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鉴别和选购陶瓷碗的好坏
瓷器的鉴别方法 :
“看”就是要将瓷器上下内外细细观察一遍。一看瓷器釉面是否光洁润滑,有无擦伤、小孔、黑点和气泡;二看形状是否规整,有无变形;三看画面有无损缺;四看底部是否平整,须放置平稳,无毛刺。
“听”就是听轻轻弹叩瓷器时发出的声音。如声音清脆、悦耳,则说明瓷胎细致密实,无裂损,在高温烧成时,瓷化完全。如声音喑哑,就可断定瓷胎有裂损,或者瓷化不完全,这类瓷器经冷热变化,易开裂。
“比”就是比较。对配套瓷器,要比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画面装饰是否协调一致。尤其是成套的青花或青花玲珑瓷,因为青花呈色随烧成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同是青花瓷,颜色有深有浅,一套几件乃至数十件的成套冷瓷器,如各件青花呈色有明显差异,这套瓷器就大为逊色了。
“试”就是试盖、试装、试验。有的瓷器带盖子,有的瓷器由几个元件组合而成,在挑选瓷器时,别忘了将盖子试盖一下,将元件试组装一下,看看是否合适。另外,有的瓷器具有特殊功能,如滴水观音,能自动滴水;九龙公道杯,酒斟满到某一位置,会全部漏光。所以要试验一下,看其功能是否正常。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就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瓷,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注意有人拿釉上冒充釉下,以假乱真;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
再就是看整体效果,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最后,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存在裂纹的陶瓷则有沙哑声。
㈡ 黑釉瓷器怎么看年代
科学方法是碳元素鉴定、收藏鉴定方法是请鉴定专家鉴定、自己根据各年代黑釉瓷器的特征推断。
黑釉瓷器年代特征:
1、黑釉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但当时的釉色为深褐绿色乃至黑色,釉层也薄厚不均,常有蜡泪痕,并在器表的底凹处聚集着很厚的釉层。
2、早期烧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
3、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黑釉瓷器的历史发源:
资料记载,中国至迟在东汉时就能烧制黑釉,东晋至南朝初的德清窑,用含铁6—8%的紫金土配制黑釉,釉面光泽,色黑如漆。东汉、东晋等早期黑釉属石灰釉唐代以后,基本上都改用石灰碱釉。
就黑釉的品种而论,可以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油滴、兔毫 、玳瑁、麻酱釉等,即属花色黑釉。黑釉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但当时的釉色为深褐绿色乃至黑色,釉层也薄厚不均,常有蜡泪痕,并在器表的底凹处聚集着很厚的釉层。
早期烧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㈢ 如何通过对釉面的判断来区分新老瓷器
㈣ 怎样鉴别黑釉瓷器年代真伪年代鉴定
瓷器 第一眼的形跟釉面就可以断定年代 各个时代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修足、拉坯、烧造、。。。。也都有很大区别
㈤ 我买了两个宋代建窑兔毫盏黑釉碗,不知真假想大家帮我看看,价值能值多少钱
这个是吉州窑的!不是建窑的
㈥ 吉州窑黑瓷木叶纹茶盏有赝品吗怎么区别
吉州窑黑瓷木叶纹茶盏有赝品。
吉州窑黑瓷木叶纹茶盏吉又称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是汉族名瓷。
区别方法:
以木叶纹来说,因其工艺早已失传,仿者不知所为,只是用树叶在瓷坯上压印个印子,烧出后,木叶有形无质,叶筋下凹,面光而无层次,玻璃釉刺眼。
真品是将树叶经特殊处理后贴在瓷坯上,高温下在釉中化为灰烬,但叶形保持不变,灰烬堆积成质感层次,叶茎叶脉分明,整叶亚光突显,用手摸之又与黑釉相平。
据说现在有用老黑釉盏粘上叶筋来充假,叶筋凸起,一摸便知。再者,真品多用桑叶作装饰,而仿品常用枫叶或其他杂叶作装饰。
(6)真假黑釉碗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1、木叶盏的身世之谜
史载,吉州窑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
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最富创造性的民间窑场,其瓷器品类融汇禅学与儒家文化,吸收多种工艺,装饰新颖独特,格调清新质朴,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吉州窑的瓷器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恐非木叶盏所属。
木叶盏是吉州黑釉的佼佼者,内外均施黑釉,盏内放一片桑叶,送入窑室烧制。在经过1300度高温之后,这片桑叶不仅没有灰飞烟灭,相反,其美丽的纹路、形体、脉络永恒而完整无缺地保留在了漆黑的茶盏上。
从宋元时期开始,天目木叶就远销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国际市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2、发展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之一。吉州窑所在地虽没有优质瓷土,但能在产品的种类和装饰上下功夫,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立于陶瓷业数百年。
吉州窑产品很丰富,有青釉器、印花白釉器、白釉釉上黑褐彩绘器、绿釉器、黑釉器等;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印花、剔花、彩绘、剪纸贴花、堆塑、木叶纹等。其中又以黑瓷最为有名。
吉州窑黑瓷包括虎皮斑、玳瑁、油滴、鹧鸪斑以及上面提到的剪纸和木叶等。
中国黑瓷在日本又称天目。相传宋、元时期,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把从浙江天目山得到的福建建窑黑釉瓷盏带回国去,遂称之为天目。
日本人按不同的花纹和色泽把黑瓷分为油天目、玳瑁天目、木叶天目、珠光天目等。他们还把日本自己烧的黑瓷称为濑户天目,朝鲜烧的黑瓷称为高丽天目。
木叶纹盏,体现了吉州窑的特有风格。制作时,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成为木叶纹。
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叠加。所用叶子有人认为是桑叶,也有人认为是菩提树叶。经过这样加工过的黑釉碗,有一种质朴的野趣。这种制作工艺很少流传下来,对于它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
另外,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收藏着一件天目木叶盏,并称其为“世之神器”。由此可见,这一举世无双的木叶盏工艺及其产品,如今已经被人们视若瑰宝。
㈦ 瓷器鉴定的基本方法
款识鉴别
根据款识来确定瓷器的新旧和真伪,是鉴别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
款识
2. 胎土和釉色
对胎土和釉色的仿制较为困难,是因为两者对原料都很有讲究。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最初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以单一瓷石为原料,南宋之后,随着高岭土的发现,制瓷工艺迎来一大转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而釉色的仿制则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差异。
3. 出土原料与工艺结合
(1)老胎新绘:利用清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
(2)老釉新胎:利用近年出土的老釉水装饰新胎;
(3)旧件新器:将足、流、底、口、颈等各残缺部分的出土物组装在新瓷器中;
(4)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部位较少的旧器修补后放入窑中复烧;第二种是指将老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矿石原料,重新做坯烧胎。
二、做旧
做旧的手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效果。然而由于容易被识别真伪以及收藏者对仿品品相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做旧方法进入第二阶段。
阶段二: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做旧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比如,高档次仿古瓷会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根据不同的对象,中药的配方也会略有差异,加少许酒精利于造出粉彩瓷蛤蜊光效果,而少许氢氟酸可以消除釉下彩瓷的亮光。
除了中药浸泡,其他的表面做旧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烟熏、涂细煤灰等等;至于器物内壁出现的鸡爪纹,在上釉瓷刚出窑时用小锤敲砸即可仿出。
㈧ 吉州窑黑釉木叶碗如何辨别
木叶盏鉴定要领---看筋不看叶!
木叶纹是将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树叶,半张、整叶,或二、三张等相迭成纹地贴在胎体上,再上釉后入窑烧成,把天然树叶直接烧在黑釉碗上,以黑釉衬托出黄色的叶子剪影。所以天然的叶子所自然长成的“筋”纹路非常自然,而不是现今人为画出来的那么呆板!
给你一个参照---真品如图
人为画的如图---
㈨ 宋代磁州窑黑釉花口碗真假鉴定法
这样的陶瓷品种,具体是不是真品,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
㈩ 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盏瓷器怎么辨别真假仿品
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闪闪发光。特点就是黑釉和极为纤细的兔毫。假的黑釉发呆不明亮,再者就是兔毫较粗,如果你看过一次真的建窑黑釉兔毫盏就会永远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