酸以通过以氢键结合的二聚体形态出现。
在气态下,氢键导致甲酸气体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液态和固态的甲酸由连续不断的通过氢键结合的甲酸分子组成。
2.乙酸介绍: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2.物化性质:沸点(℃):117.9
凝固点(℃):16.6
相对密度(水为1):1.050
粘度(mPa.s):1.22(20℃)
20℃时蒸气压(KPa):1.5
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酸味。
溶解性: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
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B. 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 甲酸、乙酸、乙醛 解释下哈~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溶液,若氢氧化铜溶解,则是酸,未发生溶解的是乙醛,加热后,若生成砖红色沉淀,则是甲酸,无明显现象的是乙酸
C. 如何鉴别乙醛与甲酸
把它们分别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不能使悬浊液变澄清的是乙醛.
另外两份已经变澄清的溶液加热至沸,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甲酸,不出现的为乙酸.
这是因为Cu(OH)2能与羧酸反应生成铜盐而溶解,甲酸含有醛基,加热下可以使Cu(OH)2变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D. 化学方法如何鉴别甲酸、乙酸、乙醛
先将其全部溶于水,用pH试纸检验,酸性最强的是甲酸,其次是乙酸,显碱性的是乙胺;剩下三种加入2,4-二硝基苯肼,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酮和乙醛,没现象的是乙醇;然后加入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没现象的是丙酮。
E. 怎么用一种试剂鉴别甲酸,乙醛和乙酸
试剂:使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现象:
1、甲酸使新制氢氧化铜溶解(酸碱中和),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因为甲酸里有醛基)。
2、乙醛与氢氧化铜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不是氢氧化铜溶解。
3、乙酸使氢氧化铜溶解,加热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5)怎么用化学方法鉴别甲酸和乙醛扩展阅读:
甲酸用途:
1、医药工业:咖啡因、安乃近、氨基比林、氨茶碱、可可碱冰片、维生素B1、甲硝唑、甲苯咪唑。
2、农药工业:粉锈宁、三唑酮、三环唑、三氨唑、三唑磷、多效唑、烯效唑、杀虫醚、三氯杀螨醇等。
3、化学工业:甲酸钙、甲酸钠、甲酸铵、甲酸钾、甲酸乙酯、甲酸钡、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橡胶防老剂、季戊四醇、新戊二醇、环氧大豆油、环氧大豆油酸辛酯、特戊酰氯、脱漆剂、酚醛树脂、酸洗钢板等。
4、皮革工业:皮革的鞣制剂、脱灰剂和中和剂。
5、橡胶工业:天然橡胶凝聚剂。
F. 怎么用化学方法区分甲酸,乙酸,甲醛
先用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甲酸,再用托伦试剂,反应的是甲醛,无反应的是乙酸。
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甲酸,其他无变化;加热,有气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丙二酸,乙酸和丁二酸无变化;加热温度达到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有气体生成的是乙酸,丁二酸看不到现象。
(6)怎么用化学方法鉴别甲酸和乙醛扩展阅读:
甲酸的主要用途
1、医药工业:咖啡因、安乃近、氨基比林、氨茶碱、可可碱冰片、维生素B1、甲硝唑、甲苯咪唑。
2、农药工业:粉锈宁、三唑酮、三环唑、三氨唑、三唑磷、多效唑、烯效唑、杀虫醚、三氯杀螨醇等。
3、化学工业:甲酸钙、甲酸钠、甲酸铵、甲酸钾、甲酸乙酯、甲酸钡、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橡胶防老剂、季戊四醇、新戊二醇、环氧大豆油、环氧大豆油酸辛酯、特戊酰氯、脱漆剂、酚醛树脂、酸洗钢板等。
4、皮革工业:皮革的鞣制剂、脱灰剂和中和剂。
5、橡胶工业:天然橡胶凝聚剂。
G. 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醛酸,乙二酸1, 甲酸,乙酸
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甲酸,其他无变化;加热,有气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丙二酸,乙酸和丁二酸无变化;加热温度达到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有气体生成的是乙酸,丁二酸看不到现象。
或者先用滴定方法将甲酸乙酸和丙二酸丁二酸分开,然后用银镜反应区分甲酸和乙酸,加热区分丙二酸丁二酸。
(7)怎么用化学方法鉴别甲酸和乙醛扩展阅读
1、草酸电解法
草酸水溶液经电解还原,生成乙醛酸稀溶液,然后经蒸发、浓缩、冷冻、过滤逐渐提浓,最后得合格品包装。
2、乙二醛氧化法 乙二醛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乙醛酸,然后经精制提纯得成品。另外,二氯乙酸与甲醇钠缩合得到二甲氧基乙酸钠,再用盐酸水解就生成乙醛酸。
3、二氯乙酸法 将甲醇钠和甲醇投入反应罐内,加热至40~50℃,缓缓滴加二氯乙酸,在完成后回流反应2h,缩合完毕,然后冷至室温,过滤,甲醇洗涤,合并洗滤液,即得二甲氧基乙酸钠甲醇溶液。再将该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2.8份盐酸于水浴上加热,并搅拌成糊状而得水解物,再升温至90℃,冷至10℃左右,过滤、分离,即得成品。
H. 甲酸,乙酸和乙醛的区别方法
可以使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区别甲酸、乙酸和乙醛。分别取三种溶液少量,然后将其分别放入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若加入溶液后新制氢氧化铜溶解(酸碱中和),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这是甲酸,因为甲酸里有醛基且有酸性。
若加入后没有明显现象,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这是乙醛,因为乙醛含有醛基。反应方程式如下:CH₃CHO+2Cu(OH)₂→ CH₃COOH+Cu₂O↓+2H₂O(加热)
若使氢氧化铜溶解,加热不产生(砖)红色沉淀。乙酸具有酸性,但是没有醛基,无法在加热条件下与氢氧化铜反应。
(8)怎么用化学方法鉴别甲酸和乙醛扩展阅读:
甲酸,乙酸和乙醛三者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其官能团。甲酸同时含有醛基与羧基,乙酸只有羧基,乙醛含有醛基。
醛基检验方法: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银镜反应)、Cu(OH)2悬浊液加热。
羧基检验方法:
羧基的检验方法,即为检验酸的通性的方法(如使石蕊变红等),检验羧基还可以用与醇类酯化的方法,但现象不一定很明显。
I. 怎样用一种试剂鉴别甲酸,乙酸,乙醇,乙醛
所以试剂: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鉴别现象:在4支盛有少量氢氧化铜悬浊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待鉴别试剂,加热,如果既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则试管中所加入的为甲酸;如果有砖红色沉淀但无气体生成,则试管中所加入的为乙醛;如果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只是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了,则试管中所加入的为乙酸;无明显现象则试管中所加入的为乙醇。
有关知识:
①甲酸既含羧基又含醛基;
②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能生成砖红色的沉淀Cu₂O,醛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③羧酸能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铜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