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检测中药片用到哪些方法

检测中药片用到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7 19:07:10

㈠ 中药饮片上没有规定水分检查请问采取哪种方法进行测量

中药饮片检测水分含量,采用最多的就是干燥失重法,SFY-20A中药饮片水分检测仪,测试准确,操作简单,测试时间只需要几分钟,操作步骤如下:
1、开机,通电源
2、取样放入样品盘
3、合上加热筒,开始测试
4、测试结束,自动停止

㈡ 中药饮片常规检验方法有哪些

这个,你要是有经验的的话,抓起来一观察就知道质地如何,其色泽,气味都可以体现。仪器也能检测其有效成分的多少,但比较麻烦。最好办法就是找个懂行的人。

㈢ 中药质量检测新技术有那些

(一)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就是人们对药材的形、色、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单的物理、化学反应,直接感观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这个方法,是几千年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各类药材的性状虽然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各种药材由于来源不同,组织结构也有差异,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此,在性状上就各有一定的特异点,药材鉴别工作也是首先采用性状鉴别这个方法,通常照中国药典或地方药品标准及有关中药书籍中所描述的性状特征,就能比较正确地鉴定药材。

性状鉴别,通常从以下方面进行:

1、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较为固定的。如圆柱形、纺锤形、鸡爪形、拳形、圆块状等。对有些品种老药工使用很形象的语言来表述药材外形的特征。如海马称为:“马头、蛇尾、瓦楞身”。野山参为“马牙芦、灯草芯、枣核艼、铁丝纹、落肩膀、细结皮、少数腿、珍珠尾”。蕲蛇为“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防风为“蚯蚓头”。川贝称为“怀中抱月”等。又如以马兜铃状如马脖子上下垂的铃铛。马鞭草穗状如花序细长,形如马鞭。木鳖子扁平圆板状,形如鳖。瓦楞子如同房上瓦片(射放肋),凤尾草孢子叶片一回羽状复叶,下部羽片2-3分叉,羽片和小羽片呈长条形,状如凤尾。佛手果实具3-5个手指状的裂瓣。冬虫夏草虫体似蚕,头部子座细长圆柱形等。

在观察性状时,除少数鲜药材如生姜、地黄、石斛、芦根、薄荷等外,性状的观察应是干燥药材。易破碎药材如全草、叶类、花类等性状以完整的药材为主。

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如测量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应测量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的数值。

(1)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的常见的药材进行测量,特大、特小的可以不概括。

(2)大小一般用厘米(cm)表示,细小的用毫米(mm)表示。

(3)一般习惯测量时,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长、宽、厚。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药材的大小除了表明特定的长短、薄厚、粗细外,主要表现在中药材这个特殊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的划分上。例如:

甘草:大草:长25-50cm,顶端直径2.5-4。

条草:一等:长25-50cm,顶端直径1.5以上。

二等:长25-50cm,顶端直径1cm以上。

三等:长25-50cm,顶端直径0.7cm以上。

草节:一等:长6cm以上,顶端直径1.5cm 以上。

二等:长6cm以上,顶端直径0.7以上。

杜仲:一等:70-80cm,宽50cm,厚0.7以上。

二等:长70-80cm,宽40cm,厚0.5cm以上。

三等:长宽大小不分,厚在0.3cm以上。

四等:长宽大小不分,厚在0.29cm以下。

3、色泽:是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程度。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是固定的,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很大,可以反映出药材的真伪和质量的好坏。如药材品种不同,加工条件变化,贮藏时间长短或加工不当等就会改变药材的固有色泽,也表示药材质量的降低。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是干燥品,不要在有色光下进行,最好在白天的自然光线下或日光灯下进行。对于颜色的描述,以质量好的在前,如枸杞子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表明鲜红色的枸杞子为佳;以色浅的在前,如牛黄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等;如果是用两种色调复合的描述,以色强的和后一种颜色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如阿胶呈棕黑或乌黑色等。关于颜色的描述举例如下:

红:朱砂:鲜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

红花:红黄色或红色。

丹参:棕红色或暗红色。

紫:紫苏叶: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

紫草: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

紫石英:紫色或绿色。

黑:黑胡椒:表面黑褐色。

黑芝麻:表面黑色。

墨旱莲;表面墨绿色。

乌梅: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

黄:川黄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皮部橙红色,木部鲜黄色。

川黄柏: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

姜黄:表面深黄色。

白:白芷:断面白色或灰白色。

白藓皮:外表面灰白色,内表面类白色。

白芨: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

山药:表面黄白色,断面白色。

褐:赭石:表面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蓝:青黛:深蓝色。

杂色:五花龙骨: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不同的花纹。对光泽的描述,一般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石膏:绢丝光泽。自然铜:金属光泽。大青盐:玻璃样光泽。珍珠:彩光闪耀。元胡:具蜡样光泽。花蕊石:具闪星状亮光。青礞石:断面可见闪光星点。金礞石:带有闪烁的金黄色光泽。雄黄:断面具树脂样光泽,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

4、表面:是指药材外表面或内表面的具体特征。药材的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如光滑、粗糙、皮孔、皱纹等。单子叶植物根茎及球茎节上的膜质鳞叶,根痕。蕨类植物的鳞片、毛等。这些特征的有无和程度,常是鉴别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黄柏的栓皮,厚朴的皮孔,乌海的皱纹纹理,王不留的雕纹,苏子的网纹,大黄、首乌的绵纹、星点,天麻的鹦哥嘴(红色芽)、圆脐疤、点状环,白芷具有突起的皮孔和疙瘩状根痕。

5、质地: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轻重、粘性或粉性等特征,常用的术语很多。松泡:表示质轻而松,如南沙参(泡参),泡而松。灯芯草,松花粉质轻。粉性:表示含大量的淀粉,如山药、天花粉。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鲜石斛,折断面显粘性,干时,则嚼之显粘性,天冬柔润具粘性。柔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当归、玉竹。油润:具有油性,如柏子仁等。角质:表示含多量淀粉因加工糊化,如半透明,如郁金、天麻等。坚韧:表示质坚韧不易折断,如丝瓜络、桑白皮。其他如质重的朱砂,十黄九糠的大黄,糟皮粉茬的丹皮,心枯朽的黄芩等。

6、断面:指药材折断面所具有的特征,如自然折断面,破碎面,横断面等。观察折断时的现象,如有无粉末飞扬、响声、折断的难易等。折断面的平坦、粗糙、颗粒性、纤维性、胶丝以及层层剥离等情况。此法主要用于皮类,长条状的根及根茎类,藤、枝类药材的鉴别。

用刀横切(或削)成平面,观察皮、木两部的比例、色泽、射线与维管束的排列形式。如菊花心(黄芪),车轮纹(粉防己)和棕色小点(油室或油细胞)等特征。以下举几个例子如:九节菖蒲:断面白色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维管束)6-9个排列成环。大黄: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宽广,颗粒状,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天麻:断面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元胡: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木贼:断面中空,周围有多数圆形小空腔,排列成环。珍珠:破碎面现层纹。牛黄:断面色浅,可见密细腻的同心层纹。首乌:断面红棕色,皮部有4-11个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环列。

7、味:是中药鉴别采用最早方法之一,从古至今,把尝味当作中药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药材的味,与药材的成分、质量关系很大。有些药材的味是衡量品质的标准之一,如乌海、木瓜、山楂以味酸为好。药材的味与其所含成分及含量有密切的关系。药材的味一变,就要考虑其品种与质量的优劣等问题。每一种中药都有它的味的特性,例如:

淡:石膏

酸:乌梅、山楂、木瓜

甘:龙眼肉、党参、桂圆肉

麻:细辛

辛、辣:干姜

刺喉:半夏、南星

咸:大青盐

苦:龙胆、鸦胆子、黄连、穿心莲

五味:五味子

涩:五倍子

苦涩:大黄

苦而回甜:牛黄、熊胆

吸舌:龙骨、竹黄

粘性:黄精、玉竹、茯苓

凉:薄荷、冰片

砂砾感:大黄、地枫

在尝药材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取样要有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分味道可能不同,例如:果实的果皮与种子,树皮的外侧与内侧,根的皮部和木部等。

(2)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口里嚼至少一分钟,才能准确的尝出味来。因为舌尖部只对甜味敏感,而对苦味敏感的是接近舌根部分,咀嚼一分钟后,再使舌头的各部分接触到药液,这样才能准确的尝到药味。

(3)对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药,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不能太多,尝后一定要吐出来,并用水嗽口,洗手,以免中毒,如草乌、白附子、狼毒、半夏等。

8、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的比重和特殊变化,作为鉴别特征之一。例如,西红花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花不退色。苏木投入热水中,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溶液,加酸(或醋)则溶液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溶液则变红色。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小通草(旌节花科),南天仙子(爵床科)遇水显粘性。蟾酥遇水后呈乳白色。

9、火试:有些藤木类,树脂类和动物类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而用以鉴别药材,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血竭放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响声,起油点如珠,但无臭气,灰为白色。海金沙易点燃而发爆鸣声及闪光,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大青盐置火焰上燃烧,火焰呈亮黄色(N+a)马勃置火焰上轻轻抖动,可见火星飞扬,熄后发生大量白烟。青黛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等,均可鉴别。

10、气:有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是由于中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有的药材的气,本来就不很强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久了,就更不容易闻出来,这时可将药材弄碎了再闻。或者放在有盖的杯子里,用热水泡一下再闻。有的药材的气是十分特殊的,成为鉴别时的主要依据之一。

例如:

无:珍珠、石膏
微:山药
清香:大黄、牛黄、熊胆、冰片
香芳香:八角茴香、蜂蜜
香烈:肉桂、砂仁、麝香
臭:九香虫、紫草、芜荑、蜘蛛香

特殊有:
羊膻气:白藓皮、羊红膻
焦糖气:黄精
腥:紫河车
蒜臭:薤白
苯甲醛臭:丹皮
硫臭气:硫黄
党参臭:桔梗科药材
鸡屎臭:鸡矢藤
樟脑臭:关木通(粗皮摩擦)
打嚏:蟾酥、猪牙皂

11、其它:如牛黄的挂甲,麝香用槽针检查有冒槽现象,手捏成团等

㈣ 中药的鉴别主要包括哪些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㈤ 中药饮片检测水分有什么作用,都有什么方法

中药饮片中含有多量水分,不仅在贮存保管过程中易生虫、霉变,使有效成分分解、酶解变质,且在配方称量时相对减少了实际用量,影响应有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某些炮制品含水量过少又会影响其质量,如胶类药物易出现龟裂。因此,控制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对保证炮制品质量有重要意义。按炮制方法及各药物具体性状,
一般中药饮片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7%~13%。对于各类炮制法其炮制品含水量的要求,《饮片标准通则(试行)》规定:
蜜炙品类,含水分不得超过15%;
酒炙品类、醋炙品类、盐炙品类、姜汁炙品、米泔水炙品、蒸制品、煮制品、发芽制品、发酵制品,含水分均不得超过13%;
烫制后醋淬制品,含水分不得超过10%等。
检测水分常用方法
第一法(费休氏法)
第二法(烘干法)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
第四法(甲苯法)
第五法(冠亚水分测定仪法)

㈥ 中药饮片常规检查水分和微生物的方法,一般的仪器设备。

检查水分:1.烘干法,需用到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称量瓶、电子天平(一般是万分之一的);2.甲苯法:水分测定仪、电热套;3.减压干燥法:减压干燥箱,或者检验干燥器;4.气相色谱法(这个用的很少很少):气相色谱仪、电子天平等。 我对微生物不是很熟悉,就不在此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地方说错了,会给你带来误解的。

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含量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遵照下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HPLC法外标、内标两种,检测器一般UV即可.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 分析方法验证 可接收标准
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望采纳,谢谢

㈧ 中药制剂分析常用的定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中制剂分析用于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 (1) 化学分析法: 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可以测定: 总生物碱、 总有机酸、 总皂苷及矿物成分等。 (2) 分光光度法: 用于总皂苷、 总生物碱、 总黄酮的测定。

㈨ 中药制剂分析用于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中药制剂分析用于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

1、化学分析法: 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可以测定: 总生物碱、 总有机酸、 总皂苷及矿物药成分等。

2、分光光度法: 用于总皂苷、 总生物碱、 总黄酮的测定。

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被称为滴定分析法。

(9)检测中药片用到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试剂等级

一级品 即优级纯

1、一级品 即优级纯,又称保证试剂(符号G.R.),我国产品用绿色标签作为标志,这种试剂纯度很高,适用于精密分析,亦可作基准物质用。

二级品 即分析纯

2、二级品 即分析纯,又称分析试剂(符号A.R.),我国产品用红色标签作为标志,纯度较一级品略差,适用于多数分析,如配制滴定液,用于鉴别及杂质检查等。

三级品 即化学纯

3、三级品 即化学纯,(符号C.P.),我国产品用蓝色标签作为标志,纯度较二级品相差较多,适用于工矿日常生产分析。

四级品 即实验试剂

4、四级品 即实验试剂(符号L.R.),杂质含量较高,纯度较低,在分析工作常用辅助试剂(如发生或吸收气体,配制洗液等)。

基准试剂

5、基准试剂 它的纯度相当于或高于保证试剂,通常专用作容量分析的基准物质。称取一定量基准试剂稀释至一定体积,一般可直接得到滴定液,不需标定,基准品如标有实际含量,计算时应加以校正。

光谱纯试剂

6、光谱纯试剂(符号S.P.) 杂质用光谱分析法测不出或杂质含量低于某一限度,这种试剂主要用于光谱分析中。

7、色谱纯试剂用于色谱分析。

8、生物试剂用于某些生物实验中。

9、超纯试剂 又称高纯试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化学分析法

㈩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阅读全文

与检测中药片用到哪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foobar2000的使用方法 浏览:471
相互转发的最佳方法 浏览:428
气候疾病负担研究方法 浏览:232
台阶训练方法 浏览:672
u型导轨蚊帐安装方法 浏览:652
不同古筝调音器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69
单片机导线连接方法 浏览:883
大肠癌杆菌K1抗原检测方法 浏览:51
苦瓜黑斑病图片及治疗方法 浏览:544
病毒性结膜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浏览:495
读诗想象画面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45
辩方举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184
解码器的使用方法 浏览:418
桦树茸使用方法 浏览:678
剥苹果方法有哪些 浏览:323
擒拿坏人最佳训练方法 浏览:972
方法研究工作 浏览:818
手机给u盘分区方法 浏览:482
华为扬声器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1
a4纸折的最漂亮的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