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龚扇的鉴定方法视频

龚扇的鉴定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2-15 21:21:37

㈠ 四川的特产

不是特产,属于大众类型的产物。

四川特产:

1、宜宾五粮液 :五粮液原名“杂粮酒”,用饭米、糯米、玉米、高粱、小麦五种粮食精心酿制而成。1916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名酒金质奖。1929年,清代举人杨惠泉嫌其名不雅,便改名为“五粮液”。据专家鉴定,宜宾五粮液酒窑是明代开酿的遗物,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8、苴却砚 :

苴却砚,因产于苴却(即现四川省攀枝花市江南一带的旧称)面得名。1909年大姚县巡检宋光枢取三方苴却砚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举获奖、荣享盛誉。

㈡ 自贡的大三绝和小三绝是什么

自贡大“三绝”是指千年盐业、彩灯文化和恐龙化石。小三绝是龚扇、扎染和剪纸。

自贡“因盐设市”,“自、贡”两个字就是由“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同时,自贡还是中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被称为“恐龙之乡”,以拥有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的自贡恐龙博物馆而闻名于海内外。

自贡美食食盐为百味之祖,植根于巴蜀文化,结胎于川菜系列,伴随着盐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形成的自贡盐帮菜,成为有别于成渝两地“上河帮”、“下河帮”菜系的川南“小河帮”代表。

(2)龚扇的鉴定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特产

1、冷吃兔

冷吃兔(又名香辣兔),是四川自贡地区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四川富顺、荣县一带是全国有名的养兔之乡,兔肉供应十分充足;该地区人们十分喜爱吃兔肉,尤其是喜爱一种名为“冷吃兔”的菜肴,冷吃兔是自贡人招待客人的必备的一道菜,外出时也时常携带。

2、富顺豆花

富顺豆花是一种嫩豆花(或称水豆花、灰馍儿),她与运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富顺豆花蘸水和大米饭配合食用,因其鲜嫩可口而流传广、影响大,在中国的餐饮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富顺豆花的配方、制作,自有其历史渊源和独特之处,米饭、豆花、蘸水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3、自贡剪纸

自贡剪纸纯朴古拙,情趣生动,不仅在四川很受称道,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郭沫若曾经亲自为自贡剪纸题字。

㈢ 自贡属于哪个省

半城青山半城楼——自贡中国·四川·自贡——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
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贡市,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是川南地区第一座100万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恐龙、井盐和灯会被称为自贡的“大三绝”,“小三绝”是龚扇、扎染和剪纸,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江姐故里”等美誉而蜚声中外。

自然地理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与内江、宜宾、泸州、乐山等地相邻。
自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分为低山、丘陵、平坝、沟谷。气候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时,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属沱江、岷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460余条。自贡境内地形多丘陵,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贡一年四季中,开春的时间较早,春节过后,回温很快;夏天温度很高,降水量大而且集中;自贡的秋天较短,常见绵雨天气;冬天温度不是很低,雨水很少。总的来说,自贡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
境内中、浅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标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间,城区海拔高度为280米至400米。市内河流主要为沧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经市境127公里。釜溪河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远河注人,流域总面积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荣县,属岷江本系。
自贡现有耕地217万亩,成片森林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生物物种繁多,查明植物近800个(系)科,动物70多个(类)目。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卤水、岩盐及石灰石。自贡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尤以盐业遗址、恐龙化石和彩灯文化着称于世。
旅游文化资源
自贡,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的南部,是"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其特有的风采和格韵,卓立于中国城市之林。既有千载盐都的盛誉,又有恐龙之乡的称谓,亦有南国灯城的美名,1986 年,自贡市由国务院颁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又相继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自贡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宜人,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而闻名迩。

1、自贡灯会

自贡灯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民间艺术游”、“中国百姓生活游”和向海外推出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自贡灯会吸引了近1.5亿中外游客,被誉为“高品味的艺术”、“流动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文化的骄傲”、第十五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天下第一灯”。
自贡以独特的灯会闻名于世。各种质地、色彩、大小不同的纸,绢、绸,都是自贡的灯材,还有玻璃、药瓶、瓷器、蚕茧、竹编、扎染布料等独具地方风情和行业特色的制灯原料。自贡灯会尤以品种众多、灯景交融取胜。千姿百态的龙灯、走马灯、座灯、系列灯、工艺灯、动物灯、人物灯、花鸟灯……五花八门,璀璨夺目。每逢灯会,园林山水中万灯齐展,灯中有景,景中有灯,灯景交织,形、色、光、声、动有机融合,层次迷离,气势磅礴。
灯会成就:1、在国内,自贡灯会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重庆、拉萨、乌鲁木齐、银川、贵阳、成都、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全国各省会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等20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展出。
2、在国际上,自贡灯会首赴新加坡以来,自贡灯会先后赴新加坡、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展出50余次。以灯为媒,自贡彩灯产业开始连接亚洲、欧洲、澳洲、北美洲市场。如今,自贡灯会在国际灯会展出市场的占有率已达90%以上。有近4000人次走出国门参加展出,在国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尤其是新加坡总统、韩国总统、加拿大总理、泰国王储妃等国际政要都对自贡灯会给予了高度评价,把自贡灯会誉为“天下第一灯”。全球有近1.5 亿大众观赏过自贡灯会。在韩国,几乎每年都有自贡灯会的身影,极大地促进了中韩文化交流。

2、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东北郊约11公里的大山铺镇旁,是一个盛产一亿六千万年前的中侏罗世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的遗址,是我国最重要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该遗址最早于1972年发现,1977 年首次发掘,获得一具较完整的蜥脚类恐龙骨架,1979 年因基建施工化石被大量暴露。1979~1984 年间先后组织三次大规模的清理和发掘,在约2800平方米范围内获得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200多个个体的上万件化石骨骼标本,从中已研究定名了恐龙鱼类、两栖类、龟鳖类、鳄类、翼龙类、似哺乳爬行类等18个属21 个种。估计整个化石群集中埋藏范围约17000平方米,化石骨骼10 万块以上, 被誉为"恐龙公墓"。八十年代中期,在该遗址上修建有我国第一座大型的恐龙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具有化石藏量巨大、门类齐全、埋藏集中、保存完整等特点。作为一处罕见的自然历史遗产,它所产出的化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价值,而且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侏罗纪早-中期恐龙化石材料缺乏的空白,对研究恐龙及其相关古动物的系统演化、生理特征、生活环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价值。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内(江)乐(山)公路旁,分别与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连通的内(江)宜(宾)高速公路和内(江)昆(明)铁路也经过此地,并分别设有出口和火车站。该地距成都202公里,距重庆204公里,交通便利。

3、自贡恐龙博物馆

自贡市东北郊大山铺恐龙化石发掘现场,距自贡市区11公里。是我国继半坡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现场博物馆。博物馆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馆舍、绿化地带和附属建筑3部分。主体馆舍内设有化石埋藏馆、中央大厅、化石装架陈列馆、报告厅和恐龙生态环境厅。恐龙埋藏遗址有1900平方米,可见到多种恐龙的骨骼错落交织,分布在近水平状延伸的砂岩层中,是巨大恐龙墓地的缩影。在装架馆内,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龙”和多具恐龙的复原骨架组合,以及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馆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块堆垒而成,使整个建筑与恐龙发掘现场相协调,立意新颖,造型独特,引人入胜。大山铺发掘的各种恐龙及伴生物化石数以百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恐龙动物群”。其中包括了3个纲、11个目、15个科的属种,既有陆生、水生、两栖类,又有空中飞行的古脊椎动物;有长达20米的草食长颈椎蜥脚龙、凶猛的肉食恐龙和数量多而完整的短颈椎蜥脚龙,也有仅14米长的鸟脚龙。最珍贵的是目前世界上发掘最早的中侏罗纪剑龙和首次发现的翼龙,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自贡恐龙博物馆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自贡博物馆在世界上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
恐龙博物馆一楼展厅--恐龙遗址 四川自贡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这一带侏罗纪(1.35亿年-2.1亿年前)的陆相地层相当发育,恐龙化石就埋藏在侏罗纪早、中期陆地层中,而此期的恐龙化石正是世界恐龙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所以自贡的恐龙化石为世界研究恐龙的演化,提供了丰富的关键性的原始资料。
据地质考察,侏罗纪时期,自贡这一带是开阔的滨湖地带,气候炎热,水草丰茂,大树参天,是恐龙理想的生活场所,而大山铺又是风平浪静的砂质浅滩,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从远处搬运来的恐龙尸骸,都被浅滩上的泥沙掩埋起来。尸骸地堆积与泥沙的掩埋交替进行了很长时期,以后再经过一两亿年漫长岁月的积压,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含化石的砂岩层。
恐龙博物馆的外型,很象一座巨大的岩窟,造型奇特美观,是我国继西安半坡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馆之后修建的又一大型专业性现场博物馆。它占地2.5万平方米,陈列面积3600平方米,分为三层。陈列以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及出土的恐龙化石为主。展览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着重介绍与恐龙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生物进化、化石、地质年代、恐龙的演化与分类等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大山铺的各类恐龙化石。它们陈列在高大宽敞的装架厅里,这里有几副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其中“天府峨嵋龙”是该厅最引人注目的庞然大物。它的头被细长的颈支的老高,离地面约10米,全身长约20米,躯体粗大,尾巴很长,四脚着地,昂首挺立。大厅里除了“天府峨嵋龙”之外,还是一具凶猛的能食“天府峨嵋龙”的“建设气龙”的骨架,但它全身长仅四五米。其他还有进步性与原始性相兼地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身躯细小,两足行走的鸟脚类恐龙-多齿盐都龙,早期的比较原始的剑龙-太白华阳龙,空中飞翔的龙和遨游水中的凶猛肉食性蛇颈龙等等。
第三部分是恐龙埋葬遗址。这里向人们展现了大面积的发掘现场。左图就是“天府峨嵋龙”[点击放大]看看博物馆对它的介绍1979年在自贡大仙铺发现恐龙群窟,经过整理,共有200多个恐龙个体,其中较完整的骨架18具,如此众多的恐龙共处一窟,顿时引起世界的关注,之后又陆续发掘出大批珍贵的恐龙化石,成为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至今自贡已有70余处发掘出恐龙化石。
据地质考察,这里曾是恐龙的“极乐世界”。侏罗纪时期,自贡这一带是开阔的滨湖地带,气候炎热,水草丰茂,是恐龙理想的生活场所,而大山铺又是风平浪静的砂质浅滩,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从远处搬运来的恐龙尸骸,都被浅滩上的泥沙掩埋起来。尸骸地堆积与泥沙的掩埋交替进行了很长时期,以后再经过一两亿年漫长岁月的积压,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含化石的砂岩层。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位于自贡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处,经勘察,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化石富集区达1.7万平方米,共分为3到4个小层。在仅两个800多平方米范围内就发掘出恐龙个体化石近百个,完整和较完整的骨架30余具。其恐龙动物群包括3个纲、11个目、15个科、近20个种,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伴生动物化石。
这个化石群中,相当部份是新属新种,有长达20米的亚洲第二长龙、植食性长颈椎蜥脚恐龙、凶猛的食肉性恐龙、身体矮小的鸟脚类恐龙和极珍贵的原始剑龙,在国内外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极为罕见。1987年,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发掘现场,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恐龙自然博物馆,是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的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被誉为“东方龙宫”。
博物馆主馆建筑远望如一堆黄色巨石,与周围中生代残存植物相映生辉,给人一种远古洪荒的印象。从大门进去,一步跨过时间千万载,进入远石恐龙时代,眼前呈现的是一个蔚为壮观的史前景象:中央大厅地下室和化石埋藏厅,众多的动物遗骸,酷似惨遭杀戮后被活埋的“万龙坑”。所有化石都保持其原始埋藏状况,这种神奇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不已。
此外,在发掘现场还发现不少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及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也都经过整理,陈列在博物馆内的知识厅及标本陈列厅内,展示了侏罗纪恐龙动物群落的生态面貌。

六、经济概况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省统计局审定,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8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幅并列全省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1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47.93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6.81亿元,增长12.2%。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9%,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5.5%,拉动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2%,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9.0%,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分季节看,一季度经济增长15.2%,二季度增长14.9%,三季度增长14.6%,四季度增长13.7%。
民营经济比重继续提升。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4.97亿元、增长18.6%,占GDP的比重达到52.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回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1%,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2%,非食品价格上涨0.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2%。在企业生产价格方面,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8%。原燃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8%。
全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7.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3.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3%。
企业景气指数回落。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0.20点,比上年回落32.02个百分点;企业综合景气指数为111.00点,其中,工业景气指数为115.60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运行质量开始下降,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生产性投入较少,骨干企业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加大,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市加快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二、农 业
粮食产量创新高。全年完成种植业增加值38.92亿元,增长6.3%。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2.48万公顷,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达到2.28万公顷,增长9.1%。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0.22万吨,创历年来的新高,增长5.1%;油料产量达到4.65万吨,增长13.8%;蔬菜产量达到140.25万吨、增长9.3%。
畜牧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畜牧业增加值35.73亿元,增长4.0%。猪牛羊肉产量22.26万吨,增长5.1%;生猪出栏265.51万头、增长4.7%;肉牛出栏5.1万头,增长38.4%,肉羊出栏145.9万只,增长2.8%,家禽出栏3543.87万只、增长9.4%。
渔业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3.80亿元,增长9.3%。全年水产品产量5.85万吨,增长11.0%,其中名特优水产品2.3万吨,占水产比重为39.3%。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实现林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1.4%。完成全口径林业产业产值11.88亿元,增长28.0%。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2万亩,新增义务植树0.52万亩,完成“四旁植树”503万株。建设公益林3.08万亩,其中,人工植苗造林1.87万亩,封山育林1.2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4万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5.9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78万亩,完成渠系配套建设28公里。新增提水灌溉设备684台/4816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3.72万千瓦,增长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47.93亿元,增长19.6%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24亿元,增长23.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03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户,实现出口交货值42.66亿元,增长42.4%,完成新产品产值202.27亿元,增长42.0%,产销率达到98.8%。
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0.0%,医药制造业增长78.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7.6%,食品制造业增长49.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4.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0.5%,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增长39.2%,塑料制品业增长37.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7%,金属制品业增长21.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4.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采盐业下降25.1%,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下降24.2%,化学纤维制造业下降18.6%。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2.95亿元,增长35.9%;实现利税23.30亿元,增长5.2%;实现利润12.59亿元,增长2.3%。三大优势产业企业224户,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3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0.1%,其中机械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51亿元,盐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34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6亿元。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16亿元,增长9.1%。全市具有四级资质及其以上建筑业企业有166个,完成总产值61.55亿元,增长21.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0.79万平方米,增长10.7%;完成房屋竣工面积28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04亿元,增长50.2%。其中,一产业完成投资21.51亿元,增长65.2%;二产业完成投资50.49亿元,增长80.6%;三产业完成投资87.04亿元,增长34.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29.23亿元,增长55.7%;农村投资29.81亿元,增长30.3%。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施工项目1096个(不包括房地产项目),比上年增加123个。其中,136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4.42亿元,18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97亿元,全省六大标志性园区之一的自贡机械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完成投资27.7亿元。一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小井沟水利工程项目完成了业主组建,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咨询机构评审,待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成自泸高速公路进入BOT招标阶段;乐自隆城际专线已列入列入调编《四川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60亿元,增长17.7%,增幅比上年回落12.8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327.24万平方米,增长21.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74.61万平方米,增长21.4%。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27.28万平方米,增长3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07.68万平方米,增长30.1%。商品房竣工面积142.90万平方米,增长49.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9.90万平方米,增长45.1%。商品房销售面积97.43万平方米,下降2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1.04万平方米,下降26.9%。商品房空置面积49.54万平方米,增长28.6%,其中住宅空置16.33万平方米,增长112.7%。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诛蜀侯绾,国废,改立郡,是为蜀设郡之始。荣县为蜀郡辖区。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巴割蜀及新型地置犍为郡。犍为郡领江阳、南安、武阳、资中、符、南广、汉阳、朱堤、堂琅等县,富顺归为江阳、荣县境属南安县。
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析江阳县北部富世盐井及其附近地区置郡、富世县(以井名命县名),是为富顺境域立县之始。同期,在荣县境东部建公井镇(因附近有着名盐井曰大公井,故井名命镇名),是为荣县境最早设立行政建制单位之始。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原郡废,富世县隶属泸州。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安县置大牢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镇为县,时荣县境在大牢县内。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资州大牢、威远二县置荣州,治公井镇,公井由镇升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大牢置旭川县(因附近有盐井号旭川,取以为名),治今荣县城关。时荣州领县六;旭川、应灵、公井、威远、资官、和义,州治由公井移旭川。时荣县境主要为旭川、公井二县。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富世县改名为富义县。
北宋初年。富义县升富义监,隶属潼川路;荣州辖旭川、公井、应灵、威远、资官五县,荣州隶属东川路。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赵义讳,富义监易名为富顺监。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置富顺县(今县名始于此),隶属富顺监。治平四年(1067年),旭川县改名荣德县。熙宁元年(1068年),富顺县废存监;四年(1071年),公井县废并入荣德县。
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升荣州为绍熙府,嘉熙元年(1237年),蜀乱。咸淳元年(1265年)富顺监徒治虎头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知监王宗义举城降元,监废,治所由虎头城迁回原地。端平三年(1236年)绍熙府择地侨迁徙治鸿鹤镇(今自流井区鸿鹤坝);宝佑六年(1258年),府废。
元朝建立行省制。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顺安抚司,二十年(1283年)升为富顺州,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叙州路。元末,复置荣州,属嘉定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富顺州为县,归属叙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荣州为县(荣县县名始于此),属嘉定府。清代因之。
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以道统县,荣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称建昌道),富顺归下川南道(次年改称永宁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复省,富顺、荣县隶属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推行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济楚,富荣盐场在保证瞎转需民食和支援前言抗战方面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克服两县长期分治盐场的弊端,加速盐业经济发展,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荣县第二区两者紧密相联的的主要产盐区,面积160.9平方公里,新成立市,市名取自流井和贡井之合称名自贡市。同年九月一日,自贡市正式成立,隶属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5日,自贡市和平解放。解放初期,隶属川南行政公署。
1952年川南行署撤销后至今,自贡市一直隶属四川省人民政府。解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78年4月荣县划归自贡市,1983年3月富顺又划归属自贡市管辖。
[编辑本段]八、历史名人
熊过(明朝"西蜀四大家"和"嘉靖八才子"之一)
刘光第(近现代有变法维新“六君子”)
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
邓萍(红三军团参谋长)

美食文化
自贡盐帮菜分为盐商菜、盐工菜、会馆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为三大类别。盐帮菜以味厚、味重、味丰为其鲜明的特色。最为注重和讲究调味。除具备川菜“百菜百味、烹调技法多样”的传统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浓、辣鲜刺激”的特点。盐帮菜善用椒姜,料广量重,选材精道,煎、煸、烧、炒,自成一格;煮、炖、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与活渡,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菜系的鲜明风味和品位。
昔时盐帮菜,于川菜系独树一帜,在小河帮堪称翘楚。倍受显贵称奇、贤达称道;食者倾心、闻者倾慕。由盐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历久弥新,口碑相传,业已成为在餐饮界颇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着名品牌。

在盐帮菜的嬗变和演进中,积淀了一大批知名菜品,人见人爱,其中一些菜品更不胫而走,纳入了川菜大系,摆上了异地餐桌。盐帮菜的代表性菜品不下百种。这里仅列举其中部分:
1.火边子牛肉
2.水煮牛肉
3.菊花牛肉
在川菜系列中,有不少精品、珍品均与井盐的发展有关,据《四川风物志》记载,川菜中的“水煮牛肉”这道名菜,即是在自贡盐业生产中诞生的。早在明清时期,自贡盐场以牛为动力推车汲卤,随着盐井增多,车体增大,牛只也越来越多,清光绪时常年维持在三万头左右,随着有病的与退役的牛需宰杀,所以在自贡盐场,牛肉食品也就越来越多,越做越有风味,其中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锅、火爆黄喉、牛头、牛尾汤等盐帮菜便脱颖而出。水煮牛肉现已成为川菜中非常普及的名菜。水煮牛肉它的起源是由当年自贡盐工将淘汰役牛的肉,用盐和辣椒面、花椒面作佐料,加水煮成,虽然方法简单,但成菜后肉味鲜美。后经名厨师在烹调中长期实践,逐步成为麻辣烫风味很浓的代表性很强的四川名菜。牛肉、瘦猪肉均可作料,不用火炒,突出汤煮,煮时火猛水宽,时不宜过长,见肉片翻白即可,起锅时加红油、辣椒面、花椒面、酱油、胡椒面、姜米、味精、水豆粉等。其色深味浓,肉片鲜嫩滑润,极为爽口,此菜四季皆宜。自贡水煮牛肉之俏头(配菜)常用菜苔或莴苣,切成薄片,配以芹菜,香菜。

㈣ 山西有何特产

在山西,名产以汾酒、竹叶青最为有名。清除老陈醋、太原葡萄酒也并不逊色,知名度颇高,而且独树一帜,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砚”、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平陆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猕猴桃、清除葡萄、上当“党参”、晋城红果、代县辣椒、“沁州黄”小米、晋祠大米、太谷中药“龟龄集”、定坤丹、洪洞甲鱼、运城黄河鲤鱼、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铜器、平遥推光漆具均属名产之列。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斗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醋:山西陈醋,全国闻名,追溯历史,酿醋至迟在春秋时已开始,经历代的改进发展,到了清代,酿醋工艺精益求精,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山西陈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为原料,特曲发酵,经夏晒东冰,一年时间,醋的浓度、香度提高,才成为陈醋。山西陈醋以清徐产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庆醋坊最为有名。开始只是一个磨面坊的副业,到1921年才以酿醋为主,所生产的醋,甜、棉、酸、香、浓。太原生产的醋不仅本省人民喜爱,而且行销全国。

清徐葡萄,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着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区。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着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每粒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葡萄酒: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时已经很有名气,是给皇帝的贡品。宋朝大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诗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频。”盛赞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来自清徐,这里历史上就以盛产葡萄酒闻名,主要产地在西山边山、马峪、高白、城关等乡。长期以来,太原葡萄酒以古传统独特方法酿制,质量上乘,长胜不衰。

汾酒: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白酒。始酿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以色、味、香三绝着称,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已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竹叶青酒:杏花村汾酒厂产,是汾酒的再制品,酿造历史悠久。竹叶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檀香等十余种中药材和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为45度。酒色青绿,晶莹透明。经科学鉴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烦的功效,对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都有一定的疗效。纯正香美的汾酒、竹叶青酒,都要经过5道关口、27条防线和120道工序反复检验合格才能包装上市。因此,也可见酒之品质。

五台山砚,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黑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汗不易干,挥毫益黑,得心应手,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

龟龄集,开始叫“老君益寿散”,到了明代中叶,方土及一些着名医学家,将此处方加以增删,改名为“龟龄集”,献给正在普天下广集长生不老药的嘉靖皇帝。嘉靖服用后,果然身轻体健,并在50岁后又连生三子,从此,龟龄集被列为“御用圣药”。当年监制“龟龄集”的医药总管是山西太谷人。他偷偷将处方带回家,自家开炼服用,并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后来,此药方辗转传入山西中药厂的前身“广盛药店”,于是,便成了太谷县的独特方剂。“龟龄集”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血液循环,增进肌体免疫和心肌收缩力的功能。主要用于强身,健脑、益髓、行阳、滋肾、补气、增进食欲,调整神经,调节内分泌,消除心肌疲劳等。
大同篇——涮羊肉吃凉粉 带阳高杏脯
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古城大同张灯结彩、盛装迎宾。在你游览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名胜古迹的同时,千万要品尝一下这座历史名城的美食佳肴。
涮羊肉:大同涮羊肉因其味香、肉嫩、质鲜而闻名全国。食用时,用筷子将切好的羊肉卷往烧开的火锅里一涮,捞出后再蘸芝麻酱、辣椒油、香油、味精、香菜海米、韭菜花等作料,香嫩可口。吃涮羊肉,秋、冬季最佳。如你能用大同铜火锅涮新荣的羊肉,那你就吃到最地道的大同涮羊肉了。
浑源凉粉:浑源凉粉以山美水美人美闻名于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浑源却是从一碗普通的凉粉开始的。吃过浑源凉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独特的味道。浑源凉粉用薯仔淀粉加工制作,这是其筋道的根源。浑源凉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浑源的每一个凉粉摊,你都会看到那里除了碗坨状的凉粉外,还有十几个小盆,那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葱花、黄瓜、香菜,而使浑源凉粉之所以称为浑源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油炸糕:大同炸糕个小,皮薄,花样多,里香外脆,脍炙人口。是大同逢年过节、婚嫁喜庆、乔迁新居时的必备食品。
玩好吃好了,走的时候,不要忘了带上阳高的京杏脯。

忻州篇——吃定襄蒸肉 带五台台蘑
来到忻州,可以到风景秀丽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体会一下骑马放牧的草原风情,可以到奇村温泉洗一个温泉澡全身放松一下,然后到佛教胜地五台山求签保佑全家平安。
到了忻州一定要品尝的是定襄蒸肉。定襄蒸肉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精制淀粉、精炼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采取特殊方法精制而成的定襄蒸肉具有肉香扑鼻,口感绵润、回味无穷、多食不腻等特点。经常食用,既可补充体内必要之多种营养成分,又可克服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等不足,是家用、宴席、旅餐之理想菜肴,同时也可做访亲探友之馈赠礼品。到了五台山,别忘了买点当地的台蘑,台蘑炖小鸡,那是满室飘香。

吕梁篇——吃三交火烧 带汾阳核桃
吕梁好玩的地方有北武当山、玄中寺、卦山、庞泉沟。吕梁好吃好喝的有汾酒,汾阳的核桃、石楼熏枣以及柳林的木枣。
汾阳的核桃:个大、皮薄、仁饱满。手抓两个,一捏就破。长期食用,具有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温肠润肺、治虚寒、气喘、咳嗽等功效。
石楼熏枣:干燥,果皮紫黑有光泽,皱纹细而均匀,果肉精有弹性,捏之不变形,不脱皮,味甘甜,有韧性,枣香味浓,无焦糊和酒酸异味。
柳林木枣:柳林木枣核小、肉厚、糖分大、耐储藏、适运输。新鲜时甜中含酸,脆而可口,晒干后润如油,糖丝长亮,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健脾、安神、补气、补肾等药性作用。
而柳林的碗秃、临县的锄饼、三交的火烧是你一定要品尝的当地特色小吃。

晋中篇——吃盘牛肉 带箱红枣
近年来,晋商大院可谓声名远播,从太原一路下去,榆次常家庄园、太谷三多堂、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平遥都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其实晋中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闪耀着魅力的不仅仅是这些宏伟的大院,还有民间的众多风味美食。
到了各地,当地的面是一定要吃一碗的,面食虽然不稀罕,但味道却略有差异,主要是浇头的做法各有浓淡。到了榆次,如果有时间不妨去去后沟,那是中国古村落典范,村子的自然地貌非常古朴,农民家里自做的粗茶淡饭也非常可口。
到榆次、太谷,凉拦灌肠可得尝尝,比起太原灌肠的粘牙,那里的灌肠更显爽利,简单的蒜醋恰到好处地衬托着荞麦面的清香,如果站在街头小摊前拿根小棍扎着吃,那风味更是独到。这种享受到了平遥就该换一碗“碗秃子”了,搭一辆人力三轮车到明清一条街,寻一家干净的小吃店,切一盘正宗的平遥牛肉,再让老板娘拦一盘碗秃子,那种慢悠悠的韵昧会很舒服地减轻你旅途的劳累。
肉不单平遥的好,在太谷要一盘“小常驴肉”,到祁县要一盘“贾令熏肉”,其味道也是非常不一般。另外,如果想带点土特产,在平遥别忘了当地的长山药所做成的系列产品,也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在祁县,别忘下带几瓶小磨香油;在太谷,这季节不妨带点小白乡、范村镇一带的壶瓶枣,又脆又甜,今年秋季雨水少,枣的收成不错,带回家吃不了还可以自制酒枣。

临汾篇——吃曲沃羊汤 带连村粉条
临汾地方由于自古崇文尚武,所以处处皆古。大的有尧庙、大槐树、丁村民居博物馆、广胜寺、壶口等,小的诸如霍州衙、新田遗址、重耳藏身处等。并且临汾的地理特征是有大片的平原,适宜农作物生长,小吃也是种类繁多,所以在临汾地区游览的时候,不用着急,最好的方式是边走边吃边看。
在大槐树祭祖罢了,应该在大门口招呼上一碗凉粉,当地谓之“粉鱼”,状若蝌蚪,浇上各种作料,既可以充饥又能解渴,价格一元左右。看完广胜寺,就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面馆吃当地正宗的“河捞”面,碗大实惠,价格两三元就好。继续往南走,尧都寻访尧之遗风,追溯尧天舜日,并且有两元左右的尧王卷饼可吃,不亦乐乎。或是新田遗址,或是重耳藏身之处,随地可见曲沃羊汤的招牌,烧完羊头,剔肉,加上骨架,加上绵羊尾巴,熬出浓浓一锅,奶白色的,水和油早已经掺杂一体,撒上青翠的葱花,泼入红澄澄的辣椒,入口厚重稳妥,味道隽永难忘,不来一碗吗?价格大约是三元一碗,但一定要就麻花、饼子吃。
可以带回来馈赠亲友的,首先不要错过永和的红枣,中秋新枣刚落,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甜丝丝的荡漾一嘴,怎不是一份大礼。再者就是吉县的核桃,如果家中喜欢开炉灶,一定不要忘记去襄汾捎上几箱连村的火锅粉,细、滑,有韧劲。

晋城篇——吃“十大碗” 带“沁州黄”
来晋城旅游过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感觉,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古老、时尚之城,有历山风景区、蟒河风景区,而且还是一个能够让游客满足品尝独特风味小吃的地方。
木耳圪贝:木耳圪贝是晋城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头道菜,因制法特殊在当地广为流传。其色泽洁白清亮,柔软利口,汤味清香。
烧猪肝:烧猪肝是阳城的地方名吃。以鲜猪肝加作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
烧三鲜:沁水县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经名厨精细加工,配以作料,勾兑成汤,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又使味道更加鲜美。
绿豆丸子 主料绿豆面,配料花生、豆芽、调料,上油锅炸成丸子,放入调好味的热汤里泡开。特点是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有清热降暑功能。走的时候可以给家里带上些当地特有的农特产“沁州黄”小米,平顺花椒。

运城篇——吃牛肉饺子 带芦笋煮饼
游客来到运城后,除了欣赏千年古刹普救寺、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名楼之一的鹳鹊楼、风景宜人的五老峰、黄河大铁牛、关帝庙、永乐宫等风景之外,还可品尝到驰名天下的永济名吃——牛肉水饺,轻轻咬开薄薄的饺子皮,鲜嫩的牛肉娇艳欲滴,扑鼻而来的葱花香味,吃一口还可喝一口清淡的饺子汤,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并且价格也不贵,每公斤水饺还只有12元钱。
除了饺子之外,来运城还要品尝当地的葱花饼、羊肉泡馍、豆腐脑等美味小吃。在五老峰风景区游玩时,还要记着去虞乡购买当地的特产——芦笋,那可是远销荷兰等国家的。另外,闻喜的煮饼、万荣的桔蜜柿饼、稷山的板枣都是可以带回去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
太原风味小吃
孟封饼: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着称省内外。1982年,六味斋的酱肘花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羊(牛)肉蒸饺:是太原的着名风味小吃。认一力饺子店的蒸饺皮薄、味香,佐以老陈醋,味道绝佳。可谓“肥而不腻馅成丸,一家蒸饺万家赞”。

羊杂割:是山西着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位于柳北的“郝刚刚羊杂割”较为知名。

清真什锦细点:始于清光绪二十年,选料精细,配料严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全套点心由夹糖糕、桃酥、烫面包馅、起皮包馅四大类组成。规格整齐,甜而不腻,新颖美观。

忻州风味小吃
定襄蒸肉:猪肉、薯仔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调味佐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

原平锅魁: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呈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原平锅魁供不应求,除畅销本省外,还直达京、津,北上内蒙,南下四川等地。

五寨猪黑肉炖粉:取熟猪肉,加薯仔、粉条、豆腐和调味佐料,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直到肉和薯仔炖烂为止,老幼皆宜食用。

保德碗托: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砍三刀: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制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临汾风味小吃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干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干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干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太后御膳泡泡糕:山西省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这里的新田饭店有位屈志明师傅,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欢享用,这种糕又恰似盛开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后御膳泡泡糕”远看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绽丝吐絮,如金菊斗妍。其遍体金黄,酥脆香甜,可滋补强身。

油炸馓子: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但见庙会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放“三眼冲”的,还有卖油糕、豆腐菜、羊杂烩等各种风味小吃的。在这众多的摊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县来的烹饪高手,在此架起油锅炸馓子。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备。待炸出的馓子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们便开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庙”的高僧主持,主要内容是向莲花池投馓子。洪洞县参加祭水炸馓子的最后一位师傅为梁二爷(已去世),现在炸馓子的传人为杨永祥。

羊杂烩:洪洞的羊杂烩创制于元代,到了清朝,因其灶具、烹制独特,已与平遥牛肉、闻喜煮饼齐名。其特点是原汁原汤,必须用沙锅烩制。调味品只加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调味品一概不用。据传是保留了蒙古人民吃羊肉的习俗。

运城风味小吃
豆沙糕: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相传当年太平天国义军攻克河南济源后,招募当地青壮年入伍,率兵北上攻占了晋城、长治等地,继续向晋南挺进。部队驻扎曲沃时,一些济源籍伤残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荣,便不思故乡,留居曲沃,为谋生而经营起豆沙糕生意。到了民国年间,豆沙糕摊比比皆是,成为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他们还编了口头禅:“来到曲沃县,住在大东关,抄弄一副担,赚点豆沙钱。”经营豆沙糕既不占地盘,又不需开门铺,原料易取,薄利多销。

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干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解州羊肉泡馍:解州关帝庙闻名全国,解州的四大名吃——羊肉泡馍、黍面油糕、炒面油茶、猪油葱花扯面也名扬四方。而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馍最为着名。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佐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去长安,听说解州羊肉泡馍很有名气,就派专使到解州为其取之。

晋南醪糟: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有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烹制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需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大同风味小吃
莜面栲栳栳:用莜麦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种佐料,在西街和九龙街上的九龙饭店、云中饭店、水饺锅贴馆等都会使您一饱口福。

应州牛腰: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像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代州面麻片:历史悠久,以片薄、质脆、香甜可口着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代州城有名的商号“聚星瑞”、“兴盛斋”、“富成斋”、“天兴昌”、“巨盛斋”、“福盛魁”等主营面麻片,享誉山西。

㈤ 中国什么城市有什么特产

1、北京烤鸭

又称长辛店脆枣,丰台区长辛店、朱家坟、张家坟一带为其主要分布区,以庭院栽植为主。这种枣果实为长卵圆形,个大,平均重13.6克;果皮薄,肉脆,核小,吃起来多汁味甜,品质上等;9月上旬成熟。此品种树姿半开张,树势强健,丰产性极强。

㈥ 四川特产是否只有火锅底料

四川省特产介绍
宜宾五粮液
宜宾五粮液
五粮液原名“杂粮酒”,用饭米、糯米、玉米、高粱、小麦五种粮食精心酿制而成。1916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名酒金质奖。1929年,清代举人杨惠泉嫌其名不雅,便改名为“五粮液”。据专家鉴定,宜宾五粮液酒窑是…
川菜
川菜
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着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
阆中张飞牛肉
阆中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是四川阆中牛肉加工厂的传统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这种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获得成都工业协会优质产品银奖。因肉干而不硬,润而不软,外黑内红,故称“张飞牛肉”。剖其横格,轻撕切面,如银丝松针相联…

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是郫县最着名的土特产,有着三百年年的悠久历史,它以一套精细、独特的传统工艺天然酿造制成,具有瓣子酥脆,酱脂香浓郁,红褐油润,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长的的特点,既是烹制川菜必备的调味佳品,用之成菜…
剑门豆腐
剑门豆腐
剑门豆腐,历史悠久,始于三国,渊源流长。素有“剑门天下险”“雄关豆腐绝”的美誉。兰州剑门豆腐庄位于兰州最繁华的南关什字,交通便利,营业面积1600多平方米,装修风格大气典雅。二十多间包厢都以三国人物命…
泸州老窑
泸州老窑
早在1792年,四川泸州特曲就受到清代诗人张船山称赞。后来又陆续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得奖。解放后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名酒。被誉为我国浓香型酒的代表产品。泸州老窑特曲的“老窑”二字,是因为它的成名与用陈年…
剑南春
剑南春
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是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这里酿酒已有1000 多年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所 着书中记载:“酒…

苴却砚
苴却砚
苴却砚,因产于苴却(即现四川省攀枝花市江南一带的旧称)面得名。1909年大姚县巡检宋光枢取三方苴却砚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举获奖、荣享盛誉。苴却砚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

阅读全文

与龚扇的鉴定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课培训的课时计算方法 浏览:168
演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962
如何缓解胃癌的有效方法 浏览:623
孕妇手麻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155
oppo手机第一次最好的充电方法 浏览:878
春节晚会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53
手机版装载电脑版模组组件方法 浏览:735
雨伞架安装方法 浏览:716
木质手机架安装方法 浏览:28
循环水中铜离子检测方法 浏览:60
钛的快速治疗方法 浏览:888
龙胶囊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358
鼻漏的治疗方法 浏览:387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现实 浏览:508
一氧化氮有哪些检验方法 浏览:95
日本电池检测方法 浏览:102
如何快速让心跳加速的方法 浏览:117
餐巾纸盒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499
野钓小罗非闹窝解决方法 浏览:285
木扶手与立柱连接方法 浏览: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