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批评的技巧的故事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有的话让人听了会虚心接受并改正错误,而有些话即使说得有道理,让人听着觉得心里不舒服就不愿意接受。比如,领导批评你时说话太过直接,伤害了你的自尊心,哪怕他说的是事实,你听着也会觉得厌烦,更不会真的知错就改。
因此,在批评他人时,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这样对方不仅不会埋怨你,还会虚心接受你的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最终实现沟通的目的。
想让对方接受批评并及时改正,以下四点批评技巧是一定要掌握的
任柯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一位沟通高手,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很喜欢他。有一次,他吩咐女秘书针对一款新产品整理出一份市场调查报告,再写一份策划方案,结果女秘书交给他的策划方案没有任何新意,一看就是没好好准备,临时拼凑的。
于是,任柯把女秘书叫进办公室,看了她一眼,说:“你今天打扮得非常漂亮,很显气质。”
女秘书听到夸赞后,受宠若惊,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这时,任柯突然话锋一转,接着说:“不过,我希望你写的策划方案也能像你本人一样漂亮迷人。”
女秘书一下子明白了任柯的意思,知道总经理是在委婉地批评她策划方案没写好,需要再认真修改。她立即主动收回了策划方案,并保证一定尽快交上一份漂亮的方案。
故事中的任柯没有直接指出女秘书的错误,他先夸赞了女秘书,营造出轻松的气氛,接着再委婉地指出她的错误,让她愉快地接受了自己的批评。
没有人喜欢批评,虽然批评别人是为了别人好。但许多时候,只要你一说他人的不好之处,就容易让对方觉得你在针对他,挑他的毛病。
如果批评的话太过刺耳,甚至还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在批评他人之前,我们要采取既不伤害对方,又能让对方听得进去的方法。
想让对方接受批评并及时改正,以下四点批评技巧是一定要掌握的
曹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包括批评别人,他都能说得让人心服口服。
有一次,曹哲和好友吴瑞约好周末去看电影《胖子行动队》。电影是晚上9点场,他们约好8点30分在电影院门口见,曹哲再三提醒吴瑞一定要准时到。
曹哲8点左右就在电影院门口等着吴瑞。结果到了8点30分的时候,吴瑞没有准时来到约定地点。
曹哲给吴瑞打了多个电话,电话里总是听到“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这样的语音提示。曹哲心想,可能吴瑞有急事要处理,再耐心等他一会儿好了。
这一等,便等到了9点30分,吴瑞才姗姗而来。曹哲看了看他,不悦地问道:“我从8点等你到现在,你怎么这么久才到?”
吴瑞一脸轻松地回答:“刚才有点忙,电影还看吗?要不看下一场?”听吴瑞的口气,完全不在乎似的。
曹哲顿时觉得很生气,这部电影是他期待了很久的,下一场放映的不是这部电影,如果要看,只有等到明天了。曹哲想了想,只好说下次再看。就这样,他们把看电影改成了去咖啡厅喝咖啡。
在喝咖啡的时候,曹哲跟吴瑞说了这样的话:“你知道吗?约会迟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你今天让我等了这么久,我也没有独自去看电影,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你不改正这个不准时赴约的行为,以后会给你造成不良的影响。”
吴瑞辩解道:“我迟到是有原因的,我打车来的路上一直堵车,我不是有意要迟到的。”
“即使真的堵车,你都要及时告诉我,让我知道你能不能来赴约,以及什么时候可以赴约。你只有告诉我了,我才知道该怎么安排时间,而是什么也不知道,一直苦等。”
听曹哲这么说,吴瑞明白了,曹哲是在批评自己。他愧疚地对曹哲说道:“我知道错了,我为今天的迟到向你道歉。”
就这样,曹哲批评了吴瑞,而吴瑞也接受了他的批评。
聪明的曹哲没有直接批评好友,而是用就事论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方式说出吴瑞的不对,让他知道要准时赴约的道理。如果曹哲不顾吴瑞的感受,见到吴瑞便痛骂指责,那么想要批评吴瑞的目的就达不到,还有可能引起吴瑞的反感。
事实上,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用幽默的方法,既保全他人的面子,又能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批评他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把问题说清楚,让他人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有时候,幽默的话太过委婉,有些人也无法完全听懂。
Ⅱ 批评有哪五种方式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如果说赞美是生命的阳光,那么,批评则是人生的雨露,批评在社交中也是极为常见的。“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说法,经常被用来告诫人们要虚心接受批评,不应计较批评的方式、方法。然而,对于批评者来说,却要讲究批评的方法和技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领导不分场合地对其下属大声斥责,以为这样就可以树立威信,下属才会服从他;一位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唠唠叨叨不停地指责孩子的缺点,以为这就是对他们的爱;一位老师一脸严肃在学生的考卷上指指点点,厉声训斥,以为这样学生就会发奋学习;同事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不顾方式地指责对方的缺点、过失。这些做法对吗?这种批评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即使对方确实感到自己错了,也会强词夺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私下与其交换意见,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他就会心悦诚服地真正接受你的批评和帮助。下面有五种批评方式可供借鉴。
1.肯定对方式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做对了许多事情,也做错了一些事情。因此,进行批评时,可以先肯定他的优点,先肯定他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批评他的缺点,批评他做错的事情。这样,被批词者心理会比较平衡,容易接受批评。
2.自我批评式
《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河南有位名叫乐羊子的名仕外出求学,留下妻子和母亲在家里,婆媳俩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有一天,乐羊子的母亲把邻居的鸡偷偷抓来宰了吃。对于母亲的这种行为,乐羊子的妻子非常难过,她不但不动筷子与母亲一同吃这只偷来的鸡,而且直掉眼泪。乐羊子母亲对她面对美食伤心很不理解。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都怪我没本事改变家庭的贫困,没有把母亲侍奉好,使得饭桌上有了别人家里的鸡。”乐羊子的母亲听了媳妇的话,羞愧得无地自容,端着煮熟的鸡到邻居家赔礼道歉。母亲做了不光彩的事,媳妇首先责备自己,这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母亲认识了错误,并且改正了错误。有经验的领导在批评下属办事不力的时候总会说:“由于我考虑不周,致使事情成了这个样子,不过你的办事方法也有些欠妥,咱们来讨论一下好吗?”这样一说,个性再强的下属也会安静地听下去。对朋友或他人的批评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这样做首先能扫除他心理上的障碍,自己先谈自己的不足,心理上就不会失衡,别人就会觉得你不是要指责他,容易接受这样的批评。
3.幽默式
幽默式批评是指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以此缓解批评时紧张的情绪,启发批评者思考,从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不但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同时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伏尔泰曾有一位仆人,他有些懒惰。一天,伏尔泰请他把鞋子拿过来。鞋子拿来了,但布满泥污。于是伏尔泰问道:“你早晨怎么不把它擦干净呢?”“用不着,先生。路上尽是泥污,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子又要和现在的一样脏了。”
伏尔泰没有讲话,微笑着走出门去。仆人赶紧追上去说:“先生慢走!钥匙呢?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还吃什么午饭。反正两小时以后你又将和现在一样饿嘛。”
伏尔泰巧用幽默的话语,批评了仆人的懒惰。如果他厉声喝骂。命令他,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批评效果了。
4.警告式
如果对方犯的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就没有必要“真枪实弹”地对其进行批评。可以用温和的话语,只点明问题,或者是借用某些事物做对比、影射,做到点到为止,起到—个警告的作用。
春秋时期,秦国准备袭击郑国,军队走到魏国时,这个消息被郑国的商人弦高知道了。弦高原打算到周围做买卖。但他不忍自己国家蒙受损失,便打算劝秦国主将改变攻打郑国的主意。
弦高如果以硬对硬,肯定会适得其反。于是他带了千张熟牛皮,赶了百头牛做礼物,犒赏秦军。他故作恭敬地说:“我国国君已经听说您将行军经过敝国,已准备好粮草招待。还特地派我来犒劳您。”
秦将一听这话便了解到郑国已对他们有所防备,不易攻打。便打消了进攻郑国的念头。
弦高的话是“绵里藏针”,对秦国的警告最终收到了最佳的效果,既未动一兵一卒,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警告式的批评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如果对方自我意识差,不点不破,不明说不行,则可以用严肃的态度、较尖锐的语言直接警告他。
5.委婉式
委婉式批评也称间接批评。一般采用间接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其特点是,不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有一次宴会上,一位肥胖出奇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小的萧伯纳旁边,带着娇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大作家,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么好办法吗?”
萧伯纳郑重地对她说:“有一个办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么想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你来说是外国话呀!”
萧伯纳这种含蓄委婉、柔中带刚的批评方式,效果极强。
Ⅲ 怎样有技巧的批评人
先扬后抑,循序渐进
对自尊心强的人进行批评,先肯定成绩和优点,再点出不足和缺点,可使对方心悦诚服。另注意不要把错误、缺点和盘抖出,较好的办法是把其错误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出来,耐心地引导,逐步地解决,效果会更好。
对于脾气较为暴躁、受暗示性较强的人进行批评,可采取商讨式的方法,即在商量和讨论中把批评传递给对方,这样易于使对方接受,不会引起对方着急发火。
就是把所批评的事,用提问的方法表示出来,使被批评者很快地做出反应,并能在思考中认识和改正自己的过失。
借助他人,参考式托出
即借助于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法烘托出批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从而促使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开门见山,直接批评
这种批评方式适宜多血质的人和思想修养较高、能正确对待批评表扬的人及固执高傲、不肯认错的人。对前两种人,要抓住时机,直接了当,就事说事;对于第三种人,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以防激化矛盾。
Ⅳ 如何委婉批评别人,9个技巧值得收藏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有时候别人做的不好,我们难免要去批评一下别人,但批评别人是一门学问、有时候批评的不恰当的话,很容易让别人记恨自己、仇恨、引起别人的逆反心理。
不讲方法的批评不仅不起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把批评当成是解决问题、谋求进步的阶梯,才能进而寻求恰当有效的批评方法。
那么该如何委婉,不得罪人的批评别人呢、本文总结了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暗示
有时候可以不用当面说出来,可以用暗示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他错误。
本文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以上内容对你们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所帮助,欢迎关注我,一起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
Ⅳ 批评有怎样的技巧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心理情绪对工作、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良的心理情绪则对工作、生活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批评者的思想情绪、被批评者的心理素质,以及批评时所处的客观环境等,都能直接影响批评的实施。因此,选准时机开展批评,能提高批评的效果。
选择批评对象心理适应的最佳时机。下级有了过失后,必然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恐惧,害怕被他人特别是被领导发现;有的后悔,想法寻求弥补的途径;也有的会产生愤懑对抗心理,企图报复等。对下级的失职或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应选择下级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之时。一般说,在下级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定的认识,有接受批评的愿望时实施批评,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若在下级害怕问题暴露时而当众把问题捅出来,很可能会产生负效应,甚至带来其他问题。
选择批评者情绪适应的最佳时机。下级出了问题,特别是影响到本单位声誉的问题,当领导的难免出现气愤、急躁情绪,有的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评一顿,出出气再说。在实施批评之前,领导者应自我调节心理情绪,使自己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一是要把“火”压一压,让心情缓和一些,防止对下级发泄怒气;二是不要急于批评,要静下心来把问题搞清楚,防止说错话、批评过头;三是不要怕影响自己和本单位的威信,要把心胸放宽一些。单纯的“怕出丑”容易给当事者以不良的心理暗示。
选择环境适应的最佳时机。批评对象的思想基础、个性心理以及问题性质不同,选择的环境也应有所不同。如果场合选择不当,会适得其反。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工作上的问题可在会上批评,让大家共同吸取教训;思想意识上的问题可在会下批评;个别的问题要个别批评,单个帮助教育;倾向性的问题要公开批评,特别是对那些已形成不良风气的问题,更应在公开的场合批评,让大家警醒;性质严重的问题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批评,尤其是对那些影响大、后果严重的问题,要利用公务员、党员、职工大会进行批评教育;一般性问题可小会批评,不宜随意扩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