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提高小学生齐步走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生齐步走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4 03:45:35

Ⅰ 军人队列训练中的“齐步走”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动作要领:

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

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

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1)如何提高小学生齐步走方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除大学、高中生外,还有中小学生也应接受军训。时间一般在9月份开学前或10月国庆后。

小学生与初中生主要训练基本的队型排列和动作,不宜过度军训。

高中生在队型排列的基础上,训练内务整理和紧急疏散等日常能力,并开展国防知识讲座。

技校生、大学生则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和地震应急疏散训练,男生一般为10-30天,女生一般为5-7天。

Ⅱ 我是学生,如何训练学校学生组成的方块队,齐步走.正步走~

在人比较多的情况下 可以分组训练
也可以一排一排的走 这样既可以纠正动作 还可以练习一排的整齐度
手脚的单项练习也很好 规范摆臂和抬脚的幅度 可以提高整体整齐度

Ⅲ 小学生齐步走错脚不会改怎么办有没有好的训练方法

多练几次就好了。
还可以让不会错脚的同学来讲解给会错脚的同学听。同学的经验可能会对他们更有帮助。

Ⅳ 小学体育课上的跑步比赛规则

你好

培养学生跑步走的正确姿势,提高跑步走的能力和自控能力。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时空感与观察力。
3、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协同一致动作的集体意识与观念,培养良好的意志与品质。
教学重点:
在跑步练习中,要求学生注意保持前后距离,提高观察力和自控能力。
教学难点:
在跑步练习中,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内容:
跑步走→立定
教与学步骤:
一、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2、队列练习,立正、稍息、向左、向右、向后转。 准备活动:绕操场跑一圈。
(一)导学提纲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做示范。
2、跑步走、立定动作的分解练习。
“立定”口令必须落在右脚上,口令是“立定”。当听到口令时,继续跑两步,左脚向前迈大半步右脚迅速向左脚靠拢,同时两手迅速放下,成立正姿势。
(二)导入设计:首先讲述国庆阅兵的整齐步伐,为什么这么整齐?因为他们都是练出来的。
二、基本部分
自学导纲
采用曲臂前后摆动,做原地踏步动作,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原地做“立定”动作。
曲臂前后摆动跑步,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学生呼“1、2、3、4”口令,并作出立定的分解动作。
合作互动
采用原地跑步开始的练习。即在原地跑时,听到“立定”口令,随即向前做出的立定动作。
横队排列或做二路纵队沿大圆圈站队,连续做小步慢跑的立定练习,并让学生自己边喊口令边做立定动作。
(三)导学训练
按正常节奏进行跑步、立定练习。
立定动作还可以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习和整体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
2、教师小节
3、宣布下课
行进间队列(齐步走)
教学目标:
1、让大部分学生进一步了解齐步走的要领,正确身体姿势和良好习惯。
2、使学生在集体行动中逐渐养成动作正确、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
3、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跳跃、躲闪的能力发展弹跳力,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和应变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和生动活泼的情绪。

满意请采纳

Ⅳ 如何加强小学生的队列练习

1、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正确 教师的动作要做到正确,熟练、优美、大方,使学生一开始学习就会受到老师的感染,在欣赏示范时也是一种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同时示范的位置教师也应该考虑应该选择一个全体学生都能看的见的位置进行示范,在教师的正确示范动作下,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这样才能达到示范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 2、教师要经常更换场地 教师要经常更换场地,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训练热情。例如:练习齐步走、四面转法、正步走立正、稍息、踏步等我们可以利用室内多媒体出示阅兵场面让学生感受练好队列队形的重要性,以此激发他们内心涌动的激情。使学生受到感官的刺激,采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也应采用多变的形式,因为队列,队形教学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学会和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从教学形式上考虑,使学生有新鲜感,这样,才能克服队列、队形练习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达到练习最佳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并予以表扬。(队列的游戏还有:一切行动听指挥;挑战应战;穿城门;春种秋收等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切合实际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首先应是教育。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也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为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不要一味地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否则只会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于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对部分小学生来说是较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容易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我是这样做的,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练习摆臂,只要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优美,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5、能够运用幽默激励的语言 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或者多用你真行,你能行,给学生一些掌声鼓励。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Ⅵ 小学怎样走好路队

先在教室对学生进行一至三分钟简短训练,教师要做到奖惩分明。出去后视班级人数而定,如30左右教师一人强调即可。如人数稍多,可请昨日一名表现好的同学领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Ⅶ 小学体育教学有哪些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说教学有规律、有原则;“教学无法”则说没有固定的模式,条条大道通罗马;“教学得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受益。为此,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必须充分利用形式上、内容上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现就笔者在教学的点滴,谈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几点见解,作为抛砖引玉。
一、游戏化教学法

游戏化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游戏教学的形式来使学生进行学习,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情感和活动的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活动形式吸引着儿童,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个人的品质和活动能力。运用“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广泛地获取运动知识,又能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的场景,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景之中,并通过创设具体场景,激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教学方法。此法能使学生进一步挖掘大脑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投入、参与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落实思想教育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计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用语言描述、提问、音乐、场地等各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一般操作的程序是:创设情境——激发运动兴趣——体验情节——产生运动乐趣。

三、儿歌教学法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体育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体育运动生活气息很浓,从客观上给体育教学的讲解提供 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简练的语言讲清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儿歌教学法 正是如此。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 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前滚翻儿歌:下蹲低头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着垫抱小 腿,蹬地团身是关键。

当然,教法绝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方面。教师应该是集各家教法之所长,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涌现更多和更新的、有助于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教学方法。

Ⅷ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而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众所周知,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小学生活中的种种规范和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难以适应。他们往往表现为活泼好动,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极差,习惯形成的反复性强,并因此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帮助他们及早地适应小学生活成了当务之急,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也便成了一年级班主任老师的工作重点。在工作中,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角色,笔者想出了一些小妙招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1 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笔者记得孩子们初入学的第一周几乎没上课,都是在给孩子们讲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应该怎么做。由于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孩子们不敢有太淘气的表现,所以还都比较听话。随着他们对学习环境日渐熟悉,渐渐地也露出了他们的本性,活泼好动,无拘无束,课堂上坐不住,小手乱动,听一会儿课就玩自己的去了,一节课中要停顿多次来规整课堂纪律。面对这种状况,不得不思索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
1.1 巧用评比栏
我们班的评比栏是用小飞机升格来记录学生的优良表现的,根据一年级孩子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评比,促进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谁上课坐姿端正,眼睛随着老师动,能用心听讲升一格;谁做到了注意倾听小朋友说话升一格;谁能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升一格;课前摆好学具等待老师来上课升一格;谁在走廊不跑跳、不大声喧哗升一格;能提早来校并自觉读书的孩子升一格等等。若不遵守规定,如:上课时小手乱动,坐不住板凳就要降一格。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养成良好习惯,我开展了四个组间的评比,每天得分最多的组,全体都升一格,这个难度比较大,必须全组人都做出努力才行。加分也是有学问的,有表现相当好的组,也有表现差的组,不能总给好的组加分,若差的组有进步,也应及时予以鼓励,给他们组加上进步分,而好的组也一样,比前一天好才能加分,所以各组学生都极力向好的方向努力,而且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我规定每个月小飞机升的格数,如10月份有休假,飞机升到35格就能得到奖励,11月份飞机升到45格才能得到得到一张写有“合格飞行员”的奖状,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想在月底得到这张奖状,所以拼命地努力。利用这招,绝大多数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了,孩子们变得会听讲、会学习了,能坐得稳板凳了,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
1.2 巧用各种名目的小奖状
每月月底,都会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他们发小奖状。“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他们是帮助老师为同学服务的,且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包括抬饭桶的,盛饭的,分饭的,清理饭后残局的等等;“坐姿进步星”:他们是能保持良好坐姿,认真听讲并取得较大进步的孩子;“积极向上星”:奖励的是特别有上进心的孩子;“用心学习星”:奖励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全面发展星”:奖励学业优秀、兴趣广泛的孩子;“朗读新星”:奖励朗读声音变大且有感情的孩子;“书写进步星”:奖励在书写方面变规范整洁的孩子。利用这些激励办法,促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月末捧着红红的奖状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了,这也是为下个月注入成长动力的时刻。
1.3 巧用孩子们喜爱的小粘贴
由于孩子们一天都没见到家人,所以临近放学时,他们异常兴奋。一到教室外面,孩子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根本不看老师,排队走出校门都成了困难事。为了能帮助学生养成放学排队的好习惯,我又想出一招,在教室里先给每个孩子的脑门上贴一枚小粘贴,在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上贴上亮闪闪的小苹果、小星星等等,孩子们看起来更可爱了,谁愿意摘掉它呢?谁不想让自己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神气样呢?我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若谁在教室和走廊里说话,谁排队时溜号,横排竖排没对齐,谁走路过程中走乱了、走歪了,都要摘掉那枚粘贴,为了不让我摘掉那个宝贝,孩子们自然都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所以我们根本不用花很长时间组织孩子站队,而且孩子们的队伍非常整齐。
1.4 珍视孩子们的第一次好表现
记得那是孩子们入学后第一个月的活动――队列比赛,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而言,让他们整齐划一地齐步走,在分不清左右的情况下,喊1时左脚点地,一个不错地向左向右向后转,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我们上场了,那天还邀请了全班家长来观看孩子们的表演。据家长们反映,我们班孩子队列比赛时表现得还是不错的。回到班级,我做了简要的小结,把家长们的评价转告给孩子,全班孩子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脸上绽放的是成功的喜悦。这时我意识到教育的契机又来了,我对孩子们说:“老师从你们眼中看到了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参加的第一次学校举办的比赛,以后学校还会有这样的活动,你们都能用心去做,像今天队列比赛一样,表现这么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能!”利用这个时机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水到渠成,恰到好处。班级里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孩子们有了积极向上的习惯,想做不好事都难。
对于表扬孩子的第一次好表现,我从另一件事上充分看到了它的作用。那是我们班上的第一节美术课,老师让孩子们画了一只小手。下课了,我回到班级,看到了孩子们的作品,我有些惊讶,于是灵机一动,让画得好的孩子们举着作品,给他们留了影,并发到了微信群里,这下不得了,孩子们从此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周有两节美术课,他们天天盼着上美术课。有了学习兴趣,孩子们自然不会再分心做其他事情了,也不用费尽心思维持纪律,当然这也和美术老师的优秀业务能力与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表扬第一个不怕脏、帮别人擦呕吐物的孩子,表扬第一个捡碎纸片的孩子等等,屡试屡成。
关注孩子的第一次好表现,这得需要我们做有心人,每个孩子每天的表现都会有所不同,我们要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变化,常说一些激励孩子向上的话语,会轻松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2 写字习惯的养成
写字时,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必须强调的,也是孩子们相对容易做到的,但书写整洁美观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孩子手脑协调能力还不那么强,写字时缺乏耐心,这给写好字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让孩子们从小能养成用心写好字的习惯,笔者做了如下努力,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1)一年级孩子刚入学,家长和孩子们都很紧张,谁都不甘心落在后面,所以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激发孩子们对写字的热情。全班50个孩子,我每天在微信群里发三四个孩子的拼音书写(当然是书写最漂亮的),孩子们都想让爸爸妈妈们早些看到自己的“作品”,所以不用老师说太多的话,他们都能用心书写。着着孩子们的书写一天比一天有进步,看到他们争先恐后的势头,怎能不让人感到开心呢?
(2)学写汉字对孩子们来说又是一大难关。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书写都得过关,字的间架结构也要掌握好。每天我都给孩子们做最标准的笔画书写示范,教孩子们如何进行写字前的观察,怎样找关键笔画,尽管这样用心地教,但还有一些孩子不得要领,于是我又启动奖惩机制。写得好的学生可获得“书写真漂亮”的印章,得到这个奖励的孩子感到十分自豪。达到要求的学生,就给印一个“好样的,一次过关”;结构掌握不好的给印个“请看清关键笔画”,再给他示范写个字,让他练写;对待书写不用心的学生就给“书写警告”印章,并带相应的表情,当然得把写的所有字重写了,孩子们都怕这个惩罚,所以他们写字的时候都很认真,很用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汉字书写美观多了。评价过程中,他们的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我在示范时,若哪个笔画没顿笔,哪个关键笔画位置不对,间架结构不得当,他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给同伴评价看得更准,而且更有利于纠正他们自己的错误。尽管有一些孩子还处在眼高手低的阶段,但我相信他们都会不断取得进步,写出一手好字。
3 小结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效的,尤其是对一年级的小学生,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有效措施。只要掌握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激发起孩子的内在潜力,会大大促进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寻更多的好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养成一个又一个的好习惯,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Ⅸ 小学生齐步走每分钟多少步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Ⅹ 如何加强小学生的队列、队形练习

西江中心小学:张平利
1、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正确
教师的动作要做到正确,熟练、优美、大方,使学生一开始学习就会受到老师的感染,在欣赏示范时也是一种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同时示范的位置教师也应该考虑应该选择一个全体学生都能看的见的位置进行示范,在教师的正确示范动作下,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这样才能达到示范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2、教师要经常更换场地
教师要经常更换场地,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训练热情。例如:练习齐步走、四面转法、正步走立正、稍息、踏步等我们可以利用室内多媒体出示阅兵场面让学生感受练好队列队形的重要性,以此激发他们内心涌动的激情。使学生受到感官的刺激,采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也应采用多变的形式,因为队列,队形教学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学会和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从教学形式上考虑,使学生有新鲜感,这样,才能克服队列、队形练习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达到练习最佳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并予以表扬。(队列的游戏还有:一切行动听指挥;挑战应战;穿城门;春种秋收等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切合实际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首先应是教育。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也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为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不要一味地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否则只会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于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对部分小学生来说是较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然而会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容易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我是这样做的,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练习摆臂,只要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优美,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5、能够运用幽默激励的语言
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或者多用你真行,你能行,给学生一些掌声鼓励。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高小学生齐步走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ca电蒸锅使用方法 浏览:851
画叠被子的简便方法 浏览:361
舞蹈正确踢腿方法 浏览:820
企鹅支架训练方法 浏览:572
常用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1
配音秀中测试方法哪里看 浏览:625
人生解决问题方法 浏览:100
毛线打结方法视频 浏览:807
苹果手机里缓存的腾讯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36
常用表示溶液的方法有 浏览:933
三周孩子高烧有什么快速退热方法 浏览:60
疑病失眠的治疗方法 浏览:356
梦想变现的最佳方法 浏览:852
李逵败给李鬼是什么修辞方法 浏览:796
节约使用食用油的方法 浏览:340
苏麻的食用方法 浏览:200
如何锻炼减掉腹部脂肪最有效方法 浏览:157
曾经受的苦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法 浏览:178
霞多丽葡萄的种植方法 浏览:779
肛周尖锐疣治疗方法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