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电阻的误差来源,如何减小误差
直接测量电阻,精度取决于测量设备的精度,比如说三用表啥的;
间接测量电阻,精度主要取决于对比电阻的精密度,这里面就比较考究了,例如使用标准电桥测量,零位指示表可以做的很灵敏,标准电阻则可以通过其他物理方式,例如测热、测重、测长等方式做的很精密,最后的结果就是,间接测量方式可以做到更加精密可信。
Ⅱ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哪个精度更高
一般情况下直接测量会更好,但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只有用间接测量来实现了。
Ⅲ 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1、测量前将仪器放置室外一段时间;
2、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段,早不测竖直,午不测水准;
3、选择熟练的测量人员,合适的测量设备;
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件进行测量。有些工件明知道不合格,且不具有代表性,这样的测量是无意义的。
5、在测量中,任何一种测量的精密程度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皆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总会存在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精度可分为:
1、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其定量特征可用测量的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来表示;
2、精密度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测量结果彼此之间符合的程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3、正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反映了规定条件下,测量结果中所有系统误差的综合。
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称为精度,它与误差的大小相对应,因此可用误差大小来表示精度的高低,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
Ⅳ 为什么直接测量空气流量方式的汽油喷射系统的测试精度比间接测量空气流量方式的汽油喷射系统要高
主要区别在于热丝、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灵敏度要高于歧管进气压力传感器。(灵敏度指反应速度和精度)
Ⅳ 间接测量方法有
一、1等效法 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所测圆锥的高度或球的直径 时,就是用的等效法
2仪表测试法 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可先直接测出U值,然后利用公式求出电阻值
3.积累法 测一 根头发的直径时,可将其密绕在铅笔或其他物体上,测出其总 宽度后就可算出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4.分散法 利用天平和刻度尺测2 千克漆包线长度时,就要用"分散法".
5.图像法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先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下各计 数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后,然后用画V—T 图像的方法求出 图线的斜率,从而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采用更精密的仪器,提高测量精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
三、卷尺,皮尺
四3.000×10^6m
Ⅵ 什么是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区别是什么具
直接测量:是指用测量精确程度较高的仪器直接得到测量结果的方法。简单的讲,直接测量法是指无需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通过测量可直接得出结果。
间接测量: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可直接测量的量加以测量,而后再依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即测量式)进行计算或作图,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间接测量。
区别:
1、是否需要介质:直接测量法不需要另外测量仪器的帮助;间接测量法需要另外一起的帮助。
2、是否需要建立数学模型:直接测量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间接测量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3、精确度不同:直接测量法的精确度一般小于间接测量法。
4、操作便捷与否:直接测量比较直观,间接测量比较繁琐。
(6)间接测量方法为什么提高测量精度扩展阅读:
直接测量:在使用仪表或传感器进行测量时,测得值直接与标准量进行比较,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直接得到被测量的数值,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测量法。被测量与测得值之间关系可用下式表示:y=x,式中:y——被测量的值;x——直接测得的值。
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物理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量,由函数关系表达式运算,得到所需的被测物理量。其特点是精度较高,如热力过程的内能u,焓,,熵|s的测量,需要测量热力系统的压力P、温度r、比热容V。
Ⅶ 为什么电桥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首先要明白,精度一词在测量学上已经被准确度代替,或者说是怎样减小不确定度。
1、选择更高准确度等级的电桥,如0.02级的电桥就比0.05级的高
2、选择合适的量程。测100欧的话用x0.1倍率,就比x1倍率准确
3、尽量用到第一个测量盘,如x1000这个盘
4、选用灵敏度合适高的检流计,灵敏度太低会引入误差
5、选用更高等级的标准电阻,如0.01级的bz3
6、测量前用标准电阻做比对,扣除系统误差
7、选择合适的测量电源
8、选择合适的电桥:单臂电桥或双臂电桥
9、将电桥和被测电阻置于恒温20度环境,并避免电磁干扰
能做到这些,你就是电阻测量的高手了
Ⅷ 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水准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主要措施有:
1、在开始进行观测前,先将设备放置于阴凉通风避光的地方一段时间,使观测设备温度恢复到周围环境的温度,消除温度变化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2、由于误差的存在,仪器的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无法绝对相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某个值为最大限值,要求实际观测的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误差小于这个要求的值,从而保证观测精度。
3、在相邻测站上观测时,将两水准尺轮流作为前、后尺使用观测,在进行返测时,需要对设备重新进行校准整平,所使用的两个水准尺也应该调换位置,每个测段内的观测站的个数为偶数个且往测和返测站应为偶数个。
4、在各个连续的观测站安装仪器时,两个脚螺旋要与水准观测路线保持平行,另一只脚螺旋轮换放到水准观测路线的左侧和右侧进行观测。
5、在进行往返测量时,同一个测段应该选择在不同的气象环境下观测。
6、观测时旋紧螺旋,在一个观测站内不可二次调焦。
总之,在进行观测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来执行观测工作,积极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最大限度的挖掘一切影响水准观测的因素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控制或消除其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确保观测结果的精度。
Ⅸ 数学物理,如图,是否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本质区别就是测量误差的可控与否假如可使秒表的测量误差
所谓直接测量,是指通过设备测量后,可以直接得到(读取)所需要的数值。
所谓间接测量,是指通过设备测量后,需要通过计算、转换等方法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数值。
这两者直接并没有完全的精度高低关系,测量精度主要来源还是由采用的方法误差、测量设备的精度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等综合因素构成的。
下以“人工测速”和“GPS测速”两种方法为对照进行解说。
⑴、人工测速,最基础的测速方法就是“距离÷时间”,我们需要测量这两个数值,然后进行计算,那么误差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①、卷尺(或其他测距工具,下同)自身的精度误差,各种工具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肯定存在一定的出入,假如你的卷尺每米实际长度为0.999~1.001米,那误差就有±0.1%;
②、卷尺的分度值精度限制,一般几十米的皮卷尺,最小刻度为厘米,厘米以下最多保留一位估计值,如果测量100米的距离,分度值误差就有±0.01%(1厘米/100米);
③、卷尺受热胀冷缩影响,冬季与夏季的实际长度存在偏差,以聚酯纤维材料为例,热膨胀系数大约为5ppm/℃,如果当地冬夏温差40℃,存在±0.01%的季节误差;
④、秒表自身也存在精度误差,机械表具精度低一些,一天误差几分钟,但电子表具一般精度都很高,每天误差也只有几秒甚至1秒以下,我们以1秒为例,则有大约±0.001%的精度误差。
⑤、人为误差在这个测量方法中的占比很大,对于测量距离,人拉皮尺紧一点松一点,大约会造成±0.1%的误差;对于测量时间,一般人的反应时间为0.1秒,假设速度10米/秒左右,跑100米要10秒,则人为误差达到±1%。
⑥、计算误差,这方面要看取值精度及计算工具的精度,我们现在采用电子计算器计算,精度可达到有效数字10位左右,误差只有±0.00000001%。(计算错误不属于误差,那是错误。)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用v=S/t来计算速度时:
距离S的误差为:ΔS=0.1%+0.01%+0.01%+0.1%=0.22%;
时间t的误差为:Δt=0.001%+1%=1.001%;
综合误差为:(1+0.22%)×(1+1.001%)-1=1.2232022%;
还需要再加上计算误差:1.2232022%+0.00000001%=1.22320221%
这就是本系统的最终误差:±1.22320221%
⑵、GPS测速,可以由设备直接读数,由于本人没有GPS设备误差数据,无法评判,但应该是比卷尺+秒表测速要低很多的。当然,也还取决于GPS测速仪的数据精度,比如我们常用手机GPS导航,其数据精度只保留到整数(千米/小时),那这个精度就比较低了。
但这里要对GPS测速给出一些误差来源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GPS测速的原理,实际上它也是用“距离÷时间”的方法来得出速度值的,而且它的系统中对距离的测量方式更复杂。
①、GPS测速仪发送信号给多个GPS卫星,由于各个GPS卫星位置不同,距离不同,收到信号的时间有先后,卫星记录的是收到信号的时间;
②、电脑需要以这些时间差以及各卫星的当前位置为基数,计算GPS测速仪所处位置。(计算前,电脑需要排除GPS测速仪和GPS卫星的反应时间,这个反应时间一般已经预设在电脑中)
③、卫星收到测速仪第二次发送信号,仍旧这么处理,得到两个位置和两个时间,电脑计算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再除以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两者相除,得到速度值。
所以,GPS测速仪的测速机制其实比人工测速更复杂,计算更多,产生误差的环节更多。但由于设备精度足够高,所以综合误差会小于人工测速的误差。
从GPS测速仪的测速原理可知,其实所谓对速度的“直接测量”,拆解开来后也是间接测量,但由于其各个环节的测量工具、计算方式等都已经固化了,综合误差也固化了,所以,我们就把它归类为“直接测量”,精确计算时,也只将其固化后的综合误差作为设备误差。
回到你的问题:
如果你能做到:
①、用精度足够高的激光定位仪来测量距离;
②、用与卫星类似的“铯同位素时钟”来测量时间;
③、并将两者用电脑相连,获取起点位置的同时获取起点时间,获取终点位置的同时获取终点时间,以排除人为误差;
④、用精度足够高的电脑程序来做数据计算。
那么,你测量出来的速度会比GPS测速仪精度更高。
原因很简单:用激光定位仪来测量位置,在百米距离内定位精度是微米~毫米级的;而GPS定位地面位置,精度只能达到分米~米级别。
Ⅹ 什么是直接测量法什么是间接测量法
1、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测量精确程度较高的仪器直接得到测量结果的方法。简单的讲,直接测量法是指无需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通过测量可直接得出结果。如用卡尺测工件的内径,卡尺的读数值就是工件的外径。
2、间接测量法是需要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得出测量结果。利用被测量与某些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这些物理量(间接量),再得出被测量数值的方法。如检定一块压力表,测量结果是被检表示值减去压力计的示值而得。
提高直接测量法的措施
1、测量时采用高精度的仪器。
2、温度校正。
3、多次测量求平均。
4、多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5、在测量时同时测量坐标和方位角(距离)计算对比。
6、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