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如何选择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如何选择

发布时间:2022-03-13 02:47:25

⑴ 进行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时,怎样结合监测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布点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布点方法: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不同功能区。再按功能区的地形、气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在每个功能区设若干采样点。(2)网格布点法:多用于有多个污染源,并且污染物分析较为均匀的地区。布点方法:将检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网格中心。能较好的反映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3)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布点方法:先找出污染源中心,以此为圆心画同心圆,再从圆心列出若干条放射线,将射线与圆的交叉点作为采样点。(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布点方法:以点源所在位置有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区形作为布点范围。扇区的角度要控制在45-90度,一般为45度。采样点设在扇形平面内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每条弧线上设3-4个采样点,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度。在上风向应设对照点。

⑵ 大气监测的布点方法主要有哪些

点位布设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
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以按其功能分为工业区、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商业繁华区、文化区、清洁区、对照区等各功能区的采样点数目的设置不要求平均,通常在污染集中的工业区、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应多设采样点,同时应在对照区或清洁区设置1~2个对照点。
2)几何图形布点法
目前常用以下3种布设方法:
A.网格布点法: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1~9平方公里布一个点。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B.同心圆布点法:此种布点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区。布点是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出同心圆,半径视具体情况而定,再从同心圆画45°夹角的射线若干,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
C.扇形布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以点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扇形角度一般为45°~90°。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⑶ 采样点怎样布置

采样点的正确布置,是保证矿样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采样设计人员应在综合研究矿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矿石性质的复杂程度,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的矿石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矿山开采和选矿试验对矿样代表性、个数、粒度,重量的具体要求,并考虑采样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采样点数量和位置。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样点应分布在矿体的各部位,不能过于集中。沿矿体走向的两端和中欲以及沿倾斜方向的浅部和深部,都应布置采样点,同时也应照顾到主要储量分布地段。在不影响矿样代表性的情况下,采样点的布置,也可以矿床前期开采地段为重点。
(2)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能代表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并照顾到各类型、各工业品级矿石的物质组成和矿石性质等方面的一般特征,还应根据伴生组分的赋存分布特点,照顾到伴生组分含量及矿物种类。
(3)采样点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些。对于品位变化复杂的矿床,有时还须考虑一定数量的备用采样点。
(4)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勘探工程和采矿工程,选择其中对矿石类型和于业品级揭露最完全的工程点作为采样工程点。地表采样点应尽量布置夸天然露头及保存完好或恢复工作量小的探槽、浅井等勘探工程中,深部采样点尽量布置在保留有矿(岩)芯的勘探钻孔内。当矿石质量变化较大,在已有工程中布置采样点受到局限,而难于保证试样的代表酬,或者勘探阶段未施工坑道,需要采取数量较多的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矿样时,则应结合探矿或开采,布置专门的采样工程点。
(5)矿体顶底板围岩采样点应布置在与矿体接触处和开采时围岩崩落厚度的范围内。
(6)在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施工和运输条件。在不影响矿样代表性的前提下,选择施工及运输条件较好的地点作为采样点。
(7)地质勘探时劈取化验样剩余的钻孔矿芯和岩芯、是很宝贵的地质勘探成果,应充分和有效地利用。但在配样计算和采样时,不允许将保存的钻孔矿芯和岩芯样段全部取走,只能劈取一半作试验矿样。其余一半,应妥善保存,留作地质勘探、选矿试验、矿山生产时备查矿样。

⑷ 怎样结合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大气采样和布点方法

结合监测区域的主导风向,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地形复杂程度,污染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监测点的布置,布点应包括区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敏感目标如:居民区、医院、政府办公机构,方法可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上风向,下风向同时布点,下风向加密布点,布点应同时考虑人员和电力的可达性。

⑸ 大气环境样品采集点的背景点怎么选择

1)研究目的
例如:如果你调查的是农田肥力,主要进行农化样品采集,一般采集到表土层、耕层就可以了;如你做土壤污染物垂直迁移转化研究,就要采集更深的分层土壤.
2)土壤特性
根据土壤发生厚度进行采样,例如:高山草甸土土体厚的很薄,不可能进行很深的土壤采样.
土壤采样的具体方法步骤
1.布点:按照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品种分布,按土壤肥力高、中、低分别采样。一般150-300亩(不同地区可根据情况确定)采取一个耕层混合样,每个示范村的主要农作土种至少采集3-4个混合农化土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应用土壤底图确定采样地块和采样点,并在图上标出,确定调查采样路线和方案。
2.采样部位和深度:根据耕层厚度,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取样深度0-20厘米。
3.采样季节和时间: 骨干农化土样采集地点及时间,尽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所代表的土壤区域一致,以便比较土壤养分前后的变化。土样采集时间也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采集时间一致。如无法查知第二次土壤普查采集时间的,则统一在秋收后冬播施肥前采集。
4.采样方法、数量:农化土样采用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每个混合农化土样由20个样点组成。样点分布范围不少于3亩(各地可根据情况确定)。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使用不锈钢、木、竹或塑料器具。样品处理、储存等过程不要接触金属器具和橡胶制品,以防污染。
每个混合样品一般取1kg左右,如果采集样品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
5.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⑹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方法有哪几点

2.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
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全面、客观、真实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污染物浓度、环境人口的密集度、工业发展水平、重要动植物分布、河流水源地的重要程度、监测地形、监测地气候环境等等进行监测布点分析和选择。
2.1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点位选取的原则
(1)代表性原则。代表性是指当前所选取的点位要能够真实有效的代表点位所代表区域的真实情况,对于该区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重点监测,并能够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判断。
(2)一致性原则。一致性是指当前布点监测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能够与周围保持一致。无论从监测地形,还是监测地气候环境来看,保持一致性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和判断的基础和前提。
(3)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指在保证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有效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对监测点位加以科学分配,争取做到在污染物严重地区多布点,在工业化程度不高,如农村地区进行少量布点,将有效的资源尽可能用到重点区域。
(4)科学性原则。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布设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时,结合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监测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气体污染物时,监测点位的高度尽量控制在1.5米到2.0米之间,或者选取一个适当的参考值1.7米;如监测对植物有重大影响的大气污染物时,监测点位高度应该尽量与植物的中心叶面保持一致。
2.2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
(1)照功能区布点法。这种方法是在大气环境监测初期经常采用的布点方法,功能区主要是根据一个城市的工业区域、教育区域、商业区域等等的不同而设立不同的点位,是在工业区域设置较多点位,特别是污染物排放较多的企业所在点。在对不同功能区进行布点时,应尽可能考虑布点的观测有效性、合理性,对应急状况能够进行有效的预测及合理的紧急处理,同时对于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根据不同扩散系数,对布设的点位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功能区进行布点方法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经济性原则,能够对工业区域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测和预报,在大城市里具有明显的优势,缺点是不太适合城市外的其他地区,不能提供有效的判断监测数据,无法保证检测数据的精确性。
(2)网格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即在综合考虑区域的重要性、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的基础上,对所在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在网格的交点处设立监测点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充分考虑代表性、一致性原则,能够确保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同时能够绘制该区域不同时段污染物扩散的趋势,有利于对污染物控制进行科学决策,在污染物均匀区域、多污染源区域实用度很高。网格布点法的缺点是对污染物浓度高的区域缺乏必要的点位监测,不能反映高浓度污染物的实际浓度,同时在点位布设的经济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3)扇形布点法。根据不同目的,在污染源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季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划定3~5个方位的不同距离处设置采样点。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单个污染源的情况,根据污染源所处区域,不同季节的不同风向,不同污染物种类的扩散系数而设立的一种大气环境监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单个重要点源进行监测,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划定,从而判断是否对污染气体点源周围的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在布设时以主风向为轴线,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角度设置不同数量的布设点位,同时在上风向也应设置相应的参照点位。扇形布点法的优点是适合单个重要点源,同时能够经济有效的利用资源,同时保证监测数据的精确,不足之处在于不适合大范围使用这种方法,同时对风向的把握及利用的要求较高。
(4)同心圆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是在地势平坦的区域,有多个污染物点源存在的情况下,在确定污染区位置的同时,以此污染源作为圆心,画出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然后画出不同的轴线,轴线与同心圆的交点即为布设点位。同心圆布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多地的布设监测点位,布点分布均匀,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的地区,同时满足代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经济型原则、科学性原则,能够对多个污染源进行有效监测。同心圆布点法的缺点是周围环境,例如风向等对监测结果及监测点位的布设有较大影响,对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较为适用。

⑺ 大气监测中采样点的布设原则是什么布设采样点的方法有哪几种

1.1调查
确定采样点布设之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其内容包括:
(1)对本地区大气污染源进行调查,初步分析出各块地域的污染源概况;
(2)了解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大致估计出污染物的可能扩散概况;
(3)利用群众来信来访或人群调查,初步判断污染物的影响程度;
(4)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推断分析应设点的数量和方位。
1.2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测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1.5m远处;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应将采样器或测定仪器设置于常人呼吸带高度,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1.5~2m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1.5m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小扬尘的影响。特殊地形地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
1.3采样点的数目
采样点的数目设置是一个与精度要求和经济投资相关的效益函数,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按城市人口数确定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的设置数目如表3所示。
1.4采样点布点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以按其功能分为工业区、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商业繁华区、文化区、清洁区、对照区等。各功能区的采样点数目的设置不要求平均,通常在污染集中的工业区、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应多设采样点。同时应在对照区或清洁区设置1~2个对照点。
(2)几何图形布点法:目前常用以下几种布设方法。
①网格布点法: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1~9km2布一个点。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同心圆布点法:此种布点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区。布点是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出同心圆,半径视具体情况而定,再从同心圆画45°夹角的射线若干,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
③扇形布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以点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扇形角度一般为45°~90°。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⑻ 进行室内空气品质检测时,关于采样点的选取原则和布置方式有哪些规定

采样点设置要求

  1.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 环境污染物现场检测点应根据房间面积设置: 房间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房间面积大于50m2时,设2个检测点; 房间面积大于100m2时,设3个检测点; 房间面积大于500m2时,设5个检测点;

  4. 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 、距楼地面高度0.8~1.5 m。

  5. 检测点应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设置,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阅读全文

与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如何选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开始瑜伽练习的7个方法 浏览:66
房性早搏最佳食疗方法 浏览:141
银行鉴定假币最简单方法 浏览:155
青香桔的种植方法 浏览:626
如何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方法 浏览:450
口服精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996
什么方法确认 浏览:959
mac的相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19
圆中的有关计算方法 浏览:434
迈腾空调使用方法 浏览:511
陈皮膏怎么熬制方法 浏览:392
取名字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599
小儿哮喘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浏览:647
表式血压计使用方法 浏览:673
资产保值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259
小孩子快速瘦身方法大全 浏览:75
盗窃价格计算方法 浏览:368
足球场视野训练方法 浏览:125
华为wifi6红灯闪烁解决方法 浏览:978
衣服上有鱼血用什么方法洗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