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数据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

数据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16 10:25:22

1. 小学数学统计中数据收集方法方法有哪些

1、普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状况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搜集那些不能够或者不适宜用定期全面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普查的主要特点是不连续调查。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例,对一批灯泡的合格率进行调查,应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3、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统计报表具有统一性、全面性、周期性、可靠性等特点。

4、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选中的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方式,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份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1)数据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统计数据收集在统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所有的统计计算和统计研究都是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统计数据收集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普查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二是颁发一定的调查表格由调查单位自填上报。

作为基础的统计调查方式,普查具有以下特点: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普查一般要规定调查数据所属的标准时间;普查工作准备比较充分,数据比较准确,能成为普查后其他调查工作的依据;普查是一次性全面调查,一般在全国或很大范围内进行。

2. 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

根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数据的时间空间分布方式的不同,数据处理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要求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每种处理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当根据应用问题的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数据处理主要有四种分类方式①根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式区分,有联机处理方式和脱机处理方式。②根据数据处理时间的分配方式区分,有批处理方式、分时处理方式和实时处理方式。③根据数据处理空间的分布方式区分,有集中式处理方式和分布处理方式。④根据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方式区分,有单道作业处理方式、多道作业处理方式和交互式处理方式。
数据处理对数据(包括数值的和非数值的)进行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过程。包括对各种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编辑等的加工和处理。比数据分析含义广。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数值计算所占比重很小,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进行信息管理已成为主要的应用。如测绘制图管理、仓库管理、财会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技术情报管理、办公室自动化等。在地理数据方面既有大量自然环境数据(土地、水、气候、生物等各类资源数据),也有大量社会经济数据(人口、交通、工农业等),常要求进行综合性数据处理。故需建立地理数据库,系统地整理和存储地理数据减少冗余,发展数据处理软件,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
近探中国大数据服务中心,专业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应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确实了解了数据处理的各种方式!

3. 有谁可以提供一套可行的关于如何统计OEE的方案,包括各类数据的搜集,汇总,计算方法,各类表格或统计OEE的系统

指标名称:综合设备效率 OEE
指标定义:OEE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OEE=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公式注释:
⑴ 时间稼动率=(负荷时间--停止时间)/负荷时间×100%
其中:
a. 负荷时间 = 工作时间 - 计划损失时间
b. 计划损失时间包括计划停机时间、教育、早会。
c. 停止时间包括停工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工装更换调整时间、原材料中断供应等。
⑵ 性能稼动率= (理论节拍×生产数量)/稼动时间×100%
其中:稼动时间= 负荷时间-停止时间
⑶ 良品率= (加工数量-不良数量)/加工数量×100%

4. 数据分析和数据收集 需要什么方法

一般听到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比较多,数据收集听到相对较少。数据收集一般指数据存储在各业务系统中,或者手动录入数据库里。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功能叫数据填报。数据填报功能是亿信华辰新推出的一款产品,一站式数据分析平台—ABI中数据采集的一个特色功能。数据填报功能可对报表进行数据回填设置,对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录,也可以制作全新的填报表单用于录入数据,真正的实现了数据分析填报一体化。回填报表支持导入excel数据,让大数据量填报不再是困扰,同时支持数据审核,确保数据正确性。
亿信华辰一站式数据分析平台—ABI,是一款全能型产品,融合了数据源适配、ETL数据处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填报、工作流、门户、移动应用等核心功能。其中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又是亿信ABI的长处也是其核心功能。亿信ABI拥有多种特色分析手段,除了中国式复杂报表、dashboard、大屏报表外,ABI还支持自助式分析,包括拖拽式多维分析、看板和看板集,业务用户通过简单拖拽即可随心所欲的进行探索式自助分析。同时,类word即席报告、幻灯片报告,让汇报展示更加出彩。亿信ABI的数据可视化也是丰富多彩,其报表中内置了上百种可视化元素和图形。不仅支持80多种统计图,还囊括了世界、中国各省市的地图及gis地图,通过设计与搭配,可衍生出成千上万种可视化效果。同时abi还支持动态炫酷的酷屏分析,独特的3D全景视角,自由快捷制作各类交互式常规屏和大屏报表,将创意变为现实。

5.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是实验法对吗

教科书第12册112页-113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1题。
【知识要点】
⒈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收集数据时需要及时进行记录,记录数据可采用画“√”或画“正”字等方法,以提高效率;
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分段整理。
⒉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便于对数量的多少直接进行比较
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扇形统计图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体,以相应的扇形面积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便于呈现总体与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录、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3、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二、教学建议
复习统计的知识围绕书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讨论。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明确各种数据收集、记录和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不仅要让学生回忆学过了哪些统计图,更要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说说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练习与实践中,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并说说从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再让学生用统计图表示出统计表中的数据,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统计图的必要性。
三、知识链接
⒈条形统计图(教科书三上、三下、四上)
⒉平均数(教科书三下)
⒊折线统计图(教科书四下)
⒋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教科书五上)
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科书五下)
⒍扇形统计图(教科书六下)
四、教学过程
⒈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⑴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⑵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⑶出示填空题。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6. 数据采集系统

我国目前中小容量机组(200 MW及以下)在火电厂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机组的监控模式为模拟控制系统加以常规仪表为主的数据采集系统。这种监控模式存在着检修维护工作量大、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等缺点。而且常规模拟仪表也进入老化淘汰期,设备可靠性明显降低,某些仪表的备品备件也得不到保障,因此中小型机组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工作已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内类似系统的研制经验,开发出一套经济实用的FDC-Ⅱ型分布式发电厂运行实时数据监测系统,既可用于中小机组技术改造,又可应用于变电站、供电局等电力生产、管理部门。该系统目前已在山东省某150 MW火力发电厂投入实际运行。

1 系统功能与特点

1.1 功能简介
目前我国国产机组热控装置的质量和主辅机的可控性不尽人意,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水平等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FDC-Ⅱ型分布式发电厂运行实时数据监测系统。它是只有监视功能而没有控制功能的计算机监视系统,即数据采集系统——DAS〔1〕。
该系统可以采集的发电厂运行数据包括电气参数和非电气参数两类。其中电气参数主要有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模拟量,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位置、继电保护动作信号等开关量以及表示电度的脉冲量等。而非电气参数种类较多,既可以是采集火力发电厂运行中的各种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信号,也可有水电厂中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水工信号,还可以采集诸如绝缘介质状态、气象环境等其它信号。
该系统还包括用Visual C+ +开发的后台处理软件,主要有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实时监视、异常处理、统计计算及报表、性能分析及运行指导等功能。
1.2 主要特点
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a. 数据采集通用性较强。不仅可采集电气量,亦可采集非电气量。电气参数采集用交流离散采样,非电气参数采集采用继电器巡测,信号处理由高精度隔离运算放大器AD202JY调理,线性度好,精度高。
b. 整个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 软、硬件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数据采集部分采用自行开发的带光隔离的RS-485网, 通信效率高, 安全性好, 结构简单。后台系统可根据实际被监控系统规模大小及要求, 构成485网、Novell网及Windows NT网等分布式网络。由于软、硬件均为分布式、模块化结构,因而便于系统升级、维护, 且根据需要组成不同的系统。
c. 数据处理在Windows NT平台上采用Visual C+ +语言编程,处理能力强、速度快、界面友好,可实现网络数据共享。
d. 整个系统自行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对发电厂原有系统的改动很小,系统造价较低,比较适合中小型发电厂技术改造需要。

2 系统结构概述

系统采用全分布式结构,模块化的软、硬件设计,RS-485光隔离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采集模块完成热工量、开关量、脉冲量及电流、电压和有功、无功功率的采集处理。主通信控制器负责管理网上数据通信,通信转换器则完成RS-485与RS-232的电平转换,将采集的实时数据送到微机室、主控室、厂长室等各处的PC机中,以丰富友好的人机界面显示全面的运行信息。

图1 系统结构简图

2.1 硬件设计
硬件电路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础。首先为该系统设计开发了一套实用的电路板。它们以Intel 80C196和Intel 80C198 CPU为基础,配合数据采集、通信控制、人机联系等电路,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实用的硬件电路系统。各电路板的尺寸与目前国内流行的STD总线板完全一致,采用我们自己定义的背部56总线连接板将若干块电路板连接在一起,构成数据采集工作站,完成数据的采集和通信工作。该系统的电路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1 80C196主CPU板
a. Intel 80C196 16位微控制器及相连的程序存储器27256、数据存储器62256;
b. 1块512字节电可改写的串行E2PROM 93C66,用于存储系统定值、运行参数以及诸如电度量等累计量;
c. 2个并行口及其辅助逻辑电路,用于与外部其它电路板相连接;
d. 1个光电隔离的RS-485或RS-232接口,用于构成分布式通信网络或串行通信。
2.1.2 80C198交流采样数据采集板
a. Intel 80C198准16位微控制器及相连的程序存储器27256、数据存储器62256。
b. 512字节的串行E2PROM 93C66。
c. 交流采样电路,由3块多路切换开关13508和1块模数转换器AD574组成。通过交流采样的方式,采集16路电气参数,省却了电量变送器等辅助设备。由于采用了12位A/D转换器AD574,系统的数据采集精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d. 测频电路,用于测量工频周期。
其功能主要是与主CPU板相配合,完成交流离散采样电气参数的数据采集。该板上有自己的CPU(Intel 80C198),进行交流离散采样采集数据时将大大减轻主CPU的工作负担,并能够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
2.1.3 遥信、脉冲量采集板
可采集16路遥信信号或16路脉冲信号,各路信号均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每一块CPU板可以支持4块遥信量、脉冲量采集板,这样一个采集结点,最多可以采集64路遥信量或者脉冲量。该电路板主要用于对开关位置状态信号、继电保护动作信号的遥信量和各种脉冲量的数据采集。
对遥信量的采集可用两种方式实现。查询方式可以简化采集软件的设计;中断方式则能够保证遥信变位时的快速响应,以提高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和事件顺序记录的分辨率。
2.1.4 热工量信号采集板
通过继电器巡测的方法,采集16路热工信号,可用于热电偶输出的毫伏级信号、毫安级的小电流信号和热电阻输出的电阻信号的数据采集。
使用继电器巡测的目的是隔离,在继电器没有闭合时,整个采集系统与热工测量元件之间是隔离的,即使是在继电器闭合期间,各路采集信号之间也是相互隔离的。这既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又不至由于采集系统的投入而影响原有的测量仪表的测量精度。考虑到热工信号共同的特点是变化相对较慢,所以采用继电器巡测。经过反复实验证明,每一路信号的采集时间最小控制在10 ms,就能保证信号采集正确,完全能够满足热工量采集的时间要求。
在该电路板上,设有一块高精度线性隔离运算放大器AD202,用于信号调理放大。这种运算放大器最大非线性度仅为±0.025%,这就为高精度数据采集测量提供了可能;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在放大倍数为100时,其共模抑制比可达130 dB,抗共模干扰能力较强;具有隔离作用,其内部有专门的振荡电路(振荡波频率为25 kHz),将输入端测量信号用振幅调制的方法,经变压器隔离耦合到输出端,从而实现隔离放大的目的,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隔离电压可以达到峰—峰值±2 000 V,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电力系统数据采集隔离放大的需要。对于热工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它是较为理想的隔离运算放大器。
2.2 软件设计
若数据采集的工作对硬件设计有较高的要求,则数据处理主要依赖于软件。我们为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开发的系统软件分为两大部分:实时监控软件和后台数据处理软件。这里主要介绍实时监控软件的设计。
软件采用Intel 80C196的汇编语言编写。由于系统需要采集的电气量和热工量的数目很多,如何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则显得至关重要。对电气参数的采集采用了交流离散采样技术,该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实时性比较容易保证;而对热工量采集,由于采用了继电器作为隔离和多路选择器件,其动作速度相对于电子电路来说则比较慢,因此更需要重视数据测量的实时性。为此设计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同时在通信方面作了精心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对于CPU所要完成的各种不同任务,根据其重要性和执行特点,赋予了不同的优先级,原则上是优先级越高的任务被执行的频率越高。例如,对遥信量扫查采集任务每隔10 ms执行一次,而对LED显示刷新任务则每隔500 ms执行一次。这样既可以保证紧急任务的随时执行,又不至于使CPU过多地忙于处理一些非紧急任务而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设置一个任务标志字,规定其16位分别对应着16个用户任务,如果需要执行某个任务,则置对应的任务标志位为1,反之则清0。通过80C196的软件定时中断程序,定时地为各种任务设置执行标志,操作系统就可以确定在任意时刻需要执行的任务。然后,设计一个任务扫查程序,它循环地检查任务标志字中的每一位,以确定是否需要执行对应的任务,从而保证对于各个任务的及时处理.

7. 对数据计算统计利用的一些方法

http://www..com/s?wd=%BC%C6%CB%E3%CD%B3%BC%C6%B7%BD%B7%A8

8. 野外数据采集及计算结果分析

本次数据是在潮白河水源地采集的,采用偶极排列,供电电极AB=80m,测量电极MN=40m。最小BN间距为80m。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如下。

本次计算选取了1Hz,0.5Hz,0.25Hz,0.125Hz,0.063Hz五个频率,频率范围完全符合Börner(1996)和Slater and Lesmes(2002)预测的等式。

(1)比较一:渗透系数大小随各参数值的变化(图4-2,测点为1号点)

图4-2 渗透系数大小随各参数值的变化图

可以看出,根据Börner(1996)方法算得的值比Slater and Lesmes(2002)方法大,最大可相差近3个数量级,最小相差不到1个数量级,可见合理的参数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2)比较二:两种方法视渗透系数等值线图对比图

在Börner(1996)方法中,取参数值为c=4,σw=0.1S/m,l=0.1进行渗透系数计算;Slater and Lesmes(2002)中,此处取的是m=2.3×10-4,n=0.9进行渗透系数计算见图4-3。

从图形可以看出,Börner(1996)方法法测得的值普遍比Slater and Lesmes(2002)方法计算的值大1个数量级左右,视渗透系数等值线图形态基本一致;可见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确定岩土渗透系数,至于选择哪种方法还要根据现场测井资料来确定。

图4-3 Börner方法求得的视渗透系数等值线图

9. 作业成本系统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包括

作业成本系统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现场调查、调查表、面谈 。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9)数据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作业成本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设定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目标、范围,组成实施小组

作业成本的实施必须目标明确,即决策者如何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实施范围是作业成本的实施的部门,作业成本可以在全企业实施也可以在独立核算的部门实施,作业成本的实施主体必须明确。

为实施作业成本必须组建作业成本实施小组,小组由企业的领导牵头,包括企业的会计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人员。国外作业成本实施时一般由企业内部的人员和外部的专业咨询人员组成专门实施小组,外部专业的咨询人员具有作业成本的实施经验,使得实施可以借鉴其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二、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收集相关信息

此步的目的是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理清企业的成本流动过程,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三、建立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在对企业的运作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主要确定以下内容:企业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确定,包括他们的分类,与各个组织层次的关系,各个计算对象的责任主体,资源作业分配的成本动因,资源到作业的分配关系作业到作业产品的分配关系建立。

四、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比传统成本丰富的信息,是建立在大量的计算上的。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软件工具的支持,软件工具有助于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有助于对信息进行分析。作业成本软件系统提供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构造工具,可以帮助建立和管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并完成作业成本核算。

五、作业成本运行

在建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输入具体的数据,运行作业成本法。

六、分析解释作业成本运行结果

对作业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如成本偏高的原因,成本构成的变化等;

七、采取行动

针对成本核算反映的问题采取行动。如提高作业效率,考核组织和员工,改变作业的执行方式,消除无价值的作业。

企业是一个变化的实体,在作业成本正常运行后,还需要对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进行维护,以使其能够反应企业的发展变化。伴随企业的运行,作业成本的运行、解释和行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10. 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是什么

一、 问卷调查


问卷的结构,指用于不同目的的访题组之间以及用于同一项研究的不同问卷之间,题目的先后顺序与分布情况。


设计问卷整体结构的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操作化的结果,将变量进行分类,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并列出清单;其次,针对每个变量,依据访问形式设计访题或访题组;再次,整体谋划访题之间的关系和结构;最后,设计问卷的辅助内容。


二、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是指通过访员与受访者之间的问答互动来搜集数据的调查方式,它被用于几乎所有的调查活动中。访谈法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从访谈的充分准备、顺利进入、有效控制到访谈结束,每一环节都有一定的技巧。


三、观察调查


观察调查是另一种搜集数据的方法,它借助观察者的眼睛等感觉器官以及其他仪器设备来搜集研究数据。观察前的准备、顺利进入观察场地、观察的过程、观察记录、顺利退出观察等均是技巧性很强的环节。


四、文献调查


第一,通过查找获得文献;第二,阅读所获得文献;第三,按照研究问题的操作化指标对文献进行标注、摘要、摘录;最后,建立文献调查的数据库。


五、痕迹调查


大数据是指与社会行为相伴生、通过设备和网络汇集在一起,数据容量在PB级别且单个计算设备无法处理的数字化、非结构化的在线数据。它完整但并非系统地记录了人类某些社会行为。


大数据研究同样是为了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对大数据的调查更多的是从大数据中选择数据,调查之前同样需要将研究假设和变量操作化。


关于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是什么,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大数据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的技巧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阅读全文

与数据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现实 浏览:508
一氧化氮有哪些检验方法 浏览:95
日本电池检测方法 浏览:102
如何快速让心跳加速的方法 浏览:117
餐巾纸盒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499
野钓小罗非闹窝解决方法 浏览:285
木扶手与立柱连接方法 浏览:533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浏览:369
来电显示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1
单元阀安装方法 浏览:549
一个口腔里溃疡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652
鱼石脂软膏的使用方法 浏览:525
苹果手机的通知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69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计算方法 浏览:578
sbs包管子简单方法 浏览:83
鱼贝类品质评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838
水泵灌注桩施工方法视频 浏览:800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浏览:134
醋鹅子做醋方法步骤 浏览:54
召唤电脑灵魂的方法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