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听过一节空间重构的课程,有个老师讲什么弯三,直四方法,现在想不起来了是哪个老师讲的了
一起公考,蔡金龙,赵晨
2. 如何“完爆”空间重构类型题目
如何“完爆”空间重构类型题目
大友教育行测教研室――李星剑
近期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各地的事业单位考试等都离不开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很多准备考公职的同学们可能开始了各地的奔波。那么在复习考试知识的过程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点呢?面对常考的图形里空间重构类型的题目我们该如何把握?怎样才能“完爆”它们呢?
空间重构类型的题目,不同于普通类平面图形类题目(规律类),它看似复杂,会给人一种难度较高的感觉,所以有部分同学见到这类题目都选择了主动放弃,是啊!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当然了这只是个玩笑,不过确实有学生果断避开了我们这只行测题里面的“纸老虎”。
为什么叫它纸老虎呢?顾名思义它是看起来难,但事实上它是完全可以被准确且快速的解决掉的。它不同于规律类题目,因为有些规律确实隐藏的比较深找起来可能比较慢一些,有时候还会有很多迷惑你的信息所以你一旦大意可能就做错了。不过空间重构题目则不然,它虽表面复杂但是它不用我们费尽心机去找什么数字规律,而且只要熟练掌握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的基本技巧,它的错误答案是可以很快排除掉的。
那么我们就来初步的认识一下这几个面。
首先,一个面是指的是特征面,早些年的空间重构题目或一些事业单位考试中较容易的题目可以通过特征面被秒杀,现在大部门题目虽不能直接被特征面秒杀,但是它却给我们解题带来了突破口,利用特征面我们就可以找它和别的面的关系。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就是两个面了,就是两个面的相互关系,它分为相对关系和相邻关系,即我们所说的相对面和相邻面。我们可以利用相对面在空间立体图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特性可以排除一些错误选项,还可以利用两个相邻面面内图形相对位置不变的特性再去排除一些错误选项,因为我们常见的空间重构题目多为六面体或四面体,它们这些面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对就是相邻,所以一般情况下通过这两个面就可以找出正确答案了。如果还不能完全排除错误选项,那我们就请出来三个面的技巧,其实它就是两个小方法,分别是时针法和公共顶点法。时针法是用来判断这三个面的顺序的,如果题干中时针的方向和选项里不一样,那我们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了。公共顶点法是用这三个面的公共点来判断这三个面面内的图形是否正确的,如果选项中公共点与这三个面面内图形的位置和题干中公共点与该三个面面内图形的位置不一样,那我们又可以排除了。
到这里再变态的空间重构类题目也会原形毕露,所以叫它“纸老虎”大家可以理解了吧!话虽如此,但要想真正做到遇见一次“完爆”一次,努力付出是必不可少的。
3. 怎样用matlab进行相空间重构
function X=reconstitution(data,N,m,tau)
%该函数用来重构相空间
% m为嵌入空间维数
% tau为时间延迟
% data为输入时间序列
% N为时间序列长度
% X为输出,是m*n维矩阵
M=N-(m-1)*tau;%相空间中点的个数
for j=1:M %相空间重构
for i=1:m
X(i,j)=data((i-1)*tau+j);
end
end
4. 什么是 相空间重构
相空间重构是很成熟的研究混沌结构性的方法之一,是根据有限的数据来重构吸引子以研究系统动力行为的方法。基本思想:系统中任一分量的演化都是由与之相互作用的其他分量所决定,相关分量的信息隐含在任一分量的发展过程中,即用系统的一个观察量可以重构出原动力系统模型。
5. 国考里面的空间重构问题 用橡皮擦怎么解决问题
一般是六面体(正方体居多),你带一个方一些的橡皮块,用铅笔画(好擦),按照已知的条件画,然后对比。
6. MATLAB cc方法画出的图怎么求解时延和嵌入维数
用cc方法处理了一个混沌时间序列,图出来了,但是不是很清楚怎样求解时延和嵌入维数,请高手指教,本人是新手。代码如下:
clear all;
data=load('a.txt');
N=length(data);%数据组的大小
max_d=20;%时间延时的最大值
sigma=std(data);%计算时间序列的标准差sigma
%求s(t),delt_s(t),s_cor(t)
for t=1:max_d
t
s_t=0;
delt_s_s=0;
% S对m求和,即s_t
for m=2:5
s_t1=0;
%对rj求和,即s_t1
for j=1:4
r=sigma*j/2;
data_d=disjoint(data,N,t);%将时间序列分解成t个不相交的时间序列
[ll,N_d]=size(data_d);%子序列的长度
s_t3=0;
%计算t个不相关的时间序列的和
for i=1:t
i
Y=data_d(i,:);%时间序列
C_1(i)=correlation_integral(Y,N_d,r);%计算C(1,N_d,r,t)
X=reconstitution(Y,N_d,m,t);%相空间重构
N_r=N_d-(m-1)*t;
C_I(i)=correlation_integral(X,N_r,r);%计算C(m,N_r,r,t)
s_t3=s_t3+(C_I(i)-C_1(i)^m);%对t个不相关的时间序列求和
end
s_t2(j)=s_t3/t;
s_t1=s_t1+s_t2(j);%对rj求和, s_t1即S(m,r,t)
end
delt_s_m(m)=max(s_t2)-min(s_t2);%求delt S(m,t)
delt_s_s=delt_s_s+delt_s_m(m);%delt S(m,t)对m求和
s_t0(m)=s_t1;
s_t=s_t+s_t0(m);%S对m求和
end
s(t)=s_t/16;%寻找s(t)的第一个零点去发现时间序列独立的第一个局部最大值
delt_s(t)=delt_s_s/4;%寻找delt_s(t)的第一个极小值去发现时间序列独立的第一个局部最大值
s_cor(t)=delt_s(t)+abs(s(t));%寻找s_cor(t)的最小值去发现时间序列独立的第一个整体最大值窗口
end
7. 逻辑谜题技巧
图形推理
规律 等差、等比、递推、对称、乱序、计算:不允许配系数【元素间的数量关系】
按下图表所示分类,左为题型,右为解题技巧。标红字部分为重点难点。
8. 2019年国考判断推理可能有什么新题型空间重构一点思路都没有,大神们怎么破
空间重构型题目是公务员行测常考题型。空间重构作为图形推理题型的难点,已被研究很长时间,但这造成了空间重构解题方法众多,应用时对不同题型都需要不同的方法,造成了应用上的繁琐。中公教育专家对历年真题进行梳理后发现,图形推理空间重构类题型也有解题技巧。
空间重构的题干扰项的综合考查题型较难,如以下这道题:
9. 105j4x14f515求解成5个数
这五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五倍。例如:第一行数为14、15、16;第二行数为64、65、66第三行数为114、115、116
具体分析如下:因为框出的五个数字之和是中间数字的五倍,所以可以确定中间这数的值即325/5=65,那么中间这一行的数为64、65、66,这三个数的和是195,然后确定另外两个数的和即为325-195=130,这样就有很多种情况。比如第一行中间的数为5、6、7、8等时,则第三行中间的数分别为125、124、123、122等等
空间重构问题在国考中每年必考,这让很多空间想象能力不好的考生望尘莫及,其实空间重构问题有一些思路和技巧可以帮这批考生顺利掌握,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诀窍吧。
对于空间重构类的题目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排除法的途径有三个,第一是借助特殊面排除,第二是相对面特性,第三是相邻面特性,由于特殊面我们不常考,因此今天着重讲一下相对面特性排除。
1相对面特性
(1)六面体相对面
我们将六面体的六个面分为三组相对面(如下图所示)
分别是(前、后)(左、右)(上、下),而在考试中我们一般只会有每组相对面图形中的一个面存在,因此,相对面的特性即为:相对的两个面有且只有一个存在。
(2)平面图相对面
平面展开图相对面的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 相间排列
相间排列简单的来说就是相间隔排列,而且只能间隔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红色面是相对面,黑色的面,以及白色的面都是是相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