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1、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
(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
2、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
另:
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
⒉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
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 年);
3、说明:
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1)年干支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天干地支的应用:
1、用于历法纪时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
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2、用于序数、评级和分类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人们仍然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罗列分类的文章材料,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
在有机化学的命名中,1-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干命名,如甲烷(1个C原子),乙烷(2个C原子),丙烷(3个C原子)以此类推……又比如乙烯(2个C原子),丁烯(4个C原子)。
3、用于儒学、理学、医学、风水、术数和命理学中
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
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
❷ 如何推算年份的天干地支
有两个快速计算口诀:1、公元年数先减三,除十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例:2021-3=2018/10余8(辛)2018/12余2(丑)所以是辛丑牛年。2、公元前年份先加三,除十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例:公元前23年,23+3=26/10余6(己)26/12余2(丑)所以是己丑年。
❸ 怎样用天干地支计算年份
摘要 例如:对应数字:1、 2、3、 4、 5、 6、 7、 8、 9、 0 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 酉、 戌、 亥 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❹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12的余数。
公元后的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
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
(4)年干支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农历仍用干支纪年。各级重要的报纸、各种历书和众多的年历画,也都将干支纪年作为纪年辅助手段。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国内所有日报,其农历日期的干支纪年均在正月初一才得已变更。
而国内唯一研究和编修历法的单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其官网上的公农历查询,以及出版的所有天文历书和年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岁首均始于正月初一。现代所有出版的纸质版日历,干支纪年也是在农历正月初一变更。
当代的春节的官方活动更直观的显示生肖年依据农历正月初一起算的规则。如历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均在正月初一零时举行倒数仪式,表达对新的生肖年的祝福。而2014年春节期间,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球华人拜年,官方也会强调是农历马年。
终上所述,中国传统历法中采用“正月朔”,即农历正月初一作为生肖年的起点,这大量可见于历代正史和官方历书,以及现代的报纸和纸质版日历中。
解放以后,历法的编修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其出版的所有历书,干支纪年的起讫点也表示为正月初一在公历的日期。
❺ 天干地支年记法是如何计算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中国古代分别将天干和地支相配,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天干地支一一对应。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癸酉年,至此,天干过了一轮,地支还余两个,继续配,甲戌年、乙亥年、丙子年……以此类推 从一个甲子年到下一个甲子年,其间间隔六十年,又有六十年一甲子的说法 如:2004是农历甲申(猴)年,2005是农历乙酉(鸡)年,2006是农历丙戌(狗)年,2007是农历丁亥(猪)年,2008是农历戊子(鼠)年即,按当年应当轮到的天干的顺序配上当年属相的地支名称
❻ 天干地支怎么计算年份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对应的序号分别如下:
十天干: 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十二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用天干地支推算某一年的年份,记住一个口诀就行了:
所需年份的天干=( 公元年数-3 )÷10的余数。
所需年份的地支=( 公元年数-3 )÷12的余数。
余数就等同于我们上面说的天干地支对应的序号,然后再用余数 ,去循环查找对应的天干地支的次序就可以了。
以2010年为例,给各位举一个例子:
2010年的年份的天干=( 2010-3 )÷10的余数为7,对应上文天干的次序,则2010年的年份的天干为庚;
2010年的年份的地支=( 2010-3 )÷12的余数为3,对应上文地支的次序,则2010年的年份的天干为寅。所以2010年对应天干地支为庚寅。
❼ 怎样用干支纪年法算年月日
【年干支的计算方法】
<方法1>六十环周推算法
方法:已知某年年干支,根据六十环周图次序推算。
举例:已知2016年(春节后)为丙申年,求2020年干支。
解答:在表中找到丙申,向后推四年,可知2020年(春节后)为庚子年。
❽ 干支记年法的算法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❾ 天干地支是怎么推算年份的
1、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9年的干支?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159年的年干=8-9+10=9=壬;
前22的年支=10-10+12=12=亥,前159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前159年的干支为壬午。
2、公元后的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例: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
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从几千年前开始至今,一直纪日没有中断和错误,是一部了不起的纪日历史。目前能清楚考证的是起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
但在历史书籍中还有许多记载着干支纪日的,如《尚书·周·泰誓》的“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尚书·周·武成》的“惟一月壬辰,旁死魄”等记载了干支纪日。因此,足以证明在周代以前都已经在使用干支纪日了。
❿ 如何根据干支年计算公历年份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
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天干与地支的配合是固定的,称为干支次序表如下: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3、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l、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2008年,年份数减3为2005,除以10的余数为5,则天干为第五位,是为戊;2005除以12的余数为1,则地支为第一位,是为子:则今年为戊子年。
计算月干支以农历计。月的地支不变,正月的地支是寅,2月的地支是卯,…… 11月是子,12月是丑。
进入21世纪后因为数字较大,为求其实用性,故以2001年的干支为基础,以下公式先计算所求年与2001年所差的年数X,然后以X为基础进行计算。
计算月的天干须先求当年正月的干支:
①X×12÷10,取余数。②余数+基数7,如和大于10时减10,所得数即为当年正月天干代表数。
举例:2008年正月的天干计算:(2008-2001)×12÷10,余4,加基数7,和大于10减10,得数为1,故2008年正月的天干为甲,与正月地支寅结合,则干支为甲寅。
由正月再求所求月的干支:
②当年正月天干代表数+所求月数-1,如得数大于10时减10,所得数即为所求月天干代表数。
求2008年8月的天干:先求2008年正月的天干为甲寅。则2008年8月的天干为:1+8-1=8,8为辛的代数。8月的地支为酉,故2008年8月的干支为辛酉。
已知干支年求公元年份,可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