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教师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师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17 07:57:25

㈠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

《06 阅读理解》网络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 66ed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㈡ 答题技巧阅读

阅读一直是初中语文试卷分值很重的题目,在中考试卷中约占40分左右(含古诗文赏析),所以这部分题目的分一定要拿到。
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位特级教师总结的阅读解题技巧:

1.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3.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

4.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

5.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的来历(背景、遭遇、境况等),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为下文写……作铺垫。

9.语言特色?

写作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

什么表现手法+怎样写+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象征、烘托、对比、讽刺、渲染、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

10.修辞方法及作用

什么修辞+怎样写+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㈢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阅读理解答题有哪些技巧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解答现代文阅读,中公资深讲师王敏总结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读材料

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勾画重要信息。在此过程,一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又或者是其他体裁的文章。只有判断明确之后,才能联系相应文体的特点,在阅读文章中明确要采集的信息要点;

②段落大意,文章整体的含义是由各个段落含义共同组织构成,明晰段意,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③文章的大意,这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清楚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内容;

④重要的信息,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具体的文体,明晰要采集的重要信息。

备注:阅读文章,有的考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个人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二)找原话

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考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考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考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㈣ 请问老师,阅读答题有什么技巧 怎么做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原文最重要。原文理解程度的深浅决定你答题的质量高低。其它我认为:
总结中心能用原文的就不要提炼;能提炼的就不要用自己的话,能用一句话总结的就不要用两句话。中心句一般在开头与结尾,要分析一句话是就这么说:“这句话运用了xxxxxx的修辞手法,为下文起xxxxx的作用,生动形象具体的描绘出xxxxxx,表达了作者xxxxxx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和说明文都要尽量找文中的话来答题,可以说答案全在文章中。
教你一招,有问中心思想的选择题先做,这有利于你对其它题的把握。
一、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在《斑羚飞渡》中,作者几次描写彩虹,起作用分别是什么?
明确:三次,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神秘色彩;二、烘托飞渡气势,渲染飞渡的悲壮之美;三、渲染镰刀头羊的牺牲精神
二、用原文答题法: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具体作法是:把所问问题中的关键词句还原到原文中去,再靠船下篙,一般来说,答案就在该关键词句的上下面。
例如:2新集中学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作者所说的“常想一二”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在原文第10段紧靠着问题中关键词“常想一二就是”后面的句子就是本题的答案。
三、两步法
阅读题中时常会问到: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做此类题:
第一步:我们首先看这个句子(段落)是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如果是在开头,则有以下几种可能: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是在中间,则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如果是在结尾,则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第二步:答题格式可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省略号内容再具体到上一步去相对应)
四、三步走法
在说明文当中经常出此类问题,即问“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三步:①不能;②解释该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③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
例如:如一说明文中:“文中加线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
答案:不能,“据说”说明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所引资料是听来的,去掉则变成肯定,与事实不符,也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五、 三析法
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莫过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
其实这类题目也有一定的答题技巧:
我们可以首先分析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再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哪个是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义。
例如:《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中第12题“第(11)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怎样理解?”(3分)
首先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其次,分析其表意为:所有的期待和自豪都像泡沫一样;最后分析其中的关键词为“期待”和“自豪”、“泡沫”,结合语境,答案为:①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
②为自己有这么多的子孙而自豪;③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
六、进入角色法
《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复习指南考试说明》中指出考察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概括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做这样的题,我们最好进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去,这就好比让你去主演一部电影,只有你感情投入,用心体会,把握文章的角度才会更准确一些。例如:《社戏》中双喜:
答这样的题,用此法再合适不过,如果我们以双喜的身份进入到文章中去,不难发现,当“我”因为不能去看戏而感到很沮丧失望时,是双喜挺身而出,向妈妈打包票,使我能去看戏,此处表现出双喜的善解人意、热情友爱、聪明能干;和年轻人去看戏回归途中,大家因为饿而去偷豆,又是双喜说不要都在阿发家偷,免得被她妈妈知道挨骂,从中我们可看出双喜的细心,考虑周到,;最后,双喜安全的将我送回家,体现其做事有始有终。
七|、其他方法:
(1)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是在指代词的前面找,找到之后,再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2)某句(某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及有何作用?
找出方法并不难,关键是后一问,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模式:准确(生动、形象、科学……)地说明(论证)了本句(本段)的说明中心(中心论点、分论点);
(3)评价赏析一句话,先评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概括文段事例,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5)抒情、议论性语句(主要是在记叙文中)。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多是点明主题、揭示哲理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万不可忽视
当然,现代文阅读,内容包罗万象,题型层出不穷,形式千变万化,但我们答题时只要注意:(1)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后作答,不能望文生义,轻易作答;(2)熟记各种文体的阅读知识,避免知识错误;(3)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的解题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在于平时课堂的逐步提高,加上练习的学以致用。

㈤ 阅读文答题技巧

一般的阅读考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个框架,只要不离这个答题框架太远,阅读也是很容易得分的。

下面,这些特级教师总结的阅读答题套路,几乎涵盖了阅读的主要题型,学会这,阅读拿满分不是问题!

一、文章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三、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议论文中: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

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五、“这”、“它们”等指代什么

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六、仿写句子

1、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

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等。

3、修辞。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

4、结构。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

5、表达。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

6、色彩。这里“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

7、字数。对于某些仿句题,仿写时还应注意,字数上应与例句完全相当。

㈥ 教师资格笔试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读文章。读文章分两边读,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读文章,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到底是讲什么的,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第二遍读文章,这遍读就要精读,深入文章,细细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义。
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在阅读理解的考察中,较多出现的就是考察对于重点概念、词语、句子的理解,所以首先我们要找出这些词语、句子在文中哪些地方出现,然后联系上下文对其进行理解。
三、尊重原文,整合信息。我们之所以说教资的阅读理解难度要小于高考语文的阅读理解就在于,高考语文要求考生有很强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而教资阅读理解在答题过程中,大部分题目的答案就在文章中,只需对其进行整合梳理即可。
四、组织答案,分条列点。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分条列点,条理清晰的进行答题。
知道按照什么步骤答题之后,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答题技巧,怎么才能更快更准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信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就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先看标题。看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把握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或主旨。二、注意首尾段、首尾句。一般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在开头可能会开门见山的亮明观点,在结尾会首尾呼应,对全文进行总结,所以把握首尾段就至关重要。另外教资笔试中的阅读理解,大部分为论说文,在论说文中每一段的段首或段尾句往往就是分论点,把握住段首段尾句,就能把握这一段的中心思想。三、关注评述、抒情类的语句。往往述评类的语句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所以关注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四、抓关键词或反复出现的词句。
五、把握文章中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如破折号、省略号等。
以上就是阅读理解题目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另外在答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注意格式。一般主观题答题都要求按照总-分-总的格式进行,显得很有条理,思路清晰。第二规范答题。答题之前在脑海中,或者时间允许的话在草稿纸上列好提纲,在进行卷面答题,保证卷面整洁,切忌涂涂画画。
希望对您有帮助,祝考试顺利。

阅读全文

与教师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元宝简单方法视频 浏览:708
小车无损安装方法 浏览:254
龟头敏感脱敏治疗方法 浏览:45
后脑勺怕冷治疗方法 浏览:284
暖手宝使用方法 浏览:869
新途锐连接carplay方法 浏览:870
快速排序的分治方法 浏览:524
设备用房计算方法 浏览:338
床垫正确摆放方法图片 浏览:57
古代练剑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30
心中的101教学方法 浏览:626
膝盖肌腱损伤治疗方法 浏览:78
保护手机的简单方法 浏览:743
母猪产床后挡板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442
屋面防水漏水检测方法 浏览:797
秘密时代精油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浏览:729
蜂毒精华使用方法 浏览:800
常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浏览:1001
常用中成药鉴别记忆方法 浏览:904
小米监控器安装方法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