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艾灸能提升脸部皮肤吗
中医以为,人之所以能生龙活虎,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以气带血,以血养气,阴阳均衡,人才安康而无疾。
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寒邪进入身体后耗费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得不到滋养,各种皮肤问题就会显现。
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而艾草为纯阳性,能够疾速补充人体内的阳气,使之气血充足,从内至外的散发生机与魅力。
一、艾灸美容功效
1.面部排毒祛湿
艾灸具有清除面部寒气、湿气、提升面部肌肤免疫力、抵抗力,排除毒素(如黑头、斑痕、青春痘)。
2.面部皮肤方面
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3.眼部方面
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二、面部艾灸常用手法
【温和灸】:温和灸或者也叫悬灸,也就是用手持艾条,不借助任何艾灸工具,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手持艾条对准穴位,在皮肤上方2-3cm位置熏烤。不移动位置,如果感觉很烫,则适当的离皮肤远一点。
【雀啄灸】:顾名思义,雀啄就是小鸟啄食的意思,雀啄灸的方式,就是模仿小鸟啄食而来,点燃后,对准穴位,垂直上下移动,移动速度适中即可,仿佛小鸟啄食一般。当与离皮肤很近,皮肤感到很烫时候就提高度,稍息1-2秒,再次下移即可。
【回旋灸】:回旋灸能艾灸到的皮肤范围比较大,点燃后,在穴位上方2-3cm附近顺时针画一个圆,再逆时针画一个圆,反正就是作用画圈圈的意思。以上操作手法基本。
三、艾灸面部美容的具体方法
1、治眼睑下垂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每晚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治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3、治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出现为度。
4、治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5、治面部皱纹多患者仰卧,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如局部感到灼热而不能忍受时,可将姜片稍向上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复操作,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6、治面部虚胖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7、脸颊、脑门子上老长痘痘,口臭、粪便干燥坚持每一天艾灸双侧内庭、天枢3分钟。
8、不用唇彩,双唇仍然鲜亮每一天睡前灸神阙、关元各10分钟,再艾灸血海3分钟。
9、留住乌黑秀发的秘密,每一晚泡脚后艾灸双侧太溪和涌泉2-3分钟,从内部来为头发补充营养。
10、让皮肤洁净而清爽,每一天敲打胆经,艾灸太冲,皮肤变得洁净,面貌顿时清爽。
11、怎样拥白里透红好肤色坚持每一天早上7-9点艾灸足三里3-5分钟,不必选用任何极其昂贵的打扮用品,皮肤照样可以白里透红。
12、怎么改善粗糙、爱起疙瘩的皮肤要想皮肤细腻平滑有弹性,别只盯着化妆柜,坚持每一天前9-11点艾灸两侧列缺3-5分钟,半月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13、怎么对付“黑头”每一天艾灸双侧阴陵泉10分钟,晚睡前艾灸双侧足三里3-5分钟,脸就变得光洁无瑕。
14、跟“黑眼圈”说再会事情学习压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会也现熊猫眼”,这时候只要每一天艾灸双侧肝俞、膈俞、太溪3-5分钟,睡前艾灸双侧三阴交3分钟,就能够跟黑眼圈拜拜。
15、简单消除眼袋、脸浮肿的好方法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10分钟,,再艾灸阴陵泉3-5分钟,会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肿。
16、嘴唇发干老脱皮怎么办这是阴虚火旺,要补阴。身体上有个穴位叫“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艾灸此穴补阴可以事半功倍。它在内脚踝尖向上四横指。
面部艾灸注意事项
1.面部温灸顺序: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廖、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
2.艾灸时间:面部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3.灸材选择:因面部皮肤较为娇嫩,因此需选用高比例的艾条,实际比例应达到20:1及以上。
4.切忌用卷制松软的艾条,一定要紧致,否则容易掉灰和烫伤,后果很严重。
② 美容艾灸熏脸怎么做
艾灸适当的穴位,通过艾条熏烧的作用刺激这些穴位,就能够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生成的作用,相信大家坚持时间长了,就能看出效果了,艾灸能使面部皮肤光洁柔嫩,更加富有弹性。
整体调节取全身穴位,分别是足三里、关元、曲池、合谷、三阴交。这些穴位可以调补肝肾,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使机体代谢功能旺盛,这样就能够延缓衰老,推迟皮肤老化的问题了。
局部调节的穴位主要是针对面部的,有颊车、下关、阳白、印堂。局部穴位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态,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皱纹,消除褐色斑,使自己更加美丽。
如果使用艾条悬起灸,可取局部穴位2—3个,每次灸10一15分钟,以温和灸为主,隔日1次,灸量不宜过大,局部皮肤有微热感即可。全身取穴每次2—3个,每穴灸15一20分钟,隔日或每周1次。长期坚持,可获良效。
也可以采取艾炷隔蒜灸,取局部穴位2—3个,每穴灸5—7壮,隔日1次。适用于面部有粉刺、痤疮者。
如果使用温灸器灸,取腹部穴位,每次灸30分钟,隔日或每周1次。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什么灸法都要注意安全哦!
③ 艾灸可以直接用于面部吗
现在很多人的一个误区就是艾灸要尽可能地热,越热越有效。艾灸时故意将艾条压下,以抑制灼痛感。其实不是艾灸而是烧烤,曲解了艾灸的初衷。
艾灸只有保温不热,才能把艾灸的药力送入体内。艾灸处一旦发烫,身体本能地开始与之对抗,皮肤表面就会抵抗艾热。这时身体会调动附近所有的水和液体来抵消热量,这样身体的水分就会被消耗掉,很容易生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艾灸后会口干舌燥,头晕耳鸣的原因。归根结底,方法不对。
艾灸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等疾病。就中医而言,对风寒湿痹、脾胃虚寒、气滞气滞、上实下虚、晕厥、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④ 如何用艾灸面部
一般是用专用的温灸棒,配合专用的艾条来做的。就是用温灸棒在面部来回转动。具体的你可以参考下我的空间,里面有详细的操作步骤。
http://hi..com/%D1%F4%B9%E2%BD%A1%BF%B5%D3%C3%C6%B7/blog/item/1d6bf42c5a91a83d349bf79d.html
⑤ 艾灸法怎么操作
操作方法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一、艾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图147。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二、艾灸的方法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图148。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图149。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3.艾卷灸:
(1)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图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图151。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4.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图152)。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5. 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⑥ 面瘫怎么用艾灸
艾灸管事,十八年的面瘫艾灸效果比较好,艾灸完脸部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好象是血管通畅了
⑦ 人体艾灸学位图面部有哪几个穴位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下关穴
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四白穴
位置: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名解:四白。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四白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穴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四白穴。
⑧ 艾灸美容技法图解的目录
上篇艾灸美容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艾灸疗法和艾灸美容法简述
一、艾灸疗法
二、艾灸美容法
第二章艾灸美容法的特点
一、简单易学
二、工具简单
三、治疗范围广泛
四、疗效快捷
五、安全可靠
六、轻松舒畅
第三章艾灸美容法的功效
一、温散寒邪活血行气
二、补虚强壮回阳固脱
三、清热泻火消瘀散结
四、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五、调整阴阳平衡五脏
六、疏风解表温肌祛邪
七、温通经络除邪止痛
八、强壮脏腑防病保健
九、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第四章艾灸美容法的作用机制
一、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增强机体的血流速度
三、调整内分泌系统
四、延缓机体衰老
五、延缓骨质疏松
六、缓解类风湿关节炎
七、具有镇痛作用
八、降低血压
九、治疗血脂异常
十、阻抑肺纤维化
第五章艾灸美容法的治疗范围
一、祛黄气美面上容颜
二、消皲裂令肌肤滋养
三、升中气补阳健体魄
四、止瘙痒凉血祛风邪
五、淡色斑滋阴降火邪
六、减痹痛温经通脉络
七、散疖肿通络消瘀滞
八、除肢痛温经消寒湿
九、消炎症散结清血热
十、清疹疥清热解病毒
十一、拔疮疹除湿泄火热
十二、防未病培元健体魄
第六章艾叶的选用
一、艾叶的性状
二、艾叶的化学成分和作用
三、艾叶的性味和功效
四、艾叶的选择
第七章艾灸美容的原料
一、艾绒
二、艾炷
三、艾条
第八章艾灸美容体位和程序及时间和疗程
一、艾灸美容法的体位
二、艾灸美容法的程序
三、艾灸美容的时间
四、艾灸美容法的疗程
第九章艾灸美容法的补泻和艾炷的选择
一、艾灸的补泻
二、艾炷的选择
三、艾炷的标准
四、艾灸的壮
第十章艾灸美容法的种类
一、艾炷灸
二、艾条灸
三、温灸器灸
四、其他艾灸方法
第十一章艾灸美容常用经穴
一、艾灸美容常用经络
二、艾灸美容常用穴位
第十二章艾灸美容法的程序和灸后处理
一、施灸程序
二、灸后处理
第十三章艾灸美容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一、禁忌
二、注意事项
下篇艾灸美容临床证治
第一章直接损美性疾病
一、面色苍白
二、面肌痉挛
三、面神经麻痹
四、甲癣
五、手癣
六、足癣
七、鸡眼
八、毛囊炎
九、面部疖肿
十、乳腺炎
十一、流泪症
十二、上睑下垂
十三、斜视
十四、丹毒
十五、落枕
十六、扁平苔藓
十七、银屑病
第二章间接损美性疾病
一、手足厥冷
二、乳腺增生
三、腮腺炎
四、扁桃体炎
五、耳聋
六、中耳炎
七、过敏性鼻炎
八、慢性喉炎
九、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十、颈椎病
十一、肩关节周围炎
十二、网球肘
十三、郁证
十四、外阴白斑
十五、外阴瘙痒
十六、子宫脱垂
十七、带下病
十八、便秘
附录
一、《针灸集成》53禁灸穴
二、《针灸大成》禁灸穴歌
⑨ 如何用艾灸面部,脸部穴位怎么艾灸
艾灸可以用在脸部。
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脸部有以下好处:
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
眼部方面:清热明目,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⑩ 艾灸用于面部的作用
增强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