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淀粉酶比活力测定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淀粉酶,尤其是萌发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随萌发时间迅速增加,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类,供幼苗生长。α-淀粉酶随机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作为淀粉分解的起始酶而起主要作用;其水解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性糖;β-淀粉酶水解非还原端的第二个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芽糖,并能使一部分糊精糖化。本实验以萌发种子为材料,测定其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
【原理】
两种淀粉酶具有不同理化特性,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下15Min则被钝化。据此,在测定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以测定出另一种酶的活力,本实验采用加热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淀粉酶活力,再与非钝化条件下测得的总淀粉酶活力比较,求出β-淀粉酶活力。淀粉的水解产物麦芽糖及其他还原性糖能与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使其还原生成红色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淀粉酶水解产物的浓度成正比,可用麦芽糖(或葡萄糖)浓度表示,用比色法测定淀粉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仪器与用具】
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器;研钵;具塞刻度试管25Ml 13支,刻度吸管1ml、2ml、5Ml各1支;容量瓶50Ml 2支。
【试剂】
麦芽糖标准液(1Mg/Ml):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DNS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精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溶于20Ml 12Mol/L NAOH溶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盖紧瓶塞,勿使CO2进入。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0�1Mol/L柠檬酸):称取分析纯柠檬酸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B液(0�1Mol/L柠檬酸钠):称取柠檬酸钠29�4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匀,即为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1%淀粉溶液:称取1g淀粉溶于100Ml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
【方法】
1.酶液提取称取25℃下萌发3~4天的小麦种子1�0g(芽长1�0~1�5CM),置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2Ml蒸馏水,研磨成匀浆后转入离心管中,用7Ml蒸馏水分次将残渣洗入离心管,提取液在室温下放置提取15~20Min,每隔数分钟搅动1次,使其充分提取。然后在3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淀粉酶原液。吸取上述淀粉酶原液5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淀粉酶稀释液。
2�麦芽糖标准曲线制作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18-1加入试剂:
表18-1制作麦芽糖标准曲线配方表
试剂管号1234567麦芽糖标准液(ml)00.20.40.81.21.62.0蒸馏水(ml)2.01.81.61.20.80.40麦芽糖含量(mg)00.20.40.81.21.62.03,5-二硝基水杨酸(ml)2222222摇匀,置沸水浴中煮沸5Min。取出后流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0Ml。以1号管作为空白调零点,在540nM波长下比色测定。以麦芽糖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酶活力的测定取6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18-2进行操作。
表18-2酶活力的测定配方表
操作项目管号Ⅰ-1Ⅰ-2Ⅰ-3Ⅱ-1Ⅱ-2Ⅱ-3淀粉酶原液(ml)1.01.01.0000钝化β-淀粉酶置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在流水中冷却淀粉酶稀释液(ml)000111DNS试剂(ml)2.0002.000预保温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1%淀粉溶液(ml)(40℃)1.01.01.01.01.01.0保温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DNS试剂(ml)02.02.002.02.0摇匀,置沸水浴中5Min,取出后冷却,加蒸馏水至20Ml,摇匀,在540nM波长下比色,记录测定结果。
4�结果计算 用Ⅰ-2、Ⅰ-3吸光度平均值与Ⅰ-1吸光度值之差,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麦芽糖含量(Mg),再按下式计算α-淀粉酶的活力(Aα),淀粉酶活性以每克鲜重所含麦芽糖毫克数(Mg/g·Min)表示:
Aα=CαVTFW×t×V1(18-1)
Ⅱ-2、Ⅱ-3吸光度平均值与Ⅱ-1吸光度值之差,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麦芽糖含量(Mg),按式18-1计算(α+β)-淀粉酶的活性AT�
AT=CT×VTFW×t×V1
式中A:淀粉酶活性,Aα为α-淀粉酶的活性,AT为淀粉酶总活性,主要是α、β-淀粉酶的活性;
Cα:α-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量(查标准曲线求值,以下同);
CT:(α+β)淀粉酶共同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量;
V1:显色所用酶液体积(Ml);
T:酶作用时间(Min);
VT:样品稀释液总体积(α-淀粉酶为50Ml,α+β淀粉酶为500Ml);
FW:样品鲜重(g)。
【思考题】
1.萌发种子和干种子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有何差异�这种变化有何生物学意义�
2�实验中设置对照的意义何在�
3�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性质有何不同�作用特点有何不同
② 胰腺炎症,或者是胰腺癌,用什么方法能检查出来。最精确的
朋友你好,以下阐述仅供参考,如需详询请网络嗨我。胰腺炎症,或者是胰腺癌,比较常规的检查是加强CT、B超,血生化(相关血清酶。周六标志物等)以及血常规,单靠一种检查很难确诊的。
胰腺炎的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二)血、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止常。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但尿淀粉酶值受患者尿量的影响。胰源性腹水和胸水中的淀粉酶值亦明显增高。
(三)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四)C-反应蛋白(CRP) 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评估与监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
(五)生化检查 暂时性血糖升高常见,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减少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血清AST、LDH可增加。暂时性低钙血症(<:2mmol/L)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若血钙低于1.5mmol/L以下提示预后不良。急性胰腺炎时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情况可能是病因或是后果,后者在急性期过后可恢复正常。
(六)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水。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征。
2.腹部B超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
3.CT显像CT根据胰腺组织的影像改变进行分级,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其严重程度,特别是对鉴别轻和重症胰腺炎,以及附近器官是否累及具有重要价值。轻症可见胰腺非特异性增大和增厚,胰周围边缘不规则;重症可见胰周围区消失;网膜囊和网膜脂肪变性,密度增加;胸腹膜腔积液。增强CT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疑有坏死合并感染者可行CT引导下穿刺。
胰腺癌的检查:
(一)血液、尿、粪检查 :黄疸时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血清碱性磷酸酶、GGT、LDH、亮氨酸氨基肽酶、乳铁蛋白、血清核糖核酸、5’核苷酸酶等可增高。胰管梗阻或并发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升高。葡萄糖耐量不正常或有高血糖和糖尿。重度黄疽时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粪便可呈灰白色,粪胆原减少或消失。有吸收不良时粪中可见脂肪滴。缩胆囊素胰酶泌素(CCK-PZ)和胰泌素试验,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淀粉酶值和碳酸氢盐浓度均显着减低。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 :为筛选出无症状的早期患者,胰腺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近年有较大进展。但尚无一种理想筛选早期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目前认为糖抗原(CA199)联合监测可提高对于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与准确性。从粪便、血液、胰液中突变K-γαs基因检测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辅助性检查手段,但其临床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三)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显像首选筛查方法。B超对晚期胰腺癌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可显示>2cm的胰腺肿瘤。可显示胰腺局限性增大,边缘回声不整齐,典型病变边缘呈火焰状,同声光点减弱、增加或不均匀,声影衰减明显,胰管不规则狭窄、扩张或中断,胆囊肿大,侵及周围大血管时表现血管边缘粗糙及被肿瘤压迫等现象。 2.X线钡餐造影 可间接反映癌的位置、大小及胃肠受压情况,胰头癌可见十二指肠曲扩大或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呈反“3”形等征象。如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则观察更满意。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除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壁和壶腹有无癌肿浸润情况外,插管造影主要显示:胰胆管受压以及主胰管充盈缺损、移位、瘤腔形成,胰管阻塞、突然变细或中断,断端变钝或呈鼠尾状、杯口状,狭窄处管壁僵硬、不规则的部位和范围等。诊断正确率可达90%。直接收集胰液做细胞学检查及壶腹部活检做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必要时可同时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减轻黄疽为手术做准备。少数病例在ERCP检查后可发生注射性急性胰腺炎和胰胆管感染。
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 是无创性、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胰胆系统的检查手段,显示主胰管与胆总管病变的效果基本与ERCP相同。但缺点是无法了解壶腹等病变,亦不能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减轻黄疽为手术做准备。
5.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ERCP插管失败或胆总管下段梗阻不能插管时,可以通过PTC显示胆管系统。胰头癌累及胆总管,引起胆总管梗阻、扩张和阻塞,梗阻处可见偏心性压迫性狭窄。还常见胆总管的围管性浸润,造成对称性胆总管狭窄或不规则胰管。PTC还用于术前插管引流,减轻黄疸。
6.CT可显示>2cm的肿瘤,可见胰腺形态变异、局限性肿大、胰周脂肪消失、胰管扩张或狭窄、大血管受压、淋巴结或肝转移等,诊断准确率可达80%以上。
7.选择性动脉造影经腹腔动脉做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脾动脉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显示胰体尾癌可能比B超和CT更有效。其显示胰腺肿块和血管推压移位征象,对于小胰癌(<2cm)诊断准确性可达88%。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8.超声内镜检查超声胃镜在胃内检查,可见胃后壁外有局限性低回声区,凹凸不规整的边缘,内部回声的不均匀;超声腹腔镜的探头可置于肝左叶与胃小弯处或直接通过小网膜置于胰腺表面探查。结合腹腔镜在网膜腔内直接观察胰腺或胰腺的间接征象,并行穿刺活检,胰腺癌检出率将近100%。
(四)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 :在CT、B超定位和引导下,或在剖腹探查中用细针穿刺作多处细胞学或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率高。
以上阐述仅供参考,祝好运,如需详询请网络嗨我。
③ 如何提取淀粉酶。。。单一的淀粉酶就行了。。。及其检验的方法
你好,如果是马上需要使用的话建议从网上的生物公司直接购买淀粉酶成品。想自己制作的话建议采集自己的唾液,里面就有唾液淀粉酶。不要将唾液加温,以免酶失活。检验方法可用淀粉遇碘变色的原理,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是否存在,若酶存在,加入淀粉与碘的混合溶液后,因淀粉被淀粉酶分解成糊精,蓝色将会有所消退。若需提取单一的纯淀粉酶,可以使用电泳法确定唾液淀粉酶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再用柱层析法将它层析出来。这是一个很麻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验,如果只是为了达成消化淀粉的目的的话,不妨直接使用唾液。如果需要考虑温度和消化质量的话,买成品是比较省时间的选择。
如还有问题,欢迎追问
④ 淀粉酶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植物中的淀粉酶能将贮藏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淀粉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其中以禾谷类种子的淀粉酶活性最强。植物中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其活性因植物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通过本实验掌握淀粉酶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原理: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各有其一定的特性,如β–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易钝化,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则发生钝化。通常提取液中同时有两种淀粉酶存在,测定时,可根据它们的特性分别加以处理,钝化其中之一,即可测出另一酶的活性。将提取液加热到70℃维持15 min以钝化β–淀粉酶,便可测定α–淀粉酶的活性。或者将提取液用pH3.6之醋酸在0℃加以处理,钝化α–淀粉酶,以求出β–淀粉酶的活性。
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测定。由于麦芽糖能将后者还原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基团,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故可求出麦芽糖的含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⑤ 淀粉酶测定方法
植物中的淀粉酶能将贮藏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淀粉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其中以禾谷类种子的淀粉酶活性最强。植物中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其活性因植物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通过本实验掌握淀粉酶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原理: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各有其一定的特性,如β–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易钝化,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则发生钝化。通常提取液中同时有两种淀粉酶存在,测定时,可根据它们的特性分别加以处理,钝化其中之一,即可测出另一酶的活性。将提取液加热到70℃维持15 min以钝化β–淀粉酶,便可测定α–淀粉酶的活性。或者将提取液用pH3.6之醋酸在0℃加以处理,钝化α–淀粉酶,以求出β–淀粉酶的活性。
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测定。由于麦芽糖能将后者还原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基团,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故可求出麦芽糖的含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⑥ 淀粉酶活力测定还有哪些方法
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所以首先建立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曲线(葡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然后令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一定量淀粉反应,反应结束后检测反应完成液的吸光度(一般需染色剂染色),对比标准曲线即可换算出产物葡糖的量,然后可以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⑦ 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水解淀粉,生成分子较小的糊精和麦芽糖。本实验利用碘的呈色反应来测定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作用的速度,从而测定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大小。
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1)多孔白瓷板(2) 50mL三角瓶(3)恒温水浴锅(4)烧杯(5) 500mL容量瓶(6) 100mL容量瓶(7)漏斗(8)吸管
2.试剂(1) 原碘液:称取碘11g、碘化钾22g,加少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定容至500mL,于棕色瓶中保存。(2)稀碘液:吸取原碘液2mL,加碘化钾2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于棕色瓶保存。
(3) 标准“终点色”溶液
①准确称取氯化钴40.2439g、重铬酸钾0.4878g,加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②准确称取铬黑T 40mg,加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取①液80mL与②液10mL混合,即为终点色。冰箱保存。
(4) 2%可溶性淀粉溶液:称取烘干可溶性淀粉2.00g,先以少许蒸馏水混匀,倾入8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透明,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需新鲜配制)
(5)稀释100倍的唾液用蒸馏水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然后让唾液流入量筒并稀释100倍,混合备用。
(6) 0.02mol/L、 pH6.8磷酸氢= _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称取磷酸氢二钠45.23g和柠檬酸8.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配好后用酸度计或精密试纸校正pH。
操作步骤:
(1) 将“标准色”溶液滴于白瓷板的左.上角空穴内,作为比较终点色的标准。
(2)在50ml 的三角瓶中,加入2%可溶性淀粉溶液20mL,加缓冲液5mL在37°C水浴中平衡约10min,加入0. 5mL稀释唾液,立即记录时间,充分摇匀。定时用滴管取出反应液约0.25mL,滴于预先充满此稀碘液(约0.75mL)的调色板空穴内,当空穴颜色由紫色变为棕红色,与标准色相同时,即为反应终点,记录时间T (min) 。
⑧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有几种方法
第一种: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物质的量的酶加入适宜条件的淀粉中,然后用碘液测定
第二种: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物质的量的酶加入适宜条件的淀粉中,然后用斐林试剂进行还原糖的测定
⑨ 尿淀粉酶留取方法
尿淀粉酶留取方法如下:
早上需要收集样本来清洁中间的尿液样本。收集尿样前,需要用肥皂水清洗会阴和尿道口。清洁时,女性应分开大阴唇,男性应翻转包皮,然后用碧泉清洁尿道口周围。
然后开始排尿,丢弃前面的尿液,将中间的尿液直接排入尿培养烧瓶,并送去检查。尿液需要直接排入培养瓶,不能溶解在其他容器中,如内部,然后倒入培养瓶。
晨尿或随机尿取中段尿在10ml左右避开月经、阴道分泌物、粪便、清洁剂等的污染。采集器保证清洁,避免化学物或细菌的污染。
(9)引流液淀粉酶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尿淀粉酶的正常值
健康值 :苏氏法(Somogyi法):80~300U/L;佛尔格穆特法:16~64U/L;温斯罗法:8~32U/L
检查介绍 :血清胰淀粉酶P—AMY [参考值] <115U/L
尿淀粉酶 UAMY [参考值]100--330U/L
就尿淀粉酶的正常值就有好多 ,正常0-1200U/L ,还有正常尿淀粉酶为80-300苏氏单位/小时,超过300单位/小时有诊断价值 ,还有正常值:<100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