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筏板基础后浇带有什么好的处理措施
两侧接口断面居中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后浇带处要设置贯穿加强筋,混凝土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应在结构施工完后进行二次浇注,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图集进行施工。浇捣前,先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浇带内的底板钢筋上的水泥浆应清除,确保钢筋的握裹力。后浇带两侧的砼断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凿出的垃圾及时清理,底板钢筋按设计加强进行整理整齐。止水条装钉时应紧密贴住后浇带侧面的混凝土面,并用5cm水泥钉@300钉牢,止水条应刚好在底板厚度的一半,顺长方向应全部连续设置,不得有遗漏、断开点,止水带应避免接头,如确需接头时应搭接不少于200mm,且应相互重叠,确保止水条的止水效果。在砼浇捣前,先用水冲洗砼接触面使其保持湿润,然后用水泵排除后浇带内的残余积水,用素水泥浆在砼接触面均匀刷一遍,即进行后浇带砼的浇捣,后浇带按设计要求用比原结构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14~16之间。第一遍振捣抹平时应比相邻原结构面略高出约5mm左右,待混凝土间隔1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复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预防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第二次复振后,再次浇捣的新浇砼与相邻结构已基本相平,最后在砼初凝前抹平压实,与结构接缝平整。后浇带砼经24小时后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⑵ 基础筏板后浇带施工时没设置怎么办
基础筏板后浇带主要是防止结构施工时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变形等产生裂缝采取的预防措施,施工时没有设置,这还不好处理,总不能拆除重来吧,做好后期观察,不出现裂缝实属万幸,出现裂缝采取高压注浆处理的方法。
⑶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流程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静压管桩、承台及构造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建筑物为L型,**楼为9层东西长70.45m,南北宽18.75m,建筑高度37.05米,地上9层、地下一层;门诊楼为5层南北长67. 5m,东西宽22. 5m,建筑高度23.55米,地上5层、局部地下一层。工程占地面积2689m2,建筑面积21090m2,工程为乙类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二、后浇带施工要求:
本工程后浇带为钢筋混凝土温度后浇带,其应在楼层混凝土浇注60天后浇筑,具体位置及宽度见相应结施图纸.后浇带留齿槽型,后浇带采用微膨胀性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后浇带两侧模板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模,后浇带浇筑时的温度宜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接近。
三、后浇带模板施工:
后浇带施工流程:
施工后浇带以外砼→拆其余部位模板→到设计规定时间后,施工后浇带砼→后浇带砼强度达到100%后,拆后浇带底模(侧模)。
(一)钢筋施工:
按图纸要求施工,在后浇带绑扎完成后做好防护措施(加盖盖板),防止钢筋损伤及锈蚀。在浇注后浇带混凝土前对钢筋进行检查及除锈处理。
(二)模板施工:
(1)构造筏板:
施工后浇带立面的模板,采用木模板拼接。模板为竖向放置,用木方进行横向连接,后浇带两边模板由木方项住,防止浇注砼时发生涨模。
(2)墙体后浇带:
墙体后浇带模板由两块模板拼成,在两块模板的里外侧与水平钢筋相交处做半圆孔,模板套在钢筋上,两块模板的中间相交处夹住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将木模板起出,夹入橡胶止水带。为了抵抗住先浇筑砼一侧的墙体砼的侧压力,在靠近这一侧的模板的横向短木方的外侧套铁线,然后与这一侧墙体模板捆紧,在短木方靠近橡胶止水带的内侧用木方支顶。
在支设另一侧后浇带模板时,先支设的后浇带模板不拆,在两侧模板相对的横向短木方间用木方支撑住。由于后支的这侧模板支顶在先浇筑完的砼墙体上,因此后支的这侧模板的横向短木方不用再与墙体钢模捆紧。
(3)顶板后浇带模板
为保证施工后浇带立面的基础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横加一条木方,在楼板浇注完成后在后浇带处加盖模板,防止杂物落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踩踏破坏。
顶板后浇带模板的支设方法是在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前,在后浇带处也应先支板模,以支撑后浇带模板。
后浇带所处的一跨内的梁板模板及支撑随后浇带两侧模板一起支护,排距不大于1m(包括梁板支撑均应保留)。该部分模板支撑系统要相对独立,以便于其他模板及支撑的正常拆除和周转,在后浇带砼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才能拆除。
(三)混凝土浇注:
按图纸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其强度比构件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标号,浇注完成后应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
1)本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所添加的膨胀剂为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生产的:LJ151膨胀剂。
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1、细度:1.25mm筛筛余量(%)≤0.5
2、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10h
3、限制膨胀率:水中7d≥0.025% 28d≤0.10%,空气中21d≥-0.02%
4、抗压强度:(MPa):7d≥25.0 28d≥45.0
5、抗折强度:(MPa): 7d≥4.5 28d≥6.5
其主要性能特点:
1、掺量小
2、膨胀率大,质量稳定
3、对混凝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4、LJ151膨胀剂可与LJ系列泵送剂复合使用
本工程地下室基础部位筏板及外侧剪力墙处后浇带施工时须用止水胶条进行防水处理,止水胶条采用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生产的LJ351型止水条。
2)后浇带部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构造筏板:
在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混凝土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良好。同时检查钢筋绑扎是否达到图纸要求,有无生锈等问题,一切完好后方可浇注砼。
在后浇带混凝土界面清理完成,露出坚硬表面后,将止水胶条沿后浇带伸展方向展开,并每隔一米用高强钢钉将其固定,当止水胶条安装完毕后,撕下止水条上的隔离纸后即可进行后序混凝土施工。
构造筏板混凝土采用标号为:C35P8外加LJ151膨胀剂砼。
(2)地下室外侧剪力墙:
凿毛及清理后浇带成型混凝土表面,检查钢筋及模板支撑情况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安装止水胶条,在预先留好的定位钱槽,将止水胶条镶嵌在预留槽中并用钢钉固定,即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地下室外侧剪力墙混凝土采用标号为:C45P8外加LJ151膨胀剂砼。
(3)楼板:
凿毛及清理后浇带成型混凝土表面,检查钢筋、模板及预埋管线情况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完成准备工程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楼板混凝土采用标号为:
各层楼板:C35外加LJ151膨胀剂砼。
(四)砌筑施工:
本工程因施工工期紧,各项工程穿插进行,在砌筑工程开始时后浇带处还未浇注砼,所以必须将后浇带的位置留出,留出的后浇带位置为其所在的一跨范围内。待后浇带浇注完成强度达到100%后方可再行砌筑。
四、施工要点
1、后浇带混凝土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并由试验室出具砼配合比报告。
2、微膨胀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场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4、后浇带混凝土应密实,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6、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五、质量要求
1、钢筋控制。检查后浇带内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尤其是后浇带内钢筋如果断开,则要求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 25%,焊接接头不超过 50%。后浇带内钢筋由于暴露时间较长,钢筋锈蚀在所难免,故混凝土浇筑前,应要求对钢筋表面颗粒状或片状老锈进行除锈处理。若有钢筋被踩弯或压弯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要求及时进行矫正。
2、模板支撑体系控制。要求模板支模架子一次性安装成型,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好以后再进行拆除,确保板底平整。
3、两侧接缝收口控制。如采用钢丝网时,制作的单层钢丝网片必须绷紧,并且钢丝网片与钢筋支架绑扎必须结实、牢固。
4、混凝土浇筑控制。在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采取对称浇筑的方法,保证后浇带模板不会位移;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后浇带中杂物,将两侧混凝土的松散石子凿除,表面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
5、防渗漏措施。采用适合工程特点的后浇带接缝形式和其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是做好防渗漏措施的关键,通常应采取企口缝或阶梯缝,并选择接缝中部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的组合做法。
六、安全要求
1、温度后浇带,间隔时间为60天。后浇带下及其两侧各1m范围内的模板及支撑应确保受力和稳定。否则,可能会造成梁板上部裂缝或后浇带部位下挠,顶板面不平、下沉等质量缺陷。
2、后浇带两侧所在跨内的梁板支撑均不得拆除,排距不大于1m(包括梁板支撑均应保留)。
3、在其它部位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跨越后浇带时,应保持警惕,注意脚下是否踩实再通过,防止踩空后掉落造成伤害。
4、后浇带浇筑前,应对浇筑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了解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5、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工班长及项目经理部安全员必须全程旁站监督,发现“三违”现象立即制止。
6、后浇带浇筑结束后必须将现场清理干净,并由工班长带队仔细检查作业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经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⑷ 筏板上设计后浇带,具体怎么做啊,特别是在碎石垫层上和混凝土垫层上如何做啊。
呵呵 后浇带会给出具体图集的,一般都是各省的O2G系列,
你看下这个吧
一、膨胀加强带的设置
膨胀加强带在长度方向间隔30m~50m 设一条,带宽1.5m ,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5mm 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 ×35mm ,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
膨胀加强带外(本跨范围内)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 ,CSA 掺量为8 %(等量替换水泥) ,带内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 , CSA 掺量为10 %(等量替换水泥) 。
加强带钢筋补强做法同后浇带。
二、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在长度方向间隔30m~50m 设一条,带宽0.8m ,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5mm 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 ×35mm ,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
膨胀加强带外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 ,带内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 , CSA 掺量为8%(等量替换水泥) 。
⑸ 筏板基础后浇带是不是有一层钢筋网片配筋
筏板后浇带做法
1、材料:钢板止水带、钢板网、木模板、钢筋。
2、工具:电焊机、铁皮剪子、电锯。
3、工序:焊接附加钢筋—安装止水钢板—裁剪、安装钢板网—安装、加固模板。
4、工艺做法:根据筏板厚度、止水带位置,沿止水钢板长度方向中心点焊φ12附加钢筋,间距300~500mm。将附加钢筋与筏板上下层钢筋连接以固定止水钢板,止水钢板槽口应朝向迎水面。根据止水钢板位置及筏板厚度裁剪钢板网,在止水钢板的上下部位安装钢板网,钢板网位于附加钢筋内侧并与筏板钢筋绑扎。在钢板网的外侧支设模板,模板上口根据钢筋间距据出槽口,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支撑加固方木间距不大于500mm。
5、控制要点:止水钢板、钢板网的安装,模板支撑。
6、做法详图:
筏板后浇带留置施工详图
⑹ 筏板后浇带止水钢板伸进挡土侧墙处如钢筋冲突怎么做
止水钢板打孔穿筋,然后焊好。
或者,止水钢板分两块对焊好。
应该只涉及到内侧钢筋
⑺ 筏板基础后浇带如何施工
筏板基础后浇带一般在结构完成2~3个月后,也就是说基础沉降基础稳定后,方可浇筑施工。浇筑时混凝土强度等级要高基础底混凝土强度的一个等级。
⑻ 请教:我在做后浇带准备浇筑筏板的砼了,但发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后浇带不漏砼需详细说明,跪求
很难,后浇带一般都会漏浆。建议:基础浇筑之前用木方将后浇带两侧封闭,说明一下要是用模板的话根本拆不出来。然后再把木方中间因钢筋产生的缝隙用石膏封堵。比较耗时间啊。效果应该还不错。浇筑时注意后浇带位置不要过震或者漏震。至于图纸上写的钢丝网啥的根本没用。浇筑完成后在砼初凝的时候就要清理漏到后浇带里散落的砼了。
⑼ 筏板基础后浇带的施工方案
原发布者:赵斌秀
后浇带(施工缝)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东阳三建烟台分公司海信·依云小镇三期项目部后浇带(施工缝)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海信依云小镇三期37#,42#、43#、44#、住宅楼,位于烟台市开发区北京南路以南。37#楼18层,42#楼二十二层,43#.44#楼均为26层,标准层层高为2.9m,建筑物总高度约78.3m。基础为桩筏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车库局部为2层,层高为4.6m。第二章后浇带施工工艺及设置第一节:后浇带施工工艺:(1)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2)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3)设计采用在施工中留后浇带的做法,以便将原来“超长”的平面“化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应力(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时产生的变形应力)释放,而持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
⑽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细部构造做法是什么
后浇带移位或者改形式是可以的,但是一般要报送设计院,由设计院出具相关设计变更方可施工。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根据国家标准: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
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