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青春诗歌朗诵活动方案怎么写
具体事宜公布如下:
活动意义:活跃校园气氛,弘扬诗歌艺术,提高诗歌阅读、 鉴赏水平。
主办部门:校团委 初中部语文教研组
活动时间:xxxxxxxx
活动地点:xxxxxxxx
参加活动部门:初中部各班级
诗歌朗诵要求:
诗作要求内容健康,意境优美。以赞美青春、赞美校园文化生活,赞美xxxxxx为主题
诗歌鼓励原创;
诗歌朗诵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参与者必须衣冠整齐、普通话标准。
8、 参加者报名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为自由报名(各班不限制名额);
(2)本次活动接受个人朗诵和群体朗诵(人数不超过5名)报名;
(3)报名处:xxxxxxxxxxx
(4)报名时需交朗诵的诗歌作品(可配乐);
(5)报名时间为xxxxxxxxxx日至xxxxxxx日;
注:若报名人数过多,将根据诗歌作品的内容和本班语文老师的推荐进行适当的筛选,最后参加的人数暂定为15人。
2. 请列举经典诵读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诵读的水平与能力.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单周诵读、双周写字),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 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学期结束,评选诵读小明星。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首古诗词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与学校大型活动相结合。上学期我校举办两年一度的艺术节,各班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节目,有古诗新唱,有根据古诗意境的表演,有形式多样的朗诵,还有师生同台表演的歌舞等。在六一儿童节庆祝会上,也以经典古诗文为主题,形式多样,孩子们在快快乐乐的氛围中感受到经典诗文的魅力,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举行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
(1)学校举行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使师生明白讲普通话、诵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倡议师生亲近母语,共同行动。
(2)各班利用班队会深入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各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经典文,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全体师生人文素养。
(1)学校通过师生比武这个选拔优秀师生,通过培养诵读尖子,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举行全校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从中选拔书法苗子,展示学校写字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满意
3. 诗歌朗诵的活动背景
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朗诵活动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1
研讨方式:朗诵、评选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
预期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2、提高学生朗诵水平;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难点估计:学生挑选诗歌
活动步骤及过程:
1、任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
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诗歌欣赏的感受
活动注意事项:
1、同学们选择的诗歌形式、题材可以不限,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创作;
2、关于诗歌的朗诵技巧,教师可以作一些介绍;
3、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选择一些有名的朗诵名段供学生欣赏,提高他的感悟力;
资料来源:
学生自己收集,查阅网上相关资料
附 表
诗歌朗诵会选材表
我喜欢的诗:
我喜欢它的原因
演讲评比表
评委:
姓名演讲内容(3)普通话是否标准(2)语言组织是否通顺(3)朗诵者表情(2)合计(10)
诗歌朗诵会获奖表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的:
为了庆祝祖国64华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展示我校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在10月31日举办“歌颂祖国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二、活动主题:“歌颂祖国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
三、参赛对象:四——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时间:10月31日下午3:00
五、比赛地点:学校大堂
六、比赛要求:
1、朗诵篇目为诗歌或散文诗,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小学生朗诵。
2、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朗诵,朗诵时间3—4分钟。
3、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以单人、多人、也可全班。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评委将从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和服装动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分。(如配有背景音乐,请在10月29日前上传给张银亮、曾青茏老师)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比赛顺序:各班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计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七、奖项设置:按照年级评选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
八、评委:陈校长、周校长、罗主任、龚主任、赵主任、朱小珍、杨荣林、胡培红、罗彧莓
九:其他工作人员安排
1、现场指挥:颜敏、陈伟强
2、音响安装:张银亮、曾青茏、阿发
3、摄影:曾青茏
4、录像:叶志斌
5、主持:邓佩瑶
6、统分:庞敏红、梁美婷
7、奖状书写:赵主任
4. 怎样写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1、活动范围。这个一定要写清楚,都有哪些人参加。
2、活动主题。就是这次活动的目的,比如歌颂雷锋、红五月之类。
3、活动时间。什么时间举办活动。
4、活动领导小组。,如果有必要,成立领导小组,召集人神噩梦的也方便。
5、诗歌内容。这个必须要规定,什么样的诗歌才能参加活动。
6、时间长短。规定一下每首诗的时间,比如5至10分钟。或者不限时。
7、是否需要配乐。这个也可以规定一下,有配乐的话效果会好一些。
8、是否可以伴舞。如果有伴舞,会更好一些。如果条件不行,就不要这一条。
就说这么多,你自己再琢磨一下。
5. 朗诵比赛多个主题活动方案怎么写
一、活动目的:
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朗诵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朗诵艺术的兴趣;在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朗诵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他们热爱集体主义的情怀;同时也为了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普通话,加大推普力度。
二、活动主题:
诵读千古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三、比赛要求:
1 、所选诗词内容脱稿朗诵,限时三分钟。
2 、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从诗词内容、语言表达和服装动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分。
3 、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4 、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四、参赛对象:全校学生。
五、比赛时间 : 20xx 年x月x日
六、比赛地点 : 学校xx大会堂。
七、比赛内容:
八、比赛评委:叶翡 秦毅 邓红喜 及五位语文组长。
九、评分方法:满分为 100 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分。
十、奖励方法:本次比赛按分值高低评出一等奖 2 名;二等奖 3 名;三等奖 3 名。
附:评分细则
一、评委评分标准:
1 、语音:普通话发音规范,字正腔圆; 30 分
2 、语速:朗诵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 30 分
3 、台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引起听众共鸣; 20 分
4 、仪态:精神饱满、动作得体、衣着统一整齐;出队、退队整齐无声。 20 分
二、评分办法:
每班参赛选手朗诵后,评委根据整体印象评分。
【范例】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讴歌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业绩为主题,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各支部和广大团、党员
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掀起弘
扬正气、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新高潮,推进分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目标
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核心,以“学党史、感党恩、强党建、正党风”为重点,以加快研究型学院建设为目标,抓好90周年座谈会、党史教育、红歌会等大型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全体党员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五、参加人员:09市场营销全体学生
六、活动具体事宜:
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活动,现将具体方案安排如下:
1、 比赛内容
1)诗歌创作比赛。
格律诗、词,自由诗等形式不限,但必须是本人或集体自行创作,内容必须紧扣活动主题。如发现抄袭行为则取消比赛资格。
2)朗诵比赛。
自创作品、他人作品不限,但内容必须紧扣主题,朗诵时间在5分钟左右。
2、评分标准。
1)、 演讲比赛活动评分细则 分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四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a、演讲内容:40分。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b、语言表达:30分。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 c、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答谢。
d、综合印象:10分。由评委根据演讲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的评价。
七、 奖项设立
朗诵比赛当场评奖。凡获奖者均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诗歌创作分为格律诗、词,自由诗两大类,原则上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朗诵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另设组织奖若干个
6. 诗歌朗诵会的活动方案
一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诗歌朗诵会 活动方案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吟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也让我们一起到扬州瓜洲镇上的于园,去品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景致。
二作者简介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于仕宦家庭。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山中,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二十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今天,我们学的《于园》就出自于他的《陶庵梦忆》。
三初读课文
1 散读课文。
要求:请注意课文中个别字词的读音。
2请读。
学生正音。教师范读。
板书:槛 jian
3全班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四再读课文
1分组讨论交流课文的解释。
2学生解释,重点字词教师点拨。
① 富人于五所园也 园:动词,建筑园子。
② 非显者刺 刺:名帖,这里作动词,投名帖。
② 奇在磊石 磊:垒,堆砌。
③ 缘坡植牡丹、芍药 缘:顺着,沿着。
④ 以实奇 以:因为。
⑤ 以幽阴深邃奇 幽阴深邃:阴暗深远。
⑥ 颓然碧窈 颓然:舒坦的意思。 碧窈:碧绿幽远。
⑤ 俱以假山显 以:凭借。 显:显扬,有名声。
⑤ 胎于石 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于:从。
⑤ 至于园可无憾矣 于:到。
3在此基础上思考:于园并非人人都能进去,从文中那一句话可以证明?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一句告诉我们: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可以看出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主人不肯轻易示人,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
这一节中,还有哪一句也照应了“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句话呢?
五细读课文(第二段)
从第一节中,我们还了解到于园是一个名叫于五的有钱人所建造的园子。它可以算是一座私家花园。据我了解,私家花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它们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叠石掇山,楼阁重复,具有山水画意。
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它究竟奇在何处?
1找出关键句:“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板书: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2文中从哪几处描绘了磊石呢?
找出方位名词“前堂”、“后厅”、“卧房槛外”。朗读这三句。
它们各自奇在何处?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谈感受。(可抓住文中具体字词,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师随机贴相关景点图片。
板书: (磊石)以实奇
(磊石)以空奇
(磊石)以幽阴深邃奇
3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喜欢吗?为什么?
“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置身山林之中,回归大自然,惬意,心旷神怡)
4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5“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作者在全文的结尾处也写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它们都和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原因在哪儿呢?
齐读最后一句。
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源于自然之石、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主人高超的艺术构思。
从于园到扬州众多的园林,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致奇巧,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总结
全文主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于园的山石和建筑特征,层次井然,给我们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齐读全文。
七拓展
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于园的绝妙景致,我感到很愉快。在此,我也发出邀请,希望我们泰兴的同学们能到上海来,看一看上海的豫园。那又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呢?
课后阅读《走进东南名园——豫园》。
黄鹤楼
教材分析: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搂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搂这座名搂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课文篇幅短小,内涵丰富,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学情分析:讲解这篇短文时应让学生先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明确课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弄清文中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突出了什么特点。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目标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欣赏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3.体会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上,人们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岳阳楼因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知。有关黄鹤楼的诗文又有哪些?
(学生交流搜集的黄鹤楼的诗文)
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有关黄鹤楼的古文。
二、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正音:隅 憩 邑 闼 窥 巍峨
三、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认真读课文,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上倚河汉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检查情况:翻译复述
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点拨纠正。
四、理解感悟
1、说说你对黄鹤楼的总体印象或感受。
2、本文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
(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3、找出描写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特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侧面写出了黄鹤楼的地位价值。)
五、赏析品位:
1、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
2、体会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色。
3、理解作者热爱祖国山川胜迹的思想感情。
7. 经典诵读的计划方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继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大量诵读经典,感悟经典蕴涵,为生命奠基。
3、诵读经典,打造学校办学品牌。
二、活动主题
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诗意的童年。
三、活动要求
1、各年级各班每天早读课至少保证五分钟经典诵读时间。
2、一至五年级各班按《走,我们一起读书去》校本课程诵读经典;六年级全面复习语文教材中要求诵读积累的内容。
3、 学校本学期将安排统一的诵读抽查,时间另定。
4、本学期的艺术节各班主要准备经典诵读节目,学校将组织专场 的“经典诵读”比赛。
5、9月是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诵读的主题是“爱国”,各班按学校统一印发的文本诵读。
6、经典诵读与“传唱爱国歌曲”活动相结合。
7、 经典诵读主要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
8. 设计班级诗歌朗诵方案
主题
“秋之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
12月05日上午
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参加,4人为一个小组,共10个组
主持人
吴羽琦、郎晓迪
桌椅布置
第1、2小组成员
黑板美化
第3小组,可以到别的小组邀请画画能手
串联词撰写
第4、5小组,可以请老师指导
道具准备
第6小组,可以请电教老师协助
活动报道
第10小组,为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写一篇活动报道