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测量黑板长度时,最好选用
刻度尺使用方法:
(1)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l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会“放”。如图所示.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零刻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3)会“看”。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4)会“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如25.38cm中, 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虽然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 25.3~25.4cm之间而更接近于25.4cm。
(5)会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标明单位,只写了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应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即可
㈡ 圆度测量的主要方法
圆度测量有回转轴法、三点法、两点法、投影法和坐标法等方法。
方法:
1、回转轴法。
利用精密轴系中的轴回转一周所形成的圆轨迹(理想圆) 与被测圆比较,两圆半径上的差值由电学式长度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经电路处理和电子计算机计算后由显示仪表指示出圆度误差,或由记录器记录出被测圆轮廓图形。回转轴法有传感器回转和工作台回转两种形式。前者适用于高精度圆度测量,后者常用于测量小型工件。按回转轴法设计的圆度测量工具称为圆度仪。
2、三点法。
常将被测工件置于V形块中进行测量。测量时,使被测工件在V形块中回转一周,从测微仪(见比较仪) 读出最大示值和最小示值,两示值差之半即为被测工件外圆的圆度误差。此法适用于测量具有奇数棱边形状误差的外圆。
3、二点法。
常用千分尺、比较仪等测量,以被测圆某一截面上各直径间最大差值之半作为此截面的圆度误差。此法适于测量具有偶数棱边形状误差的外圆或内圆。
4、投影法。
常在投影仪上测量,将被测圆的轮廓影像与绘制在投影屏上的两极限同心圆比较,从而得到被测件的圆度误差。此法适用于测量具有刃口形边缘的小型工件。
5、坐标法。
一般在带有电子计算机的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按预先选择的直角坐标系统测量出被测圆上若干点的坐标值x、y,通过电子计算机按所选择的圆度误差评定方法计算出被测圆的圆度误差。
㈢ 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对吗
黑板边圆桌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这句话是错误的。圆桌边是曲线,不能看成线段。线段,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A、B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相关知识:
线段(segment),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线段。
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distance)。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A、B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㈣ 怎么测量圆桌的尺寸,最简单的方法
餐桌是餐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考虑餐桌的选择时,要注意跟餐厅的风格和大小相匹配。在选购餐桌前需要了解餐桌标准尺寸以及餐桌的风格。餐桌按照形式可以分为圆餐桌和方餐桌;按照就坐的人数可以分为两人餐桌、四人餐桌、六人餐桌、八人餐桌、十人餐桌、十二人餐桌、十六人餐桌以及更大的聚会餐桌;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家用餐桌和商务餐桌;按照风格可以分为中式餐桌、欧式餐桌、现代简约餐桌、美式餐桌、日式餐桌、韩式餐桌等;按照材质可以分为红木餐桌、金属餐桌、石质餐桌、玻璃餐桌、贴皮餐桌、竹藤餐桌以及化纤材料餐桌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家居的装修风格来选择。
餐桌尺寸
餐桌尺寸的规定:
国内餐桌的形状以方桌和圆桌为主,按照标准规定,餐桌的标准高度在750—790毫米之间,而餐椅的高度则在450—500毫米之间。对于餐桌椅的高度、尺寸,国家已有标准规定。人坐在标准高度的桌椅上,人的两脚平放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基本是垂直的;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也基本上是垂直的,桌面高度刚好与小臂平面接触。
圆餐桌尺寸
圆餐桌尺寸到底是多少?圆餐桌能有效利用有限空间,占地面积小,可塑性强的特点自其诞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那么到底圆餐桌尺寸是多少呢?
圆形餐桌一般分为8类,按照餐桌的标准尺寸,这8类餐桌的直径依次为二人位500毫米、三人位800毫米、四人位900毫米、五人位1100毫米、六人位1100— 1250毫米、八人位1300毫米、十人位1500毫米、十二人位1800毫米。在一般中小型住宅,如用直径1200毫米餐桌,常嫌过大,可以选择 1100毫米直径在左右的圆桌,会让空间显得宽敞很多。
方形餐桌的尺寸根据座位数不同而各异,常用的餐桌尺寸通常都是760mm x 760mm的方桌和1070mm x 760mm的长方形桌。760mm的餐桌宽度是标准尺寸,至少也不宜小于700mm,否则家人对坐时很容易因餐桌过窄而产生相互碰脚的情况。桌高一般为710mm,配415mm高度的坐椅。二人位餐桌的尺寸是700*850毫米(长度*宽度),四人位餐桌的尺寸是1350*850毫米,八人位餐桌的尺寸是2250*850毫米。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根据自家的面积选择合适的餐桌的尺寸。
在考虑餐桌的尺寸时,还要考虑到餐桌离墙的距离,一般控制在80厘米左右比较好,这个距离是包括把椅子拉出来,以及能使就餐的人方便活动的最小距离。
㈤ 课本边,课桌边,黑板边都可以看成什么
黑板边和桌子边理论上都可以看作线段是对的,因为它们不是无限长的直线或射线。
当然可以看做线段了,每条边都是线段,看看线段的定义咯。
课本边,课桌边,黑板边可以看成线段。
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是笔直的啊,线段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A、B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的,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线段的的两个端点。
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㈥ 请你用一拃长来量,估一估黑板的长度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套教案,共64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网络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第一单元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教学目标: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学具: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教学过程设计: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3)板书课题。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3)量一量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四.巩固反馈五.发展练习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2.讨论交流,想法。可以有很多方法。六.全课小结今天学了什么?教学反思: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二.认识米,用米量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3)两只手臂,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
㈦ 量课桌的长你准备选择用哪一种身体尺量黑板教室的长呢
量课桌的长可以用一拃一拃去量,而量黑板的长可以张开双臂的方法去量
㈧ 测量黑板的长、宽时,应选用最小分度是()的卷尺
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
测量的要求有关.
测量黑板的长、宽时,应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即可.
故答案为:测量,厘米
㈨ 如何测量黑板上画的一根曲线的长度
1.在黑板上画一段曲线。用棉线量出其长度,然后用刻度尺测量棉线的长度。
2.使圆纸板沿曲线滚动,记下起点、终点和圈数,测出圆纸板的周长,求出曲线长。
3.用半截火柴棍依次沿曲线放置,由半截火柴棍的根数和长度求出曲线长(可用凡士林将火柴粘在黑板上)。
㈩ 黑板边和桌子边都可以看作线段是对还是错
黑板边和桌子边理论上都可以看作线段是对的,因为它们不是无限长的直线或射线。
线段特点
1、有有限长度,可以度量。
2、有两个端点。
3、具有对称性。
4、两点之间的线,是两点之间最短距离。
线段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注意:
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3、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A、B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线段的的两个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