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恒流电路
10A12V恒流源很轻松就可以实现,入下图
MJ2955是功率管,最高可达15A的恒流,你用10A是有足够余量了。
调节恒流大小只要改变R2即可,现设计为0.5欧,若想恒流电流小点,那就加大R2,比如1欧。
记得7805要加小散热片。MJ2955需要大散热片
工作原理:
用7805稳压片对R2进行采样,然后驱动扩流管MJ2955形成恒流。
图中的输入端为整流电路,你用在汽车上,可以把四个二极管去掉即可。
Ⅱ 恒流源电路工作原理是什么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楼上说的工作模式的对的,要实现的话,必须要有电流采集,电流控制,这两个环节。
下图是一个较简单的恒流电路,Q4用于于电流控制,R23 用于电流采样。理论输出电流为
(1.4-0.7)/R23.实际电流与D3及q4的BE压降有关!
实验时Q2可删除再短接CE极。
Ⅲ 恒流源的电路
恒流源是输出电流保持恒定的电流源,而理想的恒流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a)不因负载(输出电压)变化而改变;
b)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c)内阻为无限大(以使其电流可以全部流出到外面)。
能够提供恒定电流的电路即为恒流源电路,又称为电流反射镜电路。 基本的恒流源电路主要是由输入级和输出级构成,输入级提供参考电流,输出级输出需要的恒定电流。
①构成恒流源电路的基本原则:
恒流源电路就是要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流以保证其它电路稳定工作的基础。即要求恒流源电路输出恒定电流,因此作为输出级的器件应该是具有饱和输出电流的伏安特性。这可以采用工作于输出电流饱和状态的BJT 或者MOSFET来实现。
为了保证输出晶体管的电流稳定,就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a)其输入电压要稳定——输入级需要是恒压源;b)输出晶体管的输出电阻尽量大(最好是无穷大)——输出级需要是恒流源。
②对于输入级器件的要求:
因为输入级需要是恒压源,所以可以采用具有电压饱和伏安特性的器件来作为输入级。一般的pn结二极管就具有这种特性——指数式上升的伏安特性;另外,把增强型MOSFET的源-漏极短接所构成的二极管,也具有类似的伏安特性——抛物线式上升的伏安特性。
在IC中采用二极管作为输入级器件时,一般都是利用三极管进行适当连接而成的集成二极管,因为这种二极管既能够适应IC工艺,又具有其特殊的优点。对于这些三极管,要求它具有一定的放大性能,这才能使得其对应的二极管具有较好的恒压性能。
③对于输出级器件的要求:
如果采用BJT,为了使其输出电阻增大,就需要设法减小Evarly效应(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即要尽量提高Early电压。
如果采用MOSFET,为了使其输出电阻增大,就需要设法减小其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和衬偏效应。因此,这里一般是选用长沟道MOSFET ,而不用短沟道器件。
Ⅳ 用两个恒流源反向并联给电容充放电,两个恒流源要怎么接在电路中
你当然不能使用两个负极共地的恒流源来并联啦,应该用一个正极接地一个负极接地的恒流源并联。实际上就是一个用PNP管、一个用NPN管来制作,两个集电极输出电流就是反向的。
Ⅳ 恒流源的电路示例
上左图是用增强型n-MOSFET构成的一种基本恒流源电路。为了保证输出晶体管T2的栅-源电压稳定,其前面就应当设置一个恒压源。实际上,T1二极管在此的作用也就是为了给T2提供一个稳定的栅-源电压,即起着一个恒压源的作用。因此T1应该具有很小的交流电导和较高的跨导,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恒压性能。T2应该具有很大的输出交流电阻,为此就需要采用长沟道MOSFET,并且要减小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等不良影响。
上右图是用BJT构成的一种基本恒流源电路。其中T2是输出恒定电流的晶体管,晶体管T1就是一个给T2提供稳定基极电压的发射结二极管。当然,T1的电流放大系数越大、跨导越高,则其恒压性能也就越好。同时,为了输出电流恒定(即提高输出交流电阻),自然还需要尽量减小T2的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即Early效应)。另外,如果采用两个基极相连接的p-n-p晶体管来构成恒流源的话,那么在IC芯片中这两个晶体管可以放置在同一个隔离区内,这将有利于减小芯片面积,但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输出电流恒定的性能,即需要特别注意增大横向p-n-p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Ⅵ 三极管恒流电路
上面两位给的好像都是限流电路,恒流不是这样的了。
给你一下恒流的,电源手电压从3V到50V,但是,三极管就不是我这电路上面的这个了,应该是用13001这种.8050的话电压好像也只能到40V而已。应该是不行的。
电路的原理,LED2是接在Q1的B极上的一个基准电压,LED导通之后的压降是不变的,一般的LED是1.7V左右,那么,R2的电压就会比LED的电压低一个PN结的电压,就是0.6V,由于LED的电压是不变的,那么R2的电压也是不变的,电流也就是不变的,那么,经过LED1的电流也是不变的。
Ⅶ 恒流源电路,用tl431的(希望产生1ma的恒流电源)
先更正下楼主的电路,楼主电路是个2.5V恒压源的输出,不是恒流源。如果需要一个1mA的恒流源需要如图上的接法。
如果楼主需要的是个5V恒压源,电路图是对的,如果焊好元件后TL431发烫,请检查输出端是否有2.5V输出,如果没有应该是431焊反了,因为431脚位会因品牌的不同脚位有所区别。
Ⅷ 如何用运放电路制作做恒流源
1、基本原理:
运放制作恒流源的原理是运放的加减法运算电路。
电路中需要一个确定输出电流大小的基准电源和采样电阻,在采样电阻两端的电位进行比较运算并控制采样输出保证采样电阻上电压保持恒定,从而保证输出电流的恒定。
2、基本电路:
下图是典型的恒流源电路,基准电源Vref,采样电阻RS。
3、电路分析:
可以看出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加法电路:它的输出Vo是由两个输入Vref、Vo'叠加的结果。
V01=(Vref/2)*2=Vref
Vo2=(Vo'/2)*2=Vo'
Vo=Vo1+Vo2=Vref+Vo'
则有:
Vo-Vo'=Vref
取样电阻RS中的电流:
I=(Vo-Vo')/RS=Vref/RS
如果取电流很小,满足:
IR<
实际电路中,只要满足R>>RS,就可以满足IR<
则有:
Io≈I=Vref/RS
所以输出电流只取决于基准电压Vref和采样电阻RS,与输出负载无关。
Ⅸ 恒流源电路的原理
恒流源电路的原理是以一定频率连续从EPROM中读取正弦采样数据,经D/A转换并滤波后产生EIT所需的正弦信号。
采用DDS集成芯片AD9830,其内部有两个12位相位寄存器和两个32位频率寄存器。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对相应的寄存器置数就可以方便得到2MHz以下的任意频率和相位的输出,其中频率精度为1/ 2 32,相位分辨率为2π/2 12,输出幅度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因此能满足系统多频激励(10kHz~1MHz)的要求。
恒流源电路要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流以保证其它电路稳定工作的基础。即要求恒流源电路输出恒定电流,因此作为输出级的器件应该是具有饱和输出电流的伏安特性。这可以采用工作于输出电流饱和状态的BJT或者MOSFET来实现。
(9)恒流电路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在恒流源电路基本电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加以扩展其功能:
一方面,在二极管恒压源(T1)的作用下,它的后面可以连接多个输出支路(与T2并联的多个晶体管),从而能够获得多个稳定的输出电流。
另一方面,在T1和T2的源极(发射极)上还可以分别串联一个电阻(设分别为R1和R2),这就能够得到不同大小的恒定输出电流。
因为这时可有I(输出)/I(参考)=R1/R2,则在这种恒流源电路中,输出的恒定电流基本上是决定于电阻以及晶体管放大系数的比值,而与电阻和放大系数的绝对大小关系不大。这种性质正好适应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特点,所以这种恒流源电路是模拟IC中的一种基本电路。
Ⅹ 电流源电路画好后,如何判断输出电流为恒流,验证电路如何接
你好,你要一张输出小于50mA,由LM358和三极管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图,请问:你的输入电压是多少V的,这很重要的,这个我要帮你,0.5A以下的恒流都可,带可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