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赶海钓鱼前导线连接方法

赶海钓鱼前导线连接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1 16:14:18

㈠ 路亚前导线有哪些绑法

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替代线方便演示,先在线上打一个结。

㈡ 主线与前导线怎样搭配

主线是1.2以下时,最好子线是主线一半,因为主线本身拉力就不是很大,如主线和子线之间拉力的差距不大,若刮底或上了大鱼,主线还是很容易断的。主线在1.5-2.5,两条子线相加的线径不要超过主线0.5号。主线3.0以上,子线相加不要超过主线1号。(主线3.0以上,自己没用过,看别人都是这么用)
我认为手竿的线组主线太粗没有意义,如若真碰到大鱼,除了脱钩以外只有三种结果:1、把鱼钓上来;2、线不断,竿断;2、竿不断,线断;总有些鱼是钓不上来的,自己选择吧。3.0以上的主线,如果不用失手绳(实际钓鱼中,很少看见用失手绳的),碰到钓不上来的鱼,很可能断竿,就是没断,也有伤残。我爱惜竿子,胆子也小,最大主线2.5,如若那天买了失手绳才敢配3.0的主线(随便说一句:台钓要卖的东西真他妈多,不就钓个鱼吗,我是何必呢,可惜这艘贼船,上去容易,下来难啊)。我的线组分别为:野塘钓主线1.2配0.6(冬天0.4),混养鱼塘主线1.5配0.8、1.0,水库用主线2.5配子线1.2或1.5

㈢ 求视频:路亚钓鱼技巧前脑线和PE线的链接方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yODU1MTA0.html
pe线+碳素前导线 用GT结绑法如上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82kd0aLA1w/
还有一个结的绑法,自己还没有验证过牢固度

关于电车节,路亚就建议不要学的好,本人亲自试过,秒断,还损失了一个POWER JIG的VIB,PE线被碳素切断的,心痛。。。

㈣ 前导线与主线的连接方法

前导线绑法如下:
准备材料:PE线
1、为方便拍摄使用粗棉线代替PE线,用笔杆和飞蝇主线在不同的步骤里代替前导线。首先如图所示将PE线对弯后用食指和拇指撑开。
2、将线圈的另一端两根线绕在小拇指上数圈,使其在小拇指弯曲后不至于松脱。
3、将前导线如图所示插入PE线和手掌虎口形成的圈内,使PE线搭在前导线的上方。
4、两线交叉搭住后,线圈手在前导线的下方翻转使PE线交叉缠在前导线上。
5、线圈手再调转到前导线的上方再一次翻转,让PE线在前导线的上方再次交叉缠住前导线。以此形式交叉缠绕20圈以上即可。
6、数圈缠绕之后的效果如图所示,在这个步骤之后用飞蝇主线替代前导线来演示。交叉缠绕的要点在于每次缠绕后都应略微绷紧PE线,并用另一只手捏住缠好的线圈防止线圈松弛,再继续缠下一圈。如果交叉缠绕的线圈松弛即使后面的步骤完成的很好也会使打好的GT很容易的松脱开。下来要打收尾结,方法:用PE线的线尾端向后弯曲和缠绕好的前导线交叉,请注意图中的PE线是在前导线的前方交叉的,交叉点要在紧靠之前缠绕好的最后一个线圈的位置,并用另一只手捏住防止移动。
8、之后,将线尾端从前导线的下方绕到后方并从回弯的线圈中穿出。
9、穿出后,用牙咬住PE线尾端,并拉紧。拉紧的同时要注意结扣的位置仍然要紧靠之前交叉缠好的线圈。
10、继续打收尾结,这里还须注意打结的方向。是和第一个结相反的。
11、PE线尾端从前导线的后方回弯后在前导的下方向前绕,并从回弯线圈中向后穿出。
12、PE线尾穿过后,方法同第一个收尾结一样拉紧。第二个结也一定要与第一个收尾结靠紧,之间不能留有距离。拉紧线尾端的时候注意牵拉的方向即可。
13、第一和第二个打好之后的收尾结,如图所示紧紧挨着。之后重复第一个结合第二个结的步骤收尾结需要打7-8个即可。
14、所有的收尾结绑好之后,用手抓住前GT结两端的线用力拉。这样做一是保证所有的线结进一步锁紧,而是检验所打GT结的质量。
拉紧之后,用子线剪剪断所有的余线。在剪前导线的时候,最好紧靠最后一个收尾结的位置剪断,也就是说可以不留一点线头,以保证摇轮回线时前导线头不至于在竿子的线导环处发生卡碰。

㈤ 路亚前导线绑法

1、前导线的绑法其实很简单,将前导线和主线相互缠绕10-20圈,然后将其中一根线的线头绕至缠绕线段的中间位置,随便穿入其中一个缠绕点,再将另一根线的线头从相反方向穿入此处,最后将两根线向两端用力拉紧,剪掉余线。

㈥ 路亚线组的绑法

步骤如下:

路亚线组绑法连接组装图解,一副完整的路亚钓组包括路亚竿、路亚轮、主线、前导线、拟饵等几部分组成。下面就分别图解每个部分的绑法。

路亚整体线组图解

㈦ 导线连接方法有哪3种

配线时常因线路分支或因导线不够长,需要把一根导线与另一根或数根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处称作接头。接头往往是故障所在,故应尽量避免。接头的技术要求为:接触紧密,不得增加电阻;接头处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有的绝缘强度;接头处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原有机械强度的80%。

(1)铜芯导线的连接

一般采用缠绕法和绞接法,现将常用的接头方法叙述如下:

①单股导线的平接头。两支线芯互绞3圈后,再将每支线芯去缠绕另一线芯5、6圈(图1-26)。

图1-26单股导线的平接头

②单股导线的丁字接头。用分支的导线线芯,往另一导线的线芯上缠绕5、6圈,第1圈须将线芯本身打结扣住,以防脱落(图1-27)。

图1-27单股导线的丁字接头

③单股导线的十字接头。用分支分出的两支线芯,分别或合起来往另一导线的线芯上缠绕5、6圈(图1-28)。

图1-28单股导线的十字接头

④单股导线的终端接头。当为两支导线时,两线芯互绞5、6圈,再向后弯曲;当为三、四支导线时,用其中一支线芯往其余线芯上缠绕5、6圈,然后把其余导线向后弯曲(图1-29)。

图1-29单股导线的终端接头

⑤多股导线的平接头。把多股导线线芯顺次解开,并剪去中心一股,按图1-30中步骤1把两条导线的每支线芯顺次相互交错,然后再如步骤2、步骤3依次缠绕每股导线。

图1-30多股导线的平接头

⑥多股导线的丁字接头。把需要分支的导线线芯分成两组如图1-31中的步骤1,然后一组线芯向前、一组线芯向后缠绕在另一导线的线芯上各3、4圈,如图1-31中的步骤2。

图1-31多股导线的丁字接头

⑦软线与单股导线的连接。先将软线线芯往单股导线上缠绕7、8圈,再把单股导线的线芯向后弯曲(图1-32)。

图1-32软线与单股导线的连接

(2)铝芯导线的连接

当铝导线采用缠绕绞接法连接时,因两铝导体不能完全合成一体,接触点的地方日久易于氧化,逐渐将铝导体腐蚀发生故障,故宜采用铝套管压接法。铝套管的断面有圆形的和椭圆形的两种(图1-33)。各种截面的单股或多股铝导线的对头连接,应配用相应的铝套管。小截面导线用手压钳(图1-34)局部挤压;大截面导线需用油压钳压接。压接后的铝导线接头如图1-35所示。

图1-33圆形和椭圆形铝套管

图1-34手压钳示意图

图1-35压接后的铝导线接头

㈧ 在水库钓鱼使用抛竿的方法,你真的会了吗

1、抛投方法
接触抛竿钓后发现自己的抛投姿势有很大问题,经过指点后现在已经板过来好多。通常我们会采用劈式抛投,身体需要保持双腿分开基本与肩同宽,双脚保持一前一后,双手举抛竿到脑后,钩饵与头顶成平行状。然后稍微发力,向前抛投出去,待钓组、铅坠到达指定钓点后完成抛投。(需要注意抛投时切勿发力过度,尽量保证抛投角度与身体呈垂直状态,左右肩晃动越大,抛投准度受到的干扰越大)
2、导线与线组的连接
制作串钩线组时,导线应直接与串钩线组相连,最后装上铅坠;而在使用爆炸钩线组时,则需要将铅坠先安装后再连接爆炸钩;使用爆炸鱼钩时铅坠不要直接装在导线上,否则极为容易磨损主线。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先把铅坠的上下打两个死的环,优先把铅坠的活动范围流出来,钓鱼时需要把导线上线做一个环,之后把铅坠上方的环反套入其中锁死,这样就将铅坠与线组的磨损风险降到了最低。
3、插竿的角度
建议使用串子钩的钓友,抛投后放竿的角度要低于30度,放置角度过高时,子线的线组会绷直,只有一两个钩触底,对鱼摄食会形成障碍。在使用抛竿钓炸弹钩线组时,海竿放置的角度可以适当高一些,但也最好不要超过70度。另外无论使用串钩,或爆炸钩我们应尽量不让风线绷得太过紧张,否则很容易一个轻微的碰撞就导致杆体出现很大的信号反馈,野生鱼撞到后,线组没有太多的回弹力谢力,也容易使它们受到惊吓。理论上在放置钓竿的时候可以留出半圈线杯或一圈线杯的长度。
4、抛竿钓位选择
再说抛竿钓钓位选择吧,并不是什么地形都适合抛竿钓做窝,需要我们提前测试几杆来找找地形。一般来说在钓位选择时,我们应该不上子线只挂铅坠向预计钓点抛上几次,然后待铅坠沉底后缓缓地收回线组,若铅坠在水底滑行过程平稳,没有剐蹭,即说明钓点周围地形平缓;若回拉铅坠过程中出现起伏、滑落、钩挂等情况,说明这片野钓水域内水下情况复杂,我们就可以考虑不把这当做钓点了。

阅读全文

与赶海钓鱼前导线连接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胸下肌锻炼方法图解 浏览:677
数字万用表电容测量方法 浏览:590
电脑怎样复原系统文件和设置方法 浏览:645
小产串门怎么破解方法 浏览:439
电商拍照构图方法和技巧 浏览:922
15乘以35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1
老人尿失禁治疗方法 浏览:795
毛笔楷书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30
华为手机调节亮度方法 浏览:869
小班幼儿如何了解社区的方法 浏览:707
双鱼线的正确连接方法 浏览:757
野外接触器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450
win10解决限制大漠插件方法 浏览:48
鸟套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2
角磨机上链子的安装方法 浏览:689
war3程序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126
如何提高新陈代谢率的方法 浏览:277
毒理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455
怎么测出有距离的方法 浏览:1
传送带每米重量计算方法 浏览: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