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丙溴磷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丙溴磷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3-06 07:36:23

❶ 谁有最新的可能违法添加的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最好全一点儿的,感谢!

卫生厅的网站内就有。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无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无
7 玫瑰红B 调味品 无
8 美术绿 茶叶 无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无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无
13 硫化钠 味精 无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无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无
16 罂粟壳 火锅底料及小吃类 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
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18 溴酸钾 小麦粉 GB/T 20188-2006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9 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 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0 富马酸二甲酯 糕点 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21 废弃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无
22 工业用矿物油 陈化大米 无
23 工业明胶 冰淇淋、肉皮冻等 无
24 工业酒精 勾兑假酒 无
25 敌敌畏 火腿、鱼干、咸鱼等制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6 毛发水 酱油等 无
27 工业用乙酸 勾兑食醋 GB/T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8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 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9 硝基呋喃类药物 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1 抗生素残渣 猪肉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万古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2 镇静剂 猪肉 参考GB/T 20763-2006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无
35 磷化铝 木耳 无
36 馅料原料漂白剂 焙烤食品 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制品 无
41 孔雀石绿 鱼类 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2 乌洛托品 腐竹、米线等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测定方法
43 五氯酚钠 河蟹 SC/T 3030-2006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44 喹乙醇 水产养殖饲料 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C/T 3019-2004)
45 碱性黄 大黄鱼 无
46 磺胺二甲嘧啶 叉烧肉类 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7 敌百虫 腌制食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表二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序号 食品品种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葡萄酒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面点、月饼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
糕点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馒头 漂白剂(硫磺)
油条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臭豆腐 硫酸亚铁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乳制品(除干酪外) 纳他霉素 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蔬菜干制品 硫酸铜 无
“酒类”(配制酒除外) 甜蜜素
“酒类” 安塞蜜
面制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鲜瘦肉 胭脂红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大黄鱼、小黄鱼 柠檬黄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陈粮、米粉等 焦亚硫酸钠 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 亚硫酸钠 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

❷ 食品中的农残检测项目有哪些

提取- 净化- 检测 。经典的农药残留检测步骤通常是:水溶性溶剂提取- 非水溶性溶剂再分配- 固相吸附柱净化- 气相或液相色谱检测。其中提取和净化是前处理部分,样品前处理不仅要求尽可能完全提取其中的待测组分,还要尽可能除去与目标物同时存在的杂质,避免对色谱柱和检测器等的污染,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因此提取、净化是农药残留分析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前处理步骤,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❸ 国标和食药总局出具的五项农残快检的标准区别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的快速检测》(KJ201710)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本方法规定了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油菜、菠菜、芹菜、韭菜等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的快速测定。
其中酶抑制(率)法(分光光度法)的性能指标如下:
检测限:敌百虫0.1 mg/kg,丙溴磷0.5 mg/kg,灭多威0.2 mg/kg,克百威0.02 mg/kg,敌敌畏0.2 mg/kg。
灵敏度:灵敏度应≥95%
特异性:特异性应≥85%。
假阴性率:假阴性率应≤5%。
假阳性率:假阳性率应≤15%。
检测卡法的性能指标如下:
检测限:敌百虫0.1 mg/kg,丙溴磷0.5 mg/kg,灭多威0.2 mg/kg,克百威0.02 mg/kg,敌敌畏0.2 mg/kg。
灵敏度:灵敏度应≥95%
特异性:特异性应≥85%。
假阴性率:假阴性率应≤5%。
假阳性率:假阳性率应≤15%。
本方法负责起草单位为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验证单位为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要起草人包括胡明燕、胡梅、王骏、熊晓辉、岳振峰等。

❹ 农残检测有哪些内容

农药残留检测
检测项目及检验标准
六六六、滴滴涕
GB/T 5009.45-2003
甲胺磷
GB/T 5009.20-2003
甲拌磷
GB/T 5009.20-2003
敌敌畏
GB/T 5009.20-2003
禾草丹
ZHJS 013-2007
GB/T 19650-2006
呋喃硫威
ZHJS 013-2007
GB/T 19650-2006
溴氰菊酯
ZHJS 014-2007
GB/T 19650-2006
氯氰菊酯
GB/T 5009.162-2008
硫丹
ZHJS 005-2006
GB/T 19650-2006

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为什么用棕色瓶容量瓶

1.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1.1测定原理
2,6一二氯靛酚法和碘量法是较常见的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一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 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1.2测定操作
2,6一二氯靛酚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取同一样品匀浆10g,加入1%草酸溶液20 mL,摇匀,用滤纸过滤,取5mL过滤液于锥形瓶中,用2,6一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滴定(1 mL≈0.02 mgVitC),以淡红色存在30 s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记录2,6-二氯酚靛酚钠盐溶液的消耗量,根据结果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mg/100 g)。
碘量法:将果蔬洗净,用纱布拭干其外部所附着的水分,若样品清洁可以不必洗。样品可以先纵切为4~8等份,分别称取20g可是用食部分,置于研钵中加入2% Hcl 15~10ml,研磨至浆状,移于 100ml 容量瓶中,用2% HCl 加至刻度线处,混匀,过滤,记录滤液总体积。样品液的测定: 在50ml 烧杯中,用移液管注入10% KI 溶液0.5ml,0.5% 的淀粉溶液 2ml,样品液 5ml,蒸馏水 2.5ml,用0.001N KIO3 液滴定,要一滴滴加入,并时时摇动烧杯,至微蓝色不褪色为终点( 一分钟不褪为止) 。记录所用 KIO3 液毫升数,计算维生素C含量。
1.3测定方法评价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具有简便、快速、比较准确等优点,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缺点是不能直接测定样品中的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含量,易受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如果样品中含有色素类物质,将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困难。碘酸钾滴定法较便宜,使用碘酸钾滴定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较为简便易行,而2,6一二氯靛酚法相对复杂。总的来说,滴定法操作简便、快速,无须特殊仪器,但在测定深色样品时,准确度和精确度欠佳。
2.荧光法测定维生素C
2.1测定原理
Deutsch和Weeks曾经报道过一种检测维生素C的荧光分析法(OPDA),并被指定为维生素C的经典荧光分析法。在该方法中,维生素C先被活性炭(Norit)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AA),DHAA再与荧光底物邻苯二胺(OPDA)结合生成荧光产物,通过对该荧光产物的检测实现对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孙振艳等[1]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维生素C的荧光分析方法。基于维生素C被Cu2+氧化为DHAA,DHAA进一步与苯甲酸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生荧光协同增敏作用,通过对体系荧光强度的测定进行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
2.2测定操作
荧光分析法(OPDA)的测定方法:称取一定量样品,研磨后用水浸泡,取清液加入适量1%草酸溶液,振摇约3min,加入0.2g已处理好的活性炭再充分振摇约3min后过滤,滤液加于两个25mL比色管再加入5.0mL缓冲溶液,,其中一管加入2.0mL硼酸溶液(即空白)摇匀,放置15min后,两管均加入邻苯二胺溶液10mL,避光放置30min待测。样品荧光强度减去空白荧光强度值即为样品相对荧光强度值。
孙振艳等的荧光分析法:在2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 6 mL CuSO4溶液,2. 0 m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2. 0 mL苯甲酸溶液,一定体积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5. 0 mLNaOH-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在35℃恒温水浴中加热30 min,将溶液流水冷却至室温,激发波长为308 nm,在发射波长408nm处,测量荧光强度F,以不含维生素C的试剂空白为F0,计算ΔF=F-F。
2.3测定方法评价
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具有操作简单,精密度高,检出限低等优点,该法可以应用于水果、蔬菜和药物中维生素C的检测,适于推广。
3.光度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
3. 1测定原理
2,4-二硝基苯肼法和钼蓝比色法是常见测定维生素C的一种光度分析法。2,4-二硝基苯肼法的原理是总维生素C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脎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钼蓝比色法是测定果蔬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因偏磷酸和钼酸铵反应生成的磷钼酸铵经还原型的维生素C还原后生成亮蓝色的络合物,通过分光比色可以测定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3.2测定操作
2,4-二硝基苯肼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取匀浆20 g (含1~2 mg抗坏血酸)置入100 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混匀后过滤。取25 mL过滤液放入有2 g活性炭的25 mL比色管中,振摇1 min,过滤。然后取10 mL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 mL 2%硫脲溶液,混匀。按照GB12392-90中呈色反应方法,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根据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按下式计算样品中Vc的含量:X=c·Vm×F×1001000。
X—样品中总抗坏血酸含量,mg/100g;
c—由标准曲线查得或回归方程算得“样品氧化液”总抗坏血酸的浓度,μg/mL; V—试样用1%草酸溶液定容的体积,mL; F—样品氧化处理过程中稀释倍数; m—试样质量,g。
钼蓝比色法:准确称取 100 g 样品, 加入草酸-EDTA 溶液, 经捣碎后移入 100 mL 容量瓶,定容,过滤,吸取 2 mL 上清液于 50 mL 容量瓶中,加入 1 mL 的偏磷酸-醋酸溶液,5%的硫酸 2.0 mL,摇匀,加入 4 mL 钼酸铵,以去离子水定容至 50 mL,20 min 后测定吸光度。
3.3测定方法评价
钼蓝比色法测定果蔬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数据稳定性、准确性较好,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测定方法,而且不受样液颜色的影响。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总VitC (还原型和氧化型),特异性较好,但操作复杂,是我国食品中VitC测定的标准方法,此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4.高效液相色谱法
4.1测定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维生素 C 含量的方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通常采用 C18柱或 C8柱,由于维生素 C 对紫外光有吸收,故检测器常用紫外检测器。
4.2测定操作
称取维生素C标准样品0.1000 g.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双蒸水定容,得到1.0mg·ml-1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参考Nisperos-Carriedo等的方法。准确称取果肉1.00 g,用5 ml 0.2%偏磷酸冰浴研磨, 10000 g离心15 min,残渣加入4 ml 0.2%偏磷酸再提取,合并上清液,定容至10 ml,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待测。每个样品重复5次。维生素C在240 nm波长时有最大吸收峰,故以240 nm作为检测波长。以0.2%偏磷酸为流动相。分别吸取标准溶液1 ml、2 ml、4 ml、6 ml、8m,l各自定容至10 m,l从中分别吸取10.0μl进样分析,以峰面积(mv)为纵坐标,标样浓度(mg·ml-1)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溶液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和截距。将样品溶液分别进样10.0μl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维生素C的色谱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维生素C含量。
4.3测定方法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结构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该法分离时间短,对结构不稳定的维生素C尤为适合,还特别适用于颜色较深的提取液样品的测定,成为近年来较受欢迎的维生素C测定方法。缺点是所用仪器较为昂贵。

❻ 农残检测有哪些项目

提取- 净化- 检测 。经典的农药残留检测步骤通常是:水溶性溶剂提取- 非水溶性溶剂再分配- 固相吸附柱净化- 气相或液相色谱检测。其中提取和净化是前处理部分,样品前处理不仅要求尽可能完全提取其中的待测组分,还要尽可能除去与目标物同时存在的杂质,避免对色谱柱和检测器等的污染,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因此提取、净化是农药残留分析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前处理步骤,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❼ 食品非法添加剂的名单一览

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序号名称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检测方法
1吊白块腐竹、粉丝、面粉、竹笋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苏丹红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王金黄、块黄腐皮
4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6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
7玫瑰红B调味品
8美术绿茶叶
9碱性嫩黄豆制品
10工业用甲醛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工业用火碱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12一氧化碳金枪鱼、三文鱼
13硫化钠味精
14工业硫磺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15工业染料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16罂粟壳火锅底料及小吃类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
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18溴酸钾小麦粉GB/T 20188-2006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9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20富马酸二甲酯糕点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21废弃食用油脂食用油脂
22工业用矿物油陈化大米
23工业明胶冰淇淋、肉皮冻等
24工业酒精勾兑假酒
25敌敌畏火腿、鱼干、咸鱼等制品GB 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6毛发水酱油等
27工业用乙酸勾兑食醋GB/T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8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9硝基呋喃类药物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玉米赤霉醇牛羊肉及肝脏、牛奶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1抗生素残渣猪肉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万古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2镇静剂猪肉参考GB/T 20763-2006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荧光增白物质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工业氯化镁木耳
35磷化铝木耳
36馅料原料漂白剂焙烤食品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酸性橙Ⅱ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氯霉素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喹诺酮类麻辣烫类食品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水玻璃面制品
41孔雀石绿鱼类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2乌洛托品腐竹、米线等无,需要研制食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测定方法
43五氯酚钠河蟹SC/T 3030-2006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4喹乙醇水产养殖饲料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C/T 3019-2004)
45碱性黄大黄鱼
46磺胺二甲嘧啶叉烧肉类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7敌百虫腌制食品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表二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序号食品品种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检测方法
1渍菜(泡菜等)、葡萄酒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水果冻、蛋白冻类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3腌菜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4面点、月饼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
5面条、饺子皮面粉处理剂
6糕点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馒头漂白剂(硫磺)
8油条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9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小麦粉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11小麦粉滑石粉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12臭豆腐硫酸亚铁
13乳制品(除干酪外)山梨酸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14乳制品(除干酪外)纳他霉素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15蔬菜干制品硫酸铜
16“酒类”(配制酒除外)甜蜜素
17“酒类”安塞蜜
18面制品和膨化食品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19鲜瘦肉胭脂红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大黄鱼、小黄鱼柠檬黄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1陈粮、米粉等焦亚硫酸钠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2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亚硫酸钠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如何检测添加剂或农药残留

在微生物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蓝莓饮料的菌落总数。据悉,菌落总数可用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
工作人员随即抽取25ml蓝莓饮料稀释到含有225ml生理盐水的广口瓶中,然后选择两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均液,分别放入无菌培养皿内,每皿中加入15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
工作人员说,将其放置在培养箱中48个小时,计数各平板菌落数,再计算出菌落总数,大概一周就能出检测报告。
当天,隔壁实验室正对检测的陈皮话梅进行过滤、净化,去除其蛋白质等杂质,应用这台液相色谱仪对陈皮梅肉中的糖精钠添加剂的含量进行检测。
液相色谱仪的设备能够检测农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等二十余项检测项目,同时能够分离出样品中的化学成分,甚至计算出成分的含量是否超过要求。
目前,检测中心主要承担政府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任务,也面向社会开展委托检验服务。现已完成一期建设,投入资金1300万元。其中,检测中心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在600万元左右。

像安捷伦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CEM微波消解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凯氏定氨仪等检测设备的水平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自今年3月正式开展检测以来,检测中心先后承担了县食安办组织的“你点题,我检测”食品安全检测69批次,食品流通和餐饮领域水产品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快速检测63批次,2家中央厨房食品原料快速检测现场指导等任务。共受理政府委托的监督检验食品609件,食用农产品农残检测129件,食品企业委托检验182件,检验参数共4050项次。

阅读全文

与丙溴磷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下巴皮肤破损如何处理方法 浏览:664
底滤鱼缸正确打氧方法 浏览:838
电子和电流的计算方法 浏览:834
如何瘦小腿大腿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360
三维触控使用方法 浏览:558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浏览:910
抗疫治疗的最新方法 浏览:520
魅族2手机权限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40
治疗孕吐的方法 浏览:573
用钱折东西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504
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研究 浏览:412
干蒜瓣怎么腌制方法大全 浏览:619
数字电子设计教学方法 浏览:745
华为拍照照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27
大米枇杷粥的食用方法 浏览:335
李子园施肥方法视频 浏览:580
恐惧症治疗好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144
虫百敌的使用方法 浏览:673
握拳的公式方法有哪些 浏览:420
荷花家庭种植方法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