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控制音头的方法和技巧

控制音头的方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22-03-01 22:56:30

❶ 想学唱歌,有没有一些发声的技巧,和控制气息的好方法!

学唱歌的时候
老师教过我一种发声的方法
嗓子是天生的,唱功是后天的
所以,嗓子不是练出来的

我把方法给你说说吧,好不好使你自己品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
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
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
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
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
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
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
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
高音唱不上去怎样练习?
答:唱高音的方法确实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在高音区喉头能保持松弛的状态。意识朝下。其实唱高音时,有个部位是可以稍紧的。就是上下嘴唇这部分。也就是我们在唱高音时,咬字可以稍稍用力、可以夸张一点(就是要点“爆发力”,但不能僵硬)。另外还有就是嘴部要保持(茄子)状态(你念茄子的“茄”时状态)。然后下巴要随着歌曲的需求,能时常往内、往下游动。还有如唱快歌时的高音和慢歌高音部分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及力度是不太同的等等。总之,你要能找到气与力度对抗时,基本就成了。以上是可以帮助唱高音的一些方法。(注:掌握高音是每个歌唱者梦寐以求的。练高音不要操之过急,可多参考本站其他描述的高音技巧文章。记住:悟性和勤练是歌唱提高的关键。
唱歌时用话筒是不是有一定的技巧?
我看到很多歌星都是在唱歌时对高音就把话筒远离嘴吧。
答:是的是有一定的技巧!特别到高音时,由于歌手的力度突然加大。那如果我们还保持原来的话筒与嘴的距离,这样声音传出就会引起啸叫或炸音,这时如适当的拉开话筒,就会避免上述问题。而且有的高音需要拖拍较长,这时把话筒也跟着拉长,这样会给人有种山谷回荡之感,增加音效。同时,在慢慢拉开话筒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帮助歌手腹部控力。
有时还可以把话筒一伸一缩的控制话筒,这一般用在高音的延长音之处,同样增加音效,同时可以增加歌手的表演的“酷”感。
话筒声音的大小控制是音响师根据整体音效来控制的,所以有时把话筒音量开大,声音就会失真。所以把话筒声音开到很大、而使唱出来的歌不太费劲是违背了音响声音控制基本准则的。
我是一个新手,该如何练起,气息总找不到。我已尽力放开声喉了,但别人说我声喉总是没放开。我该怎么办啊?快到比赛了。大家一定要帮我啊!!
答:先别急、不要刻意追求放开。因你要参加比赛。暂说个快速补救的方法:1、先掌握轻声唱歌,可用悄悄话地状态朗诵你要参赛的歌词,一直到亲切、感人为止。这时,再用悄悄话地状态来唱歌,然后慢慢加力。此时注意腹部有没有用到力度。特别唱高音时,要保持此状态,再用略大声或大声来朗诵,熟练后,同样用此感觉来唱高音部分。注:能用到腰部的力度更好!(这要看你悟性)体会不到,也没关系,先把上面说的能练好就好!
老师,我一个长的句子唱到最后气就不够了?
答:最后没气,主要是气息控制不好,你可练这个:躺在床上,肚子上放几本比较厚的书,最好有几公斤重,然后吸气时,肚子会把“书”抬起。唱歌时只要尽量保持肚子一直顶着“书”,不要让肚子上的书降下来即可。
注意:没气时,肚子会慢慢收紧加劲是正常表现。

❷ 头腔共鸣的发声方法

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结构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窦部各空间有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定空间,声波共振是无气息的共鸣。体积小,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振动感,眉心处也有微振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明亮了。

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这种控制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还要注意的是,当运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时,声波只在鼻梁上端的鼻骨处振动即可;如果运用美声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戏剧性的歌曲时,声波需要在鼻梁及周围较大面积的骨面上振动。

有经验的歌唱家们为获得头腔共鸣的感受,常常善于把声音送到头腔中去,认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这种唱法,声音不会疲劳,永远年轻。如果失去了头腔共鸣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寿命不但会缩短,而且声音是十分不悦耳的。

“哭腔”则是表现忧伤、孤寂的情感的一种演唱方式。一般来说应用于乐句开头和结尾比较广泛。

(2)控制音头的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头腔共鸣的歌唱条件:

学习声乐一个最基本但又常为人所忽略的原素就是音乐听觉的培养。所谓音乐的听觉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音准 ----作为歌唱者,具备一个音准的耳朵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是指要懂得辨悉自己唱出d r m f等音是否正确无误,另外亦包括对节奏、速度、声音高低等的掌握。

要知道,听得准才能唱得准,是否唱得准确又有赖音准的耳朵去辨别,因此唱和听是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不正确的发声往往沿于不正确的声音观念,而我们每个人都拥相同的发声结构,故所谓“五音不全”者,很多也是因欠缺音准的耳朵使然。

第二,音色 ---- 歌唱者要去揣摩抽象的声乐艺术,个人的辨声能力非常重要。诸如:发声部位的高低、共鸣的多寡、呼吸的深浅、音质的好坏等等,均有赖我们具音色辨听力的耳朵去仔细聆听的。

这对外在乐音的辨别及自身声音的分辨都有长足之效。歌唱家能像毫不费劲地唱出那种纯净自然的靡靡之音,耳朵的功劳实在不可抹煞。

专业的歌唱者无论坐、卧、行、立都能演唱,甚至边唱边跳,载歌载舞,仍能游刃有余。这当然是配合演出的需要(例如:歌剧、音乐剧),但在非特定的设计及造型下,仍有一个基本的歌唱恣势 ---- 站立,双脚张开如肩阔,重心微微向前;两肩放松,双臂自然垂下;头直眼望前,上身自然挺直。

备唱时,面部肌肉不要紧张,下颚放松,吸气及张开喉头,口部张开较大,令胸、喉、口的空间更宽阔,使共鸣效果更佳。

整体上,歌唱者要显得稳重而积极,但切忌刻意夸大,必需以自然和舒适为度。而各种不良的恣势,例如:侧头、缩肩、驼背、过份挺胸或其他无识的小动作等等,不但有碍观瞻,亦不利于歌唱,故必须诫除。

❸ 如何练习头声

练习头声的方式:

一、发声时各部位的控制动作(重点)

1.喉头

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位置,并使喉部肌肉尽可能地自然。声带不能有压迫感,影响发声。不要用上提或下卡的肌肉动作,强迫喉头适应高音发声,从而保证发声的自然。

2.下颚

在强气息控制的发声中,仍然要保持咬字器官的动作自如,不能太紧张。下腭部位可以放松自然地控制下放,以增加口腔的共鸣效果。

3.咽腔(重中之重)

咽腔(图中黄色部分)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控制气息在口腔内的方向与冲击力点。咽腔通过咽壁与喉口(即舌根与软腭组成的空间范围)的控制作用,将头声区发声时气息冲击方向,向前上方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使气息在发声后,直接冲击至硬腭处的稍前部位,形成冲击力点,使声音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有些人在头声区发声时,高音虽然上去了,但很紧迫并有叫喊的倾向,音色扁而尖,缺乏良好的谐和共鸣效果。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咽壁与喉口的位置太近,没能保持好咽腔的合理空间。

咽腔在头声区发声时的控制原则是:

发声的音越往高走,咽腔对气息方向的控制越强,咽腔对共鸣贯通空问的控制也越强。咽腔的控制对于头声区发声是极其重要的关键之一,控制时要注意两个方向同时并举,协调自然地完成咽腔的控制。

4.呼吸支点

头声区的发声都是在较高的音域范围中进行的,需要呼吸支点对发声有较强的支持功能。吸气,将支点保持在胸腔中比自然声区稍高的部位,并予以稳定地控制好,这与头声区发声时的共鸣特点是相适应的。

注意:呼吸支点的位置必须恰当,不可提得过高而影响了喉头的正常发声与喉部的控制自然。否则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共鸣,影响三声区(三大天王)在发声中的统一。因为过高的呼吸支点不但会产生压迫喉部的现象,影响发声,而且将影响胸腔共鸣的效果。

二、训练头声的方法:

哼鸣:一般在开始练声时,先练练“M”是有益的。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的效果。其目的就是要获得充分的鼻咽腔共鸣,以打通通往头腔的通道。

第一步:双唇微闭,使发出的音保持高音位置,但不要将声音堵塞在鼻腔里,避免发出鼻音。

第二步:口腔呈打哈欠状,上颚抬起、舌头平放。(感觉声音从鼻腔向上运行到额头、眉心和鼻腔有轻微的振动感,声音集中)。

注意:哼鸣时气息用量不能过大、不能过猛,要像叹息或呻吟的感觉,声音圆润、柔和。注意气息的控制和保持与喉头稳定的状态,绝对不能有那种下沉、送气的消极声音。

哼唱练习作用能减轻声带的负担,它对锻炼呼吸的控制能力、气息的平稳、腔体的打开和稳定都是很有好处的。哼唱时,整个身体的各部位都要放松,特别是口腔肌肉更要放松。

❹ 怎么练假声 如何控制的好

1、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支持声带发声。然后,小舌头---软颚上抬。声音竖立起来至鼻腔内的感觉,这是低音区和中音区的方法和感觉。高音区,喉气越下沉,口腔内越打开,喉内部自然的会收紧。声音越要向头上走的感觉。 这样的假音,声音出来明亮、有力度。而且也可以说是正确的。

2、唱歌分真音同假音,要唱得好,就要把两种声音融合。真音即是用平时说话的声音唱歌,喉咙震动最多,是人都会。假音是平时说话不会用到的,头顶同鼻梁,或者胸口震动最多。要唱假音,首先张开口,注意要上下张开,不是左右。

3、要用丹田唱歌,没有三四年功力都不可以运用自如。最简单是躺在床上呼吸,那时就一定用丹田呼吸,肚子可以变得好涨。

(4)控制音头的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假声是通过声带的韧带边缘的部分或整体振动而产生的。虽然假音常被视作歌唱技巧,但实际上假声也常常出现在日常交谈中,也是言语治疗学中归类的四大发声方式之一。

发出优美的假声的关键是要有比较高的发声位置,在运用假声时要注意真假声之间衔接转换的光滑流畅,不能有断裂。一般说来,假声比较缺乏力度,但在必要时也可将假声转换成一种半真半假、半嘶半哑的叫喊。

假声还可以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将真假声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能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比较一下童安格与屠洪刚演唱的《生命过客》,前者是用纯粹的真声,而后者用的是介于真假声之间的音色来演唱的。

❺ 播音的技巧和方法

播音主持正确的发声方法一:控制口腔

控制好口腔的状态,对于发音来说至关重要。在给青少儿讲解口腔控制的过程中,一味地讲理论很容易让孩子们丧失兴趣,甚至不理解,这时候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重要。比如,口腔控制在专业里被总结为 “提、打、挺、松”四个字,那么在给孩子们讲述的过程中,语言一定要形象,要有可操作性。

提—提颧肌。可以让同学们找找自己的“苹果肌”,然后让孩子们做一个“V”字手势,想象颧肌提起后口腔的状态。很多人一讲提颧肌,就说找微笑的感觉,而实际上提颧肌不是笑,因为微笑提起的仅仅是笑肌,所以说,这种说法有不当之处,不能误将笑肌当颧肌,要让青少儿重点体会,颧肌用力向上提起时,有口腔前上部展宽、鼻孔少许张大、上唇贴紧牙齿的感觉。这样做,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可以提高声音的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

打——打牙关。比较简单,让孩子们将手放在耳根处,当牙关打开后手指会陷下去。

挺——挺软腭。让孩子们想象嘴里有一根竖着的牙签,如果软腭不挺起,便会扎到上腭。

松——松下巴。想象自己嘴里含了一块冰,整个腮帮子都使不上力了,这时候会很容易体会到下巴放松的感觉。

这几步动作,其实是瞬间同时完成的,分开讲解,是为了让青少儿掌握正确的状态,也是为了让青少儿朋友能够分步去练。

学会控制口腔状态也是在“唤醒”孩子们面部松懈的肌肉,如果每天训练、长期坚持,那么孩子在演讲朗诵、播音主持的时候,发音自然就会到位。然而长期坚持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有趣的口部操来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在给青少儿练习口部操的时候,我们可以放广播体操的口令音乐来配合,这样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会更有节奏感,而且不枯燥。孩子也会对课程更有兴致,并且不断地揣摩练习,从而轻松掌握。

播音主持正确的发声方法二:训练气息

气息是发音持久、稳定的保障,说到气息,大家都会觉得似乎难以掌握,对于青少儿来讲,好像他们更难理解。有些老师讲到气息,无外乎通篇道理,比如有的老师会说:气沉丹田。说到丹田,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们讲清楚丹田的位置在哪,事实上,脐下三指的地方叫做丹田。这也是我们发音时气息的着力点。气息的掌握需要记住四个字——深、通、匀、活。

所谓深,气要吸得深,要吸到肺底。可以让孩子们想象妈妈做了最好吃的饭,这个时候自己的反应一定是会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让这口气不要立马跑掉,而要慢慢地把它吐出来;还可以带孩子们

❻ 调音台的调音技巧

没有什么接线技巧,在专业系统中没有什么可以偷懒的,一切除了要按照现场需要来做系统外,还必须按照设备的不同来完成线路连接。

调音台本身并不复杂,可以把它大至分为这几个部分:

一、输入部分;二、调节控制部分;三、输出控制以及编组部分;四、辅助输入输出部分。这要看你的是什么调音台,一般如演出调音台、录音调音台、矩阵调音台等。

一般常要用到的周边设备如,均衡器;效果器;数字音频处理器;分频器;反馈抑制器;压限器;激励器;信号分配器等。当然这些一般都用不到这么全的,要看使用的场所来选用,这里说的只是调音台的后级音频处理设备。

前级音源设备如,话筒;打碟机;DVD;电脑等;乐器常用设备如;键盘;吉它;贝斯;架子鼓;钢琴等。

先说音源输入部分,调音台的前几路一般都做为话筒输入,一定要做平衡连接,也就是卡侬接头,其它音源输如紧随后,接着就是乐器部分,一般的调音台都有立体声输入,可以用来输入键盘等的立体声。

其它的尽量做单声道输入,只要台子的路数够用,要先做好每路输入的增益调节,然后针对其声音特性做EQ调节,比如架子鼓,它是输入是最多的乐器。

这里完成了输入部分,然后就是调音台的输出了,现地很多台子都带编组输出,分配也比较灵活,如,主输出做现场主音箱信号输出、编组一二做舞台返听、三四做低音炮等。

当然也可以用台子的辅助输出做输出,如音控或者DJ师的监听音箱,一切与方便控制和符合电声理论为基础来连接。

如果你都知道以上周边设备的作用还有其输入输出的连接,那么这些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了,也就是顺序问题了。

拓展资料:

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台,它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饰和音响效果加工,是现代电台广播、舞台扩音、音响节目制作等系统中进行播送和录制节目的重要设备。

调音台按信号出来方式可分为:模拟式调音台和数字式调音台。

调音台Mixer在输入通道数方面、面版功能键的数量方面以及输出指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实,掌握使用调音台,要总体上去考察它,通过实际操作和连接,自然熟能生巧。

调音台分为三大部分:输入部分、母线部分、输出部分。母线部分把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联系起来,构成了整个调音台。

调音台输出部分的安排有以下规律:

(1)调音台有几根母线,肯定有相对应的输出插座。

(2)每个输出插座输出的声信号肯定在调音台上装有其相对应的调节键,可能是推拉键,也可能是旋钮。

(3)每种输出调节功能键旁边都装有监听按键,一般推子前监听PFL(SOLO)在输入端,推子后监听AFL在输出端。

(4) 从辅助返回(AUX RET)或效果返回(EffectRTN)的插孔进入调音台的信号,肯定安装有调节其大小的按钮和相应的声像调节钮PAN。

(5)凡左右输出或编辑输出的插座前,一般都有相应的INS(又出又进插孔),其目的是可以单独对输出信号在输出前进行特殊加工处理,但辅助输出不装INS插孔。

(6)如果输出部分装有耳机和对讲话筒T.B.Mic插孔,一般其旁路都有其音量大小调节钮。如果掌握了以上6条规律,便对调音台的输出部分的功能键作用便了如指掌了。

调音台 网络

❼ 假音怎么控制好有哪些技巧

假声不是天生的.只要你有一副不错的嗓子,只要你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习假声其实是很简单的.
假声顾名思义,不是你真正的声音,如果你唱假声时,声音太虚,那就不是假声了.假声比较实,但又令人感到轻浮.像孙燕姿,张靓颖那种声音就是假声,听起来很实,但似乎又很轻浮.
要学习假声,你要掌握以下方法.
首先,运气很重要.运气是用肚子的力气,也就是说,你在唱歌时,肚子是鼓起来的,用手按的时候是顶住的.
再来就是声音共鸣的问题.要唱出假声,关键在于共鸣.共鸣分三种,胸腔共鸣,脑腔共鸣和鼻腔共鸣.如果要唱假声,我个人认为选用脑腔共鸣和鼻腔共鸣比较好,而且也比较简单.方法是,用气唱歌,发出声音的时候脑子有翁翁的感觉,脑腔和胸腔有膨胀状态,这样的感觉就对了.
还有,学唱歌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一定要慢慢来,不能心急,这样不但没有把声音练好,声带也容易坏.唱歌慢慢找感觉,找到感觉的那天你就成功了

❽ 怎么控制唱歌的音调.

告诉你一些最常用的急速提高办法吧,从你所诉的问题来看,你的音乐天赋不是很高的,但是如果真的喜欢音乐的话,后天就要努力补足自己最差的地方。音准的东西不是想掌握住就能掌握住的,音乐的东西本来就需要一定的天赋,至于高低音的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能完全说明白,感觉很重要,当你唱一首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吐字的轻重,将你对此歌曲的理解唱出来,唱出自己的个性来,还有就是一定要找准自己合适的歌曲来唱,如果自己的音域很宽就可以唱高难度一些的歌曲,如果自己的音域低,就唱一些抒情和煽情的歌曲,总之要知道自己能唱什么歌曲最合适,那么你就会很好的掌控自己的音色了。

另外要唱好歌,必须要经常去唱,现在的KTV很多,多多的去练习,多听听别人是怎么唱的,不管是发音,还是吐字。

如果自己的基础很差,几乎不能完整的唱准一首歌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带上耳机跟唱,先带两个耳麦,有一定感觉后再去掉一个耳麦,注意听自己的音准和感觉,唱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完全的去掉耳麦跟着CD一起唱,一定要放开来唱,然后将原唱音量关小后再跟唱,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那些地方唱的不准,如此反复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祝你成功!!!

(8)控制音头的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额,你说的是唱高音吧?

吸气的时候往吸下面点,就是你每次不开心叹气哪个感觉。吸下去后稳住点,通俗点就是憋住,用点劲···我说的是气用点劲不是你的脖子或者你的嗓子什么的···你再试试···

有的人天生嗓门儿低,有些歌曲是不适合唱的,强行演唱会把你声带弄坏的···最好找个专业的老师给你看看···

我也来说说吧,唱歌要唱好是要用气的,而控制好气息是唱歌是否好的关键,当气流使你的胸腔发出共振,一般声音比较的宽厚低沉,这就是低声了,而楼主说你的高音上不去,低声区却唱得很好我不知道是说的唱低声的歌好,还是很多歌的低音部分可以唱好。

就后者,我恭喜你,你真的是为数不多的男低音,一般若唱不了高音和假声,那是你的呼吸方式不对使得没有头腔共振或者本身没有把喉头打开导致。

高声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压力的,这个压力是让气流从胸腹部通过你的喉区,冲击你的口腔,使其内部发生高频率的共振发生的。要想出现上面的情况,这个时候你首先做深呼吸,把气息沉下去成高压,把喉头松来,口自然张开,象打哈欠的样子,你现在可以试试打哈欠,感觉口腔发凉的那里,气息冲在那里对了,这时候在把舌头平放着,舌尖轻抵着下齿背,而微露上面的牙齿,这时候高音就出来了。

因为高音就是高频率的共振音,而我们人体利用本身的呼吸的气流和身体内部结构产生共振而得到了各种声音,所以在这里,要唱得了高音,养成良好的唱歌的呼吸方式是必须的!有足够的气流,才会产生较好的共振,再者就是喉头要松开,喉头太紧声音不干净,很不好听。(虽然这样音会比较高一点,我们也好唱一点。)

唱高音的时候我们感觉有气流强烈冲击头部,有强烈的共振,而且好象有股气从眉毛中间冲出来。找到那感觉就是对的了。

而练习高音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起床后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从12345671不停的向上,之中也可以选一些跨越不宽的歌曲练习,练习的时候要声音饱满才合格,久而久之就找到共振的感觉,那个时候你离目标就不远了,其他的就是练习呼吸,每天跑跑步,增加肺活量,数数,躺在床上,在腹部压几本书唱歌,锻炼自己的隔横膜和呼吸方式。

这上面的全是我自己的体会,

❾ 谁知道唱歌时的调音方法和技巧,必有重谢。

转载:调音技巧

发表者:润东DJ学校 发表时间:2008-3-1 9:54:16 阅读:次
音响调音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调音技巧?

音响调音包括语言声的调节、各种演唱声(男声、女声、童声、合唱等)的韵味润色、各类乐声的效果加工、拾音的方式与方法、演唱与伴奏的比例以及各种声音的音色补偿等。

调音技巧是指在音乐进程中快速、准确、及时地通过音响设备的功能键,掌握声源发声频率的范围,调整基音的比例,改变泛音的组合与衰变,补充相关高音,适量加入效果,巧配各路混合声的大小,将扩声系统放出的语言声处理得更真实、清晰、亲切;将演唱声加工得更明亮、浑厚、丰满、感人肺腑、娓娓动听;将器乐声修饰得更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充满竟境和色彩。

如何调节好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决定余音长短,混响强弱决定余音大小,对于不同的音源,是否要加入混响,加多大,加多长都要一定的要求,因为它对声音的音色与音品产生直接影响。举例来说,男低音演唱时低音频率成分较多,混响时间就要调短些。而对女高音演唱,低音频率少,为增加声音丰满、浑厚和圆润感,宜延长混响时间。环境不同,其自然混响时间T60就不同,通过效果机调节的混响时间长短也应不同,才能获得良好的听音效果。四周为木板结构的房间,混响时间应调小、调短一些,以免声音模糊不清。四周挂有绒布窗帘和壁毯的房间,应将混响时间调长一些,以免声音干涩。文娱活动场所满场时混响时间应调长一些,以补偿人体衣物对声波的吸收。

如何调节好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

调节直达声与混响声是通过调音台进行的。只有直达声而没有混响声,声音会显得干涩,犹如置身于宁静比茫茫大草原之中,这种情况适用于讨论会、会议或朗诵会场合。音乐声中加入适当的混响,会使声音丰满、圆润、明亮、富有朝气,但混响声又不能太大,控制在1:1就可以了。若混响声大于直达声,听起来声音好像来自遥远的地方而且发飘。只有混响声而没有直达声,会造成声音染色,形成浴室效应,声音浑浊,无法听清。

如何调节好演唱声与伴奏音乐的比例?

调节演唱声与伴奏音乐的比例,必须根据演唱声的特点进行调整。如果是专业演员或美声演唱,为了突出其演唱技巧,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唱声占60%甚至更多些,伴奏音乐控制在40%或再少些,但也不能把伴奏音乐调得太少,这样会大大损失音乐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使唱声单调干枯,缺乏朝气与活力。如果是业余演员演唱,歌喉发声明亮,音调把握准确,可以把两者的比例控制在50%。如果演唱者发声欠佳、音调不准、吐字不清,为掩饰演唱中的缺陷,应当加大伴奏音乐的比例,使演唱者感到满足,使听众也能接受,但也不能将伴奏音乐比例调得过大(85%以上),这样会失去演唱的意义,使演唱者的情绪大受影响。

如何调节伴奏音乐的音调?

演唱者发声音域的高低并不一样,为使伴奏音乐与演唱音调和谐一致,必须及时调整伴奏音乐的音调以适合演唱调,在卡拉OK厅里调音师是通过变调器来实现伴奏乐变调的。每按一次升调或降调按键,通常是升调半个音阶(音程),升降多少音阶才适合演唱音调,完全凭调音师的乐感和悟性或者凭对演唱者歌声的了解。一般情况下,将变调器放在原调(#)上,演唱者尽可能在保持原汁原味的伴奏音乐下进行演唱。由于变调器是在原来音频频率的基础上加减等量频率实现变调的,所以升降调愈多器乐声就愈乏味,并且难以分辨是何种乐器的演奏,失去伴奏的意义。

怎样调整演讲人的声音?
(1)语言声的基音频率范围是100HZ~1kHZ,泛音成分可达8 kHZ。泛音成分所占比例小(约占5%),但其反映了每个人不同的发音音色。

(2)拾音传声器:多采用电容式传声器(会议传声器)或领夹式传声器夹在胸前衣领处。

(3)拾音位置:距离演进人0.5m,将领夹式传声器夹在胸前衣领处。

(4)混响时间:0.5s以下。

(5)调节:演讲声应清澈、明亮、富有朝气,减低声音浑浊感。在调音台的输入通道上按下低切按键,对中高频成分提升3~6dB的同时,对4~8kHz成分提升4dB左右,减弱8kHz以上的成分,以免出现齿音。

怎样调整节目主持人的声音?

(1)节目主持人多为女性,而且一般声音都比较明亮。发声的基音频率范围为200Hz~1.1kHz。

(2)拾音传声器:采用电动式近讲传声器,使声音亲切,易于和观众进行感情交流。

(3)拾音位置:手持传声器近距离拾音。

(4)混响:不特意加入混响,利用厅堂自然混响。

(5)调节:在调音台上进行均衡补偿,对2~4kHz成分提升3dB~6dB,使声音透亮清晰,亲切感人,降低6kHz以上成分,减少可能出现的齿音。同时保持适度的音量,使后排观念也能听清声音。

怎样调整演唱声?

(1)演唱声的基音频率范围:童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60~880Hz低音频率范围为196~700Hz;女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20Hz~1.1kHz,低音频率范围为200~700Hz;男声高音频率范围为160~523Hz,低音频率范围为80~358Hz。

人们唱歌时运用肌肉拉动声带,发生诸多泛音成分,频率高达8~10kHz,通过鼻腔的作用,对某些频率成分(包括基音和泛音成分)产生共鸣,使声音更明亮。

(2)拾音传声器:美声演唱时多采用电容式传声器,通俗演唱时多采用电动式演唱传声器。

(3)拾音位置:电容式传声器采用支架或吊挂方式,距离演唱者0.5m。手持电动式近讲传声器进行演唱。

(4)混响时间:在满场情况下,女声演唱,混响时间保持在1.3~1.8s (美声唱法为1.3s,通俗唱法为1.8s左右)。男声演唱的混响时间保持在1.1~1.6s(美声唱法为1.1s,通俗唱法为1.6s左右)。

(5)调节:用调音台的输入通道上的参量均衡器进行音质补偿,首先应对歌声进行明亮度补偿,因为明亮的歌声最惹人喜爱、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为此,将中高频提衰旋钮放在6dB上,转动中心频率调节旋钮,从低端往高端扫频,再从高端往低端扫频,一般扫两遍,便能发现某一频点声音较亮,固定在此频点上,提衰旋钮略作增减调节,明亮度就能得到补偿,每个演唱者声音频率不同,补偿频点亦不一样。运用类似的方法。对歌声的力度进行补偿,使歌声有朝气,充满活力但又不生硬。对于歌声的清晰度补偿,可使用高频提衰旋钮,清晰度不够,从零往右提升2~3dB左右。唱声模糊,往右提升4~6dB。若齿音、气音较重,有刺耳感,则从零往左衰减2~3dB左右。在低音区用低频提衰旋钮,男声低音较重,尤其在100Hz附近应衰减4~6dB,女声低音欠缺,应提升4~6dB,以保证声音浑厚又不浑浊,丰满而不单薄。在歌声的补偿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伴奏音乐与歌声之间的平衡比例,使唱者高兴 ,听者满意。

怎样调整弦乐音?

(1)各类提琴的频率范围:小提琴(Violin)为200Hz~3.5kHz;中提琴(Viola)为134Hz~1.1kHz;大提琴(Cello)为72~640Hz;低音提琴(Double Bass)为42~250Hz。

(2)拾音传声器:电容式传声器或铝带传声器。

(3)拾音位置:斜上方对准共鸣箱,距离为1m左右。小提琴远些。大提琴、低音提琴近些。

(4)混响时间:在满场情况下为1s左右,小提琴旁边最好加反射板,大提琴下面的地板需铺上地毯。

(5)调节:在调音台上利用通道的参量均衡器对相应的发声频率范围进行补偿,使其音色纯正、音品上乘、耐人寻味。利用效果机加入适量混响,控制混响时间在1s左右。如果作为主乐音,将该通道上的声像调节旋钮放在中间位置,推子推大,突出该乐音的主导作用。若作为伴奏乐,则将该通道的声像调节旋钮放在其他位置,推子放在较低处。

怎样调整键盘乐(如钢琴)音?

(1)发声的频率范围:钢琴的频率范围很宽,为28Hz~4.3kHz。

(2)拾音传声器:采用电容式传声器。

(3)拾音位置:后面距离琴弦斜上方1~2m,一只传声器零轴对准琴键中央C部,其余两个传声器相距50cm,为并排放置。

(4)混响时间:在满场情况下为0.6s。

(5)调节:钢琴弹奏动态变化大,拾音过程应注意各音域区的平衡,如果作为主乐音,推子推大,声像调节旋钮置于中间位置。若作为伴奏乐,推子位置放低些,声像调节旋钮放在其他位置。

阅读全文

与控制音头的方法和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士精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850
脑血管瘤有什么治疗方法 浏览:918
最简单的刷铁塔方法 浏览:254
吃面包的方法和视频 浏览:846
有没有再简单点的方法 浏览:907
腰椎软骨病的治疗方法 浏览:952
优卓双氧水使用方法 浏览:282
什么方法可以让月经提前 浏览:650
制定物资消耗额的常用方法 浏览:817
汽车暖气排气管的安装方法 浏览:290
五门锁安装方法 浏览:189
钢尺使用方法 浏览:279
收稻米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99
旧衣服做裤子简单方法 浏览:308
深色衣领发黄怎么变白的最快方法 浏览:511
科目三如何加减档的操作方法 浏览: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么做 浏览:842
排痘针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134
疯钓鲫的使用方法 浏览:304
如何打败僵尸的方法 浏览: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