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测出阈刺激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如何测出阈刺激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4 15:19:18

1. 如何准确地找到所测标本的阈刺激和最适刺激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2.应用电刺激方法测定肌肉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了解刺激的种类、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蛙的离体组织易于控制和掌握,神经—肌肉标本常用来研究一些规律和特性

2.肌肉具有兴奋性,受到刺激表现出收缩反应

3.阈刺激才能引起反应。从阈刺激开始肌肉收缩,收缩强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直到最大强度后,肌肉收缩不再加强 三、实验用品: 动物:蛙

用品:生物信号处理器、张力转换器、蛙板、解剖器械、铁架台、任氏液、棉线以及图钉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破坏蛙的脑和脊髓 2.从上部切断蛙的脊柱 3.剪除蛙的上半身以及内脏 4.除去蛙腿上的皮肤

5.分离蛙两腿,将其置于任氏液中

6.分离坐骨神经以及腓肠肌,腓肠肌从肌腱处剪开,脱离骨

7.连接装置,刺激腓肠肌: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直到最大刺激),观察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记录信号

注意事项:

制备标本及实验中,随时用任氏液润湿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每改变一次刺激频率后,应休息0.5-1 min, 每次刺激不要超过3-4 秒,以免标本疲劳。 刺激时注意观察肌肉的反应 实验项目

1、刺激强度与反应关系

刺激腓肠肌: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2、找出阈上强度、最适刺激强度、最大刺激强度

刺激神经: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刺激腓肠肌: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记录肌肉与神经的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并比较二者的兴奋性; 3、刺激频率与反应的关系

记录在最适刺激强度下,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以及分析: 1、刺激强度与反应关系

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大,电位变化越大

分析 在阈下刺激内,刺激强度越大,电位变化越大;阈刺激可使肌肉达到阈电位,之后去极化

2、找出阈强度、阈上强度、最适刺激强度、最大刺激强度

结果 小于阈强度的刺激都未引起肌肉收缩,直到刺激达到阈强度,肌肉收缩;在刺激强度超过阈刺激后,增加刺激强度,肌肉兴奋性不变,肌肉收缩幅度不再加大。

2. 感官检验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感官检验的方法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嗜好型感官检验两种:分析型感官检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或差别的方法。比如:检验酒的杂味,判断用多少人造肉代替香肠中的动物肉人们才能识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别,评定各种食品的外观、香味食感等特性都属于分析型感官检验。 嗜好型感官检验——根据消费者的嗜好程度评定食品特性的方法。比如:饮料的甜度怎 样算最好,电冰箱颜色怎样最好等。弄清感官检验的目的,分清是利用人的感觉测定物质的特性(分析型)还是通过物质来测定人们嗜好度(嗜好型)是设计感官检验的出发点。例如,对二种冰淇淋,如果要研究二者的差别,就可以把冰淇淋溶解或用水稀释,应在最容易检查出其差别的条件下进行检验,但如果要研究哪种冰淇淋受消费者欢迎,通常必须在一般能吃的状态下进行检验。2、常用试验方法根据感官检验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常用的试验方法有以下六种:(1)差别试验(Difference Test)差别试验用于分辨样品之间的差别,其中包括 2个样品或者是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别试验。差别试验是对样品进行选择性的比较,一般领先于其它试验,在许多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贮藏试验中,可以比较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食品的味觉、口感、鲜度等质量指标的影响。 又如在外包装试验中,可以判断哪种包装形式更受欢迎,而成本高的包装形式有时并不一定受消费者欢迎,都可以用差别试验检验。差别试验的试验方法有:2点识别法、2点嗜好法、1:2点比较法、3点识别法、3点嗜好法等。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 ①2点比较法是比较两种试样,以此来区别两者或判断其优劣的方法。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可按试验目的分为 2点识别法和 2点嗜好法。 2 点识别法是比较 X、Y 两种试样,根据人的感觉排列 X、Y的顺序,即区别两者的方法。由于 X和 Y之间的顺序是客观存在的。当人们的感觉判断的顺序和客观存在的顺序一致时,回答是正确的,否则回答是错误的,因此识别检验只需做单侧检验。2点识别法一般用于判断评审员的识别能力或者判断 X、Y之间的差别是否达到能识别的程度等。本法具有准备和实施方便等优点,缺点是结果差错的偶然可能性大。 2 点嗜好法是指比较 X、Y两种试样后指出自己喜欢哪一种的方法。在嗜好性检验中, 评审员指出 X、Y两种试样中的任何一个均可以,故必须进行双侧检验。本法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和质量检验。②1:2比较法1:2比较法是指先供给试样 X,让评审员记住它的特性(这个试样称明试样),然后同 时供给用暗号表示的试样 X和 Y(因为评审员事先不知两个试样的内容和特性,故称暗试样), 让评审员判断两个暗试样中哪个是试样 X的试验。1:2 比较法一般用于出厂检查验收商品,或用于测定评审员的识别能力,该法比 2点比较法灵敏度高。③3点比较法有 2个试样 X、Y,把两个相同的试样和一个不同的试样按 XYY、XXY、XYX等方式组合 后供给评判员,让评审员判断其中一个不同的试样的方法叫做 3点识别法。然后再比较一个 试样和剩余的两个相同试样,判断喜欢哪一个的方法叫做 3点嗜好法。因此,3点比较法只经一次试验,就能同时完成识别和嗜好两个试验。(2)排列试验(Ranking Test) 排列试验对某种食品的质量指标,按大小或强弱顺序对样品进行排列,并记上 1、2、3……数字。它具有简单并且能够评判 2个以上样品的特点。其缺点是排列试验只是一个初步的分辨试验形式,它无法判断样品之间差别大小和程度,只是其试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和方差分析法。(3)分级试验(Scoring Test)分级试验按照特定的分级尺度,对试样进行评判,并给以适当的级值。分级试验是以某个级数值来描述食品的属性。在排列试验中,两个样品之间必须存在先后顺序,而在分级试验中,两个样品可能属于同一级数,也可能属于不同级数,而且它们之间的级数差别可大可小。排列试验和分级试验各有特点和针对性。分级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有评分法、scheffe 一对比较法、模糊数学法等。试验结果的 分析常用方差分析法。(4)阈值试验(Threshold Test)阈值试验是通过稀释(样品)确定感官分辨某一质指标的最小值。阈值试验主要用于味觉的测定,测定值有:①刺激阈(RL)能够分辨出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刺激阈。刺激阈分为:敏感阈、识别阈和极限阈。阈值大小取决于刺激的性质和评价员的敏感度,阈值大小也因测定方法的不同而发生变化。②分辨阈(DL)感觉上能够分辨出刺激量的最小变化量称分辨阈。,用+-△S来表示刺激量的增加(上) 或减少(下),上下分辨阈的绝对值的平均值称平均分辨阈。③主观等价值(DSE)对某些感官特性而言,有时两个刺激产生相同的感觉效果,我们称之为等价刺激。例如:10%的葡萄糖与 6.3%的蔗糖的刺缴等价。阈值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有极限法和定常法。(5)分析或描述试验(Analysis or Description Test) 描述试验是对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进行比较,给出较为准确的描述。描述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描述试验有颜色和外表描述、风味描述、质构描述和定量描述。其主要用途有: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鉴别产品间的差别;质量控制;为仪器检验提供感官数据;提供产品特性的永久记录;监测产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等。因为感官感觉中任何一个器官的机能活动,不仅取决于直接刺激该器官所引起的响应,而且还受到其它感觉系统的影响,即感觉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食品的感官感觉是不同强度的各种感觉的总和。并且各种不同刺激物的影响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在食品感官检验中,即要控制一定条件来恒定一些因素的影响,又要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互相关 联作用。目前常用的分析和描述性检验方法主要有:简单描述检验法及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 检验法。①简单描述检验法 它是评价员对构成产品特性的各个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尽量完整地描述出样品品质的检验方法,描述检验按评价内容可分为风味描述和质地描述。按评价方式可分为自由式评价和界定式描述。自由式描述即评价员可用任意的词汇,对样品特性进行描述,但评价员一般需要对产品特性非常熟悉或受过专门训练;界定式描述则在评价前由评价组织者提供指标检验表,评价员是在指标检验表的指导下进行评价的。该方法多用在食品加工中质量控制,产品贮藏期间质量变化,以及鉴评员培训等情况。最后,在完成鉴评工作后,要由评价小组组织者统计结果,并将结果公布,由小组讨论确定鉴评结果。②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它是评价员尽量完整地描述食品感官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强度的检验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产品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判定产品差异性、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品质改良等方面,还可以为仪器检验结果提供可对比的感官数据,使产品特性可以相对稳定地保存下来。这种方法依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致方法和独立方法二大类型。一致方法的含义是,在检验中所有的评价员(包括评价小组组长)以一个集体的一部分而工作,目的是获得一个评价小组赞同的综合印象,使描述产品风味特点达到一致、获得同感的方法。在检验过 程中,如果不能一次达成共识,可借助参比样来进行,有时需要多次讨论方可达到目的。独立方法是由评价员先在小组内讨论产品的风味,然后由每个评价员单独工作,记录对食品感觉的评价成绩,最后用计算的平均值的方法,获得评价结果。无论是一致方法还是独立方法,在检验开始前,评价组织者和评价员应完成以下工作:①制定记录样品的特殊目录;②确定 参比样;③规定描述特性的词汇;④建立描述和检验样品的方法。 (6)消费者试验(Consumer Test)消费者试验是由顾客根据各人的爱好对食品进行评判。生产食品的最终目的是使食品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消费者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态度。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向社会介绍新产品、进行预测等。由于消费者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个人的爱好、偏食习惯、感官敏感性等情况都不一致,故要求试验形式尽可能简单、明了、易行。使得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而且要保证

3. 射精刺激阈的提高方法

一、加强夫妻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消除隔阂与误会,对丈夫早泄予以谅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将有助于克服不良心理。 二、做足同房前的爱抚、吮吻,使女方先进入兴奋期乃至平台期,则较易满足女方性要求。
三、改变同房时间。人们一般将性生活安排在晚上,但如果你将其改在睡醒时,身体疲劳已解除,精力旺 盛,再嚼片香口胶调调情,相信同房质量会有提高。
四、戴双层避孕套,可降低阴茎的敏感性,延长射精时间。
五、降低阴茎抽动的幅度和速度,减少对阴茎的性刺激,同时女方主动迎合动作,尽快达到性高潮,以求双方满意。
六、男方分散对性交的注意力,比如目光离开女方,将阴茎感觉转移到思考其他问题,甚至数数,都将有助于延缓射精。
七、在接受行为疗法后采取女上位性交法一段时间,以缓解丈夫的紧张度,并增加对阴道刺激的适应性。
八、射精后在一个小时内进行第二次性交,可明显延缓射精时间,但男方阴茎会有胀痛感。
九、采用改良行为疗法中的生理脱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射精刺激阈值。
上述方法虽然简单,或者许多人都会,但真正做得好的不多,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4. 心理物理定律的阈上感觉的测量

1860年,G.T.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介绍了几种心理物理法,他声称通过这几种方法能够确定作为刺激量函数的感觉量。从韦伯定律和其他几个假设出发,费希纳用“最小可觉差”(j.n.d.)构筑了一个基本的对数定律ψ=Klog(Φ/b),其中ψ代表心理量,Φ代表刺激的物理值,b是绝对阈限的刺激量,K是一个相应的常量。 费希纳定律说明,当刺激强度呈几何级数上升时,感觉量以算术级数递增;这样,相等的刺激率产生相等的感觉阈限。
一个多世纪以来,费希纳定律受到了很多批评。这些非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1)感觉不是数量化的,所以不能测量;(2)韦伯定律是一个近似的定律,它不是在所有刺激范围内都成立的;(3)主观上,所有的最小可觉差不是都相等的。结果产生了大量费希纳定律的修正公式,这里只阐述其中的几个。
在视觉明度辨别的心理物理学研究中,感觉量(ψ)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由H.V.赫尔姆霍茨于1866年在《视觉心理物理手册》中提出:其中a,b,k都是常量。这个二次函数说明在高刺激强度,感觉量会接近渐近线的上限。但是,它与某些实验情境尤其是与灼伤的实验数据不符。1922年,A.皮奥特在《论温度》中提出对温度的感觉量和味觉都是刺激强度的幂函数。1931年,E.津纳提出感觉是刺激强度正切的幂用数。1932年,J.P.吉尔福特在《心理定律的兴起》中说:刺激大小和感觉反应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指数不是一个常量;幂函数以前也有人提出过,如J.A.F.普拉蒂厄在1872年,F.布伦塔诺在1874年的《经验主义心理学》中。通过对费希纳公式进行积分,同时假定韦伯率(ΔΦ/Φ)是一个常态分布,R.A.胡斯顿(1932)提出了一个心理物理定律,它是经典的Φ~r函数的积分,科索在1967年的《感觉行为的实验心理学》中对此作了描述。 如果假定费希纳定律是正确的,那么二分法所得变异刺激的强度应该等于两个终端刺激的几何平均数。但是许多研究结果发现中间那个值更接近于算术平均数而不是几何平均数。因此,费希纳通过刺激辨别的间接方式测量感觉反应的结果,并没有得到相等感觉距离的直接测量证明。假如观察者能够有效地判断两个感觉的间距是否相等,那么直接测量程序产生的是感觉量的等距量表和感觉间距的比率量表。
1930年,L.F.理查森和J.S.罗斯用直接的数量估计法测量了听觉反应,这种方法要求观察者为感觉到的声音强度指派数字。S.S.史蒂文斯在1956年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数量估计法,并在1960年用了各种直接的量表法后,指出对几乎所有的感觉道和刺激维度,感觉大小(ψ)是刺激强度(Φ)的指数函数:ψ=K(Φ) ,其中n是一个特定刺激连续体的经验值,K是一个决定量表单位的任意常量。这个函数已用于30多个感觉维度,包括响度、亮度、视野、咖啡味觉、甜觉、温觉、振动觉、噪音持续时间、重量觉、触觉、电击、手掌握力等等,指数范围从明度的 0.33到电击的 3.5。由于幂指数的值取决于特定的实验条件,所以没有哪个心理物理函数适用于所有的感觉维度。另一方面,幂定律作为一个心理物理定律不适用于非量化的感觉属性。
有时候,一个给定的心理物理函数在log-log 坐标系中会偏离幂定律所应显示的直线型态,当刺激值低时,呈现一个下凹的曲线。为此,史蒂文斯(1961)建议物理量表上的零点不应取物理量的零,而应取绝对阈限(Φ)。这样,经过修正的幂定律就变成了 ,可以适用于更广的实验情境。
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尽求Φ。的取值能够满足线性函数的需要,那么它就难以接近绝对阈限的值,因此,1963年科索在他的《阈限概念的理论与历史回顾》中批评了这种对幂定律一味进行修正的做法,认为Φ。的确切值应与特定的经验操作相联系。1971年,科索重新考察了有关量表的文献,把幂定律表述为 ,其中A是特定实验条件下的适应水平,它的计算方法来源于H 赫尔森的《适应水平理论》(1964)。此外,还有一些人也提出了幂定律的修正公式,如G.埃克曼提出的公式是 。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为幂定律的内在一致性提供了经验证明。如果两个不同感觉道的量表都遵循幂函数,它们的匹配函数也将是个幂函数,指数等于两个原始函数指数之比。不同感觉道交叉匹配法的结果为幂定律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用二分法制作感觉等距量表时,研究者向观察者呈现两个大小不同的刺激,要求观察者对与前两个刺激同在一个刺激连续体上的第三个刺激进行调节,直至第三个刺激在感觉上与前两个刺激的距离相等。观察者调整刺激的值取决于两个标准刺激呈现的方向、顺序。如果际准刺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呈现,二分法结果的值将大于标准刺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呈现测得的值。科索(1971)把这种滞后现象归因于观察者的反应倾向或适应水平。
既然量表值受各种非感觉因素(如刺激顺序、刺激范围、反应范围、标准刺激的值等)的影响,所以对物理量表及由此而来的心理物理定律的解释就难免不太准确。严格地说,心理物理定律与感觉大小并不是一回事,它所涉及的是刺激和相应的判断反应间的关系,并从中推测出感觉大小来。 不论心理物理理论涉及的连续体究责是三个还是四个,任何两个邻近的连续体之间总是存在一个非线性的心理物理量表(遵循对数定律或幂定律)。一些有限的研究结果表明,刺激在感受器发生了指数转换,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的途中发生的是线性转换。不管怎样,即便神经系统中不存在一个刺激按幂定律转换的水平,感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遵循幂定律。
另一种可能的情形是,非线性不是边缘感觉系统的功能,而是在大脑中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感觉量表实验中的判断反应会受到以前学习经验、刺激、反应方式、实验程序等因素的影响。1964年,R.R.布什及其同事提出心理物理行为应该被看成是学习过程的最终产物。由此看来,对心理物理定律,可以超出感觉道的特定参数来考虑,使之具有更广泛的意人。

5. 早泄患者如何提高刺激阈

早泄多半是由于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减弱,高级性中枢兴奋性过高,对脊髓初级射精中枢的抑制过程减弱,以及骶髓射精中枢兴奋性过高所引起。临床经验表明,训练因素在射精时间长短上的影响是强有力的。早泄从根本上说是射精所需要的刺激阈太低,因此,早泄的治疗无非是提高射精刺激阈。 提高刺激阈的方法一是夫妻双方的手法配合训练,一是现代的性工具治疗。所谓性工具是指能够帮助男女克服他们的性困难而能像正常人那样完成性反应的一些器具,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的作用要显着强于千篇一律的所谓壮阳药。但它们不是万能的,它们只能帮助引起或提高性器官的兴奋性。现代新出现的性工具主要的不外乎以下两种:假阴道:对阳痿、早泄的患者有一定帮助。由于假阴道内含振荡器装置,对阴茎有一定按摩、刺激作用,有助于它的功能恢复。现代的假阴道由高级避胶制成,有手提的、有连在整个塑胶女体的。国外生产的价格昂贵,目前国内的制作也很精良、功能齐全,应该是选择的对象。振荡器:它的电源是电池或交流电,多是由小马达带动一个凸轮装置,从而产生频率为80次,分的振溺或频率可以调节的振荡。这种高频率的刺激容易激起性兴奋的不断增长,并使不射精的患者很快突破高潮阈值,使射精障碍得到克服。振荡器有男用、女用之分,男用的一般设计成采精器的形态,女用的设计成仿阴茎形态,还有通用型。但不要忘记仪器毕竟是仪器,代替不了人的感情投入和切实的感觉,所以不能完全依赖于工具,它们只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6. 关于生理学中阈刺激的问题

阈强度或阈刺激,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所以-80mv为阈下刺激

7. 如何测出阈刺激+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摘要 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和细胞,并不对任何程度的刺激都能表现兴奋或出现动作电位。刺激可以泛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任何改变;亦即各种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对细胞构成刺激。但实验表明,刺激要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必须在以下三个参数达到某一临界值: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即强度对时间的微分);不仅如此,这三个参数对于引起某一组织和细胞的兴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们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实验室中,常用各种形式的电刺激作为人工刺激,用来观察和分析神经或各种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度量兴奋性在不同情况下的改变。这是因为电刺激可以方便地由各种电仪器(如电脉冲和方波发生器等)获得,它们的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可以容易地控制和改变;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电刺激并不造成组织损伤,因而可以重复使用。

8. 阈电位的阈刺激

当细胞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下刺激时,受激细胞膜上Na 通道少量开放,出现Na 少量内流,使膜的静息电位值减小而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进行到某一临界值时,由于Na 通道的电压依从性,引起Na 通道大量激活、开放,导致Na 迅速大量内流而爆发动作电位。这个足以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阈电位比静息电位约小10mV~20mV。如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是-70mV,其阈电位约为-55mV。任何刺激只要能使膜从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便能触发动作电位,引起兴奋。

9. 何谓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和最适刺激并说明各自引起反应不同的原因

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刺激;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最适刺激:给肌肉最适宜的刺激度从而使肌肉处于最适宜的状态,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10. 阈下知觉的早期的测量方法

要判断一种知觉行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就要确定被试的觉知阈限,其方法包括主观阈限和客观阈限。所谓主观阈限,主要是被试采用言语对是否看清了所呈现的刺激进行口头报告,若被试报告根本看不见所呈现的刺激,而这时所呈现的刺激影响到了随后相关刺激的加工,那么,就可以认为对该刺激的知觉是无意识的。较早的 Sidis(1898)的研究就典型地。使用了这种技术。他向被试呈现包含字母和数字的卡片,被试和卡片之间的距离按照被试。
所报告的较暗、模糊和什么也看不到加以确定,他假设,被试能看到图片是对有意识知觉的。很好测量,而当它们报告看不到图片上是什么或者除了暗淡的模糊斑点外什么也看不到时,被试就知觉不到字母或数字。然后,他对被试进行第二个测验,即迫选猜测,结果发现,被试能在远高于机率水平以上猜测到刺激的类型和刺激的身份,他认为他发现了无意识知觉的证据。事实上,将两种测量之间的分离解释为无意识知觉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意识知觉的测量能够将所有相关的意识经验完全测量出来,如果被试的言语报告没能将所有相关的意识经验完全测量出来,那么,言语报告和猜测只不过提供了对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的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的知觉测量。很显然,无法保证通过被试的主观报告使意识经验被完全测量出来。
Eagle(1959)则使用具有情绪色彩的图片作为阈下启动刺激[6],探讨它对阈上呈现的中性图片的偏好判断,获得了无意识启动。但是,这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也同样存在问题,因为被试可能看到了图片的一些碎片,使被试的反应产生了偏向。Richard 的一项研究证明,被试通过对单词的一部分进行加工,就能产生阈下启动,尽管研究者将结果另作解释,但已足以说明当前的问题。另外,也有研究者指出,被试也可能看到了图片,但这种记忆保留很短暂,而留下的足够痕迹会使被试的反应产生偏向。因此,阈下知觉启动中很可能保留了某些觉知水平,虽不足以完成对图片的识别,但足以产生反应的偏向。此外,也很难知道被试在报告他们的意识经验时所采用的标准,而且,特定实验的指导语对被试产生的影响不同。
在客观觉知阈限测量中,研究人员采用所谓的是/否迫选程序作为觉知阈限的测量标准,即信号检测论中的敏感度指标,当该指标为零时,就被当作该刺激处于阈下知觉的客观指标。
Marcel(1974,1983)是第一个发现残缺视觉刺激即使在客观阈限下也能被知觉到的研究者。但是,即便如此,怀疑者依然挑剔,认为一种可能是被试在刺激呈现的瞬间处于意识状态,另一种可能是被试可能意识到了刺激的一部分,但由于不能肯定意识到这部分信息是否足以对刺激作出分辨,因此,在迫选时就不作出反应。Merikle(2001)通过对以往采用主观和客观阈限的研究结果加以比较,发现根据这两种觉知阈限所确定的阈下知觉启动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说明这两种方法测量的东西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仔细分析一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觉知阈限的测量方法就会发现,在基于主观觉知测量的研究中,正确的迫选操作被看作是在缺少对知觉的觉知状态下对刺激信息的知觉;而在基于客观觉知测量的研究中,正确的迫选操作被看作是反映了知觉的觉知状态的存在。Merikle 认为,基于这两种类型测量的研究之所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是因为客观阈限比主观阈限提供了对觉知状态下知觉信息所必需的最少刺激条件的估计,换句话说,它们都提供了对知觉状态的觉知测量,只不过客观阈限使得这种知觉能在尽可能小的觉知状态下进行。实际上,有些研究者曾系统比较了基于主观和客观阈限测量下的研究结论,也得出基于主观和客观测量下的研究结果不存在本质差异的结论。因此,Merikle 提出了采用先前呈现的刺激导致随后的行为反应是否自动发生来判断觉知状态。

阅读全文

与如何测出阈刺激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运用 浏览:783
aca电蒸锅使用方法 浏览:851
画叠被子的简便方法 浏览:361
舞蹈正确踢腿方法 浏览:820
企鹅支架训练方法 浏览:572
常用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1
配音秀中测试方法哪里看 浏览:625
人生解决问题方法 浏览:100
毛线打结方法视频 浏览:807
苹果手机里缓存的腾讯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36
常用表示溶液的方法有 浏览:933
三周孩子高烧有什么快速退热方法 浏览:60
疑病失眠的治疗方法 浏览:356
梦想变现的最佳方法 浏览:852
李逵败给李鬼是什么修辞方法 浏览:796
节约使用食用油的方法 浏览:340
苏麻的食用方法 浏览:200
如何锻炼减掉腹部脂肪最有效方法 浏览:157
曾经受的苦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法 浏览:178
霞多丽葡萄的种植方法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